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我们更应关注的不再是教师教什么与学生怎样的学,而是有重要影响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和课堂教学风格、艺术的提高上。
【关键词】学习;氛围;教学;风格;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56-02
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面对这样的要求就需要我们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将是无用的。想要学生有学习的愿望,首先要先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开动脑筋想办法,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我们要让学生觉得每一节课都是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才有利于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将所有的学生融入其中,对学生的成长和影响是有深远意义的。在教学中,要把快乐带到课堂,把亲切、信任、尊重传递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来展现,把表扬与鼓励成为每个进步同学的加油站。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喜爱教师,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在这种和谐的情感中,学生听的用心,教师教的得心,二心一意,师生在积极融洽的氛围中就完成了教与学。有了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打造出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只有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教学宗旨,不断改进备课方法,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探索学法指导和教学方法的新途径,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才能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备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写教案,或抄教案。而必须是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点,思考什么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以及怎样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等。从实际出发,编写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并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但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而是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取舍或颠倒前后顺序,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地调整,使我们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讲练结合为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益为目的。
课堂教学内容要适量,不能老让学生处于紧张状态,而是要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完学会,而不是老师把内容教完。同时还要留有空余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和补救。这样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适量,以学生学好为标准,不能为了赶进度而盲目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消化不良。
教学内容要广,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新的教材更加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就像语文教学我们不能就只讲字词和语法,它包涵很多内容,比如各民族的科学、文化、历史、地理、音乐等。内容有趣味,语言要幽默。课堂上怎么样让学生学得好,又学得快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我们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尽量从多角度让学生认识所学的知识。同时在教学语言组织上,尽量使用温和的语调,幽默的风格,使课堂活泼生动,使知识深入浅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去代替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上才具有发挥主体性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和保证。学习要有预设性,即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用以指导自己学习。而且,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而专心上课是自我学习成果的验证,也是学生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及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课后及时复习和反复练习能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化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平时训练学生从敢问到善问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新课程的教材改革,促进了教学思维的转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去领悟、去认识,而不是我们教师硬生生地灌给学生。在实践与自我领悟中学生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荣誉感、自信感,从而相信:“我能行”。
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在讨论不同方法优缺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更进一步,许多在当前的认知水平下仅凭个人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通过集体的智慧常常被学生们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求异思维。在合作性学习中,由学生共同参与研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使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氛围;教学;风格;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56-02
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面对这样的要求就需要我们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将是无用的。想要学生有学习的愿望,首先要先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开动脑筋想办法,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我们要让学生觉得每一节课都是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才有利于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将所有的学生融入其中,对学生的成长和影响是有深远意义的。在教学中,要把快乐带到课堂,把亲切、信任、尊重传递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来展现,把表扬与鼓励成为每个进步同学的加油站。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喜爱教师,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在这种和谐的情感中,学生听的用心,教师教的得心,二心一意,师生在积极融洽的氛围中就完成了教与学。有了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打造出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只有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教学宗旨,不断改进备课方法,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探索学法指导和教学方法的新途径,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才能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备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写教案,或抄教案。而必须是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点,思考什么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以及怎样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等。从实际出发,编写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并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但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而是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取舍或颠倒前后顺序,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地调整,使我们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讲练结合为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益为目的。
课堂教学内容要适量,不能老让学生处于紧张状态,而是要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完学会,而不是老师把内容教完。同时还要留有空余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和补救。这样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适量,以学生学好为标准,不能为了赶进度而盲目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消化不良。
教学内容要广,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新的教材更加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就像语文教学我们不能就只讲字词和语法,它包涵很多内容,比如各民族的科学、文化、历史、地理、音乐等。内容有趣味,语言要幽默。课堂上怎么样让学生学得好,又学得快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我们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尽量从多角度让学生认识所学的知识。同时在教学语言组织上,尽量使用温和的语调,幽默的风格,使课堂活泼生动,使知识深入浅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去代替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上才具有发挥主体性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和保证。学习要有预设性,即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用以指导自己学习。而且,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而专心上课是自我学习成果的验证,也是学生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及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课后及时复习和反复练习能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化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平时训练学生从敢问到善问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新课程的教材改革,促进了教学思维的转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去领悟、去认识,而不是我们教师硬生生地灌给学生。在实践与自我领悟中学生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荣誉感、自信感,从而相信:“我能行”。
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在讨论不同方法优缺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更进一步,许多在当前的认知水平下仅凭个人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通过集体的智慧常常被学生们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求异思维。在合作性学习中,由学生共同参与研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使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