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SAS9.4版本软件,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构成(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借助SA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同时针对居民消费支出构成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前言
在我国,城镇居民现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对于普通居民而言,消费结构是客观的存在,消费结构的分类则是人们主观的产物。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消费结构进行不同的分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观念的进步,居民的消费满足情况也随之发生改变。
本文在上述基础之上,利用多元统计的相关知识和借助SAS统计软件对2009-2018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相关程度,以便更好地了解城镇居民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是否会对其消费支出结构产生影响,做出以下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选择2009—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镇居民的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构成,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2013年和2010年的数据资料中的指标(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
三、数据分析
(一)图形分析
为了显示我国近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绘制了2009-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时序图。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且涨幅稳定。
为探究城镇居民近十年消费结构的数据分布,通过使用PROC MEANS来检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收入数据的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的均值分别约为35%,10%,10%,7%,15%,13%,6%,3%,说明了食品支出还是占了城镇居民消费的很大一部分,食品消费永远是最主要的消费。除此之外,交通通信、衣着、居住所占比例也比较大。特别的是,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城镇居民消费的很大一部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鎮的消费水平较高,平日娱乐活动也较多,另一方面城镇的教育资源多,导致教育花费也比普通的农村地区的教育花费要大。就总体而言,食品支出领先其他支出,衣住行和文教娱乐紧随其后。
(二)因子分析
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主要分为8个方面,本文基于SAS软件的因子分析,通过寻找潜在的公共因子,来探究居民消费主要有哪几大类。本文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并设定保留因子的特征值的最小值设为1以及被保留银子所能解释方差所占总方差的85%,输出窗口结果如下图5-1示:
图3给出的是相关系数的特征矩阵,该表给出了因子分析计算过程中的特征值,其中第一列是特征值,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二列是前后两个特征值之差,第三列是特征值的贡献率,第四列是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从中可以看到该因子分析模型在前两个个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85.09%,因而可以考虑提取前两个因子来代替我们的原始变量。
为了使公因子有更好地解释能力,再对公因子进行正交旋转,输出结果如下:
图4显示的是正交旋转后的载荷矩阵,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建立因子分析的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由图4可知,公因子1主要反映变量x1、x2、x4、x5、x6、x7、x8的信息,公因子2主要反映x3的信息。公因子x1可以命名为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公因子x2可以命名为城镇居民家庭固定资产的消费支出。
(三)相关分析
为探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有无关联,本文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变量y,消费结构的8个数据作为变量x1-x8,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由图5分析可知:可支配收入和医疗保险的p值为0.1679,大于显著性水平,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两者相关性不显著。同理,可支配收入和居住也不相关。而可支配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其他相关,其中可支配收入与食品、衣着、居住和其他呈负相关关系,与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占比变化各有不同。近些年,我国城镇居民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目前的消费类型主要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如房产以及日常生活支出两大类。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变化,食品、衣着等方面的支出占比逐年下降,相反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占比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正在稳步向持续型、发展享受型的消费阶段进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建议
1转变居民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培育消费热点,消费模式与观念的转变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反过来又将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
2抓住消费热点,刺激消费。城镇居民近些年的消费热点是教育医疗以及娱乐方面。因此,把握消费热点,适当运用政策及市场调控,刺激城镇居民消费,不仅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实现经济的内需增长,带动相关行业繁荣发展。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建立健全相关消费制度,保障消费者权益,使居民消费时更放心。
(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并反作用于我国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 1.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校区;2.温州肯恩大学)
一、前言
在我国,城镇居民现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对于普通居民而言,消费结构是客观的存在,消费结构的分类则是人们主观的产物。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消费结构进行不同的分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观念的进步,居民的消费满足情况也随之发生改变。
本文在上述基础之上,利用多元统计的相关知识和借助SAS统计软件对2009-2018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相关程度,以便更好地了解城镇居民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是否会对其消费支出结构产生影响,做出以下分析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选择2009—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镇居民的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构成,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2013年和2010年的数据资料中的指标(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
三、数据分析
(一)图形分析
为了显示我国近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绘制了2009-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时序图。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且涨幅稳定。
为探究城镇居民近十年消费结构的数据分布,通过使用PROC MEANS来检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收入数据的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的均值分别约为35%,10%,10%,7%,15%,13%,6%,3%,说明了食品支出还是占了城镇居民消费的很大一部分,食品消费永远是最主要的消费。除此之外,交通通信、衣着、居住所占比例也比较大。特别的是,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城镇居民消费的很大一部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鎮的消费水平较高,平日娱乐活动也较多,另一方面城镇的教育资源多,导致教育花费也比普通的农村地区的教育花费要大。就总体而言,食品支出领先其他支出,衣住行和文教娱乐紧随其后。
(二)因子分析
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主要分为8个方面,本文基于SAS软件的因子分析,通过寻找潜在的公共因子,来探究居民消费主要有哪几大类。本文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并设定保留因子的特征值的最小值设为1以及被保留银子所能解释方差所占总方差的85%,输出窗口结果如下图5-1示:
图3给出的是相关系数的特征矩阵,该表给出了因子分析计算过程中的特征值,其中第一列是特征值,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二列是前后两个特征值之差,第三列是特征值的贡献率,第四列是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从中可以看到该因子分析模型在前两个个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85.09%,因而可以考虑提取前两个因子来代替我们的原始变量。
为了使公因子有更好地解释能力,再对公因子进行正交旋转,输出结果如下:
图4显示的是正交旋转后的载荷矩阵,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建立因子分析的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由图4可知,公因子1主要反映变量x1、x2、x4、x5、x6、x7、x8的信息,公因子2主要反映x3的信息。公因子x1可以命名为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公因子x2可以命名为城镇居民家庭固定资产的消费支出。
(三)相关分析
为探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有无关联,本文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变量y,消费结构的8个数据作为变量x1-x8,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由图5分析可知:可支配收入和医疗保险的p值为0.1679,大于显著性水平,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两者相关性不显著。同理,可支配收入和居住也不相关。而可支配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其他相关,其中可支配收入与食品、衣着、居住和其他呈负相关关系,与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占比变化各有不同。近些年,我国城镇居民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目前的消费类型主要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如房产以及日常生活支出两大类。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变化,食品、衣着等方面的支出占比逐年下降,相反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占比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正在稳步向持续型、发展享受型的消费阶段进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建议
1转变居民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培育消费热点,消费模式与观念的转变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反过来又将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
2抓住消费热点,刺激消费。城镇居民近些年的消费热点是教育医疗以及娱乐方面。因此,把握消费热点,适当运用政策及市场调控,刺激城镇居民消费,不仅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实现经济的内需增长,带动相关行业繁荣发展。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建立健全相关消费制度,保障消费者权益,使居民消费时更放心。
(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并反作用于我国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 1.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校区;2.温州肯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