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优势所在 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的患者98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针灸穴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上加上局部穴位注射,连续治疗3各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5%(36/49),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8%(45/49),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治疗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 穴位注射 三叉神经痛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034-01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临床上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的剧烈疼痛为主要发病特征,疼痛可历时数秒或几分钟,容易与牙痛混淆,中年女性为主要的发病人群。三叉神经痛在中医学里面属于“偏头痛”“眉棱骨痛”等范畴。目前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多以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等阻滞患者的神经元异常放电以及对症使用镇痛药物,中医传统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现我院使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98例,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如下简要的总结报告。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男性3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51.3岁;患者病程2-25年,平均16.9年;发病时间2-15天;单侧发病46例,双侧发病2例;第1支痛11例,第Ⅱ支痛21例,第Ⅲ支痛1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4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51.2岁;患者病程2-24年,平均16.8年;发病时间2-15天;单侧发病47例,双侧发病1例;第1支痛12例,第Ⅱ支痛20例,第Ⅲ支痛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时间等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因子、神经系统和颅底平片和头颅CT检查,排除掉合并有其他疾病以及由于颅内肿瘤或鼻咽癌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1.2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患者恢复日常的生活,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发作都较轻微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对患者进行随访有复发;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同时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各种症状无改善,发作次数未明显减少。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第一支痛取鱼腰、阳白穴,第二支痛取四白、迎香、下关穴[2],第三支痛取夹承浆、颊车、地仓、下关穴,混合痛者各支取穴结合,同时均取阿是穴:框上神经痛加太白、鱼腰、丝竹空;框下神经痛加四白。每隔10min行针一次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同时询问患者感受,待产生酸麻感后,留针20-30min,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留针的时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各穴位注入多卡因2mL+维生素B121mL混合液,每穴1-2ml,治疗每日一次,以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改为每2天一次,连续治疗3各疗程观察疗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讲解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无微创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治疗穴位进行常规酒精消毒,操作手法要熟练轻柔。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值加减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分类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3各疗程的治疗之后,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45/4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3.5%(36/49),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祥见下表一。
3.结论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的剧烈疼痛为主要发病特征,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常无明显的预兆,发作伴有短暂的剧烈疼痛,但不存在感觉和运动传导机能障碍。目前西医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尚准确无定论,也无好的治疗方案多以镇静止痛对症治疗为主。因三叉神经痛产生的疼痛为剧烈刀割样、撕裂样、电灼样同时呈放射性,疼痛产生可持续数秒到几分钟,让患者难以忍受,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叉神经痛在中医学里面属于“偏头痛”“眉棱骨痛”等范畴。中医有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多由阻滞经络、血脉阻滞,筋脉气血经络受阻所致,所以针灸治疗多使用通络止痛为基本治疗方法,所以治疗多选取阳明、太阳、少阳三经上的穴位,而本组治疗所选择的穴位具有疏风活络、调和血气的作用,同时针灸穴位还能刺激人体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类物质,提高人体的痛阈值降低人体对痛觉的敏感度,起到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而利多卡因是属于局部麻醉剂,能够起到快速镇痛的作用,维生素B12能够有效补充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组织恢复的作用,所以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配合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从上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有效率为91.8%。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没用明显的副作用报道。所以说容易被患者接受,所以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方明,阮世中.神经科急诊诊断治疗学 [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牛易雨,黄云.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11(06)
关键词:针灸 穴位注射 三叉神经痛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034-01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临床上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的剧烈疼痛为主要发病特征,疼痛可历时数秒或几分钟,容易与牙痛混淆,中年女性为主要的发病人群。三叉神经痛在中医学里面属于“偏头痛”“眉棱骨痛”等范畴。目前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还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多以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等阻滞患者的神经元异常放电以及对症使用镇痛药物,中医传统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现我院使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98例,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如下简要的总结报告。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男性3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51.3岁;患者病程2-25年,平均16.9年;发病时间2-15天;单侧发病46例,双侧发病2例;第1支痛11例,第Ⅱ支痛21例,第Ⅲ支痛1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4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51.2岁;患者病程2-24年,平均16.8年;发病时间2-15天;单侧发病47例,双侧发病1例;第1支痛12例,第Ⅱ支痛20例,第Ⅲ支痛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时间等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因子、神经系统和颅底平片和头颅CT检查,排除掉合并有其他疾病以及由于颅内肿瘤或鼻咽癌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1.2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患者恢复日常的生活,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发作都较轻微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对患者进行随访有复发;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同时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各种症状无改善,发作次数未明显减少。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第一支痛取鱼腰、阳白穴,第二支痛取四白、迎香、下关穴[2],第三支痛取夹承浆、颊车、地仓、下关穴,混合痛者各支取穴结合,同时均取阿是穴:框上神经痛加太白、鱼腰、丝竹空;框下神经痛加四白。每隔10min行针一次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同时询问患者感受,待产生酸麻感后,留针20-30min,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留针的时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各穴位注入多卡因2mL+维生素B121mL混合液,每穴1-2ml,治疗每日一次,以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改为每2天一次,连续治疗3各疗程观察疗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讲解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无微创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治疗穴位进行常规酒精消毒,操作手法要熟练轻柔。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值加减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分类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3各疗程的治疗之后,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45/4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3.5%(36/49),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祥见下表一。
3.结论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的剧烈疼痛为主要发病特征,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常无明显的预兆,发作伴有短暂的剧烈疼痛,但不存在感觉和运动传导机能障碍。目前西医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尚准确无定论,也无好的治疗方案多以镇静止痛对症治疗为主。因三叉神经痛产生的疼痛为剧烈刀割样、撕裂样、电灼样同时呈放射性,疼痛产生可持续数秒到几分钟,让患者难以忍受,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叉神经痛在中医学里面属于“偏头痛”“眉棱骨痛”等范畴。中医有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多由阻滞经络、血脉阻滞,筋脉气血经络受阻所致,所以针灸治疗多使用通络止痛为基本治疗方法,所以治疗多选取阳明、太阳、少阳三经上的穴位,而本组治疗所选择的穴位具有疏风活络、调和血气的作用,同时针灸穴位还能刺激人体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类物质,提高人体的痛阈值降低人体对痛觉的敏感度,起到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而利多卡因是属于局部麻醉剂,能够起到快速镇痛的作用,维生素B12能够有效补充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组织恢复的作用,所以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配合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从上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有效率为91.8%。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没用明显的副作用报道。所以说容易被患者接受,所以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方明,阮世中.神经科急诊诊断治疗学 [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牛易雨,黄云.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