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数字时代,信息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不仅在经济、生活方面产生了影响,还对现代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信息数字时代,教学工具不再局限于黑板、粉笔,信息技术现已成为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汲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运用,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的课堂,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不断深化新型教学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因为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小学数学对学生有启蒙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多与同学与教师谈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学生愿意主动去查找资料,开阔自己的学习视野,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探究能力,促进自身学习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加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能够建立独特的思想体系,明确重难点,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探究能力。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新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从而能够自主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其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图形教学中,教师往往在黑板上画出平面图形,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想象与理解,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平面的图形变得更加立体,方便学生理解,增强其空间想象力,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没能与教师形成双向互动。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的指导作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中,使课堂更加丰富,并且知识也更具条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要讲的内容,合理安排视频时间,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故事或者图片等,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展开讨论,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与互动。例如在“圆柱的表面积”一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深刻地记忆公式与定义,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将圆柱体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直观的体验,理解知识点也更加的透彻,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1]。
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与图片等形式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更容易理解,更好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拓展思考的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将课本知识进行归纳,精简出精华部分,按照合理的顺序展现出来,积极学习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进行查阅,快速找到想要的资料,提高了教学速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5.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也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来转化学习方式。教师将需要学生了解与掌握的知识发送给每个学生,学生在确认任务后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不仅利用了信息技术,也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学习氛围使学生更乐意去主动学习,不再需要教师的看管,并且愉快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其綜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过程中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教学方式具有现代化味道,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
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件制作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授课是采用板书的方式,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阅读题目与思考,现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效率,反而忽视了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这一问题,而且很多需要讲解的题目,教师往往利用课间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大量的信息,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这一做法违反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本质,特别是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训练有严格要求的学科,单纯地展示知识内容是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量地应用信息技术,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2]。
2.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使课堂效果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过度使用计算机的情况,特别是数学课,许多公式都需要教师亲自推导,而教师却采用直接展示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少交流互动,这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主导,课堂由过去的“人灌”变成“机灌”,有的教师甚至利用网上的题库,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这就给作业本来就繁重的学生又带来了一重压力。
3.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意识薄弱
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素质要求并不高,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使用少之又少,多媒体工具在日常成了摆设。教师在公开课时才使用信息技术,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成为专门为公开课准备的道具,而没有真正地惠及学生,而且大多数老教师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在课堂中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地融入现代化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建议与对策
1.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重点关注数学操作
心理学家证明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必须使动手实验与动脑思维相结合,即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进行实际数学操作。游戏化教学对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课堂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对课程进行导入,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加法运算时,不能仅仅讲解加法运算的方法,还需要丰富教学内容,此时便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法。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游戏,例如让学生围成大圈,每个学生代表不同的数字,教师叫到哪个数字,就让代表数字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最后教师再统一将加法的运算原理进行简单的总结,介绍相关的使用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就接受,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效率,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
2.关注数学探究,教学过程中适量使用信息技术
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声音、色彩、光线、形状的和谐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但应用时一定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防止供大于求,产生副作用。心理学认为,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适时的变换方式才是最为有效的[3]。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使以往平面展示的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但是如果对信息技术过分的运用,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让一切抽象问题的理解都变得很容易,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本质区别,小学阶段的抽象思维的培养是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抽象思维是未来学习数学的关键,使用信息技术虽然方便了教学,但也会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切勿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木塔里甫·阿不都米吉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探索——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154.
[2]杨东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整合中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25-226.
[3]卢艳芝.互联网 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案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0):320-321.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因为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小学数学对学生有启蒙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多与同学与教师谈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学生愿意主动去查找资料,开阔自己的学习视野,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探究能力,促进自身学习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加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能够建立独特的思想体系,明确重难点,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探究能力。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新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从而能够自主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其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图形教学中,教师往往在黑板上画出平面图形,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想象与理解,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平面的图形变得更加立体,方便学生理解,增强其空间想象力,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没能与教师形成双向互动。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的指导作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中,使课堂更加丰富,并且知识也更具条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要讲的内容,合理安排视频时间,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故事或者图片等,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展开讨论,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与互动。例如在“圆柱的表面积”一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深刻地记忆公式与定义,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将圆柱体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直观的体验,理解知识点也更加的透彻,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1]。
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与图片等形式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更容易理解,更好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拓展思考的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将课本知识进行归纳,精简出精华部分,按照合理的顺序展现出来,积极学习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进行查阅,快速找到想要的资料,提高了教学速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5.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也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来转化学习方式。教师将需要学生了解与掌握的知识发送给每个学生,学生在确认任务后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不仅利用了信息技术,也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学习氛围使学生更乐意去主动学习,不再需要教师的看管,并且愉快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其綜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过程中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教学方式具有现代化味道,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
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件制作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授课是采用板书的方式,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阅读题目与思考,现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效率,反而忽视了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这一问题,而且很多需要讲解的题目,教师往往利用课间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大量的信息,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这一做法违反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本质,特别是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训练有严格要求的学科,单纯地展示知识内容是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量地应用信息技术,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2]。
2.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使课堂效果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过度使用计算机的情况,特别是数学课,许多公式都需要教师亲自推导,而教师却采用直接展示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少交流互动,这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主导,课堂由过去的“人灌”变成“机灌”,有的教师甚至利用网上的题库,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这就给作业本来就繁重的学生又带来了一重压力。
3.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意识薄弱
很多学校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素质要求并不高,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使用少之又少,多媒体工具在日常成了摆设。教师在公开课时才使用信息技术,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成为专门为公开课准备的道具,而没有真正地惠及学生,而且大多数老教师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在课堂中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地融入现代化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建议与对策
1.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重点关注数学操作
心理学家证明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必须使动手实验与动脑思维相结合,即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进行实际数学操作。游戏化教学对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课堂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对课程进行导入,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加法运算时,不能仅仅讲解加法运算的方法,还需要丰富教学内容,此时便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法。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游戏,例如让学生围成大圈,每个学生代表不同的数字,教师叫到哪个数字,就让代表数字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最后教师再统一将加法的运算原理进行简单的总结,介绍相关的使用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就接受,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效率,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
2.关注数学探究,教学过程中适量使用信息技术
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声音、色彩、光线、形状的和谐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但应用时一定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防止供大于求,产生副作用。心理学认为,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适时的变换方式才是最为有效的[3]。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使以往平面展示的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但是如果对信息技术过分的运用,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让一切抽象问题的理解都变得很容易,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本质区别,小学阶段的抽象思维的培养是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抽象思维是未来学习数学的关键,使用信息技术虽然方便了教学,但也会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切勿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木塔里甫·阿不都米吉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探索——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154.
[2]杨东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整合中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25-226.
[3]卢艳芝.互联网 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案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0):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