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级检验常见菌耐药性的情况。方法:择取2012.05-2014.05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均进行细菌培养,然后采取药敏试验。结果:本组300例患者中,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有212株,约为70.67%;革兰氏阳性菌有76株,约为25.33%;真菌有12株,约为4.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具有低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庆大霉素以及哌拉西林等药物具有中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具有高度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以及青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比较敏感。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但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率不断增加。这些致病菌对抗生素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生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一定要结合药敏试验,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关键词: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耐药性
细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是医院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并且泌尿系统也是感染的多发部位。现阶段,泌尿系统的感染率不断升高,因为广泛应用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药物,导致医院环境、患者机体内出现了选药性压力,绝大部分病原菌出现了耐药基因,或是产生了多重耐药,对临床治疗造成了较大的难度。现择取2012.05-2014.05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回顾性探析致病菌的种类及药物耐药性的检测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2.05-2014.05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包括126例男性患者,174例女性患者。年龄均在13-74岁之间,平均年龄(38.62±6.12)岁。全部患者均应用无菌方法完成标本的采集,并且将采集的标本放置在无菌环境中,对其进行细菌培养。
1.2培养方法
首先,在血平皿、Macc 平皿、TTC平皿上进行接种。然后,根据全国操作规程(第二版)对其实施有关鉴定[2]。
1.3药敏试验
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英简K-B)完成药敏试验,其中质控参考27853、25923、25922的标准菌株进行。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运用X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运用t对所得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当对比差异P<0.05时,试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菌种分布情况
本组300例患者中,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有212株,约为70.67%;革兰氏阳性菌有76株,约为25.33%;真菌有12株,约为4.0%。三者菌种分布的比率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具有低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庆大霉素以及哌拉西林等药物具有中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具有高度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以及青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比较敏感。详见表1.
3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是指尿道口直到肾脏的泌尿道之间所有部位均出现了细菌感染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疾病有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随着医学临床各种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发展及推广应用,新型广谱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或是大量滥用,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并且感染的菌种也逐渐增多,细菌耐药性也不断升高,并产生了多重耐药性。
在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菌株最多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3-4],但是粪球肠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杆菌等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的致病菌也呈不断上升的趨势。其中,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位居前几位的包括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肝菌属以及大肠埃希氏菌等[5]。部分非病原性致病菌,例如真菌、棒状杆菌经常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变成致病菌。不同细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观察病原菌的变化情况,明确其耐药性情况,进而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十分有力的参考依据[6-7],同时有效避免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以利于降低新耐药株的出现。
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均表现了对抗生素药物的多重耐药[8]。泌尿系统的常用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依次是42.9%、61.5%、67.2%、91.5%。但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5%;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4.3%。革兰阳性菌中,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91.1%;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9.2%。因此,如果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现阶段可选择应用的抗菌药范围十分有限,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的选择抗生素药物。由此进一步说明,及时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变化、耐药性的变化,能够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用药依据,以利于避免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现象,降低新的耐药株出现,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司徒瑞儒,何卓雄.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7(8):753-754.
[2]邹桂玲,杜雪飞,孙哲.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3):275-276.
[3]陈求刚,崔颖鹏,廖康,等.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16(5):579-581.
[4]李华英,沈兆梅,李月.1004泌尿液细菌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12(7):546-547.
[5]卢兰芬,张秀明,兰海丽,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092-3093.
[6]夏少梅,林桢,李婪,等.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6(19):1603-1604.
[7]卜黎红,朱以军,叶晓燕,等.652例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10,25(2):136-138.
[8]罗来主,刘峰,李琳琳,等.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42-1343.
关键词: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耐药性
细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是医院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并且泌尿系统也是感染的多发部位。现阶段,泌尿系统的感染率不断升高,因为广泛应用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药物,导致医院环境、患者机体内出现了选药性压力,绝大部分病原菌出现了耐药基因,或是产生了多重耐药,对临床治疗造成了较大的难度。现择取2012.05-2014.05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回顾性探析致病菌的种类及药物耐药性的检测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2.05-2014.05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包括126例男性患者,174例女性患者。年龄均在13-74岁之间,平均年龄(38.62±6.12)岁。全部患者均应用无菌方法完成标本的采集,并且将采集的标本放置在无菌环境中,对其进行细菌培养。
1.2培养方法
首先,在血平皿、Macc 平皿、TTC平皿上进行接种。然后,根据全国操作规程(第二版)对其实施有关鉴定[2]。
1.3药敏试验
应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英简K-B)完成药敏试验,其中质控参考27853、25923、25922的标准菌株进行。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运用X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运用t对所得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当对比差异P<0.05时,试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菌种分布情况
本组300例患者中,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有212株,约为70.67%;革兰氏阳性菌有76株,约为25.33%;真菌有12株,约为4.0%。三者菌种分布的比率相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具有低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庆大霉素以及哌拉西林等药物具有中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具有高度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以及青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比较敏感。详见表1.
3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是指尿道口直到肾脏的泌尿道之间所有部位均出现了细菌感染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疾病有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随着医学临床各种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发展及推广应用,新型广谱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或是大量滥用,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并且感染的菌种也逐渐增多,细菌耐药性也不断升高,并产生了多重耐药性。
在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菌株最多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3-4],但是粪球肠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杆菌等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的致病菌也呈不断上升的趨势。其中,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位居前几位的包括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肝菌属以及大肠埃希氏菌等[5]。部分非病原性致病菌,例如真菌、棒状杆菌经常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变成致病菌。不同细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观察病原菌的变化情况,明确其耐药性情况,进而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十分有力的参考依据[6-7],同时有效避免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以利于降低新耐药株的出现。
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均表现了对抗生素药物的多重耐药[8]。泌尿系统的常用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依次是42.9%、61.5%、67.2%、91.5%。但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5%;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4.3%。革兰阳性菌中,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91.1%;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9.2%。因此,如果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现阶段可选择应用的抗菌药范围十分有限,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的选择抗生素药物。由此进一步说明,及时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变化、耐药性的变化,能够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用药依据,以利于避免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现象,降低新的耐药株出现,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司徒瑞儒,何卓雄.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7(8):753-754.
[2]邹桂玲,杜雪飞,孙哲.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3):275-276.
[3]陈求刚,崔颖鹏,廖康,等.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16(5):579-581.
[4]李华英,沈兆梅,李月.1004泌尿液细菌培养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12(7):546-547.
[5]卢兰芬,张秀明,兰海丽,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092-3093.
[6]夏少梅,林桢,李婪,等.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6(19):1603-1604.
[7]卜黎红,朱以军,叶晓燕,等.652例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10,25(2):136-138.
[8]罗来主,刘峰,李琳琳,等.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4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