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探究性实验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探究性实验学习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主导思想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改革的核心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性实验,建立概念,感悟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规律的建立过程,学习其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探索的能力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教学的薄弱环节。2009年9月新课程改革即将在青海省启动。要实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必须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可以直接借鉴使用的案例比较少,而且学校和教师在认识上存在顾虑,一是担心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高考成绩,把实验探究与知识学习对立起来,顾不了学生长远发展;二是认为设计探究性实验的难度太大,教师力不从心。而且在选择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时存在误区,一些教师盲目热衷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中的高精尖内容,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的高雅和圣洁。于是卫星的运转、导弹的飞行、纳米技术、干细胞研究等超越学生生活实践的课题比比皆是。长此以往,挫伤了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热情,甚至于对这些相关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恐惧。
  另外,在探究性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有走向两个极端的倾向。一种是教师只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经常无果而终;另一种是教师只要上探究性实验课,就高度开放,任凭学生过度自由,课堂效益极低,学生不仅对知识未能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更得不到培养。
  此外,在探究性实验的应用上过分依赖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数字实验室也不可取。数字化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研究的一个好工具,尤其对定量分析类和大量实验样本数据的采集、处理方面的优势是常规实验设备无法企及 的,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虽然精度高、数据量大、结果更准确,但对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创新的训练明显不如常规实验。
  2探究性实验学习应达到的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性研究,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
  得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了解并关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初步学会自然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尤其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要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学会:客观地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的相关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3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
  探究性实验设计模式的组织实施除了遵循探究性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主体性原则:
  探究性实验设计关注学生自主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
  给学生。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面对设计任
  务与原有知识和方法技能产生联想,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
  方案进行验证。
  3.2探究性原则:
  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将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
  握的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为未知情景,给学生提供隐藏有学习
  目标、学习信息的背景资料,为学生创设将实验设计任务与
  原有认知水平联系起来的学习情景,将学生置于一种问题状
  态,并接触解决未知教学内容的一切材料,在开放的情景中
  体验、决断和操作。
  3.3实践性原则:
  要贯彻“学中用,用中学,学用一体”的思想。教师必须停止说教和唱独角戏,将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外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现实事物,如鼓励学生将想法表达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等。
  3.4统一性原则:
  实验设计的探究任务应该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所有引发探究和促进探究的课堂情景应该既与学习任务的解决相一致,又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相统一;既相对于原有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或矛盾,又保证学生通过探究有解决的可能性。
  3.5表现性原则:
  由于原理选择、方案设计和探究实践必须让学生实
  施,就要求学生个体、小组进行探究后,向其他学习成员
  展示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探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可以或应该怎么做,即提倡
  每位学生具有参与和表现的热情。
  3.6廷缓下结论原则:
  由于实验设计是一项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既可能由于经验和方法的欠缺而提出一些不理想甚至错误的设想,也可能出现多个不同的但可以实施的方案,此时教师不应过早做出评判,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其错误方案,通过“试错”获得新知,强化知识的掌握。
其他文献
快乐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勤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的。初中的学生认为数学是很枯燥乏味的,一提起数学他们的头都大了;他们一上数学课就不用说了,硬着头皮撑到下课,这都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的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未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没有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让
期刊
[摘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中考成绩贵在平时的教学。   [关键词] 语文;中考;作文   如何教好语文呢?下面我把我平时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交流如下:   (一)“亲其师,信其道”—— 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语文!    要想学生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首先的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位老师。学生一旦和你关系处理的极好,他自然会爱上你所教授的学科。学语文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当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事实也告诉我们,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惟有实践,才有创新;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用好用活教材,重视动手操作,丰富课外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实践能力,造就一大批实践型的人才,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
期刊
[摘要]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改变课程实施过强调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悟语言妙处,学会语言本领。--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根本。   纵观几十年众多语文教师的语文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专家、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教育界不断地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度探索,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适合高中生学好数学的方法,让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造成高中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探索适合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转变学习方式,以便使成绩在
期刊
[摘要]课堂上,学生插嘴正说明学生在思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体现,是学生创新的前奏。如果教师仅是为了课堂的整齐划一,而对学生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的制止,岂不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萌芽。作为教师,只有提高课堂机智、课堂临场应变能力,采取种种科学、灵活的方法组织教学,用一种接纳、包容、巧用的态度来化解看似“恼人”的“插嘴”,让学生在放松的、愉快的、没有约束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最精彩的教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形 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转变角色,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 中努力尝试和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 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 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一、引言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困扰英语教师的一个主要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包括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即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部分。要想把间接知识同直接知识结合起来,把理论用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比较完全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把书本知识同练习、实验、制作、参观、调查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直接经验的勇士发展相应的智力。 几年的教学尝试足以证明,电化教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是以电教媒体的运用为主要手段向学生能够传授知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训练。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的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此,强调把阅读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必须重视语言的“内化”,使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并能在需要时招之即来、呼之即出。  1理解——内化的前提  
期刊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