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下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课,本文将结合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的实际情况及普遍问题,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琴法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教学改革
  2017年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强调“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统筹规划课程与教材建设,对接最新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等”;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等,因此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培養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重中之重,而琴法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学科中的专业技能必须课,也势必要针对目前的问题和不足向应用型改革转型。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琴法课教育现状
  (一)专业教师师资不足,优质生源缺乏
  近些年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师生比开始严重不平衡。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就读本专业前几乎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音乐教育,所以学生音乐底子薄弱,身体协调性及音乐素养非常欠缺;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归属教育学院,因此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而本专业学生随着不断扩招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师资力量已明显不足,学生多专业老师少,再加上琴法教学属于偏技能方向,学生又基本都是零基础初学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指导,所以师生比的严重不平衡,优质生源的缺乏都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和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目前仍有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在教材选用方面大多采用《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等教材,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实用性不高;在教学内容上大多注重钢琴演奏技能,忽略了儿歌弹唱,即兴伴奏,音乐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大多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一对一”或“集体课”形式,没有进行较好的教学模式融合,这些方面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偏离,使得该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三)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教育祖国花朵的园丁,在琴法教学方面,教学目标不应该只是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这么单一,而要更多的注重学生儿歌弹唱,即兴伴奏及音乐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向应用型转型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其重要职能是向社会输送学前教育的合格师资,琴法课作为其专业实践技能课中较重要的一门,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该专业学生学习琴法是为了对职后幼儿园实际工作中的音乐活动,音乐游戏及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主要或者辅助的作用做铺垫,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全面的应用型幼儿园教育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下学前教育专业琴法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适应日后岗位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琴法学习中要以培养儿歌弹唱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年限及教学大纲要求,分以下阶段依次制定教学计划,以规范钢琴弹唱教学。
  第一学期:钢琴弹奏基础+伴奏基础知识(简易基本伴奏音型等)+儿歌弹唱
  第二学期:钢琴基础+简易伴奏+移调练习(一升一降)+儿歌弹唱
  第三学期:钢琴基础+儿歌伴奏+儿歌弹唱+移调练习(三升三降范围)
  第四学期:钢琴弹奏+即兴配奏+儿歌弹唱(包括移调练习)+键盘实践
  对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由浅入深做不同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读谱能力和弹唱能力的培养,避免因读谱问题导致的弹奏问题,因唱歌音准问题而导致的弹唱脱节,其次就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表达,避免学生只是机械的弹奏,千篇一律,缺乏生动性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形式的改革
  为了使教学内容达到较好的预期,教学形式也要随之进行改革创新,不能单一的使用“一对一”教学或者“集体课”形式教学,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出现的实际操作问题也不同,所以这种教学形式缺乏针对性;而“一对一”教学因学生多老师少,每人分配的课堂时间有限,教学进度也会受影响,所以要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第一课时集体课形式统一讲解新的知识,而第二课时就针对上一节课布置的弹奏作业进行小组一对一回课,另外也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数字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平台,让学生更好的领悟音乐,感受音乐。因此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融合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教学向“应用型”转型,更好地使教学达到既定目标。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向“应用型”转型是大势所趋,是专业发展和幼教实践的需要,提高学前教育琴法教学质量,推动学前教育进步,才能使应用型转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向社会输送学前教育的合格师资。
  参考文献:
  [1]陈云华.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教育教学论坛,2012-11-21.
  [2]张艳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实践探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8-06-28.
其他文献
摘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针对《机械制图》的传统教学,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测评,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机械制图》金课。  关键词:金课;机械制图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机械制图》作为一门机械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人才的打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一定的课程教学实践,针对于现在提出的打造金课,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金课需要
期刊
摘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湖北省推动高校培养人才质量,创新培养方式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对项目实施顺利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应充分把握“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改进和创新思想教育路径,加大理想信念和传统文化等教育,促进校企合作共育。积极化解新思想政治教育困难,培育新时代,追求传承与创新的卓越中医药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荆楚卓越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也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活动,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而且拓展训练具有综合活动性的特点,有利于锻炼与魔力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先对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意义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注
期刊
摘要:“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是我国学位授权制度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是依据当下社会发展及人才需求而制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本文针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背景及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其招生内容,探讨从“学位授权审核”到“人才培养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对高校提出实行该项目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关键词: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内容  引言:2011年,国务院学
期刊
摘要:在卓越医学生视域下,构建并研究免费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模式。通过医德教育讲座、走进社区医院系列教育活动,大医院-小医院-社区医院轮值实习模式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构建学习小组化管理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氛围、制作共享学习资料、开展常规课程复习训练、进行阶段性测试提高自我培养和管理能力。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培养出医术医德兼备、自我管理到位的卓越免费医学生。  关键词:卓越
期刊
摘要:当下高等医学院校对定向医学生教育和普通医学生教育内容基本一致,基于这种情况而改善培养模式,提高对定向医学生的教育质量。本文提出采用导师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职业规划;采用SGL模式,培养其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主动思考等能力;通过定期联考来检验阶段学习成果;采用讲座的形式加强通识教育,提高综合能力;以完善的评价体系评判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免费医学生;医学教育;普定联合  自2010
期刊
摘要:传统的操作系统的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践活动落实不到位以及学生学习的劲头不足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通过探析进行教学改革的详细措施,再引入网络教育平台进行教学,达到线上与线下的完美融合、混合教学。充分利用多元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以优化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符合新课改对提升学生身心素质要求的重要策略。如今,如何设计教学方法,如何应用教学方法,是摆在所有大学体育教师面前的共同教育课题。据此,本文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分析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策略,以期能为大学体育教师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大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  笔者认为,在
期刊
摘要: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德育,不仅可以拓宽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丰富和扩充德育理论的内容,而且可以发展高职工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在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法上,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德育过程具有内在一致性,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开发专业课德育资源,挖掘学校特色文化等
期刊
摘要:鉴于中国应用型大学实行实践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方法选择与采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践行学校提出的构建“自主学、动手学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化教学体系”,其核心的目的是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們在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全程参与教学,做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辅导与指引下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形成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