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中装饰构造教学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探索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案例教学 项目教学 现场教学 多媒体教学 三维模拟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60-01
《建筑装饰构造》一直以来是建筑装饰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装饰构造是装饰设计的理论前提。建筑装饰设计或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工程,如果设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能实施,那设计是失败的设计,是没有构造指导的设计方案;抑或设计方案能够实施,但造价很高,远远超出预算,这同样是设计失败。其次,装饰构造为装饰施工提供指导。知其内部构造,以便安排施工组织,并指导施工。再次,装饰构造为装饰工程预算提供基本前提。同种装饰材料,在不同的使用场所,即便外观看似一致,但其内部可采用多种构造做法,不同的构造做法,材料种类不同,用量多少不同,人工成本不同,自然影响最终的造价。因此装饰构造的教学直接影响到整个专业构成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做好《建筑装饰构造》的教学尤为重要。
1 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具有现场协调、指导能力,会设计、能施工、预算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对于现场的把握要求很高。《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既要能够绘制构造施工图,又要进行现场的施工指导的能力。所以课程教学要针对两个方面展开。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所要实现的目的,細化到具体培养的能力,主要是装饰构造识图与制图能力,同时具备现场施工指导能力。
识图能力是能够读懂他人的设计图纸,能进行现场指导,制图能力是根据合理的构造做法进行图纸绘制,设计表达,让他人读懂你的图纸,这两种能力是相统一的,只有先了解制图的相应规范,才能绘制出规范的图纸,所以识图能力是前提,之后是绘图能力培养;施工现场指导能力是根据设计者意图,指导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可行合理的操作。
2 教学方法的多重结合
对于识图、制图和现场指导能力的培养,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1 案例教学识图法
案例教学识图法是指针对他人已经做过的装饰工程案例,包含效果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具体细化,主要是平面空间布置图、家具布置及尺寸图、地面材质图、顶棚材质图、灯具图、水电路图、墙面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大样图等。当然,装饰公司不同,客户不同,对图纸的要求的详细程度也不同。这种方法是主要培养的是识图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一个启发的角色。首先有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首先让学生大略分析每张图纸的内容和作用,之后详细的识读每张图纸,图纸间的对应关系,内部构造做法的详细识读最好在构造做法讲解后进行。
2.2 案例教学制图法
建筑装饰构造的制图能力的培养仍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空间装饰后效果图或图片,学生分析其运用的材料可能是什么,能够达到相同或类似的装饰效果,根据所选材料,分析其构造,绘制构造施工图。之后,教师针对所绘制的构造图进行指导分析,最后教师根据案例具体采用的材料分析,同时展示施工过程的图片,直到最后的施工后的真实图片,最后根据该案例的原始构造施工图与学生的制图对比分析,说明创造性的部分和存在的问题。另外,如果有真实的空间,比如,教学楼大厅等,可让学生自行分析其材料,绘制构造施工图,真实存在的空间,更具有可行性。
2.3 项目教学法
建筑装饰构造的制图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给定真实的空间,一般是家庭装修空间,是真实的案例。如果有机会去空间现场量房、与客户交流是最好不过的。针对真实的户型,业主的相关信息,学生首先要进行装饰设计,然后针对设计所要实现的效果,绘制构造施工图,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给予指导,分析其可行性,而且可以从学生的真实设计方案中选择客户满意的设计,付诸实施,学生可以从中进行案例的跟踪,直至施工结束,跟踪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现场能力的最佳方法,针对设计的要求,指导工人的施工。但此种方法要求的前提较高,要么有校外企业的合作,或者学校有这样的设计机构用于教学。
2.4 现场教学
针对现场教学,可运用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根据材料的构造或建筑装饰的空间部位进行分段的现场教学,可以真实的展现材料的分层构造做法。此种教学法可以与多媒体教学、构造图绘制相结合,让学生针对现场材料的分层构造,绘制相应的节点构造图,培养制图能力。另外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施工现场的部分现场的参观,可以了解部分材料的构造做法。此种方法要求有校内实训室,或与施工单位、校外企业有良好的合作,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学生人员多、工期长等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5 多媒体展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很普遍,针对建筑装饰构造,多媒体展现的更多是现场的部分材料的构造做法和施工过程的视频片段,有一定的直观性,但比现场的直观性差,学生可以接受,不受现场安全性、时间性的限制。
2.6 三维模拟系统教学法
三维模拟系统是将材料的具体构造做法进行三维模拟。三维模拟系统教学针对建筑装饰构造教学的特点,解决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施工现场实践教学难以展开,理论教学难以理解的弊病,同时达到建筑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的有效结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本身工期较长,针对几种材料的作业就可能达到数月,在现场去观看只能看到其过程的片断,不具有全面性,一方面是材料运用有限,另一方面是即便是同一个材料也难以全部观看到其从头至尾的整个构造做法,而且学生数量之多,难以实现施工单位同意学生同时进现场观看的要求,而加快模拟系统的创建,将弥补或解决以上问题。
以上针对装饰构造课程特点探索的几种教学方法,各种方法有一定的教学优点,但也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的结合,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尽可能对学生的识图、制图、现场指导能力最大化,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颖.高职.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 符浩彬,建筑装饰设计课教学方法浅谈[J]. 山西建筑,2007(33).
【关键词】案例教学 项目教学 现场教学 多媒体教学 三维模拟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60-01
《建筑装饰构造》一直以来是建筑装饰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装饰构造是装饰设计的理论前提。建筑装饰设计或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工程,如果设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能实施,那设计是失败的设计,是没有构造指导的设计方案;抑或设计方案能够实施,但造价很高,远远超出预算,这同样是设计失败。其次,装饰构造为装饰施工提供指导。知其内部构造,以便安排施工组织,并指导施工。再次,装饰构造为装饰工程预算提供基本前提。同种装饰材料,在不同的使用场所,即便外观看似一致,但其内部可采用多种构造做法,不同的构造做法,材料种类不同,用量多少不同,人工成本不同,自然影响最终的造价。因此装饰构造的教学直接影响到整个专业构成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做好《建筑装饰构造》的教学尤为重要。
1 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具有现场协调、指导能力,会设计、能施工、预算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对于现场的把握要求很高。《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既要能够绘制构造施工图,又要进行现场的施工指导的能力。所以课程教学要针对两个方面展开。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所要实现的目的,細化到具体培养的能力,主要是装饰构造识图与制图能力,同时具备现场施工指导能力。
识图能力是能够读懂他人的设计图纸,能进行现场指导,制图能力是根据合理的构造做法进行图纸绘制,设计表达,让他人读懂你的图纸,这两种能力是相统一的,只有先了解制图的相应规范,才能绘制出规范的图纸,所以识图能力是前提,之后是绘图能力培养;施工现场指导能力是根据设计者意图,指导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可行合理的操作。
2 教学方法的多重结合
对于识图、制图和现场指导能力的培养,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1 案例教学识图法
案例教学识图法是指针对他人已经做过的装饰工程案例,包含效果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具体细化,主要是平面空间布置图、家具布置及尺寸图、地面材质图、顶棚材质图、灯具图、水电路图、墙面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大样图等。当然,装饰公司不同,客户不同,对图纸的要求的详细程度也不同。这种方法是主要培养的是识图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一个启发的角色。首先有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首先让学生大略分析每张图纸的内容和作用,之后详细的识读每张图纸,图纸间的对应关系,内部构造做法的详细识读最好在构造做法讲解后进行。
2.2 案例教学制图法
建筑装饰构造的制图能力的培养仍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空间装饰后效果图或图片,学生分析其运用的材料可能是什么,能够达到相同或类似的装饰效果,根据所选材料,分析其构造,绘制构造施工图。之后,教师针对所绘制的构造图进行指导分析,最后教师根据案例具体采用的材料分析,同时展示施工过程的图片,直到最后的施工后的真实图片,最后根据该案例的原始构造施工图与学生的制图对比分析,说明创造性的部分和存在的问题。另外,如果有真实的空间,比如,教学楼大厅等,可让学生自行分析其材料,绘制构造施工图,真实存在的空间,更具有可行性。
2.3 项目教学法
建筑装饰构造的制图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给定真实的空间,一般是家庭装修空间,是真实的案例。如果有机会去空间现场量房、与客户交流是最好不过的。针对真实的户型,业主的相关信息,学生首先要进行装饰设计,然后针对设计所要实现的效果,绘制构造施工图,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给予指导,分析其可行性,而且可以从学生的真实设计方案中选择客户满意的设计,付诸实施,学生可以从中进行案例的跟踪,直至施工结束,跟踪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现场能力的最佳方法,针对设计的要求,指导工人的施工。但此种方法要求的前提较高,要么有校外企业的合作,或者学校有这样的设计机构用于教学。
2.4 现场教学
针对现场教学,可运用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根据材料的构造或建筑装饰的空间部位进行分段的现场教学,可以真实的展现材料的分层构造做法。此种教学法可以与多媒体教学、构造图绘制相结合,让学生针对现场材料的分层构造,绘制相应的节点构造图,培养制图能力。另外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施工现场的部分现场的参观,可以了解部分材料的构造做法。此种方法要求有校内实训室,或与施工单位、校外企业有良好的合作,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学生人员多、工期长等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5 多媒体展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很普遍,针对建筑装饰构造,多媒体展现的更多是现场的部分材料的构造做法和施工过程的视频片段,有一定的直观性,但比现场的直观性差,学生可以接受,不受现场安全性、时间性的限制。
2.6 三维模拟系统教学法
三维模拟系统是将材料的具体构造做法进行三维模拟。三维模拟系统教学针对建筑装饰构造教学的特点,解决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施工现场实践教学难以展开,理论教学难以理解的弊病,同时达到建筑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的有效结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本身工期较长,针对几种材料的作业就可能达到数月,在现场去观看只能看到其过程的片断,不具有全面性,一方面是材料运用有限,另一方面是即便是同一个材料也难以全部观看到其从头至尾的整个构造做法,而且学生数量之多,难以实现施工单位同意学生同时进现场观看的要求,而加快模拟系统的创建,将弥补或解决以上问题。
以上针对装饰构造课程特点探索的几种教学方法,各种方法有一定的教学优点,但也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的结合,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尽可能对学生的识图、制图、现场指导能力最大化,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颖.高职.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 符浩彬,建筑装饰设计课教学方法浅谈[J]. 山西建筑,2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