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提高技能学习有效性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看”、“听”在动作泛化阶段的应用
  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初期,学生对这个动作比较陌生,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学生在学习时,对运动的记忆甚少,甚至看完示范就会忘记,在模仿练习时肢体表现不协调,动作也不到位。学生在此阶段主要通过“看”老师的示范动作以及“听”老师的讲解两种方式来体会动作。在练习时,都是通过看、听来调整动作,这一阶段的学习时,主要调动学生的看、听的能力,老师的示范要到位、准确,给学生第一印象要清晰,示范动作的节奏、方向、轨迹都要合理,做到恰到好处。比如在初授广播操的时候,老师的示范节奏要慢于正常的音乐节奏,而且在肢体路线难点时,老师可以提示手臂从哪个方向经哪个部位到哪里停止,并做相应的表演,以利于学生充分看与听。
  二、“想”在动作分化阶段的应用
  通过泛化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动作技术进一步熟练,多余动作减少,准确性提高,对动作开始分化。但,这仅限于单个的基本动作,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与单个的动作与动作连接时还不够精确,甚至出现停顿现象,过度不自然、不协调。此阶段,正是追求动作细节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对他们错误动作的纠正,此时,虽然“看、听”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自己去体会动作,“想”如何才能动作连贯,更准确,更放松,所以,“想”占据了此动作形成阶段的主要位置,通过“想”,比较每做一次动作的不同感受,动作在不断“想”的情况下而改进。
  三“练”在运动巩固阶段的应用
  学生熟练掌握了完整的动作,但能够把各动作进行连锁反映,并应用到比赛中去,在比赛中能熟练地变换,动作更趋于自动化,动作技能已基本上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此阶段,学生已经脱离了“看”、“听”,而“想”只用于难度大的个别动作或动作连接。那么,“练”就成了动作巩固阶段的主要提高手段。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对学习的动作已经没有新鲜感,所以,对学习兴趣与动机有所降低,注意力也有所下降,对运动的细节不再关注,又由于前摄抑制的作用,致使常常出现动作相互混淆,在应用动作时也常产生其它意图而破坏动作。为了避免以上因素的干扰,体育教师就要注重动作的实用性,对其强化训练,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进行定量定时的“练”,只有练,动作技能才能更稳固,通过“练”让学生以更多的精力来巩固动作、运用动作技术。
  (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华南师大南海校区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进行大胆改革和尝试,提出以俱乐部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实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其本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教学内容为媒介有计划有目的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让学生去认识、体验社会的过程。学生在什么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对学生的社
如何让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仪仗队中的“鲜花队”成为开幕式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    采用传统的塑料花作为道具。塑料花相对来说比较平常、俗气,所以要在动作编排上显特色。可以根据塑料花的特点,创编一些动作幅度大,简单易做,总体效果好的行进间练习动作。在动作风格的编排上,可根据塑料花的特点、颜色,创编4~8个八拍的广播操、健美操、艺术体操或者具有特色的街舞动作,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