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日前,听了一节语文课,内容是《林黛玉进贾府》。整节课教学环节齐全,重点突出。课上得干净利落,特别是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优美动听的声音,流畅而有文才的语言,更是令在场的评委大加赞赏。但不知为什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思了想去,觉着大概缺少几个度吧
一、缺乏深度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林黛玉进贾府》是其中精彩的一个片段。把它选入教材,就是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红楼梦》的魅力。但一节课听下来,我们即没有感受到《红楼梦》思想的厚重,也没有领略到它艺术的精湛。教师只是很表层地分析了文中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这些写法的作用、独到之处、林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等教师却没有引领学生作深层剖析。课堂上除了让学生机械地了解几种描写方法外,就是呈现给学生一个静态的平面的林黛玉的照片,而不是一个鲜活的
有立体感的生命形象。试想这样的语文课怎么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缺乏广度
在文学的百花园中,作品浩如烟海,形象多如繁星,各种流派、思潮层出不穷。教学中我们没精力没可能将他们一一介绍给学生,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范文,借一斑窥全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讲文章、谈形象,而应该对教材所选做发散性的拓展。即从篇章入手,多层次、多纬度地探究、拓展、挖掘和延伸,力求通过一个“点”而让学生掌握一个“面”。本节课分析林黛玉,可以引出“十二钗”;也可以对人物前后进行比较,或与其他作品中人物比较。这样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而且通过对比,作家的风格、形象的特点也凸显出来了,更便于掌握。这样每节课渗透给学生的是星星点点,零散而不系统的,但积累下来,将这众多的“点”有序地连缀起来,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关于文学的“网”。我们不敢奢望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把学生都培养成文学家,但至少通过这样的熏陶,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学功底。当然驾驭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本身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教师把握好 “度”。达不到“度”,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超过了“度”,会把学生领进迷宫。要做到开则有序,收则有度,收放自如。
三、缺乏亮度
这节课虽然顺利地完成了,但听后却兴奋不起来,总觉着不过瘾,有隔靴搔痒之感。究其原因,是课堂上缺乏亮点和精彩点。这就如同看戏,一场没有高潮的戏很难打动人,同样,一堂没有亮点和精彩点的课也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林黛玉的性格是一个很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人们的是非观念和美丑评判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昔日的冷美人林妹妹,在当今学生的眼中,50个学生的心目中就有50个林黛玉,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谈谈 ,课堂上就会掀起不小的波澜,即使最后没有按教学计划进行,甚至在学生间也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说的人一吐为快了,听的人目瞪口呆了,难道这不是最佳的教学效果吗?本节课缺的就是这个。师生间的思想感情没有交融、碰撞,没有擦出火花,课堂上哪来的亮点。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向湖中投掷石子的人,要让湖水不时击起浪花,不时荡起涟漪,这样的湖面才更迷人,这样的课堂才精彩、有魅力。
四、缺乏自由度
新课程理念提倡要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不光听,还要参与说、做。而本节课学生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自由。整节课学生跟在教师的后面,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表面看起来,师生互动搞得热烈,而实际上问题的答案很直接,要么在书上,要么含在问话中,教师已给学生准备好了答案,不需要学生思考。语文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而这位老师却把学生束缚得死死的,不许他们有“非分之想”,不许他们偏离“标准答案”,这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扼杀。课堂本应该是宽松、自由的,师生间应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不应独霸讲台唱独角戏,更不应该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让学生个性得到舒展和升腾。
不要让学生做课堂的附庸。如果说学生是一只只色彩各异的风筝,那么教师就是手牵风筝线的人。风筝能否飞高、飞远,全在于对线的掌控。线握的太紧,风筝飞不上天,只有大胆放飞,风筝才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把课堂教学的舞台交换给学生” ,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放权,把思考权、发言权、探究权、时间权等交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对于唤回学生的尊严感、自信心、求知欲、创造欲、成功欲是非常有益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既不独揽大权,也不能完全放权,要做到二者兼备,统筹协调,才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使命。讲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孙志宏,吉林通化师范学院白山分院教师。
一、缺乏深度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林黛玉进贾府》是其中精彩的一个片段。把它选入教材,就是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红楼梦》的魅力。但一节课听下来,我们即没有感受到《红楼梦》思想的厚重,也没有领略到它艺术的精湛。教师只是很表层地分析了文中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这些写法的作用、独到之处、林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等教师却没有引领学生作深层剖析。课堂上除了让学生机械地了解几种描写方法外,就是呈现给学生一个静态的平面的林黛玉的照片,而不是一个鲜活的
有立体感的生命形象。试想这样的语文课怎么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缺乏广度
在文学的百花园中,作品浩如烟海,形象多如繁星,各种流派、思潮层出不穷。教学中我们没精力没可能将他们一一介绍给学生,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范文,借一斑窥全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讲文章、谈形象,而应该对教材所选做发散性的拓展。即从篇章入手,多层次、多纬度地探究、拓展、挖掘和延伸,力求通过一个“点”而让学生掌握一个“面”。本节课分析林黛玉,可以引出“十二钗”;也可以对人物前后进行比较,或与其他作品中人物比较。这样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而且通过对比,作家的风格、形象的特点也凸显出来了,更便于掌握。这样每节课渗透给学生的是星星点点,零散而不系统的,但积累下来,将这众多的“点”有序地连缀起来,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关于文学的“网”。我们不敢奢望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把学生都培养成文学家,但至少通过这样的熏陶,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学功底。当然驾驭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本身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教师把握好 “度”。达不到“度”,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超过了“度”,会把学生领进迷宫。要做到开则有序,收则有度,收放自如。
三、缺乏亮度
这节课虽然顺利地完成了,但听后却兴奋不起来,总觉着不过瘾,有隔靴搔痒之感。究其原因,是课堂上缺乏亮点和精彩点。这就如同看戏,一场没有高潮的戏很难打动人,同样,一堂没有亮点和精彩点的课也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林黛玉的性格是一个很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人们的是非观念和美丑评判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昔日的冷美人林妹妹,在当今学生的眼中,50个学生的心目中就有50个林黛玉,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谈谈 ,课堂上就会掀起不小的波澜,即使最后没有按教学计划进行,甚至在学生间也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说的人一吐为快了,听的人目瞪口呆了,难道这不是最佳的教学效果吗?本节课缺的就是这个。师生间的思想感情没有交融、碰撞,没有擦出火花,课堂上哪来的亮点。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向湖中投掷石子的人,要让湖水不时击起浪花,不时荡起涟漪,这样的湖面才更迷人,这样的课堂才精彩、有魅力。
四、缺乏自由度
新课程理念提倡要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不光听,还要参与说、做。而本节课学生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自由。整节课学生跟在教师的后面,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表面看起来,师生互动搞得热烈,而实际上问题的答案很直接,要么在书上,要么含在问话中,教师已给学生准备好了答案,不需要学生思考。语文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而这位老师却把学生束缚得死死的,不许他们有“非分之想”,不许他们偏离“标准答案”,这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扼杀。课堂本应该是宽松、自由的,师生间应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不应独霸讲台唱独角戏,更不应该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让学生个性得到舒展和升腾。
不要让学生做课堂的附庸。如果说学生是一只只色彩各异的风筝,那么教师就是手牵风筝线的人。风筝能否飞高、飞远,全在于对线的掌控。线握的太紧,风筝飞不上天,只有大胆放飞,风筝才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把课堂教学的舞台交换给学生” ,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放权,把思考权、发言权、探究权、时间权等交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对于唤回学生的尊严感、自信心、求知欲、创造欲、成功欲是非常有益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既不独揽大权,也不能完全放权,要做到二者兼备,统筹协调,才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使命。讲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孙志宏,吉林通化师范学院白山分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