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探究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柏松.县域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25.
  摘 要 农机管理工作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县域开展农机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的现代化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机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及目前县域农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应策略,进而推动整体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县域农机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F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58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至关重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意义重大。农机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引进各种先进的农机设备,不断完善优化农机技术和手段,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1 重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机技术的更新使得传统农业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各项农业作业效率和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对于当前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国外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仍相对落后,加强县域农机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各项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能够有效带动整体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为农民营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从整体上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2 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
  我国针对农机管理仍然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进而导致农机应用范围相对较小,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也不够系统完善,整体管理较为混乱,责任机制不清晰,严重限制了县域农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机管理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支持,且无法快速得到反馈和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部门、企业并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导致农机管理一直处于较为缓慢发展的状态。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导致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与当地的农业经济相对接,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和价值[2]。
  2.2 缺乏资金及技术型人才
  目前我国农机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但是因为农机生产及投入使用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相关管理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发展,同时农机管理更加侧重于服务型工作的开展,使得整个行业表现出人才匮乏现象。现阶段大部分农机部门的人员往往年龄较大且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综合素质水平及能力不达标,无法有效协助当地农民开展农机应用,也不能及时地了解当地农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及技术难题等,使得企业和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3 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现有的农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业务学习,知识结构老化,对于产品、新知识的接受度较为滞后,不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机服务,提供农机服务的质量、态度、技术水平等方面均与农机服务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经过改革和调整的农机服务制度体系中,仅有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机构相对健全,但服务内容单一、覆盖面狭小,只能为客户提供一些简易的农机服务,对于其他更为深层次的农机使用服务需求则很难实现。在乡(镇)级别的农机生产和管理服务组织机构中,服务产品单一,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
  3 措施
  3.1 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农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多种原因,农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事故的频发,对于保障人们的安全和机械正常使用和运行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农机管理与服务中,一定要加强管理,完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情况需要在各农机单位中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员,专职负责农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机构的责任人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备执法的主体资格;县农机局应继续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理的执法和检查力度,查处农业机械的重大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案件,做好基层农机安全工作开展[3]。
  3.2 加大人才引进及宣传培训力度
  针对农机高效化的生产特性进行宣传,不断地吸引和培养专业化人才,使整个农机行业表现出机械化与自动化相结合的现代化生产服务特征,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工作的开展。1)应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利益开展相应的农机惠民政策,通过多元化的手段进行政策的宣传与推广,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增强农民对于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认可程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业经济收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2)企业应充分意识到农机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意义,进而实现企业和农民的经济双赢;加大企业在农机生产及服务提供方面的精准度,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3)还要加大对于农业管理服务创新型人才的输入和输出,尤其是不断培养更加专业化的高精尖综合人才,以此更好地结合农业发展状况,改进和优化县域农机管理工作[4]。
  3.3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强化企业和农机各个部门职工和服务人员的主体价值观意识,充分明確企业和农民的真实需求,使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形成正确的服务观点和理念,深入地了解并准确掌握企业和农民在农机运营管理服务活动中的特点与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企业和农民对于企业在现代农业生产期间的服务需求。加强对农机各部门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农机管理服务意识,宣传和推广与农机技术管理服务相关的知识,促进我国农业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改善和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提高农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   3.4 抓住优势产业,创建特色型农机
  树立“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理念,由原来单一粮食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向捕鱼、畜牧业、林果业、基础设施农业等整体大农业机械化的转变,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覆盖率,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发展水产行业,重点研究增氧机、投鱼式渔船、水产品加工机械和相关技术;围绕发展畜牧业,重点开展青贮切碎机、饲料混合机、喂料机、清粪机等机械及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蔬菜产业,重点抓好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通过对农机新科技新设备和机具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了特色产业的机械化生产作业技术水平和优良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增值[5]。
  3.5 做好市場的管理和引导
  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尤其是在市场中缺乏有关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规范。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有必要加强对于农机市场的科学性研究与引导,改善农机市场中存在问题的管理与控制方式,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及标准。尤其是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结构及产业形式等制定符合要求的标准,以更好地调整整体产业结构的布局,打造一套完善的新型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与标准,更好地在农业经济市场中发挥其作用,实现农民经济的增收及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农业经济中农机管理的规范化,使各项规范制度更加科学标准,不断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4 结语
  加强农机管理和服务,提高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各级农机行业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大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农机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扶持力度,扩大农机管理和服务的覆盖面,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阮若飞.加强县域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9(14):26.
  [2] 郑镁宁.加强农机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河南农业,2011(11):64.
  [3] 戴宗奎.发展农机化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J].四川经济研究,2005(3):14.
  [4] 李茂林.加强农机管理服务助推农村经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7(3):83.
  [5] 罗思远.加强乡农机站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村经济,1991(7):8-9.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刘圭金,赖致泉.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05.  摘 要 人工造林是以人为的方式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及生态适应性进行科学造林,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应进行科学规划,结合实地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为提升人工造林的规模和效率,就需要采取高效的造林技术及抚育技术,促进林业的良好发展。阐述了人工造林的意义,然后从多个方面对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展开探究。  关键字
刘淮兵.淮安市林下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13.  摘 要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是著名的“意杨之乡”。淮安市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针对淮安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林下经济;现状;发展对策;江苏省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高 阳,胡 楠,井昱雯,等.柳毛河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措施及成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97.  摘 要 以柳毛河国有林场为例,对储备林基地的概况进行论述,包括地貌、气候、土壤及植被等方面,并对项目建设的措施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项目建设成效,并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有林场;储备林;建设措施;建设成效  中
王艳春,周 宏.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01.  摘 要 在林木种植的土壤中使用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林木土壤的理化特性,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理念下,林木种植中大量使用有机肥,对于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围绕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展开论述,针对有机肥的
摘 要:本文结合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计方案,通过介绍该方案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论述象征表现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象征表现 非物质文化 形态表达  1.象征表现的理论基础  建筑形态即建筑的外形,是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建筑的特征,好的建筑形态常常给人以美的感觉。“感动我们的不是它们的形式,而是这些形式暗示和传达的思想和信息”象征正是暗示和传达这种思想和信息的常用手法。  象征
期刊
毛 宸.家庭农场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11.  摘 要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频频提到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迅速发展,其发展前景广阔,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提升了区域经济实力。因此,发展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在农村经济问题上关注的焦点。目前,家庭农场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对此,阐述家庭农场当下面临的融资困难环境,
张晓磊.林业工程与生态结合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24):-89.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绿色生态,生态林业工程已经成为发展林业工程中的新业态。生态林业工程利用精细化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长远发展的理念,让林业工程成为生态的提升者。基于此,以绿色生态与林业工程的相得益彰为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林业;绿色林
高成功,陈 光,许会会,等.农艺措施对马家沟芹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1,15(24):-123.  摘 要 山东省马家沟芹菜是中国芹菜空心类型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良农家品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第1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绿叶类蔬菜。其叶梗嫩黄、空心棵大、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氨基酸和有益矿物营养元素含量高。通过研究发现,马家
徐 鑫.生态农业下农业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2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概念被广泛提及,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使得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将农业环保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而且有力保障了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因此,對生态农
王 群.湘西州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29.  摘 要 湘西州是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种植区域,近些年其依托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以湖南省湘西州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特征分析入手,剖析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制约湘西州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拓展湘西州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  关键词 农产品;网络营销;品牌;湖南省湘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