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过程和表现渠道。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内容,优化数学课堂练习。通过练习实践,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反馈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促使师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与思路,以求更全面更快捷地掌握数学学习内容。
  【关键词】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66-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劝学诗,强调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练習的躬行实践,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有力的补给和反馈。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环节,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的有力拓展和挖掘。其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否牢固,解题方法思路是否清晰正确,是教学行为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检验手段。
  由于数学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达到灵活运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练习实践,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经过大脑的分析处理,解题思路才能得以拓展加深。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是提升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并为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的有效手段。如何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最佳效果,是数学教学中不断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就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依照教学目标,开放式地设计课堂练习内容
  教学设计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而教学目标是依托课程教学大纲为准绳的,由此可见,设计课堂练习内容,要严格参照教学目标来制定和实施。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前,首先要以教学大纲为准则,按照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分步制定教学目标,逐一划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角度考虑,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内容。
  首先,要紧扣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放式地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项练习,让学生能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概念定义的认识,从而逐步掌握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在《角》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比较容易,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实践操作问题难以掌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按照角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练习,引导学生努力去掌握量角原理。
  其次,数学知识层次结构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所以数学课堂练习也应该按照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去设计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例如,《分数除法——工程问题》中,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练习问题:
  1.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完要10天,徒弟单独做完要15天,师徒两人一起做需要多少天?
  2.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完要10天,徒弟单独做完要15天,师傅单独先做5天,剩下的徒弟单独做,问徒弟做完需要多少天?
  3.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完要10天,徒弟单独做完要15天,两人一起合作完成,其中师傅休息2天,徒弟休息1天,问两人各做了多少天?
  教师按照由易到难分层次有条理地设计课堂练习,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在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的前提下,解题思路得到了有效拓展,从而逐步强化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贴近生活,努力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数学学科起源于生活应用,植根于实际生活的各个角落。数学学习的宗旨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服务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知识需求,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中,需要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现象中,把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练习设计使学生能够领略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神奇与魅力,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百分比》的学习中,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课堂练习:过春节了,妈妈想给小丽买件新衣服。甲、乙商场出售同样的款型,原价都是150元。甲商场上个月降价20%出售,这个月提价10%出售。乙商场上个月价格没有变动,这个月降价10%出售。请大家帮小丽妈妈算算到哪家购买比较划算?这一问题的练习设计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设置课堂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数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体现并凝练在数学学习的点滴和细碎中。因此,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恰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基本解题技能的基础上,多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中,鸡和兔共有48只脚,共有18只头,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可以启发学生用列表法、假设法进行解答,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思路去自由发挥,培养用不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由教师统一讲解,总结各种方法的特点。多设置这样的教学练习,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创造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的不断增强。
  总之,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拓展解题思路,提升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学大纲,分层次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从而优化数学课堂练习。数学课堂练习,能够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从而提升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设计高效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能够为数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广勋.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91.
  [2]孙瑜.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发现(教育版),2017,(9).
  [3]王永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优化[J].考试周刊,2017,(82).
其他文献
【摘 要】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新课改这一大背景不相吻合,难以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本论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探讨,并以在高中地理中学生最为头疼的自然地理部分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35-
经过多年努力,黑龙江省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在商品流通领域中所占地位明显。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和全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在
报告导读$$报告第二部分以“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题,对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
期刊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治疗方法运用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对其术后心率近日节律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12月本医院予以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
应用静电纺丝技术,以Captopril(CPL)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高分子材料制备CPL/PLGA载药纳米纤维。探讨了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得出最佳较优纺丝条件为原液浓度20%(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