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因社会需求量大、就业范围广、就业率比较稳定,而使这个专业持续火爆状态。因此,拥有此专业的大学院校纷纷扩招。如何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在同类高校中展现建筑学专业的竞争实力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每个建筑学专业教师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实践性教学法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现有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教学模式的问题最大。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对与之衔接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结构性的改进,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低年级设计启蒙的教學体系,现予以简要介绍。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下述教学方法:由学生对设计任务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然后由教师针对性提出要点和讲解,共同讨论。开展作业公开讲评和讨论,课堂教学与现场参观调研相结合等形式,给同学更多的交流空间,更直观、更切身的感受,即让同学多方面、多层次的充分、全面的了解设计方案,又锻炼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活跃的开放式教学气氛,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自由交流的平台,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建筑学专业的现有培养方案中,单科性课程较多,理论分析学时过多,而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较少,培养学生工程经验、工程意识的教学环节较少,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较少。尽管在高年级阶段,也开设了一些相关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如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到设计单位进行生产实习等。但是,因行业特殊需求,学生都是分散到各个实习单位的,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考核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而忽略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目前,我们经常采用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分为理论教学、设计改图、小组评图等三个主要部分。从市场调研到团队交流,从理论学习到设计实践,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要让学生毕业后进入设计单位能够直接介入项目设计,实现“零适应期”的培养目标,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就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一、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上,应改变过去以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向以知识为主干,以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辐射的教学方式转变。在教学方式上,改变过去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课外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固定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二、关于建筑设计教学内容设置的加强与调整
1.强调内容全面的设计基础教育。由于我国长期的中小学应试型教育,大学专业教育开始时,绝大部分学生在人文美学教育上的基础仍然极不理想。作为专业教育的开端,除了相关知识课程的补充,设计教学的基础知识,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设计表达与思考、空间与造型和工程技术表达。其中设计表达是前些年国内各校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触动最多的部分,也是我们认为最需要充实的部分。作为比较理想的教学开端,应当以足够的强度保证训练的质量。而现行各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一年级课程安排中,公共课程学时量过多,导致专业知识基础课时间不足。
2.强调“全过程”的设计方法训练在二、三年级,以往的设计教学主要通过类型建筑教学和密集训练达到方案设计的“熟练”境界,容易导致 “形式操作”和“表现效果”成为设计教学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而在问题思考和方法学习上缺乏理解。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国际通行的设计训练模式,强调设计的深度和目标,即所谓“全过程”的设计训练。强调项目分析、方案设计、设计深化和实施技术上的整合训练。设计题目应选择规模不大、功能简单的建筑,具有限制性的设计条件和真实地形,有利于学生正确地分析和应对。
正确建筑观念的培养与塑造是设计教学的最高目的。教育的目的包括理念培养与技能培育两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设计能力的培养成为建筑设计教育天经地义的主体,却忽略了观念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呈现两种极端状况:前期生龙活虎,后期却倍感手法用尽、心智枯竭。产生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建筑教育中观念培养环节的薄弱,导致建筑师再学习的能力不足,而建筑理念的混乱,更导致创作中技法有余内涵不足,尤其无法面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样是建筑理念的混乱,导致许多走向管理工作的建筑毕业生,在重要的岗位上,由于理念的缺失,迷信国外设计师,把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寄望于国际大师的施惠,更加促使国内建筑界的混乱。因此,建筑设计教育不仅是要培养设计技能,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相关课程的配合,树立正确的建筑理念,为日后的不断学习与完善奠定扎实的根基。
明确教学目的是教工作方法。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给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即所谓“授人予渔”而非“授人予鱼”,建筑设计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整个课题就重在研究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罗杰威;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仿生方法[J];建筑师;2007年02期
[2]乔景顺;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3]戴俭;窦强;张勇;建筑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J];建筑学报;2010年10期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建筑设计实践性教学法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现有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教学模式的问题最大。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对与之衔接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结构性的改进,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低年级设计启蒙的教學体系,现予以简要介绍。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下述教学方法:由学生对设计任务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然后由教师针对性提出要点和讲解,共同讨论。开展作业公开讲评和讨论,课堂教学与现场参观调研相结合等形式,给同学更多的交流空间,更直观、更切身的感受,即让同学多方面、多层次的充分、全面的了解设计方案,又锻炼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活跃的开放式教学气氛,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自由交流的平台,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建筑学专业的现有培养方案中,单科性课程较多,理论分析学时过多,而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较少,培养学生工程经验、工程意识的教学环节较少,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较少。尽管在高年级阶段,也开设了一些相关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如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到设计单位进行生产实习等。但是,因行业特殊需求,学生都是分散到各个实习单位的,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考核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而忽略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目前,我们经常采用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分为理论教学、设计改图、小组评图等三个主要部分。从市场调研到团队交流,从理论学习到设计实践,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要让学生毕业后进入设计单位能够直接介入项目设计,实现“零适应期”的培养目标,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就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一、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上,应改变过去以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向以知识为主干,以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辐射的教学方式转变。在教学方式上,改变过去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课外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固定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二、关于建筑设计教学内容设置的加强与调整
1.强调内容全面的设计基础教育。由于我国长期的中小学应试型教育,大学专业教育开始时,绝大部分学生在人文美学教育上的基础仍然极不理想。作为专业教育的开端,除了相关知识课程的补充,设计教学的基础知识,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设计表达与思考、空间与造型和工程技术表达。其中设计表达是前些年国内各校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触动最多的部分,也是我们认为最需要充实的部分。作为比较理想的教学开端,应当以足够的强度保证训练的质量。而现行各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一年级课程安排中,公共课程学时量过多,导致专业知识基础课时间不足。
2.强调“全过程”的设计方法训练在二、三年级,以往的设计教学主要通过类型建筑教学和密集训练达到方案设计的“熟练”境界,容易导致 “形式操作”和“表现效果”成为设计教学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而在问题思考和方法学习上缺乏理解。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国际通行的设计训练模式,强调设计的深度和目标,即所谓“全过程”的设计训练。强调项目分析、方案设计、设计深化和实施技术上的整合训练。设计题目应选择规模不大、功能简单的建筑,具有限制性的设计条件和真实地形,有利于学生正确地分析和应对。
正确建筑观念的培养与塑造是设计教学的最高目的。教育的目的包括理念培养与技能培育两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设计能力的培养成为建筑设计教育天经地义的主体,却忽略了观念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呈现两种极端状况:前期生龙活虎,后期却倍感手法用尽、心智枯竭。产生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建筑教育中观念培养环节的薄弱,导致建筑师再学习的能力不足,而建筑理念的混乱,更导致创作中技法有余内涵不足,尤其无法面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样是建筑理念的混乱,导致许多走向管理工作的建筑毕业生,在重要的岗位上,由于理念的缺失,迷信国外设计师,把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寄望于国际大师的施惠,更加促使国内建筑界的混乱。因此,建筑设计教育不仅是要培养设计技能,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相关课程的配合,树立正确的建筑理念,为日后的不断学习与完善奠定扎实的根基。
明确教学目的是教工作方法。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给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即所谓“授人予渔”而非“授人予鱼”,建筑设计教学也不例外。我们整个课题就重在研究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罗杰威;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仿生方法[J];建筑师;2007年02期
[2]乔景顺;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3]戴俭;窦强;张勇;建筑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J];建筑学报;2010年10期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