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氨酸羟化酶2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酒依赖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色氨酸羟化酶2 (TPH2)启动子区基因(rs4570625、rs11178997)多态性与酒依赖及酒依赖的抑郁症状是否存在关联性。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及基因序列测序方法,对60例酒依赖患者(患者组)和62例正常人群(对照组)的TPH2启动子区基因位点rs4570625和rs11178997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测定。应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酒依赖患者的抑郁症状,并分析酒依赖的抑郁症状与TPH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

结果

rs4570625的基因型(G/G、G/T、T/T)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78,P>0.05),但其等位基因(G和T)频率分布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0,P<0.05)。rs4570625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酒依赖的抑郁症状之间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基因型分布频率与酒依赖的抑郁症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178997的基因型(A/A、A/T、T/T)和等位基因(A和T)分布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酒依赖的抑郁症状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PH2启动子区基因rs4570625的多态性与酒依赖和酒依赖的抑郁症状有关,而且T等位基因的携带是易感者,但rs1117899的多态性与酒依赖及其抑郁症状并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证实膜引导性组织再生现象存在于骨缺损的愈合过程中,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将兔桡骨制成1 cm缺损,一侧用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膜(HA/PLA)包绕缺损,
目的探讨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水平等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对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CHF患者150例。依据D型人格量表(DS14)把所有CHF患者分为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两组均在接受治疗前进行一般状况调查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进取豁达的心理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投币法随机抽取的450例癌症住院患者,采用进取豁达问卷及癌症应对问卷进行测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进取豁达的心理特征:癌症患者进取豁达总分、积极进取与豁达宽容两个维度总分得分[分别为(59.30±8.09)分,(31.98±6.24)分,(27.32±4.02)分]均低于健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追踪能力。方法选取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7人,正常对照组27人,分别进行视觉引导眼跳范式,并计算每一次眼跳中眼动速度达到最高时刻所占整个眼跳时间的百分比指数(PVADI),并计算每一名被试的PVADI与眼跳幅度的相关系数RPA。然后比较两组间的RP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的RPA显著偏低[RPA在正常组为(0.42±0.17),在精神分裂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