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过程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重要。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的内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43-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结构的调整,许多企事业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对大学教育质量表示不满意,学校自身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又怎样提高大学实践教学质量呢?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地位、特点、内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谈一些想法。
一、大学实践教学的地位
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践环节。”2007年1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一次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充分显示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大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教学系统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系统,理论教学体现学术型,是传承式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师授课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构成学生的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有所了解,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环节的巩固和加强,是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分析与发现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创新型思维,创新型思维是在不断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重要途径[1-5]。
二、大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1.实践教学体系的独立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通常都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系统整体的教学环节安排,突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强化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实验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的宽泛性。实践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培养计划要求内的,称之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再一部分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有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国家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提前进入教师的研究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等,是课内实践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
3.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其教学形式也存在多样性,有学校统一组织、有教师指导的比较定型规范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计划内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也大多由指导教师带领下厂参观学习;再有一部分就是比较分散的、突出个性化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比如科技创新,是由学生和教师双向沟通确定开展的特定题目的科学研究工作,学校有统一管理,但执行过程比较自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支配时间、安排进度、确定方案等,最终完成阶段性工作;还有更加松散型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凭兴趣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或者是国家主办的各种大赛等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的选择机会,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培养的教学目标。
4.实践教学考核的主观性。理论教学有明确的知识点,容易制订一些客观标准。实践教学考核的大多是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展现出来的能力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只能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找到一个适宜的切入点,也就是说,实践教学考核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不能像理论考核那样有明确的标准答案。
三、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
1.实验教学。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有明确的学时、大纲、教学要求,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内容有预习,理解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过程,对实验数据能够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处理。
2.课程设计。针对理工科学生所学课程的特点,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组织学生将课程某些内容贯穿在一起完成一件作品的设计,对设计的构思、方法、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在设计过程中学习资料的归纳、分析和整理,学习如何选择设计方案,学习设计计算方法,设计软件的使用,绘制设计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等一系列的工程设计常规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刻苦顽强的工作作风,体验工程设计工作的辛苦,尊重设计工作的成果。
3.生产实习。通常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的生产企业,由企业技术负责人为学生讲解装置、流程、原理及产品情况,同时现场参观生产装置。使学生对生产装置和主要设备的功能、结构和现场位置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有一定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就业都打下一定的基础。
4.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一个综合训练,题目大多为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使学生学习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并尝试如何进行学术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课外科技活动。包括科技创新、各种竞赛、各种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组织方式也灵活多变,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总之,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方式丰富多彩,内容也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的程度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实践教学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四、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普遍的观点是理论教学成就大,理论教学面对的学生多,课堂可以充分施展教师的教学功底、知识水平和讲解能力,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通常都是以课堂授课效果来评价;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教师大多承担指导者的角色,主要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教师的水平要求不高,所以很多实践教学环节都由青年教师承担,而且教师更换率也很高;也有一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不愿主动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认为花费时间多,因为大多要小范围指导,也看不到效果,即见成效慢。
2.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驱动。大多数大学在晋升职称、评价教师时都以科研项目、成果作为考评依据,这些指标有显示度,学校需要这些指标,教师也能从这些指标中获得利益,所以,高校教师大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很重要,但是实践教学工作同样也很重要,特别是一些资深教授表现得更为严重,基本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这种现象使得本科学生与教授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
3.实践教学管理存在不足。由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分散性、形式的多样性、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实践教学管理比较困难。虽然已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一些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但是很难形成一个规范成熟的管理体系,因为实践教学环节有许多细微的过程,用现在大家都适应的粗线条政策管理就显得勉为其难了[6]。
五、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教学教师是主体,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对教师加强管理和培训,弘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倡导教书育人,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在业务方面,多开展教学研讨,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教学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应与企业有经常性的联系,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情况,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即培养“双师型”教师。
2.科研与教学结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够促进教学,教师可以把科研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将理论应用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构建实践教学系统模块。将教学实践环节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实践教学系统模块,有计划、有步骤依次推进各项实践教学工作。该模块包括课内实验、研讨课、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创新,以及各类课外科技活动,指定专业教师专人负责,注重各类实践活动的衔接和内容的连贯,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
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的保证还需要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常是由学校和学院二级组织构成的。学校组织主要是教学质量监督科和下属的教学督导组,负责检查和抽查教学的运行状态、教学文件等,及时反馈给相应的教学单位,这是目前教学质量的主要监控手段。学院主要负责教学环节的落实、师资的培训、临时事物的处理等,维持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是重要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层面还需加强与学院层面的沟通,学院层面的也需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这些反馈是重要的。管理制度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有些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时灵活性比较大,还有些教学质量隐形影响因素难以量化和考核,还需要仔细研究尽快出台既可操作又切实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洪田,张慧研,郭秀颖,张庆久.工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80-82.
[2]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6):69-70.
[3]赵建红,唐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84-186.
[4]张丽靖,杨郁.“质量工程”背景下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72-74.
[5]李旭炎.强化高校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56-60.
[6]黄列.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65-66.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资助(09107)
作者简介:詹世平(1959-),女,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43-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结构的调整,许多企事业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对大学教育质量表示不满意,学校自身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又怎样提高大学实践教学质量呢?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地位、特点、内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谈一些想法。
一、大学实践教学的地位
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践环节。”2007年1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一次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充分显示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大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教学系统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系统,理论教学体现学术型,是传承式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师授课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构成学生的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有所了解,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环节的巩固和加强,是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分析与发现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创新型思维,创新型思维是在不断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重要途径[1-5]。
二、大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1.实践教学体系的独立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通常都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系统整体的教学环节安排,突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强化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实验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的宽泛性。实践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培养计划要求内的,称之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再一部分为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有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国家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提前进入教师的研究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等,是课内实践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
3.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其教学形式也存在多样性,有学校统一组织、有教师指导的比较定型规范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计划内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也大多由指导教师带领下厂参观学习;再有一部分就是比较分散的、突出个性化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比如科技创新,是由学生和教师双向沟通确定开展的特定题目的科学研究工作,学校有统一管理,但执行过程比较自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支配时间、安排进度、确定方案等,最终完成阶段性工作;还有更加松散型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凭兴趣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或者是国家主办的各种大赛等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的选择机会,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培养的教学目标。
4.实践教学考核的主观性。理论教学有明确的知识点,容易制订一些客观标准。实践教学考核的大多是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展现出来的能力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只能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找到一个适宜的切入点,也就是说,实践教学考核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不能像理论考核那样有明确的标准答案。
三、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
1.实验教学。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有明确的学时、大纲、教学要求,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内容有预习,理解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过程,对实验数据能够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处理。
2.课程设计。针对理工科学生所学课程的特点,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组织学生将课程某些内容贯穿在一起完成一件作品的设计,对设计的构思、方法、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在设计过程中学习资料的归纳、分析和整理,学习如何选择设计方案,学习设计计算方法,设计软件的使用,绘制设计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等一系列的工程设计常规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刻苦顽强的工作作风,体验工程设计工作的辛苦,尊重设计工作的成果。
3.生产实习。通常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的生产企业,由企业技术负责人为学生讲解装置、流程、原理及产品情况,同时现场参观生产装置。使学生对生产装置和主要设备的功能、结构和现场位置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有一定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就业都打下一定的基础。
4.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一个综合训练,题目大多为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使学生学习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并尝试如何进行学术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课外科技活动。包括科技创新、各种竞赛、各种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组织方式也灵活多变,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总之,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方式丰富多彩,内容也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的程度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实践教学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四、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普遍的观点是理论教学成就大,理论教学面对的学生多,课堂可以充分施展教师的教学功底、知识水平和讲解能力,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通常都是以课堂授课效果来评价;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教师大多承担指导者的角色,主要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教师的水平要求不高,所以很多实践教学环节都由青年教师承担,而且教师更换率也很高;也有一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不愿主动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认为花费时间多,因为大多要小范围指导,也看不到效果,即见成效慢。
2.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驱动。大多数大学在晋升职称、评价教师时都以科研项目、成果作为考评依据,这些指标有显示度,学校需要这些指标,教师也能从这些指标中获得利益,所以,高校教师大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很重要,但是实践教学工作同样也很重要,特别是一些资深教授表现得更为严重,基本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这种现象使得本科学生与教授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
3.实践教学管理存在不足。由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分散性、形式的多样性、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实践教学管理比较困难。虽然已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一些实践教学的管理办法,但是很难形成一个规范成熟的管理体系,因为实践教学环节有许多细微的过程,用现在大家都适应的粗线条政策管理就显得勉为其难了[6]。
五、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教学教师是主体,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对教师加强管理和培训,弘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倡导教书育人,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在业务方面,多开展教学研讨,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教学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应与企业有经常性的联系,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情况,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即培养“双师型”教师。
2.科研与教学结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够促进教学,教师可以把科研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将理论应用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构建实践教学系统模块。将教学实践环节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实践教学系统模块,有计划、有步骤依次推进各项实践教学工作。该模块包括课内实验、研讨课、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创新,以及各类课外科技活动,指定专业教师专人负责,注重各类实践活动的衔接和内容的连贯,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
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的保证还需要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常是由学校和学院二级组织构成的。学校组织主要是教学质量监督科和下属的教学督导组,负责检查和抽查教学的运行状态、教学文件等,及时反馈给相应的教学单位,这是目前教学质量的主要监控手段。学院主要负责教学环节的落实、师资的培训、临时事物的处理等,维持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是重要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层面还需加强与学院层面的沟通,学院层面的也需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这些反馈是重要的。管理制度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有些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时灵活性比较大,还有些教学质量隐形影响因素难以量化和考核,还需要仔细研究尽快出台既可操作又切实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洪田,张慧研,郭秀颖,张庆久.工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80-82.
[2]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6):69-70.
[3]赵建红,唐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84-186.
[4]张丽靖,杨郁.“质量工程”背景下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72-74.
[5]李旭炎.强化高校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56-60.
[6]黄列.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65-66.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资助(09107)
作者简介:詹世平(1959-),女,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