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旱秧绿3号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旱秧绿3号能够简化旱育床土操作过程,可一次性完成床土施肥、消毒、调酸、化控等配套技术,节省用工、提高劳动工效,且具有防治立枯病、强根、促蘖、壮苗、增产等综合效果;旱秧绿3号对旱育秧苗素质的影响明显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壮秧营养剂如精秧黄克、壮秧宝及其他苗床专用肥;旱秧绿3号的施用量以100g/m2为宜。
关键词旱秧绿3号;水稻;旱育秧;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S4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182-01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较水稻水育栽培技术有着诸多优点,但由于该技术对秧田土床要求严格,需要冬前对床土培肥消毒调酸,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力,且秧苗易发生立枯病,使得这项轻型技术在许多地方的推广进程相对缓慢。旱秧绿3号是淮安市农科院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简化旱育床土操作过程,防病、强根、促蘖、壮苗、增产等优点,综合效果十分明显。2001年,笔者引进该药剂,在水稻塑盘旱育秧上对其进行试验,同时结合目前推广的几种壮秧剂(如壮秧宝和精秧黄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地的旱育壮秧药剂,从而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分析
1.1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早丰9号。供试药剂及来源:旱秧绿3号,淮阴市农科院;壮秧宝(粉剂 水剂),淮阴市农科院;精秧黄克(粉剂),江苏省农科院。供试土壤为砂质土壤,pH值为8.2。供试塑盘每盘孔数为561孔,规格为33cm×60cm。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播种前3d施尿素40g/m2、过磷酸钙120g/m2、氯化钾40g/m2;1叶1心时喷施精秧黄克5.95g/m2。处理2:播种前3d施尿素40g/m2、过磷酸钙120g/m2、氯化钾40g/m2;1叶1心时喷施壮秧宝0.75g/m2。处理3:播种时施旱秧绿3号100g/m2,拌种剂(秧病灵)10g拌种1 000g。对照(CK):播种前3d施尿素40g/m2、过磷酸钙120g/m2、氯化钾40g/m2。
重复的同一处理安排在同一块秧板或同一畦苗床上进行。各处理秧苗栽到大田进行小区试验,小区面积13.34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3考查内容
考查各处理和对照的成秧率、秧苗素质、立枯病的发病率情况,调查生育期和经济性状,最后实收计产。
2结果与分析
2.1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旱秧绿3号处理的秧苗素质显著优于对照,据播后30d考查(见表1),施旱秧绿3号,较对照的秧苗,株高增加4.09cm,叶龄增加1.0;茎基部增宽0.84mm;单株总根数增加5.8条;百株鲜重增加11.74g;根冠比增加10.1%。精秧黄克、壮秧宝处理的秧苗素质也优于对照的秧苗素质,与对照相比株高分别增加3.24cm、2.43cm;叶龄增加0.3、0.5;茎基部增宽0.19mm、0.21mm;单株总根数增加2.4条和3.8条;百株鲜重增加3.6g和6.9g;根冠比增加2.0%和4.6%。
上述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后秧苗健壮,茎基部变宽,单株总根数增加,根系粗壮,单株鲜重提高,根冠比加大,叶色变深。对秧苗素质影响优劣情况:旱秧绿3号>精秧黄克>壮秧宝,旱秧绿3号的影响显著优于精秧黄克和壮秧宝,精秧黄克与壮秧宝的影响差异不大。
3结论与讨论
(1)壮秧药剂都能够不同程度改善根际微生物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强根系对土壤碱性的适应能力,提高防病效果;调节秧苗细胞伸长及细胞分裂的关系,控制地上部生长、叶鞘增粗,但地上部干重并不减少,促进地下部生长,根量增多,根系增粗,秧苗根冠比提高,达到壮秧增产,增产幅度在5%以上。
(2)旱秧绿3号处理的秧苗素质均显著优于其他壮秧剂处理的秧苗素质,施用量以100g/m2左右为宜。
(3)旱秧绿3号较其他壮秧剂对防治立枯病的发生更为有效,防立枯病效果达100%。
(4)旱秧绿3号在旱育秧上应用可以免培肥、免浸种、免催芽、免追肥,对简化旱育秧程序、提高劳动工效、增加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旱秧绿3号;水稻;旱育秧;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S4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182-01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较水稻水育栽培技术有着诸多优点,但由于该技术对秧田土床要求严格,需要冬前对床土培肥消毒调酸,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力,且秧苗易发生立枯病,使得这项轻型技术在许多地方的推广进程相对缓慢。旱秧绿3号是淮安市农科院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简化旱育床土操作过程,防病、强根、促蘖、壮苗、增产等优点,综合效果十分明显。2001年,笔者引进该药剂,在水稻塑盘旱育秧上对其进行试验,同时结合目前推广的几种壮秧剂(如壮秧宝和精秧黄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地的旱育壮秧药剂,从而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分析
1.1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早丰9号。供试药剂及来源:旱秧绿3号,淮阴市农科院;壮秧宝(粉剂 水剂),淮阴市农科院;精秧黄克(粉剂),江苏省农科院。供试土壤为砂质土壤,pH值为8.2。供试塑盘每盘孔数为561孔,规格为33cm×60cm。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播种前3d施尿素40g/m2、过磷酸钙120g/m2、氯化钾40g/m2;1叶1心时喷施精秧黄克5.95g/m2。处理2:播种前3d施尿素40g/m2、过磷酸钙120g/m2、氯化钾40g/m2;1叶1心时喷施壮秧宝0.75g/m2。处理3:播种时施旱秧绿3号100g/m2,拌种剂(秧病灵)10g拌种1 000g。对照(CK):播种前3d施尿素40g/m2、过磷酸钙120g/m2、氯化钾40g/m2。
重复的同一处理安排在同一块秧板或同一畦苗床上进行。各处理秧苗栽到大田进行小区试验,小区面积13.34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3考查内容
考查各处理和对照的成秧率、秧苗素质、立枯病的发病率情况,调查生育期和经济性状,最后实收计产。
2结果与分析
2.1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旱秧绿3号处理的秧苗素质显著优于对照,据播后30d考查(见表1),施旱秧绿3号,较对照的秧苗,株高增加4.09cm,叶龄增加1.0;茎基部增宽0.84mm;单株总根数增加5.8条;百株鲜重增加11.74g;根冠比增加10.1%。精秧黄克、壮秧宝处理的秧苗素质也优于对照的秧苗素质,与对照相比株高分别增加3.24cm、2.43cm;叶龄增加0.3、0.5;茎基部增宽0.19mm、0.21mm;单株总根数增加2.4条和3.8条;百株鲜重增加3.6g和6.9g;根冠比增加2.0%和4.6%。
上述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后秧苗健壮,茎基部变宽,单株总根数增加,根系粗壮,单株鲜重提高,根冠比加大,叶色变深。对秧苗素质影响优劣情况:旱秧绿3号>精秧黄克>壮秧宝,旱秧绿3号的影响显著优于精秧黄克和壮秧宝,精秧黄克与壮秧宝的影响差异不大。

3结论与讨论
(1)壮秧药剂都能够不同程度改善根际微生物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强根系对土壤碱性的适应能力,提高防病效果;调节秧苗细胞伸长及细胞分裂的关系,控制地上部生长、叶鞘增粗,但地上部干重并不减少,促进地下部生长,根量增多,根系增粗,秧苗根冠比提高,达到壮秧增产,增产幅度在5%以上。
(2)旱秧绿3号处理的秧苗素质均显著优于其他壮秧剂处理的秧苗素质,施用量以100g/m2左右为宜。
(3)旱秧绿3号较其他壮秧剂对防治立枯病的发生更为有效,防立枯病效果达100%。
(4)旱秧绿3号在旱育秧上应用可以免培肥、免浸种、免催芽、免追肥,对简化旱育秧程序、提高劳动工效、增加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