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西安市海伦幼儿园 710000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就提出了“重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根据儿童的生理发展情况,按时令季节和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况制定计划。”我园在课改的过程中,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活动主题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时令季节,扩充到大自然、大社会。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在我园的价值所在体现于此。
1 重视以大自然为活教材
大自然是一个客观上可表现的广阔空间,使幼儿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活环境,它的变化——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涵盖的知识是无限的,所能激起的感情是纯真美好的,因此,以时令季节为主题,让幼儿去接触大自然,让幼儿去观察和接触实际,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丰富的知识。
比如:我们在阳春三月安排了主题活动——认识春天,其中的一个活动为“认识桃树”。我们的教师就把这节活动放在了户外的桃树下进行,孩子们认真的观察着每一棵桃树。
有的孩子站在桃树下说:“这棵树上的花里藏着果子,像小绒球一样(用双手的拇食指合在一起做动作),它就是小桃子。树上的叶子有绿也有黄。”
有的孩子指着桃树干说:“咦,你们看,树干上面还有班点、裂缝、刀痕呢。”
有的孩子笑着对其他小朋友说:“我外婆家也有桃树,不过树上的叶子有点黄。
有的孩子靠在桃树干上说:“你们看,树上有鸟粪,这棵树上一定有鸟巢,这棵桃树为什麽能引来那麽多鸟呢?”……
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着,热烈的讨论着。
组织活动的老师又把孩子们带到了有各种树的树林下,孩子们马上都找出了桃树指给老师看,竟然都找对了。
而在这次课改以前,同样的是“认识桃树”的活动,教师们在活动前,精心的准备教具,把自认为科学的、正确的书本知识设计成教学方案:先出示桃树的图卡→幼儿观察→提问→回答→小结的过程。按照树根、树干、树叶的顺序,从颜色、形状来帮助孩子认识。可我们震惊的发现,在课堂上能够按顺序把树的颜色、形状说的头头是到的孩子,到了真正的桃树下却叫不出名来,表现出一种茫然。
图卡上的树是抽象的,色彩是单一的。而生活中的树没有一棵与图卡上的完全相同,树叶的颜色不是一片全绿,而是有绿有黄。树干的变化就更多了,有虫疤、裂缝、刀痕等,孩子怎么敢认这一棵稞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大树呢?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只是图卡上的、课堂上的死板教学,而应该是在周围与环境中学习。注重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真实具体的观察情景。
2 重视以大社会为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在课改过程中,我们一致认为,当幼儿的生理心理逐渐得以发展,他们开始对自己、家人、社会产生好奇,此时,我们的教师就必须给于帮助,确立主题,并追随幼儿的兴趣去给以真实的教育,以社会为活教材。
在一次“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的社会活动中,我们的老师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方法教育孩子要关心、帮助他人。最后用手机拨通了因病未来幼儿园章烨小朋友家的电话,请一位幼儿直接与章烨通话,当话筒里传来章烨的声音时,这孩子不由自主的睁大了眼睛,惊喜的问:“你的病好些了吗?什么时候能来幼儿园?我们大家都很想你呢。”这时另一个幼儿对着话筒也抢着说:“老师给我们放了体操比赛的表演录像,可好看了,我们还得了第一名呢!”……
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我们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活动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都在专心的倾听着。忽然,坐在后排的一位小女孩不停的向前探着身子,问身边的同伴:“这个手机是真的还是假的?不会是玩具手机吧?”听了她的话,我们很吃惊,小小年纪的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时,老师请她和章烨对话,只见她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手机,刚说了一句话,就大声叫起来:“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活动结束后,许多孩子涌到了老师的身边,询问章烨家的电话号码,说要打电话问候章烨。
几天后,章烨来上幼儿园了,他的妈妈带来了小朋友爱吃的巧克力、果冻等食品,她含着眼泪对老师说:“这几天,我们家的电话响个不停,都在问候章烨的病况,还有许多小客人来探望我们家的孩子,孩子间的真情,真令我感动。”
其实,我们有时并不需要去挖空心思,创设许多游戏情境。真实的社会生活往往是最好的教育契机。与认知活动相比,社会生活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我们应尽量挖掘生活中具有价值的素材,将教育与社会相结合,让幼儿体验生活、融入社会。
我们在幼儿园的教学课程设置中践行了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将继续研讨陈鹤琴先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目标论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把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的三部分内容适用于我园现实的幼儿教育中,使我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就提出了“重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根据儿童的生理发展情况,按时令季节和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况制定计划。”我园在课改的过程中,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活动主题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时令季节,扩充到大自然、大社会。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在我园的价值所在体现于此。
1 重视以大自然为活教材
大自然是一个客观上可表现的广阔空间,使幼儿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活环境,它的变化——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涵盖的知识是无限的,所能激起的感情是纯真美好的,因此,以时令季节为主题,让幼儿去接触大自然,让幼儿去观察和接触实际,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丰富的知识。
比如:我们在阳春三月安排了主题活动——认识春天,其中的一个活动为“认识桃树”。我们的教师就把这节活动放在了户外的桃树下进行,孩子们认真的观察着每一棵桃树。
有的孩子站在桃树下说:“这棵树上的花里藏着果子,像小绒球一样(用双手的拇食指合在一起做动作),它就是小桃子。树上的叶子有绿也有黄。”
有的孩子指着桃树干说:“咦,你们看,树干上面还有班点、裂缝、刀痕呢。”
有的孩子笑着对其他小朋友说:“我外婆家也有桃树,不过树上的叶子有点黄。
有的孩子靠在桃树干上说:“你们看,树上有鸟粪,这棵树上一定有鸟巢,这棵桃树为什麽能引来那麽多鸟呢?”……
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着,热烈的讨论着。
组织活动的老师又把孩子们带到了有各种树的树林下,孩子们马上都找出了桃树指给老师看,竟然都找对了。
而在这次课改以前,同样的是“认识桃树”的活动,教师们在活动前,精心的准备教具,把自认为科学的、正确的书本知识设计成教学方案:先出示桃树的图卡→幼儿观察→提问→回答→小结的过程。按照树根、树干、树叶的顺序,从颜色、形状来帮助孩子认识。可我们震惊的发现,在课堂上能够按顺序把树的颜色、形状说的头头是到的孩子,到了真正的桃树下却叫不出名来,表现出一种茫然。
图卡上的树是抽象的,色彩是单一的。而生活中的树没有一棵与图卡上的完全相同,树叶的颜色不是一片全绿,而是有绿有黄。树干的变化就更多了,有虫疤、裂缝、刀痕等,孩子怎么敢认这一棵稞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大树呢?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只是图卡上的、课堂上的死板教学,而应该是在周围与环境中学习。注重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真实具体的观察情景。
2 重视以大社会为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在课改过程中,我们一致认为,当幼儿的生理心理逐渐得以发展,他们开始对自己、家人、社会产生好奇,此时,我们的教师就必须给于帮助,确立主题,并追随幼儿的兴趣去给以真实的教育,以社会为活教材。
在一次“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的社会活动中,我们的老师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方法教育孩子要关心、帮助他人。最后用手机拨通了因病未来幼儿园章烨小朋友家的电话,请一位幼儿直接与章烨通话,当话筒里传来章烨的声音时,这孩子不由自主的睁大了眼睛,惊喜的问:“你的病好些了吗?什么时候能来幼儿园?我们大家都很想你呢。”这时另一个幼儿对着话筒也抢着说:“老师给我们放了体操比赛的表演录像,可好看了,我们还得了第一名呢!”……
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我们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活动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都在专心的倾听着。忽然,坐在后排的一位小女孩不停的向前探着身子,问身边的同伴:“这个手机是真的还是假的?不会是玩具手机吧?”听了她的话,我们很吃惊,小小年纪的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时,老师请她和章烨对话,只见她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手机,刚说了一句话,就大声叫起来:“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活动结束后,许多孩子涌到了老师的身边,询问章烨家的电话号码,说要打电话问候章烨。
几天后,章烨来上幼儿园了,他的妈妈带来了小朋友爱吃的巧克力、果冻等食品,她含着眼泪对老师说:“这几天,我们家的电话响个不停,都在问候章烨的病况,还有许多小客人来探望我们家的孩子,孩子间的真情,真令我感动。”
其实,我们有时并不需要去挖空心思,创设许多游戏情境。真实的社会生活往往是最好的教育契机。与认知活动相比,社会生活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我们应尽量挖掘生活中具有价值的素材,将教育与社会相结合,让幼儿体验生活、融入社会。
我们在幼儿园的教学课程设置中践行了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将继续研讨陈鹤琴先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目标论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把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的三部分内容适用于我园现实的幼儿教育中,使我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