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x_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教改的根本宗旨,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广大教师积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改革课堂提问形式,提高提问的时效性是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此问题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模式”化的,“仪式”性的,一般都是按“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固定形式进行,这种程式化的提问是在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内有序地进行的。这种提问形式有许多弊端,因为在“问”的过程中,教师是设定问题,点评问题的主体,学生只能作为被问的对象机械的参与,被动单独跟着老师的问题转。很少有源于学生提问的对话。教师垄断了沟通,斩断了师生互动的纽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忙于应付老师的提问,没有足够的时空来扩展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被扼杀。况且,教师提问的对象一般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从别人回答,老师讲解。而没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这就违背了“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课堂提问的形式也要超越传统,把“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空来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收集与加工的主动者和学科知识的构建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觉得可以采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评判——师生探讨”的形式进行,教师在回答问题时,也有可能故意漏掉一部分知识点,而让学生发现补充;还可以请学生代为回答,使问题形式转换为“学生问——学生答——学生评——师生探讨”的形式。在这样的问题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师生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是问题的主体又是问题的客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能力。
  
  二、转变理念,创设情景,构建学生“问”的平台
  
  1.教师要给予学生空间、让学生敢问
  中国的孩子放学到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几乎是一样的:“你夸天的作业做完了吗?”而以色列孩子放学回家,其家长问他们的第一句话也差不多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就会跟孩子一样的得意。美国教育考察团在上海听了一位特级教师的一节堪称精品的物理公开课。其成员的评价竟然是:“这课堂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这些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人的行为总是受意识支配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自己“教”的行为而忽视学生“学”的行为,只重视学生“答”的行为而忽视了学生“问”的行为,不注重学生的思考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不能善待学生的提问,特别强调雏护“师道尊严”,不允许学生对教师“说三道四”,否则即为对老师的一种不敬。学生变得不敢问。而且也不会问,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不压抑学生的提问,为学生的敢问营造民主、愉悦、开放的空间,使学生敢于有问题就问,让个性、特长在宽松的空间内得以充分的发展,巨大的潜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释放。
  
  2.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想问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阵地。学生不仅要会学,更要会学,使其受益终身。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谤导和启发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在这里教师的诱导点火,情境的创设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题留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有问题想问。
  
  3.教师要善施爱心。让学生乐问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比如:“你真棒,你正有灵气!这个问题提得真好!你的问题老师都没有发现!你的问题很有价值!你的问题把老师难倒了”等。对于敢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提错问题的。不可用过激的语言批评,更不能乱扣“帽子”,而要及时、正确地引导,使其解除疑问。赏识的语言体现平等,给学生自信,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自然乐于思考,乐于提问。变“想问”为“敢问”,变“敢问”为“乐问”。为了攻克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达到自悟,师生一直处于平等的地位,师生共同打造出一派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片金色的艳阳地带。
  
  4.教师要授之以法。让学生巧问
  教师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教学中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现“教——教会学生问,学——学会如何问”的目的,鼓励学生自由的进行求异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大胆猜想,大胆创新。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具有价值和针对性、创新性。这样,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其他文献
对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多层布线中二氧化硅介质的抛光机理、工艺条件选择、抛光液成分与作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如何使用化学方法提高抛光速率、改善表面状况以及解决金属离
低压断路器按技术先进程度分为智能型和非智能型2种,功能上各有特点。笔者现对这2种低压断路器的型式及选用提出浅见,与同行共商。
分别在高掺杂的Si衬底和SOI衬底上用超高真空化学汽相淀积(UHV/CVD)系统生长了SiGe/Si外延材料,并采用2μm的工艺制备出SiGe/SiHBT(Heterostructure Bipolar Transistor).使
摘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教学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物理教学成效。作为有经验的初中物理教师,无不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后进生转化工作,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从思想上、学习方式上以及相互帮助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促进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效转化后进生。  关键词 物理;后进生;转化    初中生在初二年级才接触到物理学科学习,由于缺乏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方法不当等因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说明,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15万间以上,可见英语课外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初中英语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
为切实提高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构建和谐农村供用电环境,国网河北磁县供电公司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在农村推广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我地主要做法与大家分享。
随着江苏省高考“3+选修+综合水平测试”的全面实施,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三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化学教学尤其是高三化学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要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不顾学生“死活”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是提高高三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笔者通过近两年来的探索
本文研究了一种埋入式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无线应变片性能的实验标定方法.通过引入一个当量应变片,遵照标准应变片的标定规定,本文设计了实用有效的实验标定步骤.分别对标准
激光加工按加工尺度可分为宏观加工,微细加工和光刻本文重点讨论激光在电子器件工业中微细加工及光刻中应用
1水电阻的作用 在许多农村及偏远小型水电站里,有一种不太为人所熟悉的装置--水电阻。水轮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中,当电网发生故障(如短路)时,保护装置动作,发电机主断路器迅速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