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识的“难问题”在于意识具有主观性、私人性,由于意识总是指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它如何与客观的物质世界相契合就成了意识领域的难问题。传统形而上学中有三种解决方案:笛卡尔式的心——身二元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本文意在解释它们各自的解决方法并说明遗留问题,意识的难题在这三种框架下都没能得到完美地解决,意识问题的研究还需要新方法的注入。
关键词:意识;难问题;三种解决方案
意识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中的难题。给意识下定义是很难的,似乎没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定义可以把握意识的本质,这是因为意识总是指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具有主观性。我们的主观感受和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述之间存在着某种经验关联,但是其中总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无法跨越,我们无法感知他人的经验,也无法让他人感知我们的经验,那我们如何描述经验的产生及其特性?大卫·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提出了意识的“易问题”与“难问题”。“易问题”涉及的是对脑的客观研究,以及对信息辨别、整理、集中注意力等功能,它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难问题”解决的是感受从何而来的问题,我们的大脑存在着处理信息的方式,但也的确存在着主观层面。一般认为大脑产生了意识,那为什么一个具有物理基础的东西会产生出精神的存在?由于意识的主观性,一个重要的问题便凸显出来:意识如何与物质世界相契合?尤其是意识如何与大脑的运作过程相匹配? 意识的主观性可以说是意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意识之谜的关键。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传统上有三种解决方案:二元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一、心—身二元交互论
心—身问题是关于人类的心灵和身体(尤其是大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当心灵和身体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实体时,它们如何交互作用的问题便产生了。
人类历史进入到十六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随之带来的是机械论的世界观。根据伽利略的观点,我们经验到两类性质,第一性质是那些可以量化的性质,如大小、形状、质量等事物内在的、固有的性质,第二性质是主观性质,如颜色、气味、声音等。自然本身只是由机械的第一性质构成的,那些我们在日常经验中遇到的其他性质,只是自然表现为我们对它的主观经验。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实则把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二分,在此基础上,笛卡尔(Rene Descartes)把这种关系形而上学化了,提出了著名的心—身二元交互论。笛卡尔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由两种截然不同、不依赖于其他东西而独立存在的實体构成——物理实体和精神实体。物理实体占有空间,其属性为广延性,遵循自然规律运动;精神实体为人所特有,不占有空间,其属性为思维,遵循自由意志运动。由于人不同于物理实体和动物,既有作为物理实体的肉体,又有精神实体的心灵,这样一来心—身关系的问题便突出表现出来。虽然理论上它们是如此不同,但是在经验上它们又确实可以交互影响,如物理事件(被蚊子叮咬),会引起精神事件(痒),精神事件(决定玩电脑游戏)也会引发物理事件(打开电脑)。问题在于,它们是怎么发生的?笛卡尔认为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交互作用的地方在于大脑中央的松果腺,它横跨左右大脑,并且没有被分为两半,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在松果腺中发生联络。
尽管笛卡尔给出了一种心—身交互作用的解释,但这个答案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只要他承认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的严格区分,并承认松果腺同样是物质实体,那么关于物质的松果腺究竟如何与精神的心灵交互作用的问题就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在非物质的心灵和它的物质延伸之间缺乏一个经验上可识别的交汇点,这是困扰二元论的问题,并且这也是现代许多哲学家摒弃实体二元论的原因。
二、唯心主义
在解释心—身如何交互作用、意识如何与物质世界相契合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做法就显得“聪明”多了——取消了物理实体的存在,大脑的活动过程只不过是存在于心中的观念。这样心—身交互作用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可以和心交互作用的东西了。
十八世纪英国的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便是唯心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存在都与“我”的心灵有关,没有心灵就没有存在。贝克莱把我们的心灵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心灵的对象只有观念,我们的心外没有存在物。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外在事物的存在,根本就没有心外的存在。一切存在要么是心,要么是心所感知到的东西,也就是观念。当被问到窗外的树木、房屋、河流等物理实体时,贝克莱会认为它们不过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主观感受、主观印象而已,并且我们对于我们主观印象的确认是无疑的。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早期,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都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尽管他们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一样的:外在的物质世界不过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感觉意识,我们经验到的世界都是心的存在。这样一来,外部的物质世界就被取消了,意识和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唯心主义努力地用意识去建构存在,尽管他们的努力有一定成效,心—身问题看似被完美地解决了。但是,我们真的愿意抛弃物质世界吗?我们确确实实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房屋、交通工具、花草树木等都是那么真实存在着,经验上我们很难去相信唯心主义的理论。由于唯心主义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它也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既然意识是私人的、主观的,我们如何在主观的意识领域中确认公共认可的东西,或者说,科学何以可能?唯心主义也不能完美地解决意识难题。
三、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在处理心—身问题时坚持物质实体一元论,在物的意义上去解释心灵的存在。唯物主义者们需要说明的问题是心理现象何以是或随附于物理现象。
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所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后续的哲学家们,一种不同的观点认为,精神事件并不存在,只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样态存在着,这种看法被称作行为主义。最原始的行为主义者可能会否认精神事件的存在,但对于思想着的人来说,思想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现代行为主义者并不会否认精神性东西的存在,然而他们认为人们不应当讨论心理状态,而应把注意力放在行为倾向上。事实上,被我们称作“精神的”东西是以某种方式去行动的模式或倾向。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用“盒子里的甲壳虫”的比喻来反对“私人语言”。他认为公众的验证对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能为一个人所验证的语言是没用的。心理状态也类似,如果心理状态只涉及一个人内心的状态,那我们就不知道对方在谈论什么,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别人看不见的盒子,而我们却在讨论盒子里装的甲壳虫。如果我们精神性的交谈包含客观的内容,那么就要确认精神性的内容和公共可观察到的行为相联系。行为主义把我们的主观意识“翻译”成了公共可观察的行为,但是它却把我们主观性的东西抛弃了,而恰恰这个主观性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想要解释的,心—身问题再一次浮现出来。 由于人们不满于行为主义的理论,再加上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种发现,一种新的解决方式应运而生——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接受了行为主义有关心灵状态是主观的思想,但认为心灵状态可以是内在的,不必要展现在公共可观察的行为上,而且心灵状态是客观世界因果关系中的中间环节,由感觉刺激引起,通过其他心灵状态的互动反过来影响行为。也就是说,心灵状态是通过它与感官刺激、其他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因果关系被界定的。功能主义者依旧没有洞察到心灵的内部,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心灵状态如何引起外部行为?功能主义者又转向了对大脑的研究,他们将心智和大脑比作电脑的软件和硬件。大脑就是一个数字化的计算机,而心灵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但是未来某一天,那些不是由脑物质制成的硬件,也许会和大脑工作得一样好,并与心灵相配。于是,我们会提出一个问题:机器人有意识吗?功能主义不关注也无法解释感受产生的内在状态,并且对于“为什么相同的感官输入却产生了不同的感觉”这一问题,功能主义也无法给予很好的解释。
唯物主义的几种进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但是一旦涉及意识的主观性,“难问题”便出现了。与以上两种解决方案不同,泛心論则在根源处寻找心灵。泛心论的核心观点为:心灵是基本且普遍存在的,简单的原子也有意识状态。尽管泛心论把意识赋予基本的物质实体,解决了通常困惑我们的“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最终产生了意识”的问题,但是这种说法与我们的经验生活背道而驰,我们很难相信石头也会有意识。并且泛心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组合问题”:原子意识是如何组合成为人拥有的复杂意识,很难想象原子意识的存在是如何成为人的意识经验的。唯物主义以物质实体为本原,但是它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精神的存在,因为提出观点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唯物主义在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
小结
意识的“难问题”也被称作“心—身”关系问题,它是意识的形而上学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笛卡尔的心—身二元交互论没有办法在心灵和它的物质延伸之间找到经验上可识别的交汇点;唯心主义违背了人们的日常经验,取消物质实体的存在,即便逻辑上没有问题,大多数人也不愿“相信”它;唯物主义给予意识不同的解释,可是无论如何解释,唯物主义都把握不到意识主观性的东西。这些解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意识的难题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未来意识问题的研究还需要新方法的注入。
参考文献
[1]David Papineau&Howard Selina.Introducing Consciousness[M].London,Icon Books Ltd Press,2012.
[2]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凯思林·希金斯(Kathleen M.Higgins).大问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3]安晖.意识的哲学分析[D].山西:山西大学,2013.
[4]蒋正清,尤洋.意识的“难问题”及其量子解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关键词:意识;难问题;三种解决方案
意识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中的难题。给意识下定义是很难的,似乎没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定义可以把握意识的本质,这是因为意识总是指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具有主观性。我们的主观感受和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述之间存在着某种经验关联,但是其中总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无法跨越,我们无法感知他人的经验,也无法让他人感知我们的经验,那我们如何描述经验的产生及其特性?大卫·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提出了意识的“易问题”与“难问题”。“易问题”涉及的是对脑的客观研究,以及对信息辨别、整理、集中注意力等功能,它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难问题”解决的是感受从何而来的问题,我们的大脑存在着处理信息的方式,但也的确存在着主观层面。一般认为大脑产生了意识,那为什么一个具有物理基础的东西会产生出精神的存在?由于意识的主观性,一个重要的问题便凸显出来:意识如何与物质世界相契合?尤其是意识如何与大脑的运作过程相匹配? 意识的主观性可以说是意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意识之谜的关键。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传统上有三种解决方案:二元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一、心—身二元交互论
心—身问题是关于人类的心灵和身体(尤其是大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当心灵和身体被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实体时,它们如何交互作用的问题便产生了。
人类历史进入到十六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随之带来的是机械论的世界观。根据伽利略的观点,我们经验到两类性质,第一性质是那些可以量化的性质,如大小、形状、质量等事物内在的、固有的性质,第二性质是主观性质,如颜色、气味、声音等。自然本身只是由机械的第一性质构成的,那些我们在日常经验中遇到的其他性质,只是自然表现为我们对它的主观经验。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实则把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二分,在此基础上,笛卡尔(Rene Descartes)把这种关系形而上学化了,提出了著名的心—身二元交互论。笛卡尔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由两种截然不同、不依赖于其他东西而独立存在的實体构成——物理实体和精神实体。物理实体占有空间,其属性为广延性,遵循自然规律运动;精神实体为人所特有,不占有空间,其属性为思维,遵循自由意志运动。由于人不同于物理实体和动物,既有作为物理实体的肉体,又有精神实体的心灵,这样一来心—身关系的问题便突出表现出来。虽然理论上它们是如此不同,但是在经验上它们又确实可以交互影响,如物理事件(被蚊子叮咬),会引起精神事件(痒),精神事件(决定玩电脑游戏)也会引发物理事件(打开电脑)。问题在于,它们是怎么发生的?笛卡尔认为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交互作用的地方在于大脑中央的松果腺,它横跨左右大脑,并且没有被分为两半,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在松果腺中发生联络。
尽管笛卡尔给出了一种心—身交互作用的解释,但这个答案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只要他承认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的严格区分,并承认松果腺同样是物质实体,那么关于物质的松果腺究竟如何与精神的心灵交互作用的问题就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在非物质的心灵和它的物质延伸之间缺乏一个经验上可识别的交汇点,这是困扰二元论的问题,并且这也是现代许多哲学家摒弃实体二元论的原因。
二、唯心主义
在解释心—身如何交互作用、意识如何与物质世界相契合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做法就显得“聪明”多了——取消了物理实体的存在,大脑的活动过程只不过是存在于心中的观念。这样心—身交互作用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可以和心交互作用的东西了。
十八世纪英国的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便是唯心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存在都与“我”的心灵有关,没有心灵就没有存在。贝克莱把我们的心灵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心灵的对象只有观念,我们的心外没有存在物。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外在事物的存在,根本就没有心外的存在。一切存在要么是心,要么是心所感知到的东西,也就是观念。当被问到窗外的树木、房屋、河流等物理实体时,贝克莱会认为它们不过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主观感受、主观印象而已,并且我们对于我们主观印象的确认是无疑的。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早期,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都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尽管他们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一样的:外在的物质世界不过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感觉意识,我们经验到的世界都是心的存在。这样一来,外部的物质世界就被取消了,意识和外部世界交互作用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唯心主义努力地用意识去建构存在,尽管他们的努力有一定成效,心—身问题看似被完美地解决了。但是,我们真的愿意抛弃物质世界吗?我们确确实实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房屋、交通工具、花草树木等都是那么真实存在着,经验上我们很难去相信唯心主义的理论。由于唯心主义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它也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既然意识是私人的、主观的,我们如何在主观的意识领域中确认公共认可的东西,或者说,科学何以可能?唯心主义也不能完美地解决意识难题。
三、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在处理心—身问题时坚持物质实体一元论,在物的意义上去解释心灵的存在。唯物主义者们需要说明的问题是心理现象何以是或随附于物理现象。
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所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后续的哲学家们,一种不同的观点认为,精神事件并不存在,只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样态存在着,这种看法被称作行为主义。最原始的行为主义者可能会否认精神事件的存在,但对于思想着的人来说,思想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现代行为主义者并不会否认精神性东西的存在,然而他们认为人们不应当讨论心理状态,而应把注意力放在行为倾向上。事实上,被我们称作“精神的”东西是以某种方式去行动的模式或倾向。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用“盒子里的甲壳虫”的比喻来反对“私人语言”。他认为公众的验证对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能为一个人所验证的语言是没用的。心理状态也类似,如果心理状态只涉及一个人内心的状态,那我们就不知道对方在谈论什么,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别人看不见的盒子,而我们却在讨论盒子里装的甲壳虫。如果我们精神性的交谈包含客观的内容,那么就要确认精神性的内容和公共可观察到的行为相联系。行为主义把我们的主观意识“翻译”成了公共可观察的行为,但是它却把我们主观性的东西抛弃了,而恰恰这个主观性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想要解释的,心—身问题再一次浮现出来。 由于人们不满于行为主义的理论,再加上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种发现,一种新的解决方式应运而生——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接受了行为主义有关心灵状态是主观的思想,但认为心灵状态可以是内在的,不必要展现在公共可观察的行为上,而且心灵状态是客观世界因果关系中的中间环节,由感觉刺激引起,通过其他心灵状态的互动反过来影响行为。也就是说,心灵状态是通过它与感官刺激、其他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因果关系被界定的。功能主义者依旧没有洞察到心灵的内部,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心灵状态如何引起外部行为?功能主义者又转向了对大脑的研究,他们将心智和大脑比作电脑的软件和硬件。大脑就是一个数字化的计算机,而心灵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但是未来某一天,那些不是由脑物质制成的硬件,也许会和大脑工作得一样好,并与心灵相配。于是,我们会提出一个问题:机器人有意识吗?功能主义不关注也无法解释感受产生的内在状态,并且对于“为什么相同的感官输入却产生了不同的感觉”这一问题,功能主义也无法给予很好的解释。
唯物主义的几种进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答案,但是一旦涉及意识的主观性,“难问题”便出现了。与以上两种解决方案不同,泛心論则在根源处寻找心灵。泛心论的核心观点为:心灵是基本且普遍存在的,简单的原子也有意识状态。尽管泛心论把意识赋予基本的物质实体,解决了通常困惑我们的“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最终产生了意识”的问题,但是这种说法与我们的经验生活背道而驰,我们很难相信石头也会有意识。并且泛心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组合问题”:原子意识是如何组合成为人拥有的复杂意识,很难想象原子意识的存在是如何成为人的意识经验的。唯物主义以物质实体为本原,但是它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精神的存在,因为提出观点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唯物主义在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
小结
意识的“难问题”也被称作“心—身”关系问题,它是意识的形而上学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笛卡尔的心—身二元交互论没有办法在心灵和它的物质延伸之间找到经验上可识别的交汇点;唯心主义违背了人们的日常经验,取消物质实体的存在,即便逻辑上没有问题,大多数人也不愿“相信”它;唯物主义给予意识不同的解释,可是无论如何解释,唯物主义都把握不到意识主观性的东西。这些解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意识的难题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未来意识问题的研究还需要新方法的注入。
参考文献
[1]David Papineau&Howard Selina.Introducing Consciousness[M].London,Icon Books Ltd Press,2012.
[2]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凯思林·希金斯(Kathleen M.Higgins).大问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3]安晖.意识的哲学分析[D].山西:山西大学,2013.
[4]蒋正清,尤洋.意识的“难问题”及其量子解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