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不仅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教育发展的迫切期望。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教育的起点,它应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源头,但若将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相比时,人们会很容易看出幼儿教育成为了弱势教育。
关键词:城乡教育;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 A
一、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就是政府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均等的学习机会,并且受教育条件均衡的配置,使每个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它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保适龄幼儿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其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其核心是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幼儿教育均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机会平等,这主要体现在入园率方面,即每一个适龄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教育过程的平等,这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上,即儿童应该享受到均衡的教育条件;第三,教育结果的平等,这主要表现在入学准备上,即儿童在接受教育以后,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一致的。
二、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可以用多种指标来分析,本文主要从城乡间幼儿教育费均衡发展及师生素质、家园沟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差异等方面来分析。
(一)幼儿教育呈现城乡教育不均衡
当前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在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教育结果的平等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城乡幼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如农村幼儿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无需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树大自然直的”的观念还在左右好多家长,加之近几年的教育机构合并,精简,致使幼儿不能就近入园,所以体现在有些幼儿不能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享受不到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农牧区有70%以上的适龄儿童尚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二)师资情况不稳定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他们的学历层次较低,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障难以落实,职业认同感较差,流动性大,转岗率高,因综上所述的六点原因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三)家园沟通的差异
教育是多方合作的活动。幼儿在接受幼儿园综合的、整体的教育的过程中,家庭不能不能忽视家庭的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同时教师将良好的教育观念传递给家长、教师的教育行为感染家长、幼儿的学习行为感动家长,从而促进家长的教育观念、参与意识和合作行为得到发展;不能认为将幼儿送到幼儿园之后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情。
在教育观念普遍比较开明的城市环境,学校、幼儿园老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良好,家园良性的密切互动,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然而在乡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家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投入精力少,往往家庭教育都不能好好开展,更无法做好与幼儿园的沟通工作。送了孩子进了幼儿园,教育的事情全由幼儿园进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长期以往,造成幼儿在家庭和在幼儿园性格两面性表现,从而有了“一个小宝两个样的”教育境况,不利于幼儿完整健全的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幼儿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好幼儿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国内外的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人学准备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投人了相当分量的精力。而我国虽然也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各级政府投入的资金明显不一,这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办园条件。
政府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最有力的支持者,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过程中政府应承担重要的直接责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实施者采用适当的教育劳动资料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类同于马克思《资本论》里定义的生产力及其包括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城乡幼儿教育是对城乡的幼儿进行教育,其组织实施者即劳动者,其教育过程所建的园舍、器械即劳动资料,其教育的内容即劳动对象。城乡幼儿教育过程中,没有明显差距的是受教育者———幼儿,而差距体现在教育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上。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者起主导作用,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由此可见,城乡幼儿教育的组织实施者和幼儿园建设条件的差距对教育过程的影响重大。
因此,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需要参与其中,制定政策,提供帮助,并从立法角度和职业道德层面严格要求幼儿教育实施者遵守、保障乡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幼儿教育的差距。同时,均衡经费投入,对于乡村幼儿园,要参照城市幼儿园的建设标准,逐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乡村幼儿教育政策倾斜,加强师资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尽量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巨大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公平,为乡村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稳定师资,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
从我国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来看,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特别是在农村,教师的工资比较低,由于学历较低,使职业认同感较差、转岗率较高、教师的流动性大,加之社会保障难以落实,使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幼儿教育,这违背了幼儿教育整体性发展的要求。想要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就要充分调动教師的积极性,要根据农村教育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立起完善的教师聘用和人事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标准,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要对在岗的幼儿教师进行统一注册管理,由财政统一拨款,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让我们的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幼教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回来。
(三)交流合作,共享城乡优质教学资源。
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城乡幼儿教育可以加强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由于城市幼儿园在师资队伍、管理经验、教育水平以及办学理念等方面与农村幼儿园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幼儿园的优势,带动农村幼儿园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虽然乡村幼儿园在政策扶持、经费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城市幼儿园有较大差距,但乡村幼儿园独倚自然山水这个大平台,具备乡村得天独厚的资源特色。通过城乡幼儿园合作办学,可以逐步改变乡村幼儿园办学条件不足的现状,共享优质资源,培养当地师资,提高管理经验和教育水平,促进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城市幼儿园则可以适时带领城市幼儿深入乡村,切身感受与领略大自然的原始魅力,有利于促进城市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方位知识结构的架设与基本生存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园结合具体实际,不断开展“送教下乡,;手拉手,一对一帮扶,和为大山送关爱”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打通了城市幼儿教育和乡村幼儿教育的合作渠道,互补城乡教育优势,深化教育改革,是缩减城乡幼儿教育差距的有效措施。
(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制定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培训规划,分层次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加速实现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科研型转变。例如当前全国上下进行的远程培训,各个省市实行的省级骨干教师对口支援制度、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制度、区域内城镇教师定期支教制度、农村学校教师挂职学习、跟岗培训制度等做法,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供了借鉴。建立完善师德建设机制、教师动态管理机制、教师考评机制和良性补充机制,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结语
总之,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促进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孟香云.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1:71-74.
[2]黄静芳.公共财政视域下城乡幼儿教育的投入均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3,02:24-29.
[3]廖浩然,田汉族,彭世华,谭日辉.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17-21+34.
关键词:城乡教育;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 A
一、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就是政府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均等的学习机会,并且受教育条件均衡的配置,使每个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它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保适龄幼儿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其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其核心是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幼儿教育均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机会平等,这主要体现在入园率方面,即每一个适龄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教育过程的平等,这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上,即儿童应该享受到均衡的教育条件;第三,教育结果的平等,这主要表现在入学准备上,即儿童在接受教育以后,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一致的。
二、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可以用多种指标来分析,本文主要从城乡间幼儿教育费均衡发展及师生素质、家园沟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差异等方面来分析。
(一)幼儿教育呈现城乡教育不均衡
当前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在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教育结果的平等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城乡幼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如农村幼儿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无需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树大自然直的”的观念还在左右好多家长,加之近几年的教育机构合并,精简,致使幼儿不能就近入园,所以体现在有些幼儿不能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享受不到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农牧区有70%以上的适龄儿童尚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二)师资情况不稳定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他们的学历层次较低,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职称评定和社会保障难以落实,职业认同感较差,流动性大,转岗率高,因综上所述的六点原因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三)家园沟通的差异
教育是多方合作的活动。幼儿在接受幼儿园综合的、整体的教育的过程中,家庭不能不能忽视家庭的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同时教师将良好的教育观念传递给家长、教师的教育行为感染家长、幼儿的学习行为感动家长,从而促进家长的教育观念、参与意识和合作行为得到发展;不能认为将幼儿送到幼儿园之后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情。
在教育观念普遍比较开明的城市环境,学校、幼儿园老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良好,家园良性的密切互动,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然而在乡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家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投入精力少,往往家庭教育都不能好好开展,更无法做好与幼儿园的沟通工作。送了孩子进了幼儿园,教育的事情全由幼儿园进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长期以往,造成幼儿在家庭和在幼儿园性格两面性表现,从而有了“一个小宝两个样的”教育境况,不利于幼儿完整健全的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幼儿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好幼儿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国内外的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人学准备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投人了相当分量的精力。而我国虽然也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各级政府投入的资金明显不一,这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办园条件。
政府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最有力的支持者,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过程中政府应承担重要的直接责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实施者采用适当的教育劳动资料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类同于马克思《资本论》里定义的生产力及其包括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城乡幼儿教育是对城乡的幼儿进行教育,其组织实施者即劳动者,其教育过程所建的园舍、器械即劳动资料,其教育的内容即劳动对象。城乡幼儿教育过程中,没有明显差距的是受教育者———幼儿,而差距体现在教育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上。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者起主导作用,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由此可见,城乡幼儿教育的组织实施者和幼儿园建设条件的差距对教育过程的影响重大。
因此,在幼儿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需要参与其中,制定政策,提供帮助,并从立法角度和职业道德层面严格要求幼儿教育实施者遵守、保障乡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幼儿教育的差距。同时,均衡经费投入,对于乡村幼儿园,要参照城市幼儿园的建设标准,逐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乡村幼儿教育政策倾斜,加强师资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尽量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巨大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公平,为乡村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稳定师资,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
从我国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来看,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特别是在农村,教师的工资比较低,由于学历较低,使职业认同感较差、转岗率较高、教师的流动性大,加之社会保障难以落实,使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幼儿教育,这违背了幼儿教育整体性发展的要求。想要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就要充分调动教師的积极性,要根据农村教育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立起完善的教师聘用和人事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标准,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要对在岗的幼儿教师进行统一注册管理,由财政统一拨款,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让我们的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幼教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回来。
(三)交流合作,共享城乡优质教学资源。
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城乡幼儿教育可以加强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由于城市幼儿园在师资队伍、管理经验、教育水平以及办学理念等方面与农村幼儿园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幼儿园的优势,带动农村幼儿园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虽然乡村幼儿园在政策扶持、经费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城市幼儿园有较大差距,但乡村幼儿园独倚自然山水这个大平台,具备乡村得天独厚的资源特色。通过城乡幼儿园合作办学,可以逐步改变乡村幼儿园办学条件不足的现状,共享优质资源,培养当地师资,提高管理经验和教育水平,促进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城市幼儿园则可以适时带领城市幼儿深入乡村,切身感受与领略大自然的原始魅力,有利于促进城市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方位知识结构的架设与基本生存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园结合具体实际,不断开展“送教下乡,;手拉手,一对一帮扶,和为大山送关爱”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打通了城市幼儿教育和乡村幼儿教育的合作渠道,互补城乡教育优势,深化教育改革,是缩减城乡幼儿教育差距的有效措施。
(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制定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培训规划,分层次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加速实现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科研型转变。例如当前全国上下进行的远程培训,各个省市实行的省级骨干教师对口支援制度、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制度、区域内城镇教师定期支教制度、农村学校教师挂职学习、跟岗培训制度等做法,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供了借鉴。建立完善师德建设机制、教师动态管理机制、教师考评机制和良性补充机制,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结语
总之,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促进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孟香云.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1:71-74.
[2]黄静芳.公共财政视域下城乡幼儿教育的投入均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3,02:24-29.
[3]廖浩然,田汉族,彭世华,谭日辉.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17-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