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2016年上报的257例抗肿瘤药所致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级别分布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7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50岁患者发生ADR的比例较高;共涉及抗肿瘤药6类31种,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物所致ADR病例数最多(119例,占46.31%),其次为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52例,占20.23%),再次为抗代谢药(50例,占19.46%);致ADR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奥沙利铂(44例,占17.12%)、顺铂(31例,12.06%)和吉西他滨(23例,占8.95%);静脉滴注引起的ADR病例数最多(233例,占90.66%),其次为口服给药(12例,占4.67%);ADR共累及器官和(或)系统280例次,主要为累及消化系统(114例次,占40.71%)、血液系统(70例次,占25.00%)和皮肤及其附件(43例次,占15.36%);一般的ADR和严重的ADR病例数较多,经及时停药及对症处理后,患者均治愈或好转,未见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肿瘤药致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医、药、患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以降低ADR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