不被父母待见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胎放开后,父母偏心的问题逐渐呈现,有些自感失宠的老大表示,自从家里有了老二,就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或许,引起战争与伤害的,还是那个自古以来永恒的家庭话题——父母偏心。
  历史上,也从不缺偏心的父母。
  刘疆作为光武帝刘秀的大儿子,不到三岁就被立为太子,刘秀一直将他作为储君进行培养,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是自从同父异母的四弟刘阳,即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出生后,刘疆就强烈地感受到了老爹刘秀的心脏逐渐偏离了正常位置。
  当然,老爹不是由于得了高血压或心肌炎导致的“心脏异位”,而是由于刘疆的这个弟弟虽然叫刘阳,但实在应该叫“刘独秀”。
  首先,弟弟的生母叫阴丽华,老爹刘秀曾有过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取阴丽华。”子以母贵就不说了,关键是这位弟弟天资太过聪慧,智商碾压全场:“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春秋》作为当时的教材,相当于刘阳十岁已经大学毕业。
  智商高就算了,毕竟书山有路勤为径,刘疆刻苦点学习也能逐渐追上来。但就在刘疆苦读的时候,这位12岁的学霸弟弟,已经开始政务实习了。
  有次,刘秀在朝上听地方官进京汇报工作,陈留吏汇报核查田地的情况时,刘秀发现他的木简上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意思是河南和南阳就不要查了。刘秀问这是什么意思?陈留吏也懵了,说不知道啊,这个备注不是我写的。现场空气一度冻结。
  这时候,帐幄后面传来刘阳的声音:这确实不是他写的,是他的上司写来教他怎么核查土地的。刘秀转头问刘阳,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查呢?刘阳又说,河南是帝城,南阳是帝乡,这两个地方的田亩和宅第肯定超标,查了又得罪不起,所以不能查。
  事实证明,刘阳说的果然没错。刘秀又一次惊奇了,逮谁都夸自家老四聪明。
  刘疆听说了老爹对四弟的夸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政务这东西,熟能生巧,以后自己多积累经验,一定也能干得不错。
  就在刘疆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留心积累政务经验的时候,老爹突然废掉了刘疆的生母郭皇后。理由非常牵强,刘秀说郭皇后经常“怀执怨怼”,恐怕以后会成为吕后一樣的人物,不可以托以幼孤,恭承大位,接着就另立刘阳的生母阴丽华为后。
  生母被废,刘疆作为太子,还能当几天?他自感处境尴尬,就主动提出让太子之位。老爹刘秀却不允许,不停表示,我可没说要废太子,“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也”,我一定不会因为皇后废立而忽略国家大事,你可不能说我偏心啊!
  无论刘秀怎么解释,他对刘阳的爱是越来越多了。
  两年后,刘阳又秀出了军事天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刘秀派兵围剿,但就是无法攻破城池,大臣们纷纷表示唯有加钱才行,提高破城悬赏金额。唯独16岁的刘阳激烈反对,说加钱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并表示:想要破城,就不能加钱导致围得太紧太急,围松一点,让他们分头突围,我们再逐个击破,到时候一个亭长就能干掉他们。刘秀采纳建议。果然,叛军分散后被迅速平定。
  渐渐地,刘秀对刘阳的喜爱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终于废掉刘疆,另立刘阳为太子。刘疆作为储君被培养了19年,最终让出天下,成了东汉第一个废太子,退居藩王。
  虽然老爹和弟弟对自己很不错,但是那个号称从不偏心的老爹,真的没撒谎吗?同样是刘秀的孩子,刘疆明白,老爹给了这个天才弟弟满分的爱,自然留不出一分给自己。
  这其实也不能怪刘秀,父母偏心的传统,要追溯到华夏文明的起源。
  上古时期,有个青年叫重华,就是后来的舜帝。在他当上舜帝之前,就已因孝悌而闻名,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父母偏心的受害者。
  他身处典型的四口之家,他是长子,和亲爹、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生活在一起。在他被尧帝作为接班人考察之后,史书记载了这么一个场景:老爹瞽叟和弟弟象非常眼红尧帝给重华的赏赐,他们一拍即合,密谋杀掉重华,霸占财物。
  瞽叟让重华挖井,重华干得很认真,一直挖井不止,可是虽然挖得足够深了,水还是没有冒出来,谁料,头顶上却开始砸下土块。原来老爹和弟弟要将他活埋。所幸,深知老爹偏心本性的重华早有防备,钻进了事先在井壁上偷偷凿出的通道,这才躲过一劫。
  等到重华从通道里出来,却碰巧偷听到了弟弟象得意的声音:活埋这个创意是他想出来的,所以琴和两个嫂子都要归他,牛羊和仓房分给老爹。重华非常寒心,更让他崩溃的是,老爹欣然表示同意。重华当即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离家出走。
  然而,重华的孝顺是出了名的,每当家人要害他,他都要出去躲两天。过了一阵子,他就原谅家人,重新回到家里。
  他这次回来时,弟弟象正在屋里高兴地弹琴。重华突然推门而入,象大吃一惊。但是象的应变能力很强,立马说:“哥,我正在想念你呢。”重华的反应比较耐人寻味,说:“然,尔其庶矣!”意思是,是啊,你确实在想我。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气话,但是重华接下来的行为,说明他并没有负气。他对父亲更加恭敬孝顺,对弟弟更加友善爱护。刚刚死里逃生的重华,经历了被家人谋财害命之后,还能说出“然,尔其庶矣”,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境呢?
  纵观重华的身份和那段历史,与其说这是气话,不如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其实,象和老爹策划的这个“填土杀人”的故事,太过离奇,像极了某些三流恐怖片,而这个离奇恐怖的故事,除了反衬后来成为舜帝的重华的孝悌之心外,表达的大概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受到亲人偏私伤害的孩子,与其念念不忘,不如宽容原谅。
  因为世间总是公平的,没有得到父母温柔而理智的爱的孩子,都会得到一次改正的机会——那就是拥有自己的孩子,为人父母的时候,要记得温柔而理智地爱他们。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代表作主要有《奔马图》《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  其中《奔马图》中,徐悲鸿以墨色勾勒了马的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画面上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而且,马腿上的直线虽细,但是劲而有力,如钢刀一般,马的腹、臀、鬃、尾等部位的弧线也很有弹性,富于运动感和立体感,仿佛随时会冲破画面
1902年1月,逃离北京17个月的慈禧回到了紫禁城。尽管此时的大清已经残破不堪,紫禁城也被西方人折腾得够呛,连作为门脸的前门楼都被烧了。但是,迎接慈禧的官员们还是尽量把她经过的地方都加以粉饰,能用漆遮住的地方尽量遮住,实在不行就扎上彩缎,再不行就整一座纸糊的楼阁。慈禧喜欢的颐和园虽然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这回也一一修复,整了几件古董装饰物摆在那里。  总而言之,官员们要让慈禧感觉,北京还是她逃走前的
1917年,26岁的胡适刚当上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一个月能拿260元的工资,后来达到500元。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他每月要交给学校的伙食费是9元,居住在学校的宿合本不用花钱,他因与同乡出去合租了一处僻静的住房,每月租金是6元,每人仅出3元。也就是说,胡适每个月除去吃住费用,还剩400多元。  而当时上海的双职工家庭月工资收入一般在28元到32元左右,已足以养活一家五口人。由此可推断出,胡适当时身为
1980年年底,日本(《主妇之友》杂志的记者上板冬子去拜访挚友时,发现挚友家里挂着里根夫妇和挚友一家人合影的照片。原来,上板冬子挚友的丈夫与后来的里根政府的首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是老朋友。这张照片是1979年里根夫妇访问日本时,经艾伦介绍拍摄的,其目的是为里根竞选总统做宣传。  《主妇之友》杂志社的负责人听说这件事后决定由上板前去采访美国未来的第一夫人。上板受命后立即通过艾伦提出采访里根的夫人的
明·《韩湘子像》  仙人居然也要挎個小包,而我竟被这简洁大方不失精巧的造型种草了,我到底在欣赏古画还是时尚杂志?再放大一看——这包的颜色、材质,确定不是用梅花鹿皮做的?土豪仙人的消费水平,果然高攀不起!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平时喜欢写点不伦不类的文字,历史随笔等,著有《北洋裂变》《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等作品。  在帝制框架内,皇帝的教育状况一般都会有些问题。预立太子是稳定政局的定海神针,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如果太子年纪较小,早早成了储君,再教他点什么,就有些麻烦。过去的启蒙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背,背不下来就是挨手板。可谁敢揍储君?所以,但凡早早变成太子,后来又顺利
一  20世纪50年代,在新加坡一家餐馆里,饭菜上齐后,一个中年男人友好地和在座的朋友碰杯。忽然,他端着一盘菜起身走出门去,在座的人很诧异,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只见他缓缓走向马路对面的一名乞丐,然后蹲下身去,双手将菜摆到乞丐面前。  这个中年人叫陈六使,留着中国南方人常见的平头,穿着西装,皮鞋擦得很干净。他真实的身份是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是当时整个东南亚的行业领袖。可在他眼里,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
1860年,美国人威廉·穆勒在为自己拍的一张照片中,发现由于底片经过多次曝光叠加影像,使得照片上除了自己之外,还显现出另一个人半透明的、类似于气体的模糊影像。穆勒觉得这影像如同人们想象中的灵魂一般,便开始四处炒作,很快,整个美国都知道了有灵魂照相这回事。  晚清时,灵魂照相术传到了中国。1917年,相信灵魂不灭的无锡人杨珞召集同道中人成立了上海灵学会,设立了乩坛“盛德坛”,并且出版了《灵学丛志》。
1914年,方召磨(1in)出生于无锡世家,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的父亲在无锡经营纱厂,占地数十亩,有千名工人。因为方召唐是长女,父亲给她起名“召麟”,希望她能召来男弟,以继承家业。但长大后,心性昂扬的方召摩自作主张地将“麟”改为“鏖”,发誓要做一个德才兼备、不输男儿的女子。  家境殷实的她自幼跟随家庭教师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并且跟随国画大师学习山水画。1925年,为了躲避战火,父亲带着全家人乘
1921年,鲁迅回到绍兴搬家。  他们家的祖宅被卖了,合同也签了,而且按照合同的要求,当年必须全部搬走,要不然,罚十倍违约金。鲁迅拼命往回赶,终于在大年初一前到家了。母亲早已把行李收拾好,只剩下一些不方便搬走的桌子、椅子、柜子等大件家具,准备卖给乡亲们。  当他们聊天的时候,门外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女人还被搬到语文课本上,被我们嘲笑多年:“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