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漫步在张谷英大屋迷宫般的深巷长廊里,我感到每一块青砖黛瓦里都藏着一个个幽灵,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历史故事。我发现,来旅游的中外游客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张谷英到底是何许人也?
张谷英是张士诚吗
张谷英是谁?他从哪里来?为什么隐身在这偏僻的深山老林里?对于这些问题,就是张谷英的后人也无法回答。
我查阅过张谷英的后人在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修订的张氏族谱,关于张谷英的来历,据载:“谷英公乃由吴入楚”,关于他的身世,则是:“军家出身,一抄一运两番失业” 。
“抄”是抄家?“运”是迁徙?
虽只寥寥数语,却暗示着一个神秘的故事。更耐人寻味的是张谷英的后人沿用至今的族谱:“文单志友仲,功(公)伏宗兴,其承继祖,世绪昌同,书声永振,福泽敦崇,名芳百代,禄位光隆”!
“功(公)伏宗兴”,这不明明暗示着张谷英是一个隐逸者吗?
据《蓝氏族谱》载,明朝初年,元败,都城北迁,天下未靖,四川、云南等地当时还未纳入到明朝的版图,那些不服暴政、逃避苛捐重赋的人,要么聚众山林,要么投奔他乡。为了加强统治,重建经济秩序,朱元璋诏令凡出外人员一律实行“路引制”,即相当于今天的身份证制,在籍人员,则令修谱上册,相当于今天的填写履历表。这一招,使得出于某种原因想隐瞒身份和来历的人,姓刘的都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姓李的都攀挂在李氏的谱系上。既然张谷英是“由吴入楚”的迁徙者,我们不妨这么想,在吴地最著名的张氏就是张士诚,在当时,也只有他才需要如此避讳明王朝!
当初,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峰鼎峙,朱元璋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梦想,先与占据东吴富足天下的张士诚签订友好盟约,南征陈友谅成功后,陈友谅之子陈理归降朱元璋,朱元璋令其仍辖楚地。然后朱元璋调兵东进,围困张士诚所在的平江(今苏州)近一年,据《二十四史》载,张士诚兵败平江后,被俘不屈,绝食而亡,其夫人刘氏也在城破之际,率家人自焚于齐云楼。可《续白话资治通鉴》的记载又不同了,张士诚在城破之后,曾率兵两万与明军交战于东巷,不敌败走,有数骑心腹跟随,后跟随者散去,张士诚呆在他的官府里坐以待毙,自缢未遂被俘。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可知,张士诚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化妆逃走,他为什么要留在那里坐以待毙呢?
《二十四史》载张士诚死后,有两幼子匿民间,不知所终。于是,为了揭开谜底,我开始大海里捞针般地寻找起这两个幼子的踪迹来。
经过一番艰苦的寻找,我竟然找到了两幼子中的一个千七郎的踪迹。
原来,张士诚被困平江十个月,其夫人刘氏见诚公不利,当机立断,将两幼子(一名肇之,一名千七郎)托于乳母何氏,并授予重金和手书。何氏携两幼子潜逃出城,行至江西黄土坡夹河口过渡,被船公温良弼收养,何氏也依之,二人遂认温公为父,何氏为母,改姓温。十五年后,温公去世,二人均已成人,母子三人为了生计,以运盐为业,就一叶扁舟,往来于荆楚之地。犹恐祸患未终,遂分头择居,肇之落籍湖北枝江百里洲,千七郎后改名为宗武,依何氏落藉盐邑担盐埠,后迁吴湾台(今小沧湖东侧),最后定居走马岗。
宗武婚后生有四子:远彦、远良、远海、远亮。何母见诚公后继有人,不禁大喜,去世前示刘氏手书于宗武。宗武惊悟,密刻手书于石碑埋藏于地下,明灭清兴之际,宗武的后人挖出石碑,嵌立于宗氏祠堂,后祠堂毁于战火,一场水灾后,石碑也不知所终。
张士诚归隐洞庭湖区的理由
我来到了张士诚的幼子张宗武第十八代孙张克礼先生家里小住数日,查阅《温张族谱》卷十八房谱时我惊异地发现,史书记载只活了45岁的张士诚,家谱上却记载他活了68岁!其夫人刘氏寿命更长,活了73岁!
那么,那个待在官府中坐以待毙的“张士诚”不是张士诚本人,而是一个替身了!细察史书可知,张士诚一生轻财仗义、待人诚恳且恩重如山,关键时刻有人替他担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笔者访遍高邮、泰州、姑苏等地,张士诚在民间的口碑极好。有民谣为证:“死的不怨泰州张,活的不谢宝庆杨”,这里所指的宝庆杨,是湘西武将元军指挥将领杨鄂勒哲。张士诚率众起义,杨鄂勒哲受命剿灭,即使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张士诚依然坚持为他人着想。1367年徐达率明军围困平江城,城垒将破之际,有人曾建议张士诚放火焚毁城池,趁乱率军突围。虽然站在兵家的角度看,这不失为一个力挽狂澜的良策,但张士诚为了城中的百姓,断然拒绝了。
所以,我在这里大胆推测,如果张士诚兵败平江时没死,能够逃脱虎口,他倒是很有可能溯江而上进入洞庭,隐居岳州的渭洞。1366年正月初四,张士诚在与朱元璋两军对垒之际,曾把他的水师驻扎在岳州(今岳阳)的君山,意图从江阴进攻明军。之前,他一定对洞庭湖周边的地理环境作过周密的考察,也许,那时他看见这里的湖光山色,就动了归隐之心吧!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张谷英村。
张谷英是张士诚吗
张谷英是谁?他从哪里来?为什么隐身在这偏僻的深山老林里?对于这些问题,就是张谷英的后人也无法回答。
我查阅过张谷英的后人在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修订的张氏族谱,关于张谷英的来历,据载:“谷英公乃由吴入楚”,关于他的身世,则是:“军家出身,一抄一运两番失业” 。
“抄”是抄家?“运”是迁徙?
虽只寥寥数语,却暗示着一个神秘的故事。更耐人寻味的是张谷英的后人沿用至今的族谱:“文单志友仲,功(公)伏宗兴,其承继祖,世绪昌同,书声永振,福泽敦崇,名芳百代,禄位光隆”!
“功(公)伏宗兴”,这不明明暗示着张谷英是一个隐逸者吗?
据《蓝氏族谱》载,明朝初年,元败,都城北迁,天下未靖,四川、云南等地当时还未纳入到明朝的版图,那些不服暴政、逃避苛捐重赋的人,要么聚众山林,要么投奔他乡。为了加强统治,重建经济秩序,朱元璋诏令凡出外人员一律实行“路引制”,即相当于今天的身份证制,在籍人员,则令修谱上册,相当于今天的填写履历表。这一招,使得出于某种原因想隐瞒身份和来历的人,姓刘的都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姓李的都攀挂在李氏的谱系上。既然张谷英是“由吴入楚”的迁徙者,我们不妨这么想,在吴地最著名的张氏就是张士诚,在当时,也只有他才需要如此避讳明王朝!
当初,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峰鼎峙,朱元璋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梦想,先与占据东吴富足天下的张士诚签订友好盟约,南征陈友谅成功后,陈友谅之子陈理归降朱元璋,朱元璋令其仍辖楚地。然后朱元璋调兵东进,围困张士诚所在的平江(今苏州)近一年,据《二十四史》载,张士诚兵败平江后,被俘不屈,绝食而亡,其夫人刘氏也在城破之际,率家人自焚于齐云楼。可《续白话资治通鉴》的记载又不同了,张士诚在城破之后,曾率兵两万与明军交战于东巷,不敌败走,有数骑心腹跟随,后跟随者散去,张士诚呆在他的官府里坐以待毙,自缢未遂被俘。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可知,张士诚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化妆逃走,他为什么要留在那里坐以待毙呢?
《二十四史》载张士诚死后,有两幼子匿民间,不知所终。于是,为了揭开谜底,我开始大海里捞针般地寻找起这两个幼子的踪迹来。
经过一番艰苦的寻找,我竟然找到了两幼子中的一个千七郎的踪迹。
原来,张士诚被困平江十个月,其夫人刘氏见诚公不利,当机立断,将两幼子(一名肇之,一名千七郎)托于乳母何氏,并授予重金和手书。何氏携两幼子潜逃出城,行至江西黄土坡夹河口过渡,被船公温良弼收养,何氏也依之,二人遂认温公为父,何氏为母,改姓温。十五年后,温公去世,二人均已成人,母子三人为了生计,以运盐为业,就一叶扁舟,往来于荆楚之地。犹恐祸患未终,遂分头择居,肇之落籍湖北枝江百里洲,千七郎后改名为宗武,依何氏落藉盐邑担盐埠,后迁吴湾台(今小沧湖东侧),最后定居走马岗。
宗武婚后生有四子:远彦、远良、远海、远亮。何母见诚公后继有人,不禁大喜,去世前示刘氏手书于宗武。宗武惊悟,密刻手书于石碑埋藏于地下,明灭清兴之际,宗武的后人挖出石碑,嵌立于宗氏祠堂,后祠堂毁于战火,一场水灾后,石碑也不知所终。
张士诚归隐洞庭湖区的理由
我来到了张士诚的幼子张宗武第十八代孙张克礼先生家里小住数日,查阅《温张族谱》卷十八房谱时我惊异地发现,史书记载只活了45岁的张士诚,家谱上却记载他活了68岁!其夫人刘氏寿命更长,活了73岁!
那么,那个待在官府中坐以待毙的“张士诚”不是张士诚本人,而是一个替身了!细察史书可知,张士诚一生轻财仗义、待人诚恳且恩重如山,关键时刻有人替他担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笔者访遍高邮、泰州、姑苏等地,张士诚在民间的口碑极好。有民谣为证:“死的不怨泰州张,活的不谢宝庆杨”,这里所指的宝庆杨,是湘西武将元军指挥将领杨鄂勒哲。张士诚率众起义,杨鄂勒哲受命剿灭,即使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张士诚依然坚持为他人着想。1367年徐达率明军围困平江城,城垒将破之际,有人曾建议张士诚放火焚毁城池,趁乱率军突围。虽然站在兵家的角度看,这不失为一个力挽狂澜的良策,但张士诚为了城中的百姓,断然拒绝了。
所以,我在这里大胆推测,如果张士诚兵败平江时没死,能够逃脱虎口,他倒是很有可能溯江而上进入洞庭,隐居岳州的渭洞。1366年正月初四,张士诚在与朱元璋两军对垒之际,曾把他的水师驻扎在岳州(今岳阳)的君山,意图从江阴进攻明军。之前,他一定对洞庭湖周边的地理环境作过周密的考察,也许,那时他看见这里的湖光山色,就动了归隐之心吧!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张谷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