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只有中专文化程度,而且学的是中药,但他却喜欢上了翻译;数年的时间,他已发表译著19部,在国内翻译界获得很大名气,并成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他就是四川省简阳市的刘荣跃。
文学迷“走穴”学英语
1976年,16岁的刘荣跃初中毕业,到简阳县爱国乡当了一名知青。
其实,刘荣跃并不是心甘情愿要当知青,可他父亲认为,按照当时的政策,反正迟早都要当知青,早当就可以早点参加工作。刘荣跃听从了父亲的安排,把自己想读高中的愿望咽进肚子里,开始了艰苦的知青生活。
刘荣跃身单力薄,个子又小,干活的时候,生产队长把他与妇女劳力安排在一起,干一些扯杂草、翻苕藤、摘棉花的“轻巧”活,一般农村男子一天挣10个工分,而刘荣跃却只能挣六、七分。
刘荣跃一直想当个作家,所以在劳动之余,他千方百计找来文学作品,如饥似渴地学习。那个年代,可供阅读的文学书籍极为有限,一本好小说,看了又看,几乎可以背诵。
就在刘荣跃做着作家梦的时候,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刘荣跃只有初中文化,没有资格考大学,只能参加中专考试。刘荣跃以优异的成绩被四川中药学校录取。
中药学校真的与刘荣跃的理想相去太远。他没有多少心思学习中药学,还是幻想着当作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荣跃闲逛到一间教室外,教室里正在进行英语补习。刘荣跃突然灵机一动,自己不是想考大学吗,而考大学又必须过英语关,何不参加英语学习呢。于是,本是教师英语补习班的教室,从此多了一个年龄不满20岁的年轻人。
两年中专毕业了,自认为英语学得不错、可以报考大学的刘荣跃准备接着读大学。然而,他却被告知,考大学必须专业对口,中药学毕业只能考医科类大学。刘荣跃不想学医,只好接受学校分配,到大巴山深处的万源县医药公司一个药材收购站上班,每天的工作是挑着中成药赶场摆摊,卖了药赚了钱提成发工资。
刘荣跃在万源工作了两年,便调回老家简阳,改行在糖酒公司工作,从此与自己所学专业彻底绝缘。
回到简阳后,刘荣跃仍然坚持学习英语,他谈的女朋友钟红英也鼓励他坚持下去。一段时间以后,刘荣跃认为自己的英语已达到一定水平,于是开始学习翻译一些短篇作品,然后就往外投稿。1985年9月,《读者文摘》发表了刘荣跃翻译的《考验勇气的时刻》,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译作。刘荣跃高兴极了,心里也有了更高的想法。
这一年,全国招收“五大生”,一直想读大学的刘荣跃便报考了由四川外语学院主考的英语专科,并用两年时间通过了全部科目考试,拿到了大学文凭。
名师指点尝胜果
有了大学文凭,英语水平也突飞猛进,但刘荣跃却陷入迷茫:空有满腹英语,用到哪里去呢?就在这时,简阳颇有名气的老作家曾渊如向刘荣跃推荐了报纸上的一篇谈翻译的文章。作者是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外语系的文楚安教授。怀着寻找“迷津”的愿望,刘荣跃给文教授去了一封信,谈了自己学了英语却不知道怎么运用的苦恼。文教授很快就回了信,洋洋洒洒4页文字,详细介绍了翻译界的情况,鼓励刘荣跃当个翻译家。
紧接着,文教授推荐刘荣跃破例参加了重庆举行的全国翻译与教学学术会议。这次会议让刘荣跃大开眼界,也坚定了他朝着文学翻译目标迈进的决心。
然而,真要当个文学翻译家,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资料不足,信息闭塞,而且根本找不到外文原版书籍。又是在文教授的书信指点下,刘荣跃知道了可以订阅外国原版期刊,还可在大的书店买到英文原版著作。
但是,无论订期刊还是买原著,价格都很昂贵。每次上成都,刘荣跃都要买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英文原著,然后回家一本一本地“啃”。对于月工资仅有几十元的刘荣跃夫妇来说,买书成了他们最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帮丈夫圆梦,1988年,钟红英辞去工作,决定干个体多挣一些钱。她开过茶馆,搞过营销,办过书社,经营过打字店。办书社时,为了“招来”读者,钟红英搬桌子在街边呐喊,还满街散发广告。对于妻子的辛苦,刘荣跃一直心存感激。
读了很多原著以后,刘荣跃开始翻译新的作品。此后几年,刘荣跃先后在《中国翻译》、《大学英语》、《英语世界》、《外国故事》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译作。
但是,这些译作都是不起眼的短篇,没有多少分量。刘荣跃觉得,自己应该尝试上档次的长篇了。
找到人生坐标
对于刘荣跃的想法,他的朋友都劝他说,翻译大部头,费神费力又费时,一旦出版不了,就白费了。还是搞一些短小的,见效快,即使某一篇不成功,费时也不多,损失不会很大。可刘荣跃却拿定了主意。
但是,要出上档次的书,涉及到对原著的选择,而且还要看出版社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就在刘荣跃为此着急的时候,1994年全国文学翻译研讨会在四川乐山召开,刘荣跃特邀参加。会上,他不仅当面拜会了仰慕已久的文楚安教授,更有幸结识了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编辑韩铁马先生。交往中刘荣跃得知,北岳文艺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世界名著新译珍藏系列》,韩先生看了刘荣跃的部分译稿,认为刘荣跃很有实力,同意给刘荣跃推出一部作品。经过商讨,刘荣跃决定翻译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无名的裘德》。
刘荣跃用了4个月时间,翻译出34万字的样稿寄到出版社。出版社审稿后认为,刘荣跃的译文“忠实原著,译笔流畅”,一举通过,并于1996年8月正式出版。
捧着自己的第一部译著,刘荣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在中药学校开始学英语到现在的出版译著,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出版了第一部译著,刘荣跃的翻译热情陡然高涨。1997年,他连续出版了三部中长篇译著。一时间,刘荣跃的名气在翻译界响亮起来。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欲招聘数名译者翻译学生读物《美国中学生优秀作文》,刘荣跃获知消息后,就把自己的译作寄往出版社应聘。出版社经严格审查,从100多名不乏教授、博士的应聘者中,选定了6人担任翻译。刘荣跃作为入选者之一,承担了《缤纷生活》这部书的翻译,该书于1999年出版。
正是这次担任翻译的经历,刘荣跃在北京又接触了出版界许多翻译和编辑名家,由此萌发了自己当编辑的念头。2003年,刘荣跃主编出版了《世界童话精选系列》4部,《阿尔杰少年故事系列》9部,以及《芝麻与百合》、《鹅妈妈的故事》、《奥兹仙境》等单行本译著。
从1996年出版第一部译著至今,刘荣跃已发表译著19部计300多万字,主编、合译、审译、组稿300多万字。2004年,刘荣跃加入中国作协,2005年成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
2005年,工龄满30年的刘荣跃提前退休,专事翻译,他的妻子钟红英也不再开店,而是协助他搞翻译编辑工作。
采访中,刘荣跃正在忙于一部世界名著的译稿,今年5月就要出版。此外,他还应多家出版社约稿,正在编辑多部译著。
目前,刘荣跃的自传体文集《兴趣与毅力成就梦想》也即将出版,他想以自己追求梦想的艰辛之旅告诉人们: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