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并且它的教学贯穿于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毕业复习阶段的应用题复习。如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多解巧解
有些应用题的解法很独特,常常使学生无从下手,这时如果教师能恰当的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解答,学生就会豁然开朗。下面介绍集中解答稍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一、转化法
转化法就是通过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转化,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成易解答问题的解答方法。转化的目的是化难为易,变生疏为熟悉、变复杂为简单。
例如: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可以完成,若由甲先做1天,在由乙接着做3天共可以全工程的320。这项工程由乙独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分析:如果将题中“甲独做1天,乙独做3天共可以完成全工程的320”转化为“甲乙合作1天后,再由乙独做(3-1)天,共可以完成全工程的320”就容易找到乙独做的工作量和天数的关系。因为这些工程为单位“1”,甲乙合作12天完成,那么甲乙合作1天就可完成112,
(320-112)就是乙独做(3-1)天的工作量,于是就可以求出乙独做全部工程的天数。列式计算如下:
(1)
1÷[(320-112)÷(3-1)]
=1÷[115÷2]
=1÷130
=30(天)·
答:由乙独做需要30天才能完成。
二、抓不变量法
在变化的数量中,根据题中固定不变的数量及其数量关系来解题的方法,在变化的条件中寻找不变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如:六一班有56名学生,其中男生占37,后来又转来几名男生,这时男生占全班人数的715,求又转来几名男生?
分析:在这道题中,男生人数变化了,那么总人数也就随着变化了,唯一不变的是女生的人数,所以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女生人数,然后根据女生后来占全班人数的(1-715),求出后来全班的人数,那么就可列算式如下:
56÷(1-37)÷(1-715)-56
=56×47×158-56
=60-56
=4(人)
答:又转来4名男生。
三、消元法
利用消元法解的应用题一般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要求的数,应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方法,从而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为96,甲丙的和为99,乙丙的和为97,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法(1):用三个已知量相加,是三个数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甲乙丙三个数之和,分别减去三个已知量,就可求出甲乙丙各是多少。
甲乙丙三个数之和:(96+99+97)÷2=146
甲:146-97=49
乙:146-99=47
丙:146-96=50
解法(2):由第一个已知条件加上第二个已知条件所得和为两个甲和一个乙一个丙,再减去第三个已知条件,即得到两个甲,除以2就是甲。
列式如下:甲(96+99-97)÷2=49
乙96-49=47
丙99-49=50
四、图解法
有些应用题,条件与条件之间关系不明显,不易找到解题方法。如果运用线段图或其他图形,就会使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差、和倍、差倍问题都可以用图解法。
例如:一捆铁丝,用去24米后,又用去余下的15,这时用去的铁丝和剩下的铁丝同样长
这捆铁丝原来有多长?
分析:如果用一般的思路去考虑,很不容易下手。不妨这样考虑,从“用去的和剩下的同样多”这个已知条件入手,用去的是一个24米和一个余下的15,那么剩下的同样也是一个24米和一个余下的15,据此可以画出下图:
从图上看,因为把余下的看作单位“1”,这余下的单位“1”里面有两个15和一个24米,那么这一个24米的对应分率就是(1-15-15),这时就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
24÷((1-15-15)+24
=24÷35+24
=40+24
=64(米)
答:这困铁丝原有64米长。
五、还原法
知道结果而求原来的数量,解答这类问题常用还原法。还原法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逐步逆推,从而求出原来的数。
例如:师徒合作一批零件,师傅做了总数的一半多5个,徒弟完成了余下的一半多5个就完成了任务,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题中师傅做的一半是总数的一半,而徒弟所做的一半是师傅做后余下的一半,据此可画出如下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徒弟做的是余下的12多5个,那么5个的对应分率就是(1-12),从而求出这个余下的小单位“1”,而余下的小单位“1”再加上5个的对应分率又是一个(1-12),从而求出总数这个大的单位“1”。列式如下:
[5÷(1-12)+5]÷(1-12)
=[10+5]÷12
=3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30个。
总之,以上的解题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不是孤立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使它们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只要我们对学生惊喜多角度、多侧面的解题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就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问题的独特方法,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那么再难在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多解巧解
有些应用题的解法很独特,常常使学生无从下手,这时如果教师能恰当的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解答,学生就会豁然开朗。下面介绍集中解答稍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一、转化法
转化法就是通过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转化,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成易解答问题的解答方法。转化的目的是化难为易,变生疏为熟悉、变复杂为简单。
例如: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可以完成,若由甲先做1天,在由乙接着做3天共可以全工程的320。这项工程由乙独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分析:如果将题中“甲独做1天,乙独做3天共可以完成全工程的320”转化为“甲乙合作1天后,再由乙独做(3-1)天,共可以完成全工程的320”就容易找到乙独做的工作量和天数的关系。因为这些工程为单位“1”,甲乙合作12天完成,那么甲乙合作1天就可完成112,
(320-112)就是乙独做(3-1)天的工作量,于是就可以求出乙独做全部工程的天数。列式计算如下:
(1)
1÷[(320-112)÷(3-1)]
=1÷[115÷2]
=1÷130
=30(天)·
答:由乙独做需要30天才能完成。
二、抓不变量法
在变化的数量中,根据题中固定不变的数量及其数量关系来解题的方法,在变化的条件中寻找不变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如:六一班有56名学生,其中男生占37,后来又转来几名男生,这时男生占全班人数的715,求又转来几名男生?
分析:在这道题中,男生人数变化了,那么总人数也就随着变化了,唯一不变的是女生的人数,所以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女生人数,然后根据女生后来占全班人数的(1-715),求出后来全班的人数,那么就可列算式如下:
56÷(1-37)÷(1-715)-56
=56×47×158-56
=60-56
=4(人)
答:又转来4名男生。
三、消元法
利用消元法解的应用题一般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要求的数,应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方法,从而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例如: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为96,甲丙的和为99,乙丙的和为97,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法(1):用三个已知量相加,是三个数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甲乙丙三个数之和,分别减去三个已知量,就可求出甲乙丙各是多少。
甲乙丙三个数之和:(96+99+97)÷2=146
甲:146-97=49
乙:146-99=47
丙:146-96=50
解法(2):由第一个已知条件加上第二个已知条件所得和为两个甲和一个乙一个丙,再减去第三个已知条件,即得到两个甲,除以2就是甲。
列式如下:甲(96+99-97)÷2=49
乙96-49=47
丙99-49=50
四、图解法
有些应用题,条件与条件之间关系不明显,不易找到解题方法。如果运用线段图或其他图形,就会使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差、和倍、差倍问题都可以用图解法。
例如:一捆铁丝,用去24米后,又用去余下的15,这时用去的铁丝和剩下的铁丝同样长
这捆铁丝原来有多长?
分析:如果用一般的思路去考虑,很不容易下手。不妨这样考虑,从“用去的和剩下的同样多”这个已知条件入手,用去的是一个24米和一个余下的15,那么剩下的同样也是一个24米和一个余下的15,据此可以画出下图:
从图上看,因为把余下的看作单位“1”,这余下的单位“1”里面有两个15和一个24米,那么这一个24米的对应分率就是(1-15-15),这时就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
24÷((1-15-15)+24
=24÷35+24
=40+24
=64(米)
答:这困铁丝原有64米长。
五、还原法
知道结果而求原来的数量,解答这类问题常用还原法。还原法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逐步逆推,从而求出原来的数。
例如:师徒合作一批零件,师傅做了总数的一半多5个,徒弟完成了余下的一半多5个就完成了任务,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题中师傅做的一半是总数的一半,而徒弟所做的一半是师傅做后余下的一半,据此可画出如下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徒弟做的是余下的12多5个,那么5个的对应分率就是(1-12),从而求出这个余下的小单位“1”,而余下的小单位“1”再加上5个的对应分率又是一个(1-12),从而求出总数这个大的单位“1”。列式如下:
[5÷(1-12)+5]÷(1-12)
=[10+5]÷12
=3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30个。
总之,以上的解题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不是孤立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使它们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只要我们对学生惊喜多角度、多侧面的解题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就会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问题的独特方法,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那么再难在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