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图”,并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中国西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6月20日,为更好地发挥川渝两地社科界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由四川省社科联、重庆市社科联及成都市社科联等联合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智库以及社科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定位、战略要点及推进策略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内陆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20)06-0062-09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重大布局,给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2020年6月20日,由四川省社科联、重庆市社科联及成都市社科联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智库以及社科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共识。与会专家代表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极具战略意义,应当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群发展经验,发挥成渝地区比较优势,自觉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与会专家在本次研讨会上交流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飨读者。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使命与战略定位
新型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使城市体系对国家经济结构和空间格局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建设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层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成渝地区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以及双城结构决定了其必须通过双城经济圈建设来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肖金成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认为,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再到“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的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宏大的使命。“经济区”是历史上形成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成渝经济区”建设着眼于地区生产要素的聚集和经济联系的紧密;“城市群”突出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和各层级城市的分工合作,“成渝城市群”建设着重于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和地区城市体系的整体建构和完善;而“经济圈”是对“经济区”和“城市群”的升级,强调整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但要以重庆和成都为极核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更要使成渝地区整体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极核和辐射源,引领西部大开发,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甚至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因此,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只有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又一次调整,并被赋予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解洪教授(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指出,未来10年成渝地区要“担重任”,不仅要自身发展,还要为全国做贡献。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但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中心城市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新时代国家战略格局下,成渝地区更应该扛起自身的责任,积极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带动西部地区跟上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也要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有更为明确的战略定位。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要带动成渝地区的发展,更要担起重任,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急先锋。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之中,形成战略协同机制,从而推动成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倪鹏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提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第四超级国际经济区”。他认为:成渝地区具有“三线建设”的特殊区位、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科教发达的人文环境和天府之国的经济基础四大优势,不但在中国的战略纵深推进中具有“生态保护”“国家安全”等多重使命,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欧亚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中也担当重要角色,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支点之一,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第四超级国际经济区”。
廖元和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原副校长)指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在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他认为: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演变,既是成渝地区的优势及战略地位决定的,也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践行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国家对这一区域的殷切希望。成渝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拥有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有着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独特区位,可以把中国的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和沿边开放连接起来,有利于推动中国全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同时,双城经济圈的“双核”——重庆和成都拥有位居全国排名前十的经济实力,其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城镇体系、生产要素等在中国的城市群中也是位居前列的。因此,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要着眼于将其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开发的关键区域与生态屏障”“对外开放的内陆高地”“新欧亚大陆桥的交通枢纽”“国家安全的战略根据地”和“全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最终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尹虹潘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认为,为了更好地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使命,有必要构建“内陆亚中心”。沿海地区已有三大城市群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但仅在沿海地区集聚的经济格局不利于全面对外开放,不利于整体协调发展,不利于发展效率和绩效提升,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因此有必要构建“内陆亚中心”。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空间格局优化来看,在中国内陆地区构建亚中心,成渝地区具备最好的条件和优势,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抓住基于,积极推进并引领“内陆亚中心”建设。
汤继强教授(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则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建设成为“中国安全第一极”。他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战略大后方,增强我国维护战略安全和经略周边的能力。第一,从历史角度来看,近现代以来成渝地区一直是国家的安全堡垒;第二,从空间角度来看,成渝地区地处北纬30度左右,平均海拔不高,物產丰富,特别适合作为提供充足战略资源的战略大后方,并有很大的空间回旋优势;第三,从现实角度来讲,成渝地区拥有中国科技城、国家防务基地、现代化航空航天基地、信息安全中心以及其他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三线建设布局。因此,成渝地区具备成为支撑国家安全战略大后方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中印摩擦、南海争端等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将其作为中国强大的战略大后方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以成为“中国安全第一极”。
彭劲松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也认为,应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他建议在国家专项规划中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定位,努力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承载区”“国家经济政治战略大后方”“国家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和“中国面向欧洲、南亚地区的开放门户枢纽”,并将上述内容纳入正在编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规划中。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要点与推进策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同时,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而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因而,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内陆开放高地打造、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等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要点。
1.以点带面,构建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世界级双城经济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先要实现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肖金成研究员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通过“双城带动”“中部崛起”和“次区域合作”实现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双城带动”即积极推进重庆和成都同城化,并充分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实现成渝同城化,并与周边的城市、城镇、农村形成紧密的联系,缩小都市圈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差。另一方面,要基于产业发展形成辐射带动。成渝双城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要服务自身,也要服务周边,服务全中国和全世界,同时,成渝双城要把产业链向周边延伸,带动周边发展,如零部件生产的环节可以放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去。“中部崛起”即在重庆和成都的中间地带崛起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现代化城市。两大都市圈加强合作,相向而行,把重庆和成都的中间区域带动起来。目前成渝地区中部的内江、自贡、遂宁、南充、广安等城市规模均不大,客观上有一个断裂带(塌陷区)。因此要增强成都和重庆的辐射与带动能力,提升成渝地区中部城市的经济实力,使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新支点,优化成渝地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体系构建。“次区域合作”即在行政边界地区建立次区域合作区,优化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发展。从整体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合作区,但这一合作区范围很大,而且很可能要继续扩大,简单地靠两个都市来带动是不够的。因此,在整体合作的框架下,在经济圈的内部,比如在省级、市级和县级的相邻地区要加强次区域合作。在这方面,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的经验值得借鉴。“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次区域合作区,川渝交界的其他地区,也可以建立次区域合作区,以促进整体区域协调发展。
盛毅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根据“利益引力”统筹推进,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区域人手,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一是把大都市圈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构建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大都市圈空间形态。二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城市圈发展。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地级市,将半径30公里左右的区域纳入城市圈范围进行规划。三是构建联系紧密的都市圈和城市圈网络体系。从关联度大的重点领域着力,加强各都市圈和城市圈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针对共同诉求促进城市间的共建共享,尤其要通过快速交通通道建设增强都市圈在更大区域的利益引力。四是积极推进毗邻地区在部分领域的一体化。要着力于弱化和消除毗邻地区经济合作的行政阻力,有选择地推进部分领域的一体化。
针对重庆与成都的双城关系,解洪教授指出,自古以来,川渝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经济同体、人缘相亲,成渝要进一步强化文化共识,增强同脉共识,促进民间相亲,推动以文化人和形象共塑。要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川渝大文化观,描绘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愿景,培育整个成渝地区开放包容的新文化体系,激发本地居民热爱成渝、服务成渝和振兴成渝的热情,共同塑造成渝地区区域形象和市民自信,奋发进取,共同实现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成渝合作不仅要聚内力,还要引外力。成渝两地要共同设计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制度框架,可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制定更具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共同搭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升级、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以及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合作平台。总之,在体制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机制上要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蹚出一条内陆城市分工协作一体发展的新路径,为其他地区内陆城市的合作和协调发展做好先行探索和引领示范。 倪鹏飞教授认为成渝之间要克服“瑜亮情结”。成渝要遵循“靠己扬长处、借力补短板、共同抓关键、携手打基础”的竞合原则,以竞争促进合作,以合作支撑竞争,建立成本分摊、利益分享、损失补偿的竞合机制,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和规模效益。
罗来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从中央部委、省市、地市等多层面建立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政府间协商机制。傅强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也指出,目前来看成渝两地在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竞争多过合作,国家层面给到两地的政策及改革试点大部分也是相似的,相互搭台、相互参与的比较少。因此,成渝两地要找准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差异发展的领域,避免各自为战和碎片化发展,比如共同打造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国际性展会。
戴宾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则从“空间一体”“制度同一”“系统整合”三个维度提出了推进成渝同城化的根本路径。同城化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城市之间突破行政空间分割,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增进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过程。同城化是一种多个城市实现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空间一体、制度同一、系统整合是其推进成渝同城化的有效路径。空间一体即形成相对或更加完整的城市空间整体,要保持重庆和成都城市地理空间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完整的双城空间整体,构建新的空间发展格局。制度同一即构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在不改变基本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行政空间分割产生的制度障碍,形成新的制度安排。系统整合即突破行政边界的束缚,在更大区域范围实现不同系统的整合,从而形成更大更优的整合系统,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系统整合的内容包括地域功能系统、产业系统、交通系统、城镇系统、生态系统、管理组织系统等。
周铭山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认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关键在“协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層级。同时,成渝地区应该作为一盘棋来规划,而不是继续过去那种相互竞争的模式,要统筹两地的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只有内部加强合作,构建起协同合作的一体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够实现产业高端化,进而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耿技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认为,成渝地区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本质是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因此两地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打造“2+4”产业集群,即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国家级的消费品产业集群、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要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但要在地区内实现协调发展,还要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能带动成渝两地实现突破性发展,而且利好整个西部地区,同西部其他城市群协同发展也是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题中之义。白永秀教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关中城市群协同发展符合中央精神,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成都、重庆、西安三市为核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纽带,也是连接中国南北的关键,二者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带动西部地区大发展的双引擎,有利于构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有利于建立大江大河共治共保的新机制。在此背景下,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立足整体,谋划全局,促进两地对接,推动两地尤其是三城协调、融合发展:两地三城的协同发展,要以跨区域产业园区为载体,以跨区域制度衔接为桥梁,以常态化合作交流为推进器。
2.协同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产业化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动力源。洪银兴教授(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提出,重庆和成都之间可以建立科创走廊,促进科技创新在更大范围推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围地区提供现代化的发展要素:依托金融中心为外围地区提供金融要素,依托国际中心向外围地区辐射国际化要素,依托创新中心向外围地区辐射创新要素。尤其在创新驱动中,创新中心的科技成果转移出去,推动产业化,真正提升外围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使外围以更高的水平对接上海,并且加强合作。借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双中心”也要为外围地区提供金融、国际化和创新等要素,去辐射带动外围地区的产业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双城经济圈。
丁任重教授(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指出,成渝地区要构建创新一体化体系,联合各自的创新优势,才能更好地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体来讲:要积极建设科创走廊和高水平实验室,合理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政府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依托成都科学城、重庆科学城和中国(绵阳)科技城打造创新“金三角”。二是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实验室。在高分子材料、牵引动力、电子薄膜、基层电气、生物医学、农业生物遗传、环境系统与控制等领域向国家寻求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动成渝科技创新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三是共同争取国家支持,优化“五集群一中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四是通过体制创新激励科技创新,并推动科技资源跨区域流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主性: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鼓励职务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五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和成效。政府对于冲击卡脖子技术的科技攻关企业要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社会投资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建立统一的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胡雯教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认为,成渝地区应通过协同创新构建协同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内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圈或城市群,无一不具备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与产业集群,且区内各城市间形成分工明晰、上下链接、要素流动、相互保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因此,一方面,重庆和成都应厚植先发优势,做强“双核”,引领周边,形成产业内合理分工和上下游紧密一体的产业链式集群,协同开展“补链”“延链”“强链”产业协作,共同构建具有根植性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要打破壁垒,协同创新,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双核”的创新引领作用,联合经济圈其他城市共同争取布局国家级科创大装置、大平台,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共建共享区域协同创新及高端要素协同服务共同体,促进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协同整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创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与发展生态,进而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成为创新、资金、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中心。
周铭山教授认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核心是“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从国家产业链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加大科技攻关投入,并重点支持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耿技教授指出,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积极探索校地企创新融合机制。以校地企协同创新为核心要义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既是国家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手段,又是高校践行“四个服务”的重要抓手。为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电子科技大学以校地合作共建的方式,分别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以及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扩散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孵化新企业、培育新业态”,以“赋能新经济,助力双一流”为宗旨,以研发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高校创新优势为依托,以地方产业政策为支撑,着力推进校地企融通融合,努力构建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供需链、政策链“五链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只有不断优化校地企创新融合机制,才能真正地把高校创新优势转化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3.协同开放,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以国际通道建设和金融开放为抓手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徐海鑫教授(四川大学宣传部部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对外开放方面要着力于协同开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也要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平台,充分利用国家级新区的影响力,形成合力,协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引领带动内陆地区全面对外开放的深化发展。傅强教授也认为,成渝两地在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中新项目共同推进等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应建立重大项目共同推进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快跨区域对外合作项目的协同推进。
杨文武研究员(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所长)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虽然一些内陆城市群或省份也相继提出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但是仅成渝地区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体现了成渝地区未来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重要使命与担当。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已经是中国的内陆开放高地,但还不是“战略高地”。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首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之中,站位要高,格局要大,既要突破体制机制的制约,又要突破巴山蜀水的视域和地域空间范围的限制。其次,要有效破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邻海、不邻边的地缘困局,加大对外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接国家互联互通战略。最后,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品、产业以及产业园区深度融入全球及“一带一路”价值链、供应链,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做大做强外向型产业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除了要融入国家的开放战略,还要着力于便捷畅通的国际开放通道,包括:向西经川藏线再向南到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地区的开放通道,向西南经云南到缅甸皎漂港的出海通道,向东南直达粤港澳大湾区的出海大通道,向西北的蓉欧快线以及渝新欧多式联运通道,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出海大通道。
黄承锋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进一步强调,“以交通改变区位、以交通促进开放”是成渝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经验和抓手。交通是推动成渝地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交通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现代化交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加快地区国际化的重要推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交通建设中应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建设好经济圈内部的重要大通道,包括加强重庆与成都之间的主通道连接、中心和次区域之间以及次区域之间的交通连接。二是要建设好对外连接大通道,向东通过水路沿长江、通过陆路随沿江铁路对接长三角,向西通过中欧班列连接欧洲,向南通过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以更好地满足成渝地区不断增长的对外经济交往需求。三是加强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提升,把5G技术率先应用到交通领域,通过先进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此外,阎星研究员(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也指出,现在是信息时代和航空时代,要充分利用航空运输的优势重构成渝双城作为内陆地区交通枢纽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金融高度自由化的今天,对外开放势必离不开金融开放。王擎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突出金融要素的撬动作用及其对内陆开放的支撑功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实现一体化的市场机制,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经济的更高层次发展。成渝地区应该建立一体化的开放的金融市场,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尤其是要以资金的自由流动推动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如劳动力流动和土地流转)。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整合成渝两地的力量,建设一个更加国际化、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筹措资金,提供动力。具体的着力点有:一是借鉴广东的广发银行、深圳的深发银行,成渝两地推进金融整合,探索成立川渝发展银行:二是建立统一的西部股权交易中心、西部资产交易所及川渝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要素流动推动其他有形要素流动:三是利用“内陆开放高地”提升作为西部金融中心的开放格局,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跨区域的结算中心(甚至于可以尝试建立东南亚的小币种交易中心及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利用“自贸区”升级版引进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高科技企业。 傅强教授认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中心的建设,需提高金融市场服务水平,建设适应双城经济圈发展需求的高水平金融市场。要进一步提高金融开放程度,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国际业务的能力,完善金融开放方面的法律以及税收、人才等政策,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具体来讲:一是找准成渝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差异发展的领域,整合各自为战、碎片化的金融开放政策,形成统一协调的金融开放格局。二是共同争取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管局等部门的开放政策支持,与东部地区错位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金融开放的差距。三是结合实际需求,利用金融科技促进金融服务创新,如基于区块链服务平台推出更多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发债、跨境投资并购、跨境证券投资、跨境保险资产管理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跨境金融服务。五是打造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国际性金融峰会,并形成峰会持续运营发展机制。六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的管理制度。
4.协同推进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促进人民生活品质提高
要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除了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外,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也是重要方面。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题中之义。卢阳春研究员(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认为,鉴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的高目标,应高度重视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绿色经济发展效率,两地要加强绿色发展方面的数据共享,支撑顶层设计和具体项目合作。袁正教授(西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则认为,成渝地区的绿色发展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而且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下游反馈上游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探索建立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多元(中央、下游地区、民间和社会等)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建立跨省域的长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横向补偿机制。制定跨区域交界断面水质监测标准,确定省际横向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正。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的生态补偿。有必要建立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基金,建议中央财政先期投入500亿元,直接用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三是激励民间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的生态补偿。鼓励和规范相关社会捐助行为,争取国际组织和企业,动员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发行长江生态保护彩票,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长江生态保护项目。
公共服务是目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能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的重要载体。因此,成渝地区要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强化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让人们更加感同身受,体会到双城经济圈建设给自身带来的利益,提升群众的认同感、体验感和幸福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励广大群众和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和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而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步伐。杨继瑞教授(成都市社科联主席)认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公共服务的协同供给。大力推进成渝两地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协调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动公共交通、社保、医保等领域“一卡通”,让更多优质公共服务惠及成渝两地百姓。在人才建设方面,应该着力构建以创新创业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城市宜业宜居优势等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高地,进而通过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层次提升,優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能级。此外,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杜伟教授(成都师范学院院长)建议,加快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领域和共建共享,比如:高校之间学生跨校交流与培养,探索推动学分互换认定机制;高校之间教师共引共享、互聘互用,建立顶尖人才及名师专家跨区域交流和挂职机制。
(编辑:朱德东)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内陆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20)06-0062-09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重大布局,给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2020年6月20日,由四川省社科联、重庆市社科联及成都市社科联主办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智库以及社科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共识。与会专家代表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极具战略意义,应当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群发展经验,发挥成渝地区比较优势,自觉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与会专家在本次研讨会上交流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飨读者。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使命与战略定位
新型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使城市体系对国家经济结构和空间格局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建设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层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成渝地区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以及双城结构决定了其必须通过双城经济圈建设来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肖金成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认为,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再到“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的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宏大的使命。“经济区”是历史上形成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成渝经济区”建设着眼于地区生产要素的聚集和经济联系的紧密;“城市群”突出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和各层级城市的分工合作,“成渝城市群”建设着重于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和地区城市体系的整体建构和完善;而“经济圈”是对“经济区”和“城市群”的升级,强调整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但要以重庆和成都为极核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更要使成渝地区整体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极核和辐射源,引领西部大开发,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甚至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因此,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只有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又一次调整,并被赋予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解洪教授(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指出,未来10年成渝地区要“担重任”,不仅要自身发展,还要为全国做贡献。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但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中心城市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新时代国家战略格局下,成渝地区更应该扛起自身的责任,积极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带动西部地区跟上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也要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有更为明确的战略定位。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要带动成渝地区的发展,更要担起重任,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急先锋。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之中,形成战略协同机制,从而推动成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倪鹏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提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第四超级国际经济区”。他认为:成渝地区具有“三线建设”的特殊区位、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科教发达的人文环境和天府之国的经济基础四大优势,不但在中国的战略纵深推进中具有“生态保护”“国家安全”等多重使命,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欧亚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中也担当重要角色,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支点之一,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第四超级国际经济区”。
廖元和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原副校长)指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在成渝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他认为: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演变,既是成渝地区的优势及战略地位决定的,也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践行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国家对这一区域的殷切希望。成渝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拥有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有着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独特区位,可以把中国的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和沿边开放连接起来,有利于推动中国全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同时,双城经济圈的“双核”——重庆和成都拥有位居全国排名前十的经济实力,其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城镇体系、生产要素等在中国的城市群中也是位居前列的。因此,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要着眼于将其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开发的关键区域与生态屏障”“对外开放的内陆高地”“新欧亚大陆桥的交通枢纽”“国家安全的战略根据地”和“全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最终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尹虹潘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认为,为了更好地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使命,有必要构建“内陆亚中心”。沿海地区已有三大城市群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但仅在沿海地区集聚的经济格局不利于全面对外开放,不利于整体协调发展,不利于发展效率和绩效提升,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因此有必要构建“内陆亚中心”。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空间格局优化来看,在中国内陆地区构建亚中心,成渝地区具备最好的条件和优势,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抓住基于,积极推进并引领“内陆亚中心”建设。
汤继强教授(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则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建设成为“中国安全第一极”。他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战略大后方,增强我国维护战略安全和经略周边的能力。第一,从历史角度来看,近现代以来成渝地区一直是国家的安全堡垒;第二,从空间角度来看,成渝地区地处北纬30度左右,平均海拔不高,物產丰富,特别适合作为提供充足战略资源的战略大后方,并有很大的空间回旋优势;第三,从现实角度来讲,成渝地区拥有中国科技城、国家防务基地、现代化航空航天基地、信息安全中心以及其他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三线建设布局。因此,成渝地区具备成为支撑国家安全战略大后方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中印摩擦、南海争端等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将其作为中国强大的战略大后方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可以成为“中国安全第一极”。
彭劲松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也认为,应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他建议在国家专项规划中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定位,努力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承载区”“国家经济政治战略大后方”“国家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和“中国面向欧洲、南亚地区的开放门户枢纽”,并将上述内容纳入正在编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规划中。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要点与推进策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同时,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而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因而,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内陆开放高地打造、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等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要点。
1.以点带面,构建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世界级双城经济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先要实现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肖金成研究员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通过“双城带动”“中部崛起”和“次区域合作”实现多层次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双城带动”即积极推进重庆和成都同城化,并充分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实现成渝同城化,并与周边的城市、城镇、农村形成紧密的联系,缩小都市圈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差。另一方面,要基于产业发展形成辐射带动。成渝双城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要服务自身,也要服务周边,服务全中国和全世界,同时,成渝双城要把产业链向周边延伸,带动周边发展,如零部件生产的环节可以放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去。“中部崛起”即在重庆和成都的中间地带崛起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现代化城市。两大都市圈加强合作,相向而行,把重庆和成都的中间区域带动起来。目前成渝地区中部的内江、自贡、遂宁、南充、广安等城市规模均不大,客观上有一个断裂带(塌陷区)。因此要增强成都和重庆的辐射与带动能力,提升成渝地区中部城市的经济实力,使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新支点,优化成渝地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体系构建。“次区域合作”即在行政边界地区建立次区域合作区,优化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发展。从整体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合作区,但这一合作区范围很大,而且很可能要继续扩大,简单地靠两个都市来带动是不够的。因此,在整体合作的框架下,在经济圈的内部,比如在省级、市级和县级的相邻地区要加强次区域合作。在这方面,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的经验值得借鉴。“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次区域合作区,川渝交界的其他地区,也可以建立次区域合作区,以促进整体区域协调发展。
盛毅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根据“利益引力”统筹推进,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区域人手,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一是把大都市圈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328号),构建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大都市圈空间形态。二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城市圈发展。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地级市,将半径30公里左右的区域纳入城市圈范围进行规划。三是构建联系紧密的都市圈和城市圈网络体系。从关联度大的重点领域着力,加强各都市圈和城市圈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针对共同诉求促进城市间的共建共享,尤其要通过快速交通通道建设增强都市圈在更大区域的利益引力。四是积极推进毗邻地区在部分领域的一体化。要着力于弱化和消除毗邻地区经济合作的行政阻力,有选择地推进部分领域的一体化。
针对重庆与成都的双城关系,解洪教授指出,自古以来,川渝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经济同体、人缘相亲,成渝要进一步强化文化共识,增强同脉共识,促进民间相亲,推动以文化人和形象共塑。要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川渝大文化观,描绘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愿景,培育整个成渝地区开放包容的新文化体系,激发本地居民热爱成渝、服务成渝和振兴成渝的热情,共同塑造成渝地区区域形象和市民自信,奋发进取,共同实现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成渝合作不仅要聚内力,还要引外力。成渝两地要共同设计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制度框架,可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制定更具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共同搭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升级、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以及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合作平台。总之,在体制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机制上要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蹚出一条内陆城市分工协作一体发展的新路径,为其他地区内陆城市的合作和协调发展做好先行探索和引领示范。 倪鹏飞教授认为成渝之间要克服“瑜亮情结”。成渝要遵循“靠己扬长处、借力补短板、共同抓关键、携手打基础”的竞合原则,以竞争促进合作,以合作支撑竞争,建立成本分摊、利益分享、损失补偿的竞合机制,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和规模效益。
罗来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从中央部委、省市、地市等多层面建立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政府间协商机制。傅强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也指出,目前来看成渝两地在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竞争多过合作,国家层面给到两地的政策及改革试点大部分也是相似的,相互搭台、相互参与的比较少。因此,成渝两地要找准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差异发展的领域,避免各自为战和碎片化发展,比如共同打造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国际性展会。
戴宾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则从“空间一体”“制度同一”“系统整合”三个维度提出了推进成渝同城化的根本路径。同城化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城市之间突破行政空间分割,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增进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过程。同城化是一种多个城市实现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空间一体、制度同一、系统整合是其推进成渝同城化的有效路径。空间一体即形成相对或更加完整的城市空间整体,要保持重庆和成都城市地理空间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完整的双城空间整体,构建新的空间发展格局。制度同一即构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在不改变基本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行政空间分割产生的制度障碍,形成新的制度安排。系统整合即突破行政边界的束缚,在更大区域范围实现不同系统的整合,从而形成更大更优的整合系统,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系统整合的内容包括地域功能系统、产业系统、交通系统、城镇系统、生态系统、管理组织系统等。
周铭山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认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关键在“协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層级。同时,成渝地区应该作为一盘棋来规划,而不是继续过去那种相互竞争的模式,要统筹两地的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只有内部加强合作,构建起协同合作的一体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够实现产业高端化,进而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耿技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认为,成渝地区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本质是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因此两地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协同打造“2+4”产业集群,即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国家级的消费品产业集群、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要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但要在地区内实现协调发展,还要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能带动成渝两地实现突破性发展,而且利好整个西部地区,同西部其他城市群协同发展也是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题中之义。白永秀教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关中城市群协同发展符合中央精神,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成都、重庆、西安三市为核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纽带,也是连接中国南北的关键,二者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带动西部地区大发展的双引擎,有利于构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有利于建立大江大河共治共保的新机制。在此背景下,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立足整体,谋划全局,促进两地对接,推动两地尤其是三城协调、融合发展:两地三城的协同发展,要以跨区域产业园区为载体,以跨区域制度衔接为桥梁,以常态化合作交流为推进器。
2.协同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产业化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动力源。洪银兴教授(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提出,重庆和成都之间可以建立科创走廊,促进科技创新在更大范围推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围地区提供现代化的发展要素:依托金融中心为外围地区提供金融要素,依托国际中心向外围地区辐射国际化要素,依托创新中心向外围地区辐射创新要素。尤其在创新驱动中,创新中心的科技成果转移出去,推动产业化,真正提升外围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使外围以更高的水平对接上海,并且加强合作。借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双中心”也要为外围地区提供金融、国际化和创新等要素,去辐射带动外围地区的产业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双城经济圈。
丁任重教授(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指出,成渝地区要构建创新一体化体系,联合各自的创新优势,才能更好地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体来讲:要积极建设科创走廊和高水平实验室,合理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政府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依托成都科学城、重庆科学城和中国(绵阳)科技城打造创新“金三角”。二是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实验室。在高分子材料、牵引动力、电子薄膜、基层电气、生物医学、农业生物遗传、环境系统与控制等领域向国家寻求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动成渝科技创新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三是共同争取国家支持,优化“五集群一中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四是通过体制创新激励科技创新,并推动科技资源跨区域流动。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主性: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鼓励职务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五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和成效。政府对于冲击卡脖子技术的科技攻关企业要给予大力支持,鼓励社会投资机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建立统一的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胡雯教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认为,成渝地区应通过协同创新构建协同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内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圈或城市群,无一不具备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与产业集群,且区内各城市间形成分工明晰、上下链接、要素流动、相互保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因此,一方面,重庆和成都应厚植先发优势,做强“双核”,引领周边,形成产业内合理分工和上下游紧密一体的产业链式集群,协同开展“补链”“延链”“强链”产业协作,共同构建具有根植性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要打破壁垒,协同创新,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双核”的创新引领作用,联合经济圈其他城市共同争取布局国家级科创大装置、大平台,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共建共享区域协同创新及高端要素协同服务共同体,促进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协同整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创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与发展生态,进而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成为创新、资金、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中心。
周铭山教授认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核心是“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从国家产业链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加大科技攻关投入,并重点支持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耿技教授指出,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积极探索校地企创新融合机制。以校地企协同创新为核心要义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既是国家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手段,又是高校践行“四个服务”的重要抓手。为了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电子科技大学以校地合作共建的方式,分别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以及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扩散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孵化新企业、培育新业态”,以“赋能新经济,助力双一流”为宗旨,以研发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高校创新优势为依托,以地方产业政策为支撑,着力推进校地企融通融合,努力构建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供需链、政策链“五链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只有不断优化校地企创新融合机制,才能真正地把高校创新优势转化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3.协同开放,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以国际通道建设和金融开放为抓手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徐海鑫教授(四川大学宣传部部长)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对外开放方面要着力于协同开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也要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平台,充分利用国家级新区的影响力,形成合力,协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引领带动内陆地区全面对外开放的深化发展。傅强教授也认为,成渝两地在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中新项目共同推进等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应建立重大项目共同推进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快跨区域对外合作项目的协同推进。
杨文武研究员(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所长)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虽然一些内陆城市群或省份也相继提出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但是仅成渝地区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体现了成渝地区未来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重要使命与担当。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已经是中国的内陆开放高地,但还不是“战略高地”。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首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之中,站位要高,格局要大,既要突破体制机制的制约,又要突破巴山蜀水的视域和地域空间范围的限制。其次,要有效破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邻海、不邻边的地缘困局,加大对外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接国家互联互通战略。最后,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品、产业以及产业园区深度融入全球及“一带一路”价值链、供应链,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做大做强外向型产业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除了要融入国家的开放战略,还要着力于便捷畅通的国际开放通道,包括:向西经川藏线再向南到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地区的开放通道,向西南经云南到缅甸皎漂港的出海通道,向东南直达粤港澳大湾区的出海大通道,向西北的蓉欧快线以及渝新欧多式联运通道,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出海大通道。
黄承锋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进一步强调,“以交通改变区位、以交通促进开放”是成渝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经验和抓手。交通是推动成渝地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交通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现代化交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加快地区国际化的重要推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交通建设中应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建设好经济圈内部的重要大通道,包括加强重庆与成都之间的主通道连接、中心和次区域之间以及次区域之间的交通连接。二是要建设好对外连接大通道,向东通过水路沿长江、通过陆路随沿江铁路对接长三角,向西通过中欧班列连接欧洲,向南通过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以更好地满足成渝地区不断增长的对外经济交往需求。三是加强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提升,把5G技术率先应用到交通领域,通过先进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此外,阎星研究员(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也指出,现在是信息时代和航空时代,要充分利用航空运输的优势重构成渝双城作为内陆地区交通枢纽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金融高度自由化的今天,对外开放势必离不开金融开放。王擎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突出金融要素的撬动作用及其对内陆开放的支撑功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实现一体化的市场机制,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经济的更高层次发展。成渝地区应该建立一体化的开放的金融市场,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尤其是要以资金的自由流动推动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如劳动力流动和土地流转)。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整合成渝两地的力量,建设一个更加国际化、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筹措资金,提供动力。具体的着力点有:一是借鉴广东的广发银行、深圳的深发银行,成渝两地推进金融整合,探索成立川渝发展银行:二是建立统一的西部股权交易中心、西部资产交易所及川渝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要素流动推动其他有形要素流动:三是利用“内陆开放高地”提升作为西部金融中心的开放格局,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跨区域的结算中心(甚至于可以尝试建立东南亚的小币种交易中心及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利用“自贸区”升级版引进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和外资高科技企业。 傅强教授认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中心的建设,需提高金融市场服务水平,建设适应双城经济圈发展需求的高水平金融市场。要进一步提高金融开放程度,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国际业务的能力,完善金融开放方面的法律以及税收、人才等政策,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具体来讲:一是找准成渝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差异发展的领域,整合各自为战、碎片化的金融开放政策,形成统一协调的金融开放格局。二是共同争取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管局等部门的开放政策支持,与东部地区错位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金融开放的差距。三是结合实际需求,利用金融科技促进金融服务创新,如基于区块链服务平台推出更多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发债、跨境投资并购、跨境证券投资、跨境保险资产管理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跨境金融服务。五是打造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国际性金融峰会,并形成峰会持续运营发展机制。六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的管理制度。
4.协同推进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促进人民生活品质提高
要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除了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外,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也是重要方面。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题中之义。卢阳春研究员(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认为,鉴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的高目标,应高度重视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绿色经济发展效率,两地要加强绿色发展方面的数据共享,支撑顶层设计和具体项目合作。袁正教授(西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则认为,成渝地区的绿色发展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而且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下游反馈上游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探索建立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多元(中央、下游地区、民间和社会等)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建立跨省域的长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横向补偿机制。制定跨区域交界断面水质监测标准,确定省际横向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正。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的生态补偿。有必要建立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基金,建议中央财政先期投入500亿元,直接用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三是激励民间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域的生态补偿。鼓励和规范相关社会捐助行为,争取国际组织和企业,动员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发行长江生态保护彩票,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长江生态保护项目。
公共服务是目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能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的重要载体。因此,成渝地区要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强化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让人们更加感同身受,体会到双城经济圈建设给自身带来的利益,提升群众的认同感、体验感和幸福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励广大群众和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和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而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步伐。杨继瑞教授(成都市社科联主席)认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公共服务的协同供给。大力推进成渝两地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协调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动公共交通、社保、医保等领域“一卡通”,让更多优质公共服务惠及成渝两地百姓。在人才建设方面,应该着力构建以创新创业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城市宜业宜居优势等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高地,进而通过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层次提升,優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能级。此外,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杜伟教授(成都师范学院院长)建议,加快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领域和共建共享,比如:高校之间学生跨校交流与培养,探索推动学分互换认定机制;高校之间教师共引共享、互聘互用,建立顶尖人才及名师专家跨区域交流和挂职机制。
(编辑:朱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