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孔子赋予君子以道德的含义。君子以学为起点,做学问的目的是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为学掌握君子之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是积极入世的,以济世救民为最终目标。弘扬君子之道对发展我们的社会有着重大作用。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
一、君子人格
文化的目标是塑造人格,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1]《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一百余次,是《论语》的核心概念之一。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获取的。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2]“尹”,代表治事;“口”,代表发布命令。“君”的含义即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贵族有条件接受规范的教育,而地位低的人一般没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这种教育素质的差别,会影响人们道德修养的水准,于是君子成为个体修养上的楷模。君子一词又被引申为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君子从“有位者”转变成了“有德者”。[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各国的变法中逐渐承认了私田的合理化,导致了奴隶主政权的下移,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大夫。传统的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转变,从“学在官府”变为私学兴起。[4]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人,那时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制度崩坏,社会秩序混乱。孔子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先恢复周礼,周公可以凭借政治力量可以推行周礼,但是在孔子的时代,周天子权力式微,仅靠外在的力量已经无法恢复周礼。
因此孔子将目光转向人的内在修养,希望通过由内而外的方式重塑周礼。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仁”,认为人们只有内在具备仁爱之心才能主动认可并按照周礼来行事,孔子感叹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具备仁德的人,孔子则将其称为君子。孔子寄希望于培养有道德的君子,然后由君子治理国家,使国家重新走上文明和秩序。[5]
二、君子好学
《论语》首篇是《学而》篇,为学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是提升人格的途径。《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们的天性是相近的,是后天的“习”导致人与人之间有了差距。因此“学”对一个人的人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忠信等品质比较常见,而难得之处在于好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这是《论语》的开篇。[6]君子不仅要学,而且要按照所学的内容经常实行。随时随地学习,在自己的修行下获得品德、境界的提升,这无疑会带来一种莫大的愉快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万里赶而来,相互提高,这是学习中的快乐。君子之学是为己之学,因此君子可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如今我们所说的“学”主要指学习知识或技能,孔子的“学”则与此不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学”是孔子年谱的起点。在《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所学的主要是诗书礼乐。说一个人学问好,不是仅仅说他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说他做人好、做事对,合乎君子之道。学问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或技能,而是在为人处世方面,是广义的学,是现实的实践行为。狭义的学才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是学习文献知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思”是向内求,是主体进行思考,“学”是向外求,常常指实践修养。“思”可以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但如果不与“学”结合,常常流于空虚妄想,这样的“思”对人是有害的。只“学”而不思考就会不知所学,会迷惘,也即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因此君子应该注重学思结合,要做到广泛的学习并且坚定志向,还要恳切的提问,思考当前的问题。
三、君子道者三
(一)仁者不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所做的三件事,我还没做到,仁爱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是孔子的核心觀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是内在的情感,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悌是仁的根本,将仁的根本点立足于家庭成员的情感上。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敬重父母。
将对父母的孝扩充到天地就成了大孝,人有了社会责任感,广泛的爱众人,更要亲近有仁德的人,由此仁获得了普遍性。在社会中,君子奉行的是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要在社会上有所成立,也要让他人成立,自己想要通达,也要让他人通达。只有每个人都成立、通达,整个社会才能进步,在社会中的个人(我)也才有了成立、通达的基础。“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恕”道,也即是君子之道。[7]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孔子虽将仁立足于人的情感,但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依旧是恢复周礼,因此孔子指出了“克己复礼”是仁。礼字的原义是指宗教上的祭祀仪式,周礼即周公所制的礼乐规范,外在强制性的礼制规范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行,就内化为人们自觉的选择。君子不会通过违反礼去满足物欲,人们都渴望财富与地位,但是不用正当的方式,君子是不会接受的。君子哪怕在匆忙急促、困难奔波时也不会违背仁德和礼制。克己的最高要求则是为仁道而牺牲自我,但牺牲生命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必要时候,以身死换仁存。 孔子注重的是礼包含的内在情感而不是外在形式,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与其奢华浪费不如节俭朴素;丧礼,与其仪式隆重,不如内心悲伤。“戚”这种内心的情感在丧礼中处于根本地位,仪文形式则是次要的。
人何以成“仁”?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人们对父母兄弟孝悌,对社会他人行仁义,这就是为仁。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这就提出了为仁的主体性原则,使君子有足够的信心去实现仁道。当君子实行仁道而没达到所预期的结果时,就要反身内求。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寬以待人。《礼记》中引用孔子的话说:“射有似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为仁由己,所以君子要时常内省,达到内省无咎,便可以不忧不虑。
(二)知者不惑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这是《论语》一书的结篇,《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以知命、知礼、知言结篇。这完整的体现了君子做学问的始终,人们通过为学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境界,最后完成自己的人格,成为知命、知礼、知言的君子。如朱子所说“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君子首先敬畏天命,天命不易知,人生经历积累到一定阶段(如到了五十岁)才能说自己知道了天命。孔子曾有感:“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论语.宪问》)仁道的兴废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命决定的,命似乎对具有正面价值的仁道没有认同感。这样的“命”显然不像基督教的上帝一样具有惩恶扬善的性质,是一种盲目的必然性也就是“时命”。而“天命”则是具有终极价值的,天命是人们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知这种天命。尽管承认有外在的时命对人进行限制,但君子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天赋予我们的道德文化使命,努力实现仁道。君子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使命,遇到事情时才不会迷惑。
(三)勇者不惧
勇者不惧,但孔子不赞成鲁莽型的勇敢。子路问孔子如果率领部队会和谁一起去?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暴虎冯河就是鲁莽,容易送死,孔子赞成的是面对事情有畏惧的心理,可以做详细的计划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勇者。孔子的哲学中智仁勇三者是不可分的,大勇之人一定有知有仁。
春秋末年是大乱世,孔子认为邦无道时,需要危言孙行。孔子用义来规范、限制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君子崇尚勇,但首先必须符合义,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会成为强盗。可见“义”排在勇的前面。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礼也是排在勇之前的。好勇却不好学的弊端是会出乱子,“学”也是排在勇之前的。这样一来,只有符合义、礼、好学等条件后,君子之勇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君子入世
孔子多次批评管仲不知礼,但又称赞管仲有仁德,因此桓公多次合会诸侯而不凭借战争,是由于管仲的力量。管仲虽然私德不检点,但是凭借他的能力,免百姓于灾难,这正是仁的实现。孔子一生奔波都是为了实现他的外王目标。[8]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如果能够广泛的施慧于百姓,而且能帮助大家,孔子说这不只是仁了,已经达到圣了。可见圣比仁高一个层次,外王是内圣的目标。儒家不同于道家,始终带着一种兼济天下的责任感。这又不同于佛家度化人,佛家的底色是悲,目标是来世;儒家的底色是乐,是君子之乐,目标是此世。
《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弟子们谈论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从治国为政方面回答,孔子对之报以一笑。此时曾皙鼓瑟的声音渐渐停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说他的志向不同于前三人,而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在暮春的时候天气渐渐变暖,春天的衣服做好后,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曾皙的理想听上去没有前三子远大,但是孔子喟然长叹说:“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志向呢?因为只有在大同之世,君子的内圣外王理想实现后,百姓才能免于战乱,社会恢复礼制,人人能够安稳的生活,此时才能悠游自在的吹风游泳唱歌。曾皙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君子的理想生活,是在孔子颠沛半生后,不能不心驰神往的。
本文把君子之道分为内圣与外王两部分,将“为学”作为主线。通过分析君子的字义、君子在《论语》中的内涵,还原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构想,为当今弘扬君子之道找到一些有益的参考。
君子之道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践行仁道、履行天命、完成道德文化使命。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行为要符合礼制,心灵需要保持仁爱,应保持乐观的态度。儒家始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帮助他人共同成立,保持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参与社会生活,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践行君子之道,刻不容缓。[9]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 [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张映伟.《论语》中君子含义的演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4]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5]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7]Fung Yulan.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8]卢晓晴.圣、贤与君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02).
[9]周建标.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4):12-16.
作者简介:景林希(199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武汉大学在读硕士,先秦哲学方向.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
一、君子人格
文化的目标是塑造人格,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1]《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一百余次,是《论语》的核心概念之一。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获取的。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2]“尹”,代表治事;“口”,代表发布命令。“君”的含义即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贵族有条件接受规范的教育,而地位低的人一般没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这种教育素质的差别,会影响人们道德修养的水准,于是君子成为个体修养上的楷模。君子一词又被引申为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君子从“有位者”转变成了“有德者”。[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各国的变法中逐渐承认了私田的合理化,导致了奴隶主政权的下移,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大夫。传统的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转变,从“学在官府”变为私学兴起。[4]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人,那时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制度崩坏,社会秩序混乱。孔子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先恢复周礼,周公可以凭借政治力量可以推行周礼,但是在孔子的时代,周天子权力式微,仅靠外在的力量已经无法恢复周礼。
因此孔子将目光转向人的内在修养,希望通过由内而外的方式重塑周礼。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仁”,认为人们只有内在具备仁爱之心才能主动认可并按照周礼来行事,孔子感叹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具备仁德的人,孔子则将其称为君子。孔子寄希望于培养有道德的君子,然后由君子治理国家,使国家重新走上文明和秩序。[5]
二、君子好学
《论语》首篇是《学而》篇,为学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能力,是提升人格的途径。《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们的天性是相近的,是后天的“习”导致人与人之间有了差距。因此“学”对一个人的人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忠信等品质比较常见,而难得之处在于好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这是《论语》的开篇。[6]君子不仅要学,而且要按照所学的内容经常实行。随时随地学习,在自己的修行下获得品德、境界的提升,这无疑会带来一种莫大的愉快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万里赶而来,相互提高,这是学习中的快乐。君子之学是为己之学,因此君子可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如今我们所说的“学”主要指学习知识或技能,孔子的“学”则与此不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学”是孔子年谱的起点。在《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所学的主要是诗书礼乐。说一个人学问好,不是仅仅说他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说他做人好、做事对,合乎君子之道。学问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或技能,而是在为人处世方面,是广义的学,是现实的实践行为。狭义的学才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是学习文献知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思”是向内求,是主体进行思考,“学”是向外求,常常指实践修养。“思”可以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但如果不与“学”结合,常常流于空虚妄想,这样的“思”对人是有害的。只“学”而不思考就会不知所学,会迷惘,也即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因此君子应该注重学思结合,要做到广泛的学习并且坚定志向,还要恳切的提问,思考当前的问题。
三、君子道者三
(一)仁者不忧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所做的三件事,我还没做到,仁爱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是孔子的核心觀念。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是内在的情感,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悌是仁的根本,将仁的根本点立足于家庭成员的情感上。孝顺父母不仅仅是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敬重父母。
将对父母的孝扩充到天地就成了大孝,人有了社会责任感,广泛的爱众人,更要亲近有仁德的人,由此仁获得了普遍性。在社会中,君子奉行的是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要在社会上有所成立,也要让他人成立,自己想要通达,也要让他人通达。只有每个人都成立、通达,整个社会才能进步,在社会中的个人(我)也才有了成立、通达的基础。“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恕”道,也即是君子之道。[7]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孔子虽将仁立足于人的情感,但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依旧是恢复周礼,因此孔子指出了“克己复礼”是仁。礼字的原义是指宗教上的祭祀仪式,周礼即周公所制的礼乐规范,外在强制性的礼制规范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行,就内化为人们自觉的选择。君子不会通过违反礼去满足物欲,人们都渴望财富与地位,但是不用正当的方式,君子是不会接受的。君子哪怕在匆忙急促、困难奔波时也不会违背仁德和礼制。克己的最高要求则是为仁道而牺牲自我,但牺牲生命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必要时候,以身死换仁存。 孔子注重的是礼包含的内在情感而不是外在形式,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与其奢华浪费不如节俭朴素;丧礼,与其仪式隆重,不如内心悲伤。“戚”这种内心的情感在丧礼中处于根本地位,仪文形式则是次要的。
人何以成“仁”?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人们对父母兄弟孝悌,对社会他人行仁义,这就是为仁。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这就提出了为仁的主体性原则,使君子有足够的信心去实现仁道。当君子实行仁道而没达到所预期的结果时,就要反身内求。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寬以待人。《礼记》中引用孔子的话说:“射有似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为仁由己,所以君子要时常内省,达到内省无咎,便可以不忧不虑。
(二)知者不惑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这是《论语》一书的结篇,《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以知命、知礼、知言结篇。这完整的体现了君子做学问的始终,人们通过为学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境界,最后完成自己的人格,成为知命、知礼、知言的君子。如朱子所说“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君子首先敬畏天命,天命不易知,人生经历积累到一定阶段(如到了五十岁)才能说自己知道了天命。孔子曾有感:“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论语.宪问》)仁道的兴废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命决定的,命似乎对具有正面价值的仁道没有认同感。这样的“命”显然不像基督教的上帝一样具有惩恶扬善的性质,是一种盲目的必然性也就是“时命”。而“天命”则是具有终极价值的,天命是人们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知这种天命。尽管承认有外在的时命对人进行限制,但君子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天赋予我们的道德文化使命,努力实现仁道。君子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使命,遇到事情时才不会迷惑。
(三)勇者不惧
勇者不惧,但孔子不赞成鲁莽型的勇敢。子路问孔子如果率领部队会和谁一起去?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暴虎冯河就是鲁莽,容易送死,孔子赞成的是面对事情有畏惧的心理,可以做详细的计划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勇者。孔子的哲学中智仁勇三者是不可分的,大勇之人一定有知有仁。
春秋末年是大乱世,孔子认为邦无道时,需要危言孙行。孔子用义来规范、限制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君子崇尚勇,但首先必须符合义,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会成为强盗。可见“义”排在勇的前面。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礼也是排在勇之前的。好勇却不好学的弊端是会出乱子,“学”也是排在勇之前的。这样一来,只有符合义、礼、好学等条件后,君子之勇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君子入世
孔子多次批评管仲不知礼,但又称赞管仲有仁德,因此桓公多次合会诸侯而不凭借战争,是由于管仲的力量。管仲虽然私德不检点,但是凭借他的能力,免百姓于灾难,这正是仁的实现。孔子一生奔波都是为了实现他的外王目标。[8]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如果能够广泛的施慧于百姓,而且能帮助大家,孔子说这不只是仁了,已经达到圣了。可见圣比仁高一个层次,外王是内圣的目标。儒家不同于道家,始终带着一种兼济天下的责任感。这又不同于佛家度化人,佛家的底色是悲,目标是来世;儒家的底色是乐,是君子之乐,目标是此世。
《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弟子们谈论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从治国为政方面回答,孔子对之报以一笑。此时曾皙鼓瑟的声音渐渐停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说他的志向不同于前三人,而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在暮春的时候天气渐渐变暖,春天的衣服做好后,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里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曾皙的理想听上去没有前三子远大,但是孔子喟然长叹说:“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志向呢?因为只有在大同之世,君子的内圣外王理想实现后,百姓才能免于战乱,社会恢复礼制,人人能够安稳的生活,此时才能悠游自在的吹风游泳唱歌。曾皙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君子的理想生活,是在孔子颠沛半生后,不能不心驰神往的。
本文把君子之道分为内圣与外王两部分,将“为学”作为主线。通过分析君子的字义、君子在《论语》中的内涵,还原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构想,为当今弘扬君子之道找到一些有益的参考。
君子之道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践行仁道、履行天命、完成道德文化使命。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行为要符合礼制,心灵需要保持仁爱,应保持乐观的态度。儒家始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帮助他人共同成立,保持儒家积极的入世态度,参与社会生活,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践行君子之道,刻不容缓。[9]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 [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张映伟.《论语》中君子含义的演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4]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5]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7]Fung Yulan.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8]卢晓晴.圣、贤与君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02).
[9]周建标.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4):12-16.
作者简介:景林希(199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武汉大学在读硕士,先秦哲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