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全培训作为安全生产意识、知识和能力的提供渠道,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伴随安全管理全过程的经常性工作,是安全工作的基础。要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强化安全培训。
[关键词]安全培训 教学 道德建设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2-0297-01
安全培训作为安全生产意识、知识和能力的提供渠道,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伴随安全管理全过程的经常性工作,是安全工作的基础。要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强化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方法必须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培训方法的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安全生产师资教育培训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安全生产培训的教学质量,确立创新的目的和目标,提供安全培训的保障。
一、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上升到道德建设的高度来认识
说到道德建设即包括思想道德,又包括行为道德,可以肯定的讲思想道德指导行为道德,而行为道德又反过来证实思想道德的重要。从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来讲,如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范畴,我们在实践中重点放在了行为道德,这样通过培训,在返回生产岗位后有利于广大学员用工作标准、行为标准、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保证作用。
二、安全培训工作创新的目的和目标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伴随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安全教育培训中,要把“说教型”变为“交往型”。即把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员听,变成师生交往,相互提问,共同发挥的互动过程。其次,变以讲为主,为动手操作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需减少课堂讲解,增加实训。第三,变传统教学手段为现代教学手段。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课堂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学员获得知识的需要,如媒体、网络,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之一。再就是确定目标:通过创新安全培训方法的使用,对于特种作业人员来说,通过我们的培训,能会安全操作,懂安全操作,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受培训者违章作业,减少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
三、具体创新安全培训的方案
(1)在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师资培训教学模式在必修课程方面既设置了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又设置了教育教学法的内容。同时特意为学员设置选修课程,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度,使他们能为自己日后的授课量体裁衣,从而有利于钻研相关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知识。如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采用独立办班培训。针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工作繁忙,参培率不高的现状,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培训方法:“函授与面授相结合”即至开班前,事先把培训教材分发给学员,让他们先自学,然后利用双休日进行面授,每次三小时,从而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在开班时以互动教学让负责人走上讲台,讲授自己在贯彻《安全生产法》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做的如何。每人的讲授时间虽然很短,但给负责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享受主动参与教学和获取成功的喜悦。同时,负责人在讲授时处于公众(教师、学员之间)质疑与评议中,这对负责人即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挑战,负责人为讲好课,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激发负责人为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保障的能力。这样学到的知识将会被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
(2)要重视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工作应该有的放矢,知识提炼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想交锋和智慧碰撞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按照职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岗位任职条件等逐一分解提炼总结。这时就需要安全培训师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和方向,稳定秩序。讨论过程需要由专人进行记录打印,形成讨论记录文档。
(3) 采用一体化教学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规范学员的操作行为。通过重复示范操作,使学员掌握安全操作的要领。如在电工培训教学中首先试行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场所为中心转变。我们人为设置符合现场实际的故障,让学员进行检查排除,学员通过“人为故障排除”这一施教方法,增强学员应对事故的能力。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思想意识,调动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要我干”为“我要干”的主观能动性,变随意操作为干标准活,变有章不循为按章作业。安全培训工作要创新、更要贴近实际,真正的起到示范操作。
(4)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采用现代化培训设施和电脑多媒体等手段开展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相结合,真实的画面能抓住学员注意力,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从而使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5)发挥事故案例在培训中的作用安全管理要实现超前预防,收集整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针对不同人群利用各类事故案例进行教育。
事故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育对象和培训的需要,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以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安全培训教师可以从理论高度对一些如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学员对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与讨论,并提出见解和作出决策,正确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事故案例必须从以往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查原因,找教训,订措施。对常发生人身伤亡和严重的生产事故,对历年的事故案件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作出科学、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和外界因素,使事故案例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从事故案例里选取最常见的典型事故案例,制成图片、漫(动)画作为授课内容,为安全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生动教材,让学员接受生动的安全教育,同时在脑海里深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经常使用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把安全警钟鸣在学员的头脑中。如: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现阶段人们对某些灾害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加之有时麻痹大意,难免造成某些灾害发生,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的灾害和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地进行抢救人员、处理事故,我们进行了一些现场模拟避灾自救、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员现场操作及事故处理能力,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灾害事故,避灾知识可保证职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积极互救、安全撤离,减轻灾害程度。
四、对授课教师的管理进行创新
精心组织好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安全培训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加强授课教师综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搞好安全培训工作的前提。(安全培训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该是教材的评价者、开发者、主持者、编写者)。
1、组织教师进行在职学习进修,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安排授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观摩,外出学习参观等。
2、对授课教师实行品牌星级亮牌管理,按星级发放授课费用,并定期向社会和培训学员公布授课教师的星级等级,让每位学員填写安全培训教师技能反馈表逐步建立安全培训教师优选机制,促使授课教师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加强安全培训教学研究,做到授课教师尽心、用心、创新,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安全培训整体质量的提高。
3、教师知识,要从“一专一能”转变为“一专多能”。以前,我们教师只教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这已不符合新形势下安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变化的需要了,必须尽快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会电脑操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复合专业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创造性地探索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调整师资人员结构,除了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应选拔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一线生产骨干接受师资培训,取得师资资格后,让他们给学员授课,讲授他们的工作经验和亲身经历,让学员既学到理论知识又学到现场操作经验、技巧。
总之,经过多年的安全生产培训经验在寻找符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安全培训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共同努力,把安全培训为工作做好,为企业服务好,让政府放心。
[关键词]安全培训 教学 道德建设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2-0297-01
安全培训作为安全生产意识、知识和能力的提供渠道,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伴随安全管理全过程的经常性工作,是安全工作的基础。要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强化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方法必须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培训方法的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安全生产师资教育培训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安全生产培训的教学质量,确立创新的目的和目标,提供安全培训的保障。
一、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上升到道德建设的高度来认识
说到道德建设即包括思想道德,又包括行为道德,可以肯定的讲思想道德指导行为道德,而行为道德又反过来证实思想道德的重要。从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来讲,如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范畴,我们在实践中重点放在了行为道德,这样通过培训,在返回生产岗位后有利于广大学员用工作标准、行为标准、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保证作用。
二、安全培训工作创新的目的和目标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伴随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安全教育培训中,要把“说教型”变为“交往型”。即把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员听,变成师生交往,相互提问,共同发挥的互动过程。其次,变以讲为主,为动手操作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需减少课堂讲解,增加实训。第三,变传统教学手段为现代教学手段。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课堂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学员获得知识的需要,如媒体、网络,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之一。再就是确定目标:通过创新安全培训方法的使用,对于特种作业人员来说,通过我们的培训,能会安全操作,懂安全操作,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受培训者违章作业,减少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
三、具体创新安全培训的方案
(1)在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师资培训教学模式在必修课程方面既设置了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又设置了教育教学法的内容。同时特意为学员设置选修课程,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度,使他们能为自己日后的授课量体裁衣,从而有利于钻研相关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知识。如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采用独立办班培训。针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工作繁忙,参培率不高的现状,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培训方法:“函授与面授相结合”即至开班前,事先把培训教材分发给学员,让他们先自学,然后利用双休日进行面授,每次三小时,从而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在开班时以互动教学让负责人走上讲台,讲授自己在贯彻《安全生产法》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做的如何。每人的讲授时间虽然很短,但给负责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享受主动参与教学和获取成功的喜悦。同时,负责人在讲授时处于公众(教师、学员之间)质疑与评议中,这对负责人即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挑战,负责人为讲好课,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激发负责人为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保障的能力。这样学到的知识将会被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
(2)要重视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工作应该有的放矢,知识提炼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想交锋和智慧碰撞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按照职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岗位任职条件等逐一分解提炼总结。这时就需要安全培训师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和方向,稳定秩序。讨论过程需要由专人进行记录打印,形成讨论记录文档。
(3) 采用一体化教学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规范学员的操作行为。通过重复示范操作,使学员掌握安全操作的要领。如在电工培训教学中首先试行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场所为中心转变。我们人为设置符合现场实际的故障,让学员进行检查排除,学员通过“人为故障排除”这一施教方法,增强学员应对事故的能力。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思想意识,调动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要我干”为“我要干”的主观能动性,变随意操作为干标准活,变有章不循为按章作业。安全培训工作要创新、更要贴近实际,真正的起到示范操作。
(4)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采用现代化培训设施和电脑多媒体等手段开展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相结合,真实的画面能抓住学员注意力,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从而使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5)发挥事故案例在培训中的作用安全管理要实现超前预防,收集整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针对不同人群利用各类事故案例进行教育。
事故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育对象和培训的需要,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以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安全培训教师可以从理论高度对一些如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学员对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与讨论,并提出见解和作出决策,正确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事故案例必须从以往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查原因,找教训,订措施。对常发生人身伤亡和严重的生产事故,对历年的事故案件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作出科学、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和外界因素,使事故案例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从事故案例里选取最常见的典型事故案例,制成图片、漫(动)画作为授课内容,为安全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生动教材,让学员接受生动的安全教育,同时在脑海里深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经常使用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把安全警钟鸣在学员的头脑中。如: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现阶段人们对某些灾害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加之有时麻痹大意,难免造成某些灾害发生,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的灾害和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地进行抢救人员、处理事故,我们进行了一些现场模拟避灾自救、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员现场操作及事故处理能力,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灾害事故,避灾知识可保证职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积极互救、安全撤离,减轻灾害程度。
四、对授课教师的管理进行创新
精心组织好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安全培训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加强授课教师综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搞好安全培训工作的前提。(安全培训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该是教材的评价者、开发者、主持者、编写者)。
1、组织教师进行在职学习进修,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安排授课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观摩,外出学习参观等。
2、对授课教师实行品牌星级亮牌管理,按星级发放授课费用,并定期向社会和培训学员公布授课教师的星级等级,让每位学員填写安全培训教师技能反馈表逐步建立安全培训教师优选机制,促使授课教师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加强安全培训教学研究,做到授课教师尽心、用心、创新,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安全培训整体质量的提高。
3、教师知识,要从“一专一能”转变为“一专多能”。以前,我们教师只教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这已不符合新形势下安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变化的需要了,必须尽快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会电脑操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复合专业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创造性地探索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调整师资人员结构,除了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应选拔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一线生产骨干接受师资培训,取得师资资格后,让他们给学员授课,讲授他们的工作经验和亲身经历,让学员既学到理论知识又学到现场操作经验、技巧。
总之,经过多年的安全生产培训经验在寻找符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安全培训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共同努力,把安全培训为工作做好,为企业服务好,让政府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