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电磁兼容特性下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测试装置的模块化设计及应用

来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ml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流充电桩现场测试装置内部为强弱电相结合,易产生电磁干扰而影响装置正常工作,降低测量精度.为了抑制测试装置内部的电磁干扰问题,分析了非平行传输线缆的电磁串扰,并在不同参数下进行了串扰仿真计算,同时利用ANSYS Maxwell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电磁屏蔽仿真及方案设计.基于上述方案研发了一套用于现场测试的模块化直流充电桩测试装置,其包含电源模块、计量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共5个子模块,实现了测试装置的紧凑化装配及模块化连接,并通过硬件结构和安装布局实现设计及现场应用.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通信稳定、运行可靠,电气量参数测试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新能源并网数量将大规模增加,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使得电网发电侧与需求侧的平衡受到挑战,现有的调度模式不能满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调度需求.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提出将需求侧具有代表性的电熔镁负荷纳入调度主体,通过在电熔镁负荷侧配置电池储能装置,与火电机组进行联合优化调度.以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形成日前-日内联合经济调度方法,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说明了所提调峰模型的有效性,可以提高系统的新能源消纳量,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储能资源的规模化利用,构建了面向大规模储能设备的协同控制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优化方法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型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在优化模型的对偶问题中引入一致性人工约束,仅依靠相邻设备间的通信,即可实现完全分布式的储能设备充放电管理与配电网电压支撑.基于IEEE 33节点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分布式协同控制能够快速收敛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有利于平抑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对电网的影响,确保了电网电压的安全稳定,体现出较好的扩展能力与应用水平.
近年来,网络盗窃犯罪手段不断更新,团伙化、职业化、产业化、专业化趋势明显,与上下游犯罪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实践中面临案件发现难、线索调查难、证据收集难等严峻挑战.创新侦查模式,强化数据导侦的能力,加强对上下游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高效的侦查协作机制,有助于公安机关不断提升打击此类犯罪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