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大学生基层就业力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pe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數据解读
  在一线城市户口紧缩、二三线城市“抢人大战”、国家各种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利好下,更多大学毕业生把目光投向基层。本刊通过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访问、联合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大型招聘网站的调研报告,从数据角度一窥2021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趋势。
  就业多元化,“慢就业”比例上升
  相比2019届大学毕业生,今年的职场新人们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33.9%,2021年春节后第二周,随着考研成绩公布,更多应届毕业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全面呈现了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在参与本次调研的2021年应届毕业生当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去年收缩18.9个百分点;15.8%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12.8%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另外,毕业后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应届毕业生占比9.5%,较去年的6.6%也有明显提升。
  值得探讨的是“慢就业”,当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焦急忙碌时,一小部分学生既不着急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去游学、支教或者创业考察等,慢慢考虑人生道路。
  具体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去向,学历越高,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越高。硕士毕业后“单位就业”占比达到72.1%,远高于本科与专科学历人才。同时,“选择继续出国学习”的比例也与学历成正比,5%的硕士毕业生打算出国继续深造。
  专科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在市场中的需求量较大,“单位就业”这一传统规划并不是唯一出路。依托于专业技能和新就业形态的加持,专科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以及创业方面的选择均要高于其他学历的毕业生。
  有专家解读“慢就业”现象,认为大学生的思维可能不再受到“毕业即就业”观念的限制。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已经从“要找到一个饭碗”变成“要找到一个金饭碗”。不着急找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对工作的期望值更高。
  “新基建”领域崛起,大学生下沉基层
  近几年,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和压力日益增大,成都、西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为了抢人才,频频推出提供户口、优惠购房、补贴等政策,使得高校毕业生开始“转投”新一线城市。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在对未来市场环境预测不乐观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为了生存,采用“断尾”的方式求生,进行大量裁员。因此,大学毕业生更重视就业现实情况。
  2021届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更愿意从哪里开始?
  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对大学生吸引力有所下降,新一线城市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持续走高。2021年校招岗位有62%来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较去年轻微下降。其中,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25%,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新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37%,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已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吸纳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伴随着市场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新能源、智慧农业、社区管理等领域更加渴求青年人才,应届毕业生招聘需求也翻倍增长。应届毕业生关注度最高的前五个行业大类集中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以数字技术类岗位为主的互联网、电子/通信和科学技术服务行业吸引了26.7%的应届毕业生;商务和专业服务(广告、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等)行业也体现出对应届毕业生的强劲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有超50%的应届毕业生对来自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发布的岗位表现出了兴趣。在尚未最终确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45%的人愿意考虑基层岗位。除此之外,“银发经济”的崛起也使得人才需求迅速扩大。2021年前5个月,养老产业相关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招聘规模同比增长51%,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集中于门槛较低的基础岗位,销售、行政与运营类岗位占到应届毕业生需求的64%。
  从数据可以看到,“新基建”领域的崛起,促使大学生开始选择下沉基层,并逐渐加入到新就业形态群体之中。
  政策加持,基层就业成为新热门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几年,中央组织部将大学生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实抓细抓好,指导各地积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不断完善相关规划、政策、体制、机制,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与选调生工作相衔接。
  据人社部统计,2020年公共部门提供了大约300万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支一扶”和地方补充项目吸纳了4万名高校毕业生。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53.7万名。另据新华网报道,2021年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县及以下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
  政策红利的加持,无疑使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求职的新热门。
  本刊联合问卷星的调查中,应届毕业生占比71.2%,非应届毕业生占比28.8%。25.96%的调查对象在上大学前就了解到“基础工作”,36.54%的调查对象从大一开始有所了解。在对“基层就业”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的人数并不高,仅占4.81%,有所了解的学生占比最高,为29.81%。
  如何让去基层的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调查中有54.81%的毕业生认为基层单位的软硬件措施比较重要,51.92%的毕业生认为基层培训和继续教育比较重要,36.54%的毕业生认为职业发展前景非常重要,32.69%的毕业生认为家人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郑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刘莹认为,大学毕业生参与到基层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各级组织部门需要完善培训与保障体系,提高其适应能力。此外,要提高职场新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的有效融合,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互促进。
  更重要的是激活县域经济和新兴产业,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热情。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认为,只有县域经济活跃起来,才能增强人才的流动性,形成良性循环。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做好研究,帮助县域形成深层次的产业链。马陆亭说:“县域形成产业源头,让更多人受益。这样就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也能增加开放性。只要高层次的人才流动起来了,当地的经济就‘活’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热情也就增加了,扎根的信心也更大了,这盘棋就真正‘活’起来了。”
其他文献
“我能从哪里找到一杯加糖的咖啡?”坐在候诊室里的流浪汉问。  我刚赶到佐治亚州奥尔巴尼市的楠帕特尼纪念医院上班,前后挥着手,像是让他别来烦我。  进了急诊室,“出什么事了?”我问坐在工作台后面的护士。  “女性,车祸受害者,我估计。”她回答。我看到一位老妇人躺在救护担架上,右腿朝后弯在身子底下。  “罗杰,你在外面等着,等候她丈夫查普尼先生。他正从奥特兰大飞来,大约三十分钟后到达这里。”护士长说着
期刊
她叫黑,生于20世纪初。自从丈夫在二战后的一个严冬死于肺炎,她就一直独居。  她有四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每年给她寄圣诞卡片。除此之外,对他们来说,她是不存在的。他们都是体面人,有家,有车,有好工作;而她,不体面。她做买卖旧衣服的生意,自得其乐,推着那架塞满了衣物的旧婴儿车,在路上推来推去。  一天,她看见一只迷路小猫在污秽的角落里打颤发抖,就带它回家。公屋是不准饲养宠物的,但执行并不严格。  猫来
期刊
安静,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是那种不惊乍、不张扬的气质;在内,则充溢着欣然和向上的活力。这种美好状态,在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的《日日是好日》一书中得以具体呈现,她写雨天听雨:“身心完全自由,享受着温暖大雨的冲刷。无论到多远的地方,皆可看见自我开阔的前景。可以一直在这儿,哪儿都不必去。没有任何不可以做的事,也没有任何非做不可的事。没有任何的不足够。”  这种宁静与自足,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词来解释——“心
期刊
大学期间,我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那时候,我们也需要练习写很多文章,例如影评、剧本以及拍摄脚本的撰写,但这些创作与纸媒的文字标准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在成为一名见习记者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好文章的标准就是语言的优美以及词藻的华丽,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的文采。实际练习中,我发现这样的写作思路根本行不通。“要把你当作人物本身去写当事人的感受。”这是杂志社编辑部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
期刊
化身《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手持芭蕉扇扑灭熊熊烈火、选定场景制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隔空用手势翻书就能对作品进行翻页……在6月26日開馆的中国动漫博物馆里,观众借助AR、VR、MR等酷炫“黑科技”,可以轻松参与数字化互动体验。这座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的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畔,主体建筑面积30382平方米,建筑外形宛若一朵白色“祥云”,充满动漫奇幻色
期刊
在2021“无障碍电影论坛”上,政府、影视制作、无障碍内容制作、艺术高校等代表就中国电影的无障碍化发展进行交流与探讨,共同推动中国无障碍电影事业的发展。在业界看来,中国无障碍电影事业发展需要整个影视制作行业加入。(2021年6月23日中国新闻网)  无障碍电影是指在不影响原作品内容的情况下,在电影声音空白的地方,用口述影像的方式,对电影画面进行解说,使视障人群能无障碍地欣赏电影;同时添加听障字幕、
期刊
“找工作了没?打算什么时候找呀?”最近,华东某高校毕业班辅导员方彩霞老师每次见到学生,就会“本能”地冒出这句话。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较为普遍,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由于就业率的刚性要求,直接面对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往往成为就业工作压力层层传导的终端。在这场围绕就业的拉锯战中,出现了学生不急老师急,为劝就业辅导员老师“说干嘴”“跑断腿”的现象。(2021年6月29日《中国
期刊
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表示:“加上往届待就业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今年大学生实际需要就业人数预计将超过1000万。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转型升级、国际战略博弈等多方面重大影响。”  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何解決毕业生就业难题?  2021年2月26日,人力资
期刊
林君姐:  你好!我觉得我和我的邻座同事仿佛是来自两个星球的人。我觉得无聊的工作,她干得兴致勃勃的;中午吃饭我常常点份外卖了事,她建议我们一起步行去那家酸菜鱼店吃,吃完还可以逛一逛,消消食;周末我只躺平刷剧,她邀请我去植物园看花。我就纳闷了,她哪来那么大的劲头?一个充满希望、快乐的年轻人是不是就要像她这样?可是,我怎么感觉就那么没劲呢?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调整?说实话,我有些羡慕她。  柠檬不酸  亲
期刊
引言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李建毕业后,选择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任党委副书记;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张语今年毕业后,考取了山东省禹城市莒镇乡派出所;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生胡佳选择在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运行维护处当一名运维工……  据新华网报道,2021年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县及以下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  基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