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内涵;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15 — 03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革命迅速发展,但同时人类也面临着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等重大问题,这也是最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性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人民的命运被紧密的联系起来。为此,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哲学内涵和实践基础,对当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基础有重要意义。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分析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
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是处于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世界历史描述到:“各个相互影响的范围在这个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多的将世界历史理论变为了一种具体实践,它继承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上实现了实践方式与主体的创新。从实践的方式来看,西方国家的价值体系、制度模式与国际秩序出现严重的问题,各个国家在面对全球南北问题日益扩大,政治军事冲突不绝等全球性挑战面前“各自为战”,全球秩序出现诸多问题,为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呼吁意识形态不同的各个国家需要摒弃零和博弈观念,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它站在世界的全局性角度,提出各国之间要互通有无,携手共进。在实践主体上,不再是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时期,世界历史的主体变成了全世界人民〔3〕,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携手,才能共同应对全球问题。
“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民主、公平的共同体。中国传统哲学为其提供了智慧源泉。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因为它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体系。“和”,《国语·郑语》上诠释为“以他平他谓之和”,“和”的意思是“他”与“他”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中国讲“和实生物”,“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不是上帝创造万物,而是互相矛盾的物质(如水、火是不容的)互相杂合而产生了万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国传统的“和”哲学,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它是实现各国之间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一味追求盲目附和,它所主张的是在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各个国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它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優秀之处用以丰富本国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包容性思想实现了进一步的升华,它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这种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局限性,超越了西方倡导的“普世价值”的全球观必将引领全球发展从困顿走向光明。
“类”原是费尔巴哈的哲学特征,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一种具有“类本质”的存在。马克思批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4〕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从现实的社会存在,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5〕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中,全球治理失灵问题层出不穷。其实质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忽视了对于人类“类本质”的处理。为此,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在马克思类本质体系中类本位、个体本位以及类本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们为了应对外来侵害,就必须团结成一个群体,这些群体形成了最初的原始共同体,表现为“类本位”时期,在初期由于个体对群体的依赖,主体的意识并不明显,但随着个体能力的增强,主体逐渐受到共同体的束缚,个体本位的出现成为必然,这是对原始“类本位”的否定。随着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加强,这使得人从原始共同体解放出来,进入“个体本位”,但由于资本的控制和工具理性的支配,使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个体本位”需要进一步否定。这时个体解放还不是全人类解放,人类仍需要更高级的类本位社会,也就是类本质理论所代表的社会形态。“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态。在这种共同体下,人不是纯粹孤立的原子个人,而是在充分尊重主体自由的基础上,实现的“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可见,在以上马克思类本质体系中,哲学意义上“类”本质把并不是一个对于前者“类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简单否定,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类本质哲学理念的升华的具体路径,它遵循类本位的逻辑,在尊重各国人民不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将世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而不断发展,促进全球的和谐共生。
当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更高的层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依托全球化这个客观环境和物质基础产生的,其存在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自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工业时代向大工业革命的转变带来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形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出现使得世界越来越成为共通的世界。其次,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信息时代表现的愈发重要,科技的进步使得全球各部分可以打破地域的藩篱,俨然在朝着一个地球村发展,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的时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世界格局形成的更加牢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本着更好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最后经济全球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个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为人类共同应对挑战提供了可能性,生产要素的充分涌流,全球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使人民的生活因此得到改善。
古今中外,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从未停息。尽管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每个国家都渴望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减少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中国自近代以来就是个苦难深重的国家,这使中国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并努力的谋求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就是立足于世界发展趋势,立足于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价值共识,倡导和平的理念,希望各国都能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威胁与不稳定因素,实现共同发展。关于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对于命运二字的理解至关重要,“命”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发展规律, 而“运”则可理解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人类的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明并希望其文明不断延续下去,而实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就是拥有和平的大环境,没有和平的大环境就谈何不了发展。世界各国只有共同营造和平的生存环境,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每个国家自身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命运也是以这种发展来保障自身的“永久和平”。这正是中国为全世界人民能够生活在持久和平的世界中并实现自身发展开出的科学正确的中国药方。
世界人民群众的健康要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障。生态是我们赖以存在的环境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生态的共同体,也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延续发展。气候问题、生态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等呼唤我们要生态自觉,全球命运需要我们每个人把生态建设化为具体自觉地行动,要有生态责任意识,提高履行生态义务的自我觉悟力。在当下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全球升温,可能引发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生物的苏醒,微生物的不断进化变异很可能也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控制的风险,生态建设对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生态的共同体,生態环境与人类的息息相关天然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自然基础和物质基础,各国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环境变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最终落脚点在于“人”,中国要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将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世界各国人民,与各个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世界各国人心,把“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走出去”上,于联合国大会、国外重要媒体、高校人文交流等平台积极宣扬“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外宣人才的培养,以目标国文化为基础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以此引发精神共鸣。中国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承担与中国国情相应的国际责任,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请进来”上,继续扩大开放,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人才,引进外资,促进中外合作。敞开国门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话语权,使中国大国形象深入人心,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经济理念,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统筹布局加强经贸合作,共享共建基础设施,同世界各国共同推进经济发展,促使各国一起共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一方面,中国依据自身大的经济体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内部的沟通协调机制,与各个国家构建更有利的共同利益网,在与各国家的交往中寻找新的经济动力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互通建设,使世界各国与我国的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化。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加大各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和协调,增强物流贸易的深度联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为基础加速推进与欧亚自贸区谈判,进一步实现低关税和零关税。
“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7〕当前中国的优秀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国也在汲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发展自身,中国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认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打破不同文明之间的“墙”,打开不同文明之间的“门”。首先,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世界因文明的多样性而丰富多彩,中国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着力保护亚洲文化遗产促进民心相通。其次,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本身并无冲突,中国接受文明的多样性,与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与艺术的互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中国优秀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不断推出文化旅游精品,将文化通过旅游更好地展示出去。同时加强中国与世界在文学、翻译、音乐和影视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为国外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最后,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文化的活力在于交流互鉴,中国要坚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合作平台,加强媒体之间的交流,建立文化交流和合作产业,借助以微博、微信、微资讯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增进中外各方分享资源,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创造途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3〕李包庚.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国社会科学,2020,(04):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7〕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4.
〔责任编辑:侯庆海〕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15 — 03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革命迅速发展,但同时人类也面临着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等重大问题,这也是最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性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人民的命运被紧密的联系起来。为此,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哲学内涵和实践基础,对当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基础有重要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哲学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分析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
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是处于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世界历史描述到:“各个相互影响的范围在这个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多的将世界历史理论变为了一种具体实践,它继承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上实现了实践方式与主体的创新。从实践的方式来看,西方国家的价值体系、制度模式与国际秩序出现严重的问题,各个国家在面对全球南北问题日益扩大,政治军事冲突不绝等全球性挑战面前“各自为战”,全球秩序出现诸多问题,为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呼吁意识形态不同的各个国家需要摒弃零和博弈观念,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它站在世界的全局性角度,提出各国之间要互通有无,携手共进。在实践主体上,不再是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时期,世界历史的主体变成了全世界人民〔3〕,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携手,才能共同应对全球问题。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是对中国传统“和”哲学的智能创造
“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民主、公平的共同体。中国传统哲学为其提供了智慧源泉。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因为它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体系。“和”,《国语·郑语》上诠释为“以他平他谓之和”,“和”的意思是“他”与“他”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中国讲“和实生物”,“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不是上帝创造万物,而是互相矛盾的物质(如水、火是不容的)互相杂合而产生了万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国传统的“和”哲学,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它是实现各国之间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一味追求盲目附和,它所主张的是在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各个国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它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優秀之处用以丰富本国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包容性思想实现了进一步的升华,它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这种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局限性,超越了西方倡导的“普世价值”的全球观必将引领全球发展从困顿走向光明。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是对马克思“类本质”哲学的吸收升华
“类”原是费尔巴哈的哲学特征,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一种具有“类本质”的存在。马克思批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4〕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从现实的社会存在,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5〕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中,全球治理失灵问题层出不穷。其实质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忽视了对于人类“类本质”的处理。为此,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在马克思类本质体系中类本位、个体本位以及类本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们为了应对外来侵害,就必须团结成一个群体,这些群体形成了最初的原始共同体,表现为“类本位”时期,在初期由于个体对群体的依赖,主体的意识并不明显,但随着个体能力的增强,主体逐渐受到共同体的束缚,个体本位的出现成为必然,这是对原始“类本位”的否定。随着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加强,这使得人从原始共同体解放出来,进入“个体本位”,但由于资本的控制和工具理性的支配,使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个体本位”需要进一步否定。这时个体解放还不是全人类解放,人类仍需要更高级的类本位社会,也就是类本质理论所代表的社会形态。“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态。在这种共同体下,人不是纯粹孤立的原子个人,而是在充分尊重主体自由的基础上,实现的“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可见,在以上马克思类本质体系中,哲学意义上“类”本质把并不是一个对于前者“类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简单否定,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类本质哲学理念的升华的具体路径,它遵循类本位的逻辑,在尊重各国人民不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将世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而不断发展,促进全球的和谐共生。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实现的可能性
(一)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
当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更高的层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依托全球化这个客观环境和物质基础产生的,其存在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自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工业时代向大工业革命的转变带来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形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出现使得世界越来越成为共通的世界。其次,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信息时代表现的愈发重要,科技的进步使得全球各部分可以打破地域的藩篱,俨然在朝着一个地球村发展,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的时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世界格局形成的更加牢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本着更好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最后经济全球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个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为人类共同应对挑战提供了可能性,生产要素的充分涌流,全球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使人民的生活因此得到改善。
(二)和平与发展是普遍诉求
古今中外,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从未停息。尽管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每个国家都渴望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减少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中国自近代以来就是个苦难深重的国家,这使中国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并努力的谋求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就是立足于世界发展趋势,立足于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价值共识,倡导和平的理念,希望各国都能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威胁与不稳定因素,实现共同发展。关于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对于命运二字的理解至关重要,“命”更多的代表了一种发展规律, 而“运”则可理解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人类的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明并希望其文明不断延续下去,而实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就是拥有和平的大环境,没有和平的大环境就谈何不了发展。世界各国只有共同营造和平的生存环境,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每个国家自身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命运也是以这种发展来保障自身的“永久和平”。这正是中国为全世界人民能够生活在持久和平的世界中并实现自身发展开出的科学正确的中国药方。
(三)自然生态关乎全球命运
世界人民群众的健康要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障。生态是我们赖以存在的环境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生态的共同体,也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延续发展。气候问题、生态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等呼唤我们要生态自觉,全球命运需要我们每个人把生态建设化为具体自觉地行动,要有生态责任意识,提高履行生态义务的自我觉悟力。在当下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全球升温,可能引发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生物的苏醒,微生物的不断进化变异很可能也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控制的风险,生态建设对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生态的共同体,生態环境与人类的息息相关天然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自然基础和物质基础,各国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环境变化。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实践路径
(一)宣传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最终落脚点在于“人”,中国要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将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世界各国人民,与各个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世界各国人心,把“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走出去”上,于联合国大会、国外重要媒体、高校人文交流等平台积极宣扬“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外宣人才的培养,以目标国文化为基础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以此引发精神共鸣。中国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承担与中国国情相应的国际责任,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请进来”上,继续扩大开放,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人才,引进外资,促进中外合作。敞开国门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话语权,使中国大国形象深入人心,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加强世界各国经贸合作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经济理念,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统筹布局加强经贸合作,共享共建基础设施,同世界各国共同推进经济发展,促使各国一起共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一方面,中国依据自身大的经济体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内部的沟通协调机制,与各个国家构建更有利的共同利益网,在与各国家的交往中寻找新的经济动力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互通建设,使世界各国与我国的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化。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加大各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和协调,增强物流贸易的深度联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为基础加速推进与欧亚自贸区谈判,进一步实现低关税和零关税。
(三)包容共美促进文化交流
“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7〕当前中国的优秀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国也在汲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发展自身,中国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认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打破不同文明之间的“墙”,打开不同文明之间的“门”。首先,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世界因文明的多样性而丰富多彩,中国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着力保护亚洲文化遗产促进民心相通。其次,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本身并无冲突,中国接受文明的多样性,与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与艺术的互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中国优秀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不断推出文化旅游精品,将文化通过旅游更好地展示出去。同时加强中国与世界在文学、翻译、音乐和影视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为国外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最后,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文化的活力在于交流互鉴,中国要坚持开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合作平台,加强媒体之间的交流,建立文化交流和合作产业,借助以微博、微信、微资讯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增进中外各方分享资源,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创造途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3〕李包庚.世界普遍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国社会科学,2020,(04):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7〕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4.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