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思考过程,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 创设和谐的数学思考的氛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兴趣。比如,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在这样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来。
二、 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思考问题,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该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而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可通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对比,出示例题:①有苹果9个,桃子6个,桃子比苹果少几个?②有苹果9个,桃子比苹果少3个,桃子有几个?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师: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什么?生:这道题要求桃子比苹果少几个?师:这个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呢?生:分析这个问题,可以知道桃子少,苹果多,要求桃子比苹果少几个,必须知道桃子有几个,还要知道苹果有几个。师:既然苹果的个数多,我们应该把苹果的个数怎么办呢?生:桃子比苹果少,苹果多。苹果的个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桃子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桃子多的,从苹果的个数里去掉跟桃子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苹果比桃子多的部分,也就是桃子比苹果少的个数。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减法计算。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提出问题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必须在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内容经过个人的积极探索或小组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再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时,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后,老师不要马上给予评价或提出下一个问题,也应等一等,让学生有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方法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才能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空间上老师提问的对象不能仅限于少数学生,存在“偏优”的倾向。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提问对象,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鼓励敢于发言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给予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更多的回答机会,并及时表扬与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取不断进步;要给予学习有潜力的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激发他们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四、 培养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习惯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会反思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每一课结束前的短短几分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学生可以自我提问和互相提问: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是怎么学会的?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我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还能沟通新知识和已学知识的联系,并尝试对新知的延伸进行探询。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有着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勇往直前,不太愿意回头看路,而恰恰是由于没有回头看路,学生得到的是某个数学知识的结论,没有能够得到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一般在解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题时运用了怎样的策略?”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孙丽谷,王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5.
[2]薛金星.小学教材全解[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大同市城区四十七校)
一、 创设和谐的数学思考的氛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兴趣。比如,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在这样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来。
二、 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思考问题,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该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而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可通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对比,出示例题:①有苹果9个,桃子6个,桃子比苹果少几个?②有苹果9个,桃子比苹果少3个,桃子有几个?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师:这道题的问题是求什么?生:这道题要求桃子比苹果少几个?师:这个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呢?生:分析这个问题,可以知道桃子少,苹果多,要求桃子比苹果少几个,必须知道桃子有几个,还要知道苹果有几个。师:既然苹果的个数多,我们应该把苹果的个数怎么办呢?生:桃子比苹果少,苹果多。苹果的个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桃子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桃子多的,从苹果的个数里去掉跟桃子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苹果比桃子多的部分,也就是桃子比苹果少的个数。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减法计算。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提出问题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必须在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内容经过个人的积极探索或小组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再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时,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后,老师不要马上给予评价或提出下一个问题,也应等一等,让学生有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方法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才能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空间上老师提问的对象不能仅限于少数学生,存在“偏优”的倾向。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提问对象,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鼓励敢于发言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给予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更多的回答机会,并及时表扬与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取不断进步;要给予学习有潜力的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激发他们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四、 培养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习惯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会反思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数学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每一课结束前的短短几分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学生可以自我提问和互相提问: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是怎么学会的?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我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还能沟通新知识和已学知识的联系,并尝试对新知的延伸进行探询。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有着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勇往直前,不太愿意回头看路,而恰恰是由于没有回头看路,学生得到的是某个数学知识的结论,没有能够得到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一般在解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题时运用了怎样的策略?”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孙丽谷,王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5.
[2]薛金星.小学教材全解[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大同市城区四十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