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有产后抑郁倾向的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检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孕检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孕妇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分别于心理护理前、心理护理后12周及产后1周、产后6周采用SDS抑郁量表评定其临床效果。结果:心理护理前两组SDS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后,两组孕妇于护理后12周及产后1周、6周的SDS总分均比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和抑郁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SDS抑郁量表;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058-02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共895例,在孕28周时经SDS抑郁自评量表筛查出120例SDS﹥53分[1]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初产妇37例,经产妇23例,年龄(25.5±4.5)岁,自然分娩53例,剖宫产7例;对照组初产妇35例,经产妇25例,年龄(24.5±5.2)岁,自然分娩56例,剖宫产4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开始都进行常规孕期检查及健康指导,观察组用常规孕期检查以外,每周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进行一次心理护理治疗,再采用整体护理的理念及方式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产后抑郁症心理分析
充分了解产后抑郁症患者个性心理特征,对产后抑郁症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杨晓涛[2]等研究指出,产后抑郁症多见于内向性格,以自我为中心或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固执、认真、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的人群中。
1.2.2 个性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3]。在产后抑郁症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应该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利用会谈与观察的技巧,從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去了解和评估患者,包括患者的认知情绪、人际互动、价值判断、生理过程,确定其护理问题;利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帮助其回顾自己的优点及成就来增加正向的看法。使患者得到足够的有关产后抑郁症的基本康复知识,应详细解释产后抑郁的病因、发病机理、主要表现、治疗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到不仅是生理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也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通过治疗是能治愈的,尽可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使患者懂得寻找社会支持协助系统,为自己减压,自我调节心理,帮助其排解消极、自杀意念,从而减缓抑郁症状。
1.2.2 家庭干预
在产后抑郁症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调动患者家属的配合,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据文献报道夫妻关系不融洽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最大危险因素[5]。应该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宣教,讲解产生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耐心劝导配偶多关心照顾患者,同时还应动员患者的其他亲属轮流探视,引导配偶及其他家属给予患者正确积极的评价,改善夫妻及家庭成员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以满足患者希望得到更多人同情和关心的愿望。对患者的表现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不轻易否定患者行之有效的行为,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体现自我价值,借以改变患者的自觉孤立无助、悲观绝望,厌世等抑郁症状,从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并适时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
1.2.4 加强安全护理
抑郁发作患者往往悲观、绝望、厌世,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而且往往隐蔽性强。故而,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该特别警惕注意患者的安全。应该细心观察、经常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时发现患者情绪上的早期变化,如言语少、呆坐、容易哭泣、过分担心、焦虑、多疑等情况,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等等。对此,应该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护理和疏导,要特别注意辨别真假以及患者情绪的变化,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患者自杀多发生在凌晨,特别要加强这段时间的病房巡视护理,避免事故发生。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采用SDS对孕28周的孕妇进行筛查,评分﹥53分者入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12周后及产后1周、6周采用SDS分别测评两组评分,分值升高表示抑郁程度增加,分值降低表示抑郁程度降低,统计处理采取T检验。
3 结果
两组在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前与心理护理后SDS评分比较可知,心理护理前两组SDS无统计学差异( P﹥0.05),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后,两组间SDS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产后抑郁症不确切的病因和多种危险因子使得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作用于所有阶段,因此鼓励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参与人员应该涉及妇产科医生、助产士、内科医生、儿科医生、精神科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家庭成员和社区工作者。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是有效手段。然而,对产妇孕期的精神卫生保健,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亦应该引起广泛而充分的认识。Beck[6]分析研究显示,产前抑郁、自尊感、婴儿看护应激、产前焦虑、生活应激、社会支持、婚姻关系、既往抑郁症史、婴儿资质、产后心绪不良、婚姻地位、社会经济地位、非计划内怀孕等13个因素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孕期抑郁是产后抑郁的预测因素。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主编. 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7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2] 叶赛娟.抑郁症的治疗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5):238.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SDS抑郁量表;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058-02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共895例,在孕28周时经SDS抑郁自评量表筛查出120例SDS﹥53分[1]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初产妇37例,经产妇23例,年龄(25.5±4.5)岁,自然分娩53例,剖宫产7例;对照组初产妇35例,经产妇25例,年龄(24.5±5.2)岁,自然分娩56例,剖宫产4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开始都进行常规孕期检查及健康指导,观察组用常规孕期检查以外,每周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进行一次心理护理治疗,再采用整体护理的理念及方式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产后抑郁症心理分析
充分了解产后抑郁症患者个性心理特征,对产后抑郁症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杨晓涛[2]等研究指出,产后抑郁症多见于内向性格,以自我为中心或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固执、认真、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的人群中。
1.2.2 个性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3]。在产后抑郁症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应该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利用会谈与观察的技巧,從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去了解和评估患者,包括患者的认知情绪、人际互动、价值判断、生理过程,确定其护理问题;利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帮助其回顾自己的优点及成就来增加正向的看法。使患者得到足够的有关产后抑郁症的基本康复知识,应详细解释产后抑郁的病因、发病机理、主要表现、治疗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到不仅是生理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也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通过治疗是能治愈的,尽可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使患者懂得寻找社会支持协助系统,为自己减压,自我调节心理,帮助其排解消极、自杀意念,从而减缓抑郁症状。
1.2.2 家庭干预
在产后抑郁症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调动患者家属的配合,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据文献报道夫妻关系不融洽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最大危险因素[5]。应该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宣教,讲解产生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耐心劝导配偶多关心照顾患者,同时还应动员患者的其他亲属轮流探视,引导配偶及其他家属给予患者正确积极的评价,改善夫妻及家庭成员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以满足患者希望得到更多人同情和关心的愿望。对患者的表现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不轻易否定患者行之有效的行为,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体现自我价值,借以改变患者的自觉孤立无助、悲观绝望,厌世等抑郁症状,从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并适时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
1.2.4 加强安全护理
抑郁发作患者往往悲观、绝望、厌世,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而且往往隐蔽性强。故而,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该特别警惕注意患者的安全。应该细心观察、经常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时发现患者情绪上的早期变化,如言语少、呆坐、容易哭泣、过分担心、焦虑、多疑等情况,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等等。对此,应该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护理和疏导,要特别注意辨别真假以及患者情绪的变化,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患者自杀多发生在凌晨,特别要加强这段时间的病房巡视护理,避免事故发生。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采用SDS对孕28周的孕妇进行筛查,评分﹥53分者入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12周后及产后1周、6周采用SDS分别测评两组评分,分值升高表示抑郁程度增加,分值降低表示抑郁程度降低,统计处理采取T检验。
3 结果
两组在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前与心理护理后SDS评分比较可知,心理护理前两组SDS无统计学差异( P﹥0.05),常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后,两组间SDS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产后抑郁症不确切的病因和多种危险因子使得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作用于所有阶段,因此鼓励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参与人员应该涉及妇产科医生、助产士、内科医生、儿科医生、精神科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家庭成员和社区工作者。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是有效手段。然而,对产妇孕期的精神卫生保健,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亦应该引起广泛而充分的认识。Beck[6]分析研究显示,产前抑郁、自尊感、婴儿看护应激、产前焦虑、生活应激、社会支持、婚姻关系、既往抑郁症史、婴儿资质、产后心绪不良、婚姻地位、社会经济地位、非计划内怀孕等13个因素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孕期抑郁是产后抑郁的预测因素。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主编. 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7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2] 叶赛娟.抑郁症的治疗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