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家地处皖北,那里的菜谈不上什么特色,更像是鲁菜和豫菜的混合,与皖南的徽菜关系不大,加上母亲是皖西人,所以我打小就没留下特别固定的故乡口味的烙印,至今仍能毫无障碍地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小时候也谈不上喜欢吃什么,父母是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为我们做所谓精细菜肴,有时间也没这个手艺,基本上有什么,弄熟了就吃什么。更重要的是,我的童年时代是以穷为光荣,只有生活艰苦朴素才能站到道德制高点上,这是违背人的天性的。非说喜欢,我就喜欢邻居家的饭——邻居家的饭香。
1982年到北京上大学,家里每个月只给15块钱生活费,就这样我都会努力挤出两块钱,和同学搭伙找个地方打牙祭。常去的一处是四川饭店,那时候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一份才7毛钱,荔枝肉片一份9毛,很是解馋。
直到现在,我还没发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要说偏爱,也是偏爱没吃过的食物,偏爱不重复的食物,在吃上一直没有禁忌,还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云南吃过一次傣族美食撒撇,主人为了表示亲近,用调羹舀了一勺,自己吃了半勺,剩下半勺从嘴里掏出来喂到我嘴边……这东西是用牛反刍出来的胃液,就着蚂蚁拌着白糖调出来的!就这,我吃着都没问题,不过陪我一起去的同事,在旁边看着就吐了。一次朋友去广东江门,看见店门外写着禾虫,叫上我一同去,那东西看着像蛆,据说非常鲜,可能因为厨艺问题,吃着也就那么回事,还没有沈宏非推荐的黄鳝饭好吃!
蔡澜说,美食总是从牺牲一点健康开始的。我同意这话。我很讨厌那些打着养生旗号的饭馆,只要是主推养生膳、药膳的饭馆,我基本不去,经验告诉我那些东西必定特别难吃,养什么生呢?养生前能不能先把它做好吃了!我的理念是,横竖都要生病,不如带着好心情生病。那种装神弄鬼的饭馆我也绝对不去,一听到“独门秘技”就不愿意去了,饭店的味道是不是独一无二,结论是食客得出的。正常的饭馆应该什么样呢?就是以做饭为生,没有这些过度的修饰。
最好吃的食物,是能让你心灵得到慰藉的食物。比如独自一人深夜加班,下班遇到一家小店还开着灯,也没什么客人,做的东西又还不错,那种体验就会非常愉快。
狭义地说,美食只跟味道有关,跟个人的味觉、嗅觉有关。我总说美食和性类似,很私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最私人的饮食好恶只有最亲近的人知晓。广义上,美食离不开分享,所以才会有美食家这个行业,会有饭局。这时候跟谁一起吃就很重要了,如果跟興趣志向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吃什么都不会开心。我一直有个固定的老男人饭局,几个朋友不定期聚在一起,就是聊天,或者什么也不说,这就叫饭局,跟美食本身没多大关系。
西方的美食家很受人尊重,但国内我认为还没有成气候。曾经有位摄影家开玩笑说,咱们有两个行业门槛最低,一是摄影家,一是美食家——只要有钱,又有这个爱好,你就必须是了。呵呵。我心目中的美食家,不仅要见识多,味觉敏锐,有好奇心;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自梁实秋、陆文夫和汪曾祺死后,国内这种人就没有了,他们仨其实也是作家,还算不上职业美食家。职业美食家台湾还有一些,大陆要少得多。
我喜欢那些不把享受美食看得特别神圣、特别高深的人,这方面我就很敬佩蔡澜、沈爷(沈宏非)。真正的讲究,说穿了就是没那么多讲究,达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满足就好。有些美食家在饭局上特别喜欢教别人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该怎么吃才不会“吃错”,这很矫情,那种盲目自信让人感觉特别可怜。他们对食物本身的了解还是太少,对食物的源流理解得也不够深入,以为把原料搞明白规矩弄清楚就可以写就一篇传世文章。
美食和其他学问一样,越研究越感到自己无知。这条路没有穷尽,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对美食的享受,很大程度上会受相关背景的影响。比如《东京梦华录》里讲到烧臆子,我就特别想去开封,到了开封之后专门去找,但再也吃不出书里的味道。《扬州画舫录》里讲到一种鸡,用昂贵食物喂养而成,后来我果真在皖南找到了一种只喂果仁的鸡,真的很香甜。不管结果怎样,追寻味道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像是完成了一种使命。
1982年到北京上大学,家里每个月只给15块钱生活费,就这样我都会努力挤出两块钱,和同学搭伙找个地方打牙祭。常去的一处是四川饭店,那时候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一份才7毛钱,荔枝肉片一份9毛,很是解馋。
直到现在,我还没发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要说偏爱,也是偏爱没吃过的食物,偏爱不重复的食物,在吃上一直没有禁忌,还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云南吃过一次傣族美食撒撇,主人为了表示亲近,用调羹舀了一勺,自己吃了半勺,剩下半勺从嘴里掏出来喂到我嘴边……这东西是用牛反刍出来的胃液,就着蚂蚁拌着白糖调出来的!就这,我吃着都没问题,不过陪我一起去的同事,在旁边看着就吐了。一次朋友去广东江门,看见店门外写着禾虫,叫上我一同去,那东西看着像蛆,据说非常鲜,可能因为厨艺问题,吃着也就那么回事,还没有沈宏非推荐的黄鳝饭好吃!
蔡澜说,美食总是从牺牲一点健康开始的。我同意这话。我很讨厌那些打着养生旗号的饭馆,只要是主推养生膳、药膳的饭馆,我基本不去,经验告诉我那些东西必定特别难吃,养什么生呢?养生前能不能先把它做好吃了!我的理念是,横竖都要生病,不如带着好心情生病。那种装神弄鬼的饭馆我也绝对不去,一听到“独门秘技”就不愿意去了,饭店的味道是不是独一无二,结论是食客得出的。正常的饭馆应该什么样呢?就是以做饭为生,没有这些过度的修饰。
最好吃的食物,是能让你心灵得到慰藉的食物。比如独自一人深夜加班,下班遇到一家小店还开着灯,也没什么客人,做的东西又还不错,那种体验就会非常愉快。
狭义地说,美食只跟味道有关,跟个人的味觉、嗅觉有关。我总说美食和性类似,很私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最私人的饮食好恶只有最亲近的人知晓。广义上,美食离不开分享,所以才会有美食家这个行业,会有饭局。这时候跟谁一起吃就很重要了,如果跟興趣志向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吃什么都不会开心。我一直有个固定的老男人饭局,几个朋友不定期聚在一起,就是聊天,或者什么也不说,这就叫饭局,跟美食本身没多大关系。
西方的美食家很受人尊重,但国内我认为还没有成气候。曾经有位摄影家开玩笑说,咱们有两个行业门槛最低,一是摄影家,一是美食家——只要有钱,又有这个爱好,你就必须是了。呵呵。我心目中的美食家,不仅要见识多,味觉敏锐,有好奇心;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自梁实秋、陆文夫和汪曾祺死后,国内这种人就没有了,他们仨其实也是作家,还算不上职业美食家。职业美食家台湾还有一些,大陆要少得多。
我喜欢那些不把享受美食看得特别神圣、特别高深的人,这方面我就很敬佩蔡澜、沈爷(沈宏非)。真正的讲究,说穿了就是没那么多讲究,达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满足就好。有些美食家在饭局上特别喜欢教别人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该怎么吃才不会“吃错”,这很矫情,那种盲目自信让人感觉特别可怜。他们对食物本身的了解还是太少,对食物的源流理解得也不够深入,以为把原料搞明白规矩弄清楚就可以写就一篇传世文章。
美食和其他学问一样,越研究越感到自己无知。这条路没有穷尽,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对美食的享受,很大程度上会受相关背景的影响。比如《东京梦华录》里讲到烧臆子,我就特别想去开封,到了开封之后专门去找,但再也吃不出书里的味道。《扬州画舫录》里讲到一种鸡,用昂贵食物喂养而成,后来我果真在皖南找到了一种只喂果仁的鸡,真的很香甜。不管结果怎样,追寻味道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像是完成了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