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馆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一个乌云密布的午后,我喝了一瓶酒,然后提着斧子去了柏木林,砍了一堆柏木。把柏木做成家具,卖到羚市后,我就成有钱人了。幾月后,我又喝了两瓶,又砍了柏木,做了家具。再后来,我的生意真做大了,可村子成了穷孩子,赤身裸体站在只有木桩而没有树木的山底下。村子没有柏木林的掩护,豹子就开始下山了。起初是夜晚,后来在白天也会出现。牛羊被吃掉,有时候大人小孩也会被吃掉。都是那瓶酒惹的祸。如果不喝酒,我就不会去砍柏木林;如果不砍柏木林,豹子就不会下山;如果豹子不下山,牛羊、大人小孩就不会被吃掉。总之,是那瓶酒惹的祸。”
  这个人是漂泊者来到麻路镇遇到的第一个怪人,他手里提着一把生锈的斧子,不停地说。漂泊者恐惧地看着他,不明白他到底在说什么。
  “扎古录小酒馆你知道吧?”那人问漂泊者。
  哦!漂泊者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被洮河围拥起来的风光旖旎的扎古录。他记得小镇子上有个小酒馆,小酒馆里有个打扮花哨的老板娘,眼睛十分好看。
  “记得。就是黑眼睛老板娘的小酒馆吧?”漂泊者说。
  “对对对,就是那个小酒馆。”那人又说,“我喝酒的那天你也在,老板娘说她记得很清楚。”
  “不不不,我可一点儿都记不起来。”漂泊者慌忙说。
  “你一定记得。”那人说,“那天你一直瞅着人家,人家可记住你了。”
  漂泊者伸出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说:“不可能,她怎么会记得我?”
  那人愣了一下,然后咧开大嘴巴笑起来:“你甭担心,我和她没啥关系,我只是打听到那天的酒瓶全让你捡走了。”
  漂泊者松了一口气,说:“我不记得了。”
  这次轮到那人紧张起来,他说:“你肯定不会忘记,是当年最流行的方形酒瓶,那么好的酒瓶你肯定舍不得扔掉。”
  漂泊者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只好带着那人来到后院,指着墙角处一堆废瓶子说:“你自己去找吧。”
  后院的墙角处堆了几百个各种各样的废瓶子,那人从中午找到黄昏,终于找到了三个方形的瓶子。
  “找到了。”那人抱着三个方形空酒瓶非常激动。
  “找到了就好。”漂泊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为表达真诚,那人给了漂泊者100元钱,并且说:“你还能保存着这些酒瓶,你知道吗?它们就是祸首,我必须感谢你。”
  漂泊者吃惊不小,同时也高兴不已。那些破瓶子捡来很久了,最初他想用它们围个花园,后来又想把它们化成玻璃水,做成工艺品,再后来又想卖掉它们。可他的想法一件都没实现,于是它们一直被搁置在墙角。
  那人又说:“我想结果了它们,就在你这儿,你不介意吧?”
  漂泊者依旧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点了点头。
  那人立刻将三个方形空酒瓶摔碎在地,并且用斧子砸成了碎末。
  过了几日,第二个怪人又找上门来了。他依然滔滔不绝地说起扎古录小酒馆,说十年前他在那个小酒馆里喝了一瓶酒,砸了别人的摩托车,现在来寻找那个让他付出沉重代价的祸首。
  漂泊者没说什么,带他去了后院。那人找到了一个圆形的空瓶酒,给了漂泊者100元钱,就地砸碎了瓶子,转身走了。
  几日过后,漂泊者的门前挤满了各种不同的怪人,都是来寻找祸首的。可是漂泊者的大门一直吊着锁子。
  漂泊者离开了麻路,去扎古录小镇的那个小酒馆了。小酒馆一点儿都没变,老板娘打扮得更花哨了,眼睛像黑宝石一样闪闪发亮。漂泊者注视了她很久,可她丝毫没有在意他的存在。
  漂泊者每天很晚才回来,那个不大的后院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漂泊者是个有心人,他还将那些垃圾分了类,而且在前院挖了两个坑,一个用来焚烧,一个用来砸瓶。
  一日,两日,三日……一月,两月,三月……
  无数的怪人来漂泊者的院子里找酒瓶子,找那些让他们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就砸,砸完就抱头痛哭,哭完了才走。
  漂泊者早就从这里看到了商机。他不停地到处捡空酒瓶,捡来的空酒瓶子在他的院子里摞成了一堵墙。他向每个来找酒瓶子的怪人收钱,他说每个酒瓶里都装着一个害人的“魔鬼”,每个“魔鬼”酒瓶要收和这瓶酒一样的价钱。
  半年过去了,漂泊者攒了不少钱。他要开一家小酒馆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这天终于来了一个人,他面色憔悴,身形单薄,一来就拉住漂泊者的手,表现出万分感谢的样子。他说在十年前,他在扎古录小酒馆里喝了一瓶酒,失手砍伤了一个人,蹲了好些年牢房,终于出来了,他要找到那个让他犯罪的祸首,要珍藏起来,作为一生的警惕,并且流传后世。
  漂泊者听说他要收藏那个祸首,又暗自涨了价码。
  漂泊者说:“今日不同往昔呀!如果你要拿走祸首,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你想就地结果它,前院里有坑。考虑到你的诚心,给你打八折吧。”
  那人听后就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号啕大哭着走出了漂泊者的院子。
  从此后,漂泊者的门前再也没有人来过。他的小酒馆也没有开起来。
  [责任编辑 晨 飞]
其他文献
人二的前六十几年都在一个叫“庄高”的小山村里度过。他二十六岁成家,第二年有了第一个孩子,两年后,又多出第二个。人二一共三个孩子,本来可以有四个、五个,但是人二只有一间房,一间房里住了五个人、四头猪、十只鸡、数量不定的鸭子和鹅,他只好谢绝那些远远赶来的第四个、第五个……  人二到四十五岁才动手建他的第二间房。因为天气、泥工、木工和他自己(口袋里的钱包)的原因,结顶这道工序到来时,人二已经五十岁。之后
期刊
复州河產一种鱼,头大,肉鲜,刺少,叫“沙里趴”。顾名思义,该鱼是在河底的细沙里藏身。我欲捉之,在浅水区用脚掌胡乱踩鱼,却收获寥寥。牵牛饮水的二爷对我说:“你在河里倒退着走,两脚并拢,脚不要抬高,一次退出半拃左右,这叫‘退鱼’,你试试。”我依言而行,退着退着,就会踩住一条“沙里趴”,弯腰伸手捉住即可。捉到的鱼,用柳条穿成一串。后来我看过一本书,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天下事,有时可以退而得之。不过我们那时
期刊
鸡叫过三遍,东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村子里,响起狗的叫声,此起彼伏。  屋门“吱扭”一开,哥闪身进了屋,身后,带着一股子凉气。嫂子点亮煤油灯,撑起半个身子说:“又丢谷穗了?”  “丢了,还不少。”哥一屁股坐在炕沿上,顺手抓起旱烟袋。哥挖烟叶的手直哆嗦。  地里的谷子已经由青变黄,沉甸甸坠弯了腰,再过些日子,就可以开镰收割了。  哥是队里的护秋员,护秋责任重大。可最近几天,夜夜丢谷穗,害得哥吃不好,
期刊
那年那日,老校长高声宣布:“夏令营的日子,到了!”  山村小学就像架在火炉上的水壶,在一阵喧闹之后,终于沸腾起来。  太阳刚刚爬上山头,头发灰白的老校长把我们组织起来,朝着东山下的大林廓出发了。  我回头看看同村的娜珍,她背着一个红色的书包,脸蛋红扑扑的。  早晨的山里很静,但我们的喧闹声还是吵醒了山林,各类鸟儿在林子里惊慌地鸣叫,振翼乱飞。  我们三五一群,没入山林。  不知什么时候,我和伙伴们
期刊
龙门农场本是蹲劳改犯的,劳改犯刑满后继续留场就业,被称为“二劳改”。知青来了,与“二劳改”混编在一起,知青的师傅多是“二劳改”。  我被分到牛圈管牛。因为味道浓烈,牛圈远离住人区,是世外桃源,扯破嗓子唱《红莓花儿开》 《喀秋莎》《鸽子》这些“黄色歌曲”也没人管。队里开会、学习,也懒得大老远来喊我。而且,这里还有师傅老杨头儿,可与之耍嘴玩。日子不是一般的美。  现在算来,老杨头儿不到五十岁,那年月人
期刊
春天就像一匹活蹦乱跳的小马驹,踏着冬天的脊梁一路狂奔而来。沉睡的大地和万物开始复苏,冰雪消融,溪水潺潺,钻出地面的小草和呢喃的燕子,拉开了春天的大幕。然后,小马驹跑过的地方渐渐地绿纱荡漾,梨花白桃花红,蝶舞蜂飞,春天就回来了。  羊在胡杨林里低着头吃着草,它们没有时间抬头观赏灿烂的春色,不关心花儿红不红白不白,只要草儿长得肥长得嫩,没什么可以打扰它们集中精力吃草的兴致。牧羊人买买提把那件老羊皮皮袄
期刊
她径直走到他跟前,打了个招呼,坐在对面的卡座上。  他惊讶地看到她似乎又老了些,当然是与他之前的印象相比。她的头发也留长了,如黑瀑,末尾打个卷儿,感觉不如短发那么干练。脸色也似乎不如以前白了,还有不严重的、花粉过敏的红癣。这一切都影响了她在他心中的美好形象。不过,总体还是瑕不掩瑜,她依然算得上漂亮。  这不奇怪,人总是在向老走着。好久不见,在别人眼里,自己也大约如此。  牛排,红酒。西餐,刀叉叮当
期刊
福妮婆已经是第四次到候车亭了。  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福妮婆放了巴掌长的一串爆竹,就顶着寒风来到公路边。  “福妮婆,赶早去哪里?”出门遇见放牛的村民问她。  “小庆要回来过年了,我去接他呢。”  “灶神还没回去呢,小庆比灶神还早?”村民笑了。  福妮婆不管。她送过灶神了。可她在候车亭等到天大亮,也没见到小庆,就回了家。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入年假,大年马上到,村里一早就断断续续响着爆竹,家家都送
期刊
丑石等待了千年万年。  喜鹊又如同信使般返回山中,丑石急忙打听爱的消息。他们嘲笑他长得这么丑还做春梦,又忽悠他爱情正在路上。丑石悲呼苍天。一只落单的大嘴乌鸦突然呱呱直叫,叫声凄惨,吓得喜鹊逃入林中。大嘴乌鸦飞落他身上,见他遍体是水滴洞,不禁热泪盈眶。他轻轻啄了两下,小心地将一枚种子衔到中央的洞里,又呱地惨叫一声,飞走了。  春寒料峭,一只饑饿的山鼠嗅到果实味儿,寻觅而至,尖嘴使劲地插入洞中。丑石顿
期刊
我爷爷小时候爱在村头破庙前玩耍。破庙前原先有一对石狮子,后来只剩下雄狮子,雌狮子下落不明。一日,雄狮子忽然开口对我爷爷说话了:“小孩儿,你怀里的玉米面饼子,掰给我一半吃,可好?”我爷爷说:“你一石狮子,会吃吗?”它说:“你掰一半送我嘴里就知道了。”爷爷于是就把半个饼子送到它嘴里,结果它一下就吞下去了。爷爷索性把余下的半个饼子都喂给了它。  那时候,爷爷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饼子还是有的。以后,爷爷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