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文化作为支撑,课堂文化环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基于这种思考,本文探讨了一种师生与课堂环境、师生之间、师生与自身“三位一体”的和谐课堂文化。可以说,只有构建这种和谐课堂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使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而深层次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课堂文化 有效教学 有效开展
一、关于“课堂文化”和“有效教学”的界说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与思考。那么,什么是课堂文化?目前学者们的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但大体可以将课堂文化分为课堂物质文化(教学设备、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口号、卫生状况等)、课堂制度文化(规范、标准和制度等)、课堂精神文化(思想观念、群体目标、生活态度和意义等)三个层面。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人认为,从广义上讲,凡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1]也有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要看教学的投入和产出比。[2]此外,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国学者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比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研究,教学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的机制研究,及时反馈与矫正策略研究等。但是,不难发现这些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教学目标、主体、效率、策略、技术等教学要素本身,而对深层次的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根本——课堂文化则缺乏关注。
二、构建和谐课堂文化,促进教学有效开展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课堂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文化支撑。那么,构建什么样的课堂文化才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呢?我认为,只有在课堂物质文化层面,达成师生与课堂物质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只有在课堂制度文化层面,促成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在课堂精神文化层面,实现师生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即构建出一种“三位一体”——师生与课堂环境、师生之间、师生与自身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而深层次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课堂物质文化层面达成师生与物质环境和谐
教师教学活动离不开课堂物质环境(如教学设备、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口号、卫生状况、课堂布置等)的影响和制约。当教师关注并善于利用课堂物质环境为其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时,将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当教师忽视课堂物质环境,使其处于一种乏味、杂乱、低俗的状态时,将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着课堂物质环境的影响,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3]。可以说,良好的课堂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反之,则起阻碍作用。那么,如何促成师生与课堂物质环境的和谐一致呢?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整洁、有序的课堂物质环境,因为“学生观察世界的视角与成年人差别很大。杂乱无章的课堂物质环境强烈地表达出学校管理部门的漠不关心,而且这种环境对那些精力旺盛和易冲动的学生来说,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危害”[4]。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设备、黑板报、课堂布置、宣传栏、标语口号等物质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美观效果,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学生要有吸引力。可以说,一种鲜明的颜色、一幅美丽的图案或一个有趣的物体都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使他们感到愉悦、充满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堂制度文化层面促成师生和谐
可以说,课堂制度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各种外显和内隐的价值规范和规章制度等。而这种规范与制度无疑产生于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必将制约教与学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们认为,一是要促成师生和谐。师生和谐包括教法与学法、师生观念和师生情感等维度的和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譬如,在情感维度,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我不喜欢那个老师”,甚至还有学生说“我恨这个老师”。可以说,这些话都是学生对教师最直接的评价,更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也许一个亲切的问候、一句赞许的话、一个关怀的动作,都会给予学生无限的学习和生活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在真实、理解和互信的和谐氛围中进行。
二是要促成生生和谐。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学生群体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一定程度上说,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群体内部对分数、成绩、奖励、名誉等各种符号看得过于重要,从而导致了对符号的盲目竞争,甚至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这种课堂制度文化下,我们的教学有时是无效的,甚至起反作用。那么,如何达成学生群体内部的和谐关系呢?我们认为,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譬如,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追求时尚、名牌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比消费、比追星、比面子、比酷等,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攀比心理,这种心理无疑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一个真实的自我、与众不同的自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之间盲目攀比心理。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公正的学业评判标准,使每个学生公平地参与竞争。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价,还是以分数作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评判标准,这必将导致小部分学生的“成功”,大部分学生的“失败”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多元而公正的教学评判标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得成功。
(三)课堂精神文化层面实现师生与自身和谐
可以说,当前学校过于注重师生外在的表现,而缺乏对他们自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关注,结果造成师生内外发展的失衡,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发生(譬如,自我封闭、急功近利、心灵扭曲、暴力犯罪、甚至自杀等)。可以说,在这种课堂精神文化环境下,师生已经失去了教学的基础和根本。那么,我们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精神文化,达成师生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关系呢?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维护师生的自由心境。当前很多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被铺天盖地的作业和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教师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他们工作繁重,家庭琐事繁杂。在这种压力下,一些师生往往会迷失自我,丢失了本该有的自由,陷入了一个封闭、孤立的境地。“教育的所作所为都在促使人在现存体制的利益驱动下,在各种被社会化了的欲望支配下(这种欲望本来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人自身所本有的),在体制为他所规定的轨道上,不停的走,不停的走,教育只是在使人变成了一条被蒙上眼的推磨驴子”[5]。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给与师生充分的自由,促使他们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启发他们对生活、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排除一切压制与束缚,保持清醒的头脑,感受教学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二是呵护师生的生命本性。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人除了具有动物的本能,并受制于外界环境之外,还能够摆脱环境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愿望,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改造外界环境,最终实现生命的完善与发展。人的生命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有独特性、完整性、不确定性、复杂性、超越性等。但是,在人的这些生命特性的生成和形成的过程中,教育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育肩负着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并使其不断地完善,进而实现超越和发展的使命。然而,在我国当前“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体制下,一定程度上消减、甚至抹杀了师生的生命本性。譬如,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过于关注学生的外在发展,拼命地将一些僵化、死板的知识和技术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只会被动接收,不会主动积极思考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地丧失了探索、创造、质疑、冒险精神,成为了“麻木不仁”的人。因而,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呵护好师生鲜活而丰满的生命性存在,关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术层面的简单教学。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课堂物质文化层面的师生与物质环境和谐,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学习才会充满兴趣、感到愉悦。只有实现课堂精神文化层面的师生和谐,我们的教学才能在真实、理解和互信的和谐氛围中进行,才能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只有实现课堂精神层面的师生与自身和谐,我们的教学才能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生命完满的人。由此可见,只有构建出这种“三位一体”的和谐课堂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而深层次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建设,2007,(7-8):57.
[2]傅禄建.教学是否有效要看教学的投入和产出比[J].上海教育科研,2007,(2):33-34.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49.
[4]http://www.curtin.edu.au/curtin/dept/smec/iae:Creating a safe welcoming school by John E.Mayer,p7-8.
[5]鲁洁. 超越性的存在——简析变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6-11.
关键词: 和谐课堂文化 有效教学 有效开展
一、关于“课堂文化”和“有效教学”的界说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与思考。那么,什么是课堂文化?目前学者们的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但大体可以将课堂文化分为课堂物质文化(教学设备、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口号、卫生状况等)、课堂制度文化(规范、标准和制度等)、课堂精神文化(思想观念、群体目标、生活态度和意义等)三个层面。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人认为,从广义上讲,凡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1]也有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要看教学的投入和产出比。[2]此外,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国学者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比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研究,教学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的机制研究,及时反馈与矫正策略研究等。但是,不难发现这些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教学目标、主体、效率、策略、技术等教学要素本身,而对深层次的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根本——课堂文化则缺乏关注。
二、构建和谐课堂文化,促进教学有效开展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课堂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课堂文化支撑。那么,构建什么样的课堂文化才能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呢?我认为,只有在课堂物质文化层面,达成师生与课堂物质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只有在课堂制度文化层面,促成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在课堂精神文化层面,实现师生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即构建出一种“三位一体”——师生与课堂环境、师生之间、师生与自身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而深层次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课堂物质文化层面达成师生与物质环境和谐
教师教学活动离不开课堂物质环境(如教学设备、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口号、卫生状况、课堂布置等)的影响和制约。当教师关注并善于利用课堂物质环境为其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时,将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当教师忽视课堂物质环境,使其处于一种乏味、杂乱、低俗的状态时,将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着课堂物质环境的影响,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3]。可以说,良好的课堂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反之,则起阻碍作用。那么,如何促成师生与课堂物质环境的和谐一致呢?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整洁、有序的课堂物质环境,因为“学生观察世界的视角与成年人差别很大。杂乱无章的课堂物质环境强烈地表达出学校管理部门的漠不关心,而且这种环境对那些精力旺盛和易冲动的学生来说,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危害”[4]。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设备、黑板报、课堂布置、宣传栏、标语口号等物质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美观效果,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学生要有吸引力。可以说,一种鲜明的颜色、一幅美丽的图案或一个有趣的物体都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使他们感到愉悦、充满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堂制度文化层面促成师生和谐
可以说,课堂制度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各种外显和内隐的价值规范和规章制度等。而这种规范与制度无疑产生于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必将制约教与学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们认为,一是要促成师生和谐。师生和谐包括教法与学法、师生观念和师生情感等维度的和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譬如,在情感维度,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我不喜欢那个老师”,甚至还有学生说“我恨这个老师”。可以说,这些话都是学生对教师最直接的评价,更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也许一个亲切的问候、一句赞许的话、一个关怀的动作,都会给予学生无限的学习和生活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在真实、理解和互信的和谐氛围中进行。
二是要促成生生和谐。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学生群体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一定程度上说,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群体内部对分数、成绩、奖励、名誉等各种符号看得过于重要,从而导致了对符号的盲目竞争,甚至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这种课堂制度文化下,我们的教学有时是无效的,甚至起反作用。那么,如何达成学生群体内部的和谐关系呢?我们认为,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譬如,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追求时尚、名牌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比消费、比追星、比面子、比酷等,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攀比心理,这种心理无疑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一个真实的自我、与众不同的自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之间盲目攀比心理。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公正的学业评判标准,使每个学生公平地参与竞争。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对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价,还是以分数作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评判标准,这必将导致小部分学生的“成功”,大部分学生的“失败”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多元而公正的教学评判标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得成功。
(三)课堂精神文化层面实现师生与自身和谐
可以说,当前学校过于注重师生外在的表现,而缺乏对他们自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关注,结果造成师生内外发展的失衡,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发生(譬如,自我封闭、急功近利、心灵扭曲、暴力犯罪、甚至自杀等)。可以说,在这种课堂精神文化环境下,师生已经失去了教学的基础和根本。那么,我们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精神文化,达成师生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关系呢?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维护师生的自由心境。当前很多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被铺天盖地的作业和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教师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他们工作繁重,家庭琐事繁杂。在这种压力下,一些师生往往会迷失自我,丢失了本该有的自由,陷入了一个封闭、孤立的境地。“教育的所作所为都在促使人在现存体制的利益驱动下,在各种被社会化了的欲望支配下(这种欲望本来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人自身所本有的),在体制为他所规定的轨道上,不停的走,不停的走,教育只是在使人变成了一条被蒙上眼的推磨驴子”[5]。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给与师生充分的自由,促使他们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启发他们对生活、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排除一切压制与束缚,保持清醒的头脑,感受教学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二是呵护师生的生命本性。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人除了具有动物的本能,并受制于外界环境之外,还能够摆脱环境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愿望,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改造外界环境,最终实现生命的完善与发展。人的生命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有独特性、完整性、不确定性、复杂性、超越性等。但是,在人的这些生命特性的生成和形成的过程中,教育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育肩负着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并使其不断地完善,进而实现超越和发展的使命。然而,在我国当前“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体制下,一定程度上消减、甚至抹杀了师生的生命本性。譬如,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过于关注学生的外在发展,拼命地将一些僵化、死板的知识和技术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只会被动接收,不会主动积极思考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地丧失了探索、创造、质疑、冒险精神,成为了“麻木不仁”的人。因而,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呵护好师生鲜活而丰满的生命性存在,关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术层面的简单教学。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课堂物质文化层面的师生与物质环境和谐,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学习才会充满兴趣、感到愉悦。只有实现课堂精神文化层面的师生和谐,我们的教学才能在真实、理解和互信的和谐氛围中进行,才能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只有实现课堂精神层面的师生与自身和谐,我们的教学才能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生命完满的人。由此可见,只有构建出这种“三位一体”的和谐课堂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而深层次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建设,2007,(7-8):57.
[2]傅禄建.教学是否有效要看教学的投入和产出比[J].上海教育科研,2007,(2):33-34.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49.
[4]http://www.curtin.edu.au/curtin/dept/smec/iae:Creating a safe welcoming school by John E.Mayer,p7-8.
[5]鲁洁. 超越性的存在——简析变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