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01年3月~2010年3月80份不合格血液检测样本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资料总结。结果 8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中,溶血35份,占43.75%;血液凝固10份,占12.50%;样本延迟送检17份,占21.25%;抗凝剂使用不当9份,占11.25%;药物影响9份,占11.25%。结论 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全文查看链接
2.2.5 患者在服用一些药物后进行血液检验,将会出现很多异常现象。服用的药物不同,其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对血液检验时各项指标的影响也各有不同。如抗生素类药物(氯霉素、博来霉素等)或抗癌药物(阿糖胞苷、长春新碱、长春碱等)会引起贫血[3];抗抑郁药物(地昔帕明、丙米嗪等)或者利尿药(乙酰唑胺、利尿酸等)会导致人体白细胞的生成减少;肾上腺素或者皮质类固醇会使凝血的时间缩短;四环素等可使凝血的时间延长;水杨酸盐或者奎宁可使血沉减慢;氨基青霉素或者维生素K、A等可使血沉加快。本文血样中9份不合格的原因是检测前服用过药物。其中1份血样白细胞数目明显低于正常值,经询问是由于该患者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所致,1例血样在正常操作流程的前提下凝血的时间明显短于正常人,经询问该患者近期服用过皮质类固醇药物。3份高脂肪血液标本,经询问这3例患者为肿瘤科收诊的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营养状态不良,一直滴注脂肪乳进行营养支持。血液检验前服用过一些药物将会干扰检测指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进行相应检测。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