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产前筛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 3560例孕妇,均进行产前筛查.比较15~30岁、31~45岁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结果 3560例孕妇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16例、爱德华综合征高风险20例,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8例.31~45岁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分别为5.1%、0.9%、1.3%,均高于15~30岁孕妇的2.3%、0.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产前筛查应用到出生缺陷的检查中,可以有效判定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产前筛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 3560例孕妇,均进行产前筛查.比较15~30岁、31~45岁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结果 3560例孕妇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16例、爱德华综合征高风险20例,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8例.31~45岁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分别为5.1%、0.9%、1.3%,均高于15~30岁孕妇的2.3%、0.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产前筛查应用到出生缺陷的检查中,可以有效判定胎儿的出生缺陷情况,从而采取措施应对,尤其是对于高龄产妇,采用产前筛查能够有效降低胎儿的出生缺陷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理功能、总体健康及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7
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 选取10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组,另选取10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测定两组血清外周血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比较两组尿酸、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外周血Th17、Treg及Th17/Treg;比较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与缓解期患者外周血Th17、Treg、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组尿酸、肌酐、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112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56眼).参照组患者使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半个月、1个月的视力、角膜散光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半个月、1个月,实验组患者视力分别为(0.59±0.11)、(0.78±0.18)、(0.81±0.19),均高于参照组的(0.41±0.07)、(0.58±0.09)、(0.70±0.
目的 研究核酸检测(N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血液标准内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2014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先进行ELISA检测,对ELISA无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NAT,跟踪随访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0140份血液标本中,ELISA检测双试剂阳性6份,单试剂阳性8份,双试剂阴性20126份.在双试剂阴性标本中,NAT检测呈阴性20111份,阳性15份,在确认阳性的15份标本中,对符合诊断条件的献血者进行追踪,ELISA阴性转化阳性3份,均在ELI
目的 分析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的价值.方法 82例接受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直接实施口腔修复,观察组患者在口腔修复前先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