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一首作曲家陈刚根据吐尔逊卡的尔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刘富荣改编的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塔吉克族民间音乐素材改编的。这是一部优秀的器乐作品。乐曲感情充沛、热情奔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描绘了塔吉克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他们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它不仅是小提琴演奏家和听众津津乐道的好作品,还是中国小提琴作品中出类拔萃的杰作。
关键词:陈刚;小提琴曲;塔吉克族;民族化;演奏技巧
一、
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陈刚成功创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创作于1976年,虽然至今已经过去了近41年,但它的影响力仍然很大,是小提琴演奏家常常演奏的好作品,也是中国众多小提琴作品中数一数二的杰作。作品在速度、节拍、调性、音区、力度上变化多样,同时旋律素材十分集中。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乐器性能,而且还兼顾了丰的民族特色。此曲使用了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这恰是此作品的独特之处。
塔吉克族是源自中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主体民族,广泛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音乐主要有民歌和歌舞音乐两大类。主要特征是采用中国、波斯-阿拉伯、欧洲三大音乐体系,多以七声、五声音阶为主。节拍以5/8、7/8拍的混合拍为主。这部作品的獨特魅力的,展现了新疆地区独有的民族音乐和区域特征。因为此曲普遍运用增二度特性音程和装饰性半音进行,模仿冬不拉的四音和弦拨奏,7/8、5/8、4/8等多种节拍的变换以及感情豪放的华彩段落。在此作品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塔吉克人民的热情豪爽、真诚坦荡和寻求自由生活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的民族音乐所具有的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二、
全曲分“纵情歌唱”和“热烈欢舞”两个部分。乐曲开始时由钢琴伴奏声部弹出自由、优美的引子,把听众的思绪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引子部分节奏比较自由,由慢到快,快慢交替给人一种异域神秘的风情。一般这种引子部分长达四十多秒钟的独奏曲是不常见的,通过这种具有塔吉克民族特色的前奏的铺垫,不但把听众带到令人的景色中,还为即将开始的小提琴演奏者提供了心理准备的时间,可见这是曲作者的精心安排。(见谱1):
第一部分主题开始部分运用7/8拍为主要节奏,由小提琴e弦开始演奏。在这部分中,小提琴在中、高音区奏出高亢、激昂的带有民族音乐风格的主部主题。这一主题和引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引子的进一步发展。(见谱2):
这种7/8拍的旋律使主题显得灵活,富有活力。因为旋律的律动感特别重要,所以不能把不规则的7/8拍演奏成规则、有规律的6/8拍。这种节奏比例可划分为三拍+四拍或者两拍+两拍+三拍,只要抓住节奏的特点,节奏的律动性才会明显,舞蹈的动态才会呈现。旋律中出现的增二度特性音程和装饰音,形成音的组织关系,成为作品的独特风味之一。在演奏此作品时,要准确地体会其区域风格特点和民族性。要注意旋律中的增二度音程音准,右手换弓过弦的连接以及左手揉弦换把一定要保持连贯。
接着,第一部分的主旋律通过低八度在D弦上演奏,从而得到发音浑厚统一,更深切地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此再现段规模有所缩短,主题由钢琴弹出,而小提琴拨奏模仿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来进行伴奏,从而形象地表现出辽阔草原中牧民们骑着马弹琴高歌的情形,也使作品更富于民族特色。(见谱3):
紧接着,乐曲进入华彩乐段,这是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重要桥段。在华彩中,曲作者运用了快速音阶、八度双音和连续下弓等多种演奏技巧,以此十分巧妙地把听众带进了热烈的舞蹈场面。
乐曲的第二部分“热烈欢舞”通过运用小提琴跳弓、顿弓、双音、泛音、打指等技巧表现了能歌善舞的塔吉克人民欢快、热烈的舞蹈场面。
小提琴用7/8、5/8、4/8等混和节拍在D大调上演奏出舞蹈的主题。这一部分的主题主要是由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改编过来的,小提琴连续的快速顿弓,获取了笛子“花舌”的效果。(见谱4):
之后在提高五度的A大调上重复演奏此主题。在快速的跳弓过后,出现了4/8、5/8拍节奏跟不和谐双音,给人一种不稳定感,就好像舞者在跳跃时突然做出了身体倾斜、单脚站立的动作。
在这部分中,作曲者用了三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来表现欢快的场面:1.热烈的切分节奏、三连音和装饰音,表现舞蹈场面的热烈氛围。2.一段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音乐,打指和装饰音的运用使人民好像看到了顽皮的小伙子飞舞在姑娘们之间,表现出很滑稽的样子,使乐曲增添了很多情趣并渲染了气氛。(见谱5):
引子主题再次变化,节奏拉宽,舒展优美,表现姑娘们穿着长裙旋转的场景。(见谱6):
接着这三种形象交替出现,表现出欢腾的人们相互呼应,尽情地跳舞,充分体现了塔吉克人民豪爽的性格。
再后便是乐曲的高潮,小提琴以灵敏的快弓奏出“无穷动”式的飞快的十六分音符,音乐线条此起彼伏,将全曲的情绪发展到了极点,描绘出了一幅狂欢歌舞的场面。
三、
在西洋器乐作品民族化的问题上,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做了非常好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使作品增强了表现力,堪称为中国小提琴独奏曲中的一颗“明珠”,用小提琴塑造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形象方面的开拓和探索上迈出了十分可喜的一步。
此曲感情充沛、性格豪放,整首曲子是“散-快-散-快-急”的速度布局,不同的调性、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区、不同的力度交替变化,形态各异、情绪不同的多个旋律的组合,使作品具有了曲型的自由、多变的“狂想曲”的特征。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就是,整个作品既富有对比,又具有强大的结构凝聚力。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便是由西洋乐器来演奏中国乐曲,这在70年代的“文革”时期下,也是很大胆,很有新意的想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就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出现、发展与传播。在作品中,小提琴的拨奏技巧模仿冬不拉的那段旋律,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而且这段音乐的钢琴伴奏部分出现了爵士乐的切分节奏,这是此作品的不凡之处,这也是把西方的音乐风格运用到中国作品当中的成功的例子。
作品一方面调性、速度、音区、节奏、力度上变换多样,同时旋律素材又十分集中,这使得整部作品不但有对比和变化,而且还具有整体感。并且在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创作方面,此作品非常完美地展现了小提琴演奏技巧和民族风格表现力,将技巧的发挥同藝术性地展现塔吉克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神秘独特的西域风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靖平先生在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创作问题上认为,首先必须得了解和吸收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然后重要的是通过作曲者本身的理解、处理与加工后,以新的方法愈加巧妙地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作品很好地发挥了小提琴两大基本特征,即歌唱性和技巧性。并且成功地运用了专业音乐创作的技法与技巧,使得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杰出的艺术表现力。
这部作品在我们的审美体验中呈现的是一幅美丽且动人心弦的图景。虽然它不能够像绘画那样以线条和色调在平面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图,让人们直接看到它,可它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在人的内心中凸显出一幅明亮、活泼的画面,因而在音乐美中获得了绘画美的效果。
音乐美学理论认为,“有很多音乐作品,特别是管弦乐,它们并不直接从图画作品中取材,但作曲家在作曲过程中,却以想象中的画面为对象,以心里的视觉印象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显然,《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属于这类作品。在此曲中,人们不但可以看到想象中的塔什库尔干草原的美景,而且可以感受到草原上牧民的豪放、热情、温暖和无拘无束的性格,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开放的态度,同时还体验到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作风。
简而言之,这首包含着丰富而又动人心弦的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通过音乐的意境,通过种种美感效应传达给听众这种感动人的情感。演奏者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演奏技巧,还要有较高的审美水准,才可以原汁原味地演奏出来它浓烈的民族风情,沸腾激荡的生活场景。所以,我们应当加倍努力探索新的演奏方法,力求实现情感、节奏、速度可以相互融合的效果。做到令观众沉醉在其的效果,努力做到作曲者所希望达到的那种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J647.21,“对于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分析”,张显峰;
[2]J622.7,“帕米尔的雄鹰——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演奏分析”,毕秋娟;
[3]B989.2,“《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结构与特色”,梁瑾.
关键词:陈刚;小提琴曲;塔吉克族;民族化;演奏技巧
一、
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陈刚成功创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创作于1976年,虽然至今已经过去了近41年,但它的影响力仍然很大,是小提琴演奏家常常演奏的好作品,也是中国众多小提琴作品中数一数二的杰作。作品在速度、节拍、调性、音区、力度上变化多样,同时旋律素材十分集中。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乐器性能,而且还兼顾了丰的民族特色。此曲使用了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这恰是此作品的独特之处。
塔吉克族是源自中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主体民族,广泛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音乐主要有民歌和歌舞音乐两大类。主要特征是采用中国、波斯-阿拉伯、欧洲三大音乐体系,多以七声、五声音阶为主。节拍以5/8、7/8拍的混合拍为主。这部作品的獨特魅力的,展现了新疆地区独有的民族音乐和区域特征。因为此曲普遍运用增二度特性音程和装饰性半音进行,模仿冬不拉的四音和弦拨奏,7/8、5/8、4/8等多种节拍的变换以及感情豪放的华彩段落。在此作品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塔吉克人民的热情豪爽、真诚坦荡和寻求自由生活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的民族音乐所具有的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二、
全曲分“纵情歌唱”和“热烈欢舞”两个部分。乐曲开始时由钢琴伴奏声部弹出自由、优美的引子,把听众的思绪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引子部分节奏比较自由,由慢到快,快慢交替给人一种异域神秘的风情。一般这种引子部分长达四十多秒钟的独奏曲是不常见的,通过这种具有塔吉克民族特色的前奏的铺垫,不但把听众带到令人的景色中,还为即将开始的小提琴演奏者提供了心理准备的时间,可见这是曲作者的精心安排。(见谱1):
第一部分主题开始部分运用7/8拍为主要节奏,由小提琴e弦开始演奏。在这部分中,小提琴在中、高音区奏出高亢、激昂的带有民族音乐风格的主部主题。这一主题和引子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引子的进一步发展。(见谱2):
这种7/8拍的旋律使主题显得灵活,富有活力。因为旋律的律动感特别重要,所以不能把不规则的7/8拍演奏成规则、有规律的6/8拍。这种节奏比例可划分为三拍+四拍或者两拍+两拍+三拍,只要抓住节奏的特点,节奏的律动性才会明显,舞蹈的动态才会呈现。旋律中出现的增二度特性音程和装饰音,形成音的组织关系,成为作品的独特风味之一。在演奏此作品时,要准确地体会其区域风格特点和民族性。要注意旋律中的增二度音程音准,右手换弓过弦的连接以及左手揉弦换把一定要保持连贯。
接着,第一部分的主旋律通过低八度在D弦上演奏,从而得到发音浑厚统一,更深切地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此再现段规模有所缩短,主题由钢琴弹出,而小提琴拨奏模仿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来进行伴奏,从而形象地表现出辽阔草原中牧民们骑着马弹琴高歌的情形,也使作品更富于民族特色。(见谱3):
紧接着,乐曲进入华彩乐段,这是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重要桥段。在华彩中,曲作者运用了快速音阶、八度双音和连续下弓等多种演奏技巧,以此十分巧妙地把听众带进了热烈的舞蹈场面。
乐曲的第二部分“热烈欢舞”通过运用小提琴跳弓、顿弓、双音、泛音、打指等技巧表现了能歌善舞的塔吉克人民欢快、热烈的舞蹈场面。
小提琴用7/8、5/8、4/8等混和节拍在D大调上演奏出舞蹈的主题。这一部分的主题主要是由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改编过来的,小提琴连续的快速顿弓,获取了笛子“花舌”的效果。(见谱4):
之后在提高五度的A大调上重复演奏此主题。在快速的跳弓过后,出现了4/8、5/8拍节奏跟不和谐双音,给人一种不稳定感,就好像舞者在跳跃时突然做出了身体倾斜、单脚站立的动作。
在这部分中,作曲者用了三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来表现欢快的场面:1.热烈的切分节奏、三连音和装饰音,表现舞蹈场面的热烈氛围。2.一段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音乐,打指和装饰音的运用使人民好像看到了顽皮的小伙子飞舞在姑娘们之间,表现出很滑稽的样子,使乐曲增添了很多情趣并渲染了气氛。(见谱5):
引子主题再次变化,节奏拉宽,舒展优美,表现姑娘们穿着长裙旋转的场景。(见谱6):
接着这三种形象交替出现,表现出欢腾的人们相互呼应,尽情地跳舞,充分体现了塔吉克人民豪爽的性格。
再后便是乐曲的高潮,小提琴以灵敏的快弓奏出“无穷动”式的飞快的十六分音符,音乐线条此起彼伏,将全曲的情绪发展到了极点,描绘出了一幅狂欢歌舞的场面。
三、
在西洋器乐作品民族化的问题上,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做了非常好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使作品增强了表现力,堪称为中国小提琴独奏曲中的一颗“明珠”,用小提琴塑造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形象方面的开拓和探索上迈出了十分可喜的一步。
此曲感情充沛、性格豪放,整首曲子是“散-快-散-快-急”的速度布局,不同的调性、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区、不同的力度交替变化,形态各异、情绪不同的多个旋律的组合,使作品具有了曲型的自由、多变的“狂想曲”的特征。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就是,整个作品既富有对比,又具有强大的结构凝聚力。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便是由西洋乐器来演奏中国乐曲,这在70年代的“文革”时期下,也是很大胆,很有新意的想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就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出现、发展与传播。在作品中,小提琴的拨奏技巧模仿冬不拉的那段旋律,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而且这段音乐的钢琴伴奏部分出现了爵士乐的切分节奏,这是此作品的不凡之处,这也是把西方的音乐风格运用到中国作品当中的成功的例子。
作品一方面调性、速度、音区、节奏、力度上变换多样,同时旋律素材又十分集中,这使得整部作品不但有对比和变化,而且还具有整体感。并且在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创作方面,此作品非常完美地展现了小提琴演奏技巧和民族风格表现力,将技巧的发挥同藝术性地展现塔吉克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神秘独特的西域风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靖平先生在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创作问题上认为,首先必须得了解和吸收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然后重要的是通过作曲者本身的理解、处理与加工后,以新的方法愈加巧妙地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作品很好地发挥了小提琴两大基本特征,即歌唱性和技巧性。并且成功地运用了专业音乐创作的技法与技巧,使得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杰出的艺术表现力。
这部作品在我们的审美体验中呈现的是一幅美丽且动人心弦的图景。虽然它不能够像绘画那样以线条和色调在平面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图,让人们直接看到它,可它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在人的内心中凸显出一幅明亮、活泼的画面,因而在音乐美中获得了绘画美的效果。
音乐美学理论认为,“有很多音乐作品,特别是管弦乐,它们并不直接从图画作品中取材,但作曲家在作曲过程中,却以想象中的画面为对象,以心里的视觉印象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显然,《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属于这类作品。在此曲中,人们不但可以看到想象中的塔什库尔干草原的美景,而且可以感受到草原上牧民的豪放、热情、温暖和无拘无束的性格,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开放的态度,同时还体验到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作风。
简而言之,这首包含着丰富而又动人心弦的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通过音乐的意境,通过种种美感效应传达给听众这种感动人的情感。演奏者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演奏技巧,还要有较高的审美水准,才可以原汁原味地演奏出来它浓烈的民族风情,沸腾激荡的生活场景。所以,我们应当加倍努力探索新的演奏方法,力求实现情感、节奏、速度可以相互融合的效果。做到令观众沉醉在其的效果,努力做到作曲者所希望达到的那种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J647.21,“对于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分析”,张显峰;
[2]J622.7,“帕米尔的雄鹰——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演奏分析”,毕秋娟;
[3]B989.2,“《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结构与特色”,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