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亮相】
月亮是迷人的,但繁忙都市里的人们早已无心欣赏月色的皎洁,偶尔抬起头,也会被路灯的绚丽耀眼所迷惑。哪怕在有圆月的夜晚,人们也无法再看到月亮的美,因为,乌云遮盖了月亮。久而久之,月的身影也在人们的心中变得朦胧了……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范例作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每个静默的夜晚,举头望月,总有种美妙的感觉。
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古人,也照着眼前的你我。她静静地在碧海青天上流转,将银光洒下大地,将倩影留在无数世人的眼中。纤云朵朵,如同她轻盈的面纱,时而半掩面容,时而揭去神秘,尽展芳姿。面对这样的月,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怎样的心去欣赏,去体会呢?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月光如水,缓缓流泻在我的心头,叫我不禁想起了故乡温州的月亮——
天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地弥漫开,熏染出了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月光和路灯的共同照耀下,应成了金色。月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转而凄凄,悠扬且美妙,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
那时的月亮,总是特别黄,特别亮。不过,她并不妩媚,反而更像一位慈母,用淡淡的光辉浸润着这片浙南的土地。她把光洒在无数个村落里,孩子们便唱起了童谣;她把光落在城市的广场上,夜晚散步的人们心中便涌动着无数的诗意……而那些在外远游的人,若是抬头看到故乡的月亮,心中会不会也生出一种思念呢?但无论如何,月都静静地高悬天幕,沉默不语。她早已看透了世事沧桑,生离死别。
后来,我读到了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见月生情,在遥远的他乡,思念自己最亲的人。这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月亮是中国人的一个情感符号。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咏月诗文,其中就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在一项有关中秋节文化的民意调查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三句与月亮、中秋有关的诗词最受公众喜爱。
翻阅李白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月亮情有独钟。据不完全统计,李白写月亮的诗超过300首。他以无限的深情,向往着月亮,讴歌着月亮。
在月的照耀下,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一番别样的感觉!银色的月光洒下,只留下一片晃动的树影;渐渐地,夜尽了,月淡了,东方的天幕露了白色一角,月亮挂在西天的树梢上,渐渐在云中隐去,和我挥手道别……
好一个朦胧之夜!好一个朦胧之月!
——浙江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李明昊《月光美人》
★众说纷纭★
黄蓉:这篇作文的内容安排非常巧妙,小作者看似用较多的篇幅描绘月亮的皎洁清幽,实则以月亮为意象,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从古至今,月色往往是他乡之客抒发思乡之情的一个豁口,无论是李白还是王安石,都曾用精妙的笔触展现过凄冷的月色,表达了羁旅情怀。面对故乡的月色,相信每个人都会回味无穷。
老师:你说得很好,不仅分析了作文的思想感情,还能够利用日常积累进行阐发,值得鼓励。
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发现古人笔下的月色常常是清冷的,那小作者笔下的月色有何特点呢?大家不妨来讨论一下。
郑若涵:小作者笔下的月色应该是温暖且淡漠的。在文中,小作者提及月亮“更像一位慈母,用淡淡的光辉浸润着这片浙南的土地”,也提及了“她早已看透了世事沧桑,生离死别”。这里,他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月亮比作慈母,展现出月温暖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拟人修辞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小作者把月亮的淡薄与恬静写活了。在今后的寫作中,我也会学习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为作文增光添彩。
老师:这篇作文的修辞运用得确实很出彩,尤其是拟人修辞。实际上,巧妙的拟人手法,必定能成为作文的闪光点。
如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就将黄河人格化了。诗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作,热情赞颂了黄河,点出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一要义;而拟人修辞的运用,则更好地凸显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周靓朵:大家的观点我都同意,不过作文的最后两段让我印象深刻。小作者的描写非常细致,把周围的环境与拟人修辞相结合,烘托出了神秘的氛围,让月亮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可见,将这样的语句用到作文的结尾,显得非常有意境!
老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到位。
关于拟人修辞的运用我再总结几点:
首先,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切忌创造出不合理的修辞,让人啼笑皆非;
其次,拟人修辞可以多重叠加,如果只有一层修辞,形象会显得也较单薄;
最后,我们可以将拟人修辞与其他写作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意境,升华作文主题。
月亮是迷人的,但繁忙都市里的人们早已无心欣赏月色的皎洁,偶尔抬起头,也会被路灯的绚丽耀眼所迷惑。哪怕在有圆月的夜晚,人们也无法再看到月亮的美,因为,乌云遮盖了月亮。久而久之,月的身影也在人们的心中变得朦胧了……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范例作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每个静默的夜晚,举头望月,总有种美妙的感觉。
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古人,也照着眼前的你我。她静静地在碧海青天上流转,将银光洒下大地,将倩影留在无数世人的眼中。纤云朵朵,如同她轻盈的面纱,时而半掩面容,时而揭去神秘,尽展芳姿。面对这样的月,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怎样的心去欣赏,去体会呢?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月光如水,缓缓流泻在我的心头,叫我不禁想起了故乡温州的月亮——
天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地弥漫开,熏染出了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月光和路灯的共同照耀下,应成了金色。月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转而凄凄,悠扬且美妙,那跳动的音符仿佛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
那时的月亮,总是特别黄,特别亮。不过,她并不妩媚,反而更像一位慈母,用淡淡的光辉浸润着这片浙南的土地。她把光洒在无数个村落里,孩子们便唱起了童谣;她把光落在城市的广场上,夜晚散步的人们心中便涌动着无数的诗意……而那些在外远游的人,若是抬头看到故乡的月亮,心中会不会也生出一种思念呢?但无论如何,月都静静地高悬天幕,沉默不语。她早已看透了世事沧桑,生离死别。
后来,我读到了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见月生情,在遥远的他乡,思念自己最亲的人。这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月亮是中国人的一个情感符号。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咏月诗文,其中就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在一项有关中秋节文化的民意调查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三句与月亮、中秋有关的诗词最受公众喜爱。
翻阅李白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月亮情有独钟。据不完全统计,李白写月亮的诗超过300首。他以无限的深情,向往着月亮,讴歌着月亮。
在月的照耀下,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一番别样的感觉!银色的月光洒下,只留下一片晃动的树影;渐渐地,夜尽了,月淡了,东方的天幕露了白色一角,月亮挂在西天的树梢上,渐渐在云中隐去,和我挥手道别……
好一个朦胧之夜!好一个朦胧之月!
——浙江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李明昊《月光美人》
★众说纷纭★
黄蓉:这篇作文的内容安排非常巧妙,小作者看似用较多的篇幅描绘月亮的皎洁清幽,实则以月亮为意象,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从古至今,月色往往是他乡之客抒发思乡之情的一个豁口,无论是李白还是王安石,都曾用精妙的笔触展现过凄冷的月色,表达了羁旅情怀。面对故乡的月色,相信每个人都会回味无穷。
老师:你说得很好,不仅分析了作文的思想感情,还能够利用日常积累进行阐发,值得鼓励。
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发现古人笔下的月色常常是清冷的,那小作者笔下的月色有何特点呢?大家不妨来讨论一下。
郑若涵:小作者笔下的月色应该是温暖且淡漠的。在文中,小作者提及月亮“更像一位慈母,用淡淡的光辉浸润着这片浙南的土地”,也提及了“她早已看透了世事沧桑,生离死别”。这里,他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月亮比作慈母,展现出月温暖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拟人修辞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小作者把月亮的淡薄与恬静写活了。在今后的寫作中,我也会学习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为作文增光添彩。
老师:这篇作文的修辞运用得确实很出彩,尤其是拟人修辞。实际上,巧妙的拟人手法,必定能成为作文的闪光点。
如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就将黄河人格化了。诗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作,热情赞颂了黄河,点出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一要义;而拟人修辞的运用,则更好地凸显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周靓朵:大家的观点我都同意,不过作文的最后两段让我印象深刻。小作者的描写非常细致,把周围的环境与拟人修辞相结合,烘托出了神秘的氛围,让月亮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可见,将这样的语句用到作文的结尾,显得非常有意境!
老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到位。
关于拟人修辞的运用我再总结几点:
首先,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切忌创造出不合理的修辞,让人啼笑皆非;
其次,拟人修辞可以多重叠加,如果只有一层修辞,形象会显得也较单薄;
最后,我们可以将拟人修辞与其他写作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意境,升华作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