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的观察,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愈44例,好转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5.8%。
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老年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肺炎 临床特点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3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09-01
肺炎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往往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待发现时病情常较严重,大多数需住院治疗,肺炎的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病死率高,老年人重症链球菌感染肺炎引起的死亡率约高于年轻人3-5倍,今后老年人群逐年增多,更应重视老年人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以利及早康复。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48例,70-80岁36例,81岁以上12例,结果治愈44例,好转2例,死亡2例。
2 临床特点
2.1 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无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是32%左右,有些病例仅表现为基础病变恶化的征象。
2.2 首发症状以非呼吸道症状突出。可首先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症状,或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活动能力降低,全身乏力、嗜睡、谵妄、躁动及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高龄者常以典型的老年病五联征(尿失禁、精神恍惚、不想活动、跌倒、丧失生活能力等)之一或多项而表现之。
2.3 肺部体征不典型。极少出现典型肺炎的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表体征,可出现呼吸快,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但易于与并存的慢性支气管炎、心衰等相混淆。
2.4 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迟发性变态反应减弱,中性精细胞趋化性降低,细胞的吞噬及杀灭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因而有近半数病例的白细胞不增高,且与体征不成正比。
2.5 影像学检查不典型。多数患者X线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伴小片状斑点阴影改变,其他改变则少见。
2.6 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败血症、休克、DIC、多脏器衰竭等,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因老年人患病时间少,并发症多,思想顾虑多,护士要注意消除患者的有害心理活动。如焦虑、恐惧、孤独、忧郁等,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
3.2 吸氧。老年人PaO2的正常参考值为≥9.33kPa(70mmHg)。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基础肺功能差,多数对缺氧不敏感,慢性缺氧易造成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紫绀,曾患有肺心病病人吸氧,一般主张氧流量为21/min,氧浓度为29%持续吸入,等症状改善后改为每日吸氧6-8h。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排痰。老年人由于咳嗽无力,失水等原因使痰液粘稠,呼吸肌功能减退导致有效的排痰能力减弱,排痰不畅,痰液阻塞气道,感染难以控制,因而诱发和加重呼吸衰竭。因此,促进痰液排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护理老年肺炎患者的重要措施。
(1)鼓励有效咳嗽,指导示范,嘱患者取半卧位,先深吸气后憋住,然后借助运动而将痰液咳出,反复数次。
(2)加强翻身拍背。采取2小时翻身一次,同时配合叩背,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叩背时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从下到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背部,同时嘱患者深呼吸,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肺泡破裂,对神态不清患者,在翻身、叩背前应吸净呼吸道内分泌物,以防止误吸。
(3)湿化气道,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每次60ml,30min1次,以稀释痰液,使之易咳出,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内含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针等)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吸入时嘱患者尽量深吸气,随深而慢的吸气将药液送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注意在吸入时如出现痰量增多,要及时协助排痰和吸出,防止发生窒息,雾化后可配合叩背法,以促进痰液排出。
3.4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适宜的温湿度,患者应卧床休息,气急者给予半卧位,胸痛时可帮助病人患侧卧位,生活不能自理者给其翻身叩背,预防误吸及压疮,寒战时适当增加被褥,可加用热水袋温度以40℃为宜,防止烫伤,行物理降温时防止受凉感冒。
3.5 加强营养,老年患者进食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因此须补充含有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以改善代谢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老年患者由于活动量小,加之病程长,抗生素用量大,很容易造成便秘,所以,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食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和水,保持大便通畅。
4 体会
老年肺炎是老年患者多发病之一,因为其发病隐匿,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易发生漏诊、错诊、预后差,因此,早期强有力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0版第40次印刷,P1426
[2] 陈萍,马壮,老年肺炎的诊治难点与展望,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1998,18(107),580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愈44例,好转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5.8%。
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老年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肺炎 临床特点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3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09-01
肺炎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往往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待发现时病情常较严重,大多数需住院治疗,肺炎的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病死率高,老年人重症链球菌感染肺炎引起的死亡率约高于年轻人3-5倍,今后老年人群逐年增多,更应重视老年人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以利及早康复。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48例,70-80岁36例,81岁以上12例,结果治愈44例,好转2例,死亡2例。
2 临床特点
2.1 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无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是32%左右,有些病例仅表现为基础病变恶化的征象。
2.2 首发症状以非呼吸道症状突出。可首先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症状,或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活动能力降低,全身乏力、嗜睡、谵妄、躁动及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高龄者常以典型的老年病五联征(尿失禁、精神恍惚、不想活动、跌倒、丧失生活能力等)之一或多项而表现之。
2.3 肺部体征不典型。极少出现典型肺炎的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表体征,可出现呼吸快,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但易于与并存的慢性支气管炎、心衰等相混淆。
2.4 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迟发性变态反应减弱,中性精细胞趋化性降低,细胞的吞噬及杀灭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因而有近半数病例的白细胞不增高,且与体征不成正比。
2.5 影像学检查不典型。多数患者X线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伴小片状斑点阴影改变,其他改变则少见。
2.6 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败血症、休克、DIC、多脏器衰竭等,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因老年人患病时间少,并发症多,思想顾虑多,护士要注意消除患者的有害心理活动。如焦虑、恐惧、孤独、忧郁等,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
3.2 吸氧。老年人PaO2的正常参考值为≥9.33kPa(70mmHg)。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基础肺功能差,多数对缺氧不敏感,慢性缺氧易造成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紫绀,曾患有肺心病病人吸氧,一般主张氧流量为21/min,氧浓度为29%持续吸入,等症状改善后改为每日吸氧6-8h。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排痰。老年人由于咳嗽无力,失水等原因使痰液粘稠,呼吸肌功能减退导致有效的排痰能力减弱,排痰不畅,痰液阻塞气道,感染难以控制,因而诱发和加重呼吸衰竭。因此,促进痰液排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护理老年肺炎患者的重要措施。
(1)鼓励有效咳嗽,指导示范,嘱患者取半卧位,先深吸气后憋住,然后借助运动而将痰液咳出,反复数次。
(2)加强翻身拍背。采取2小时翻身一次,同时配合叩背,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叩背时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从下到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背部,同时嘱患者深呼吸,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肺泡破裂,对神态不清患者,在翻身、叩背前应吸净呼吸道内分泌物,以防止误吸。
(3)湿化气道,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每次60ml,30min1次,以稀释痰液,使之易咳出,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内含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针等)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吸入时嘱患者尽量深吸气,随深而慢的吸气将药液送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注意在吸入时如出现痰量增多,要及时协助排痰和吸出,防止发生窒息,雾化后可配合叩背法,以促进痰液排出。
3.4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适宜的温湿度,患者应卧床休息,气急者给予半卧位,胸痛时可帮助病人患侧卧位,生活不能自理者给其翻身叩背,预防误吸及压疮,寒战时适当增加被褥,可加用热水袋温度以40℃为宜,防止烫伤,行物理降温时防止受凉感冒。
3.5 加强营养,老年患者进食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因此须补充含有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以改善代谢状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老年患者由于活动量小,加之病程长,抗生素用量大,很容易造成便秘,所以,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食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和水,保持大便通畅。
4 体会
老年肺炎是老年患者多发病之一,因为其发病隐匿,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易发生漏诊、错诊、预后差,因此,早期强有力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0版第40次印刷,P1426
[2] 陈萍,马壮,老年肺炎的诊治难点与展望,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1998,18(10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