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诚信品质的重要性。诚信是社会交际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拜金主义的流行,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文明素养的参差不齐,法治建设中的不足,也导致了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出现。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当前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4条也规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慌,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但我们认为当代中学的诚信教育应不仅仅是对他们施行简单的准则规定,而更多的是在实践学习当中让小学生们自己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同时诚信教育应抛开对小学生枯燥说教等方式,而更多的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引导、设置情境等方式,让小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的同时,能够体会到诚信带来的学习生活的转变,让小学生们变得更加自信、自强、自立起来。
一、关于诚信教育
诚信简而理解,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在处理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时,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要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的精神,应把诚信作为加强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诚信”是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诚信”的思想观念基础,才能建立德育金字塔,素质教育才能切实的落到实处。学校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小学生从小培养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二、诚信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使诚信教育变得“诚信”
建构主义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也特别要求学习者要对知识自主建构、探究和发现。新课改中更加注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要经过一个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良好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诚信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学习,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小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培养。
(一)将诚信方面的知识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往往在对小学生诚信教育中,学校多采用说教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收效立竿见影,但作用消失的也明显。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抛开书中提供的教学示范小资料,而将关于诚信方面的知识编辑成教学内容,特别是学习文字编辑软件word时,小学生学习编辑的对象就是关于诚信方面的知识,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对诚信方面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
(二)让小学生自己去总结关于诚信方面的知识
为了配合学校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针对我们教学内容《网上浏览》,我特意安排了一节有针对性的网络课,让同学们自己到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诚信的知识和事例。针对部分小学生上网络课会“单飞”情况,我将此节网络课称为“网络·我·诚信”,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每组一名小组长,并且要求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实行组间和组内监督制。每个小组基本分为100分,个人分20分,组内出现一次“违规”,扣除组内分5分和个人2分,最后将各组收集的资料汇总,拟成题目择优展示。鉴于信息技术上机课的特点,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许多小问题,我让同学们自己解决,让同学们去分析自己的正确与错误,这时候同学们作为自己的团队中一份子,通过团队中各成员交流,他们能够较好的处理内部矛盾。
通过这次课,小学生对课堂纪律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我不失时机的向小学生们阐述了我总结的关于“学习—诚信—做人—团队精神”的相互关系,小学生们因为有自己的课堂实践,很赞同我的观点,许多同学并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总结这节课的时候,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小学生自己的实践所得在知识获取方面显得更直接更有说服力。”
(三)运用典型事例代替空泛说教
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泛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让小学生以快乐的方式接受学习的内容。
基于信息技术课小学生更多的是面向计算机的特点,如何将知识学习和小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变得很困难。小学生很多时候不听教师的讲述,而只想自己在计算机中“发现”,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学习基础的薄弱。鉴于小学生这种注意力分散不听课现象,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在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小学生上网的事例,在适当的时候讲述。同时,在发现问题后,我更多的是与小学生交流,与小学生达成协定,用个人诚信去约束他们的行为。
教师的“跟踪治疗”,能够让小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诚信行为。
三、注重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让诚信伴随小学生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许多学校的小学生诚信教育也搞得有声有色,但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由于教育力度大,许多学校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 ,但随着诚信教育的余味过去,一些学校的小学生又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了,说谎,随地吐痰,乱扔东西,抄同学作业甚至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等行为,在学校里又经常出现。因此,在我们在学校诚信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更多的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诚信教育,即后期的评价体系也应相应及时的建立。以便通过评价结果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警钟长鸣”,辅以规则条例约束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一、关于诚信教育
诚信简而理解,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在处理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时,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要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的精神,应把诚信作为加强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诚信”是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诚信”的思想观念基础,才能建立德育金字塔,素质教育才能切实的落到实处。学校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小学生从小培养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二、诚信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使诚信教育变得“诚信”
建构主义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也特别要求学习者要对知识自主建构、探究和发现。新课改中更加注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要经过一个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良好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诚信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学习,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小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培养。
(一)将诚信方面的知识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往往在对小学生诚信教育中,学校多采用说教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收效立竿见影,但作用消失的也明显。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抛开书中提供的教学示范小资料,而将关于诚信方面的知识编辑成教学内容,特别是学习文字编辑软件word时,小学生学习编辑的对象就是关于诚信方面的知识,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对诚信方面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
(二)让小学生自己去总结关于诚信方面的知识
为了配合学校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针对我们教学内容《网上浏览》,我特意安排了一节有针对性的网络课,让同学们自己到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诚信的知识和事例。针对部分小学生上网络课会“单飞”情况,我将此节网络课称为“网络·我·诚信”,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每组一名小组长,并且要求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实行组间和组内监督制。每个小组基本分为100分,个人分20分,组内出现一次“违规”,扣除组内分5分和个人2分,最后将各组收集的资料汇总,拟成题目择优展示。鉴于信息技术上机课的特点,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许多小问题,我让同学们自己解决,让同学们去分析自己的正确与错误,这时候同学们作为自己的团队中一份子,通过团队中各成员交流,他们能够较好的处理内部矛盾。
通过这次课,小学生对课堂纪律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我不失时机的向小学生们阐述了我总结的关于“学习—诚信—做人—团队精神”的相互关系,小学生们因为有自己的课堂实践,很赞同我的观点,许多同学并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总结这节课的时候,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小学生自己的实践所得在知识获取方面显得更直接更有说服力。”
(三)运用典型事例代替空泛说教
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泛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让小学生以快乐的方式接受学习的内容。
基于信息技术课小学生更多的是面向计算机的特点,如何将知识学习和小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变得很困难。小学生很多时候不听教师的讲述,而只想自己在计算机中“发现”,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学习基础的薄弱。鉴于小学生这种注意力分散不听课现象,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在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小学生上网的事例,在适当的时候讲述。同时,在发现问题后,我更多的是与小学生交流,与小学生达成协定,用个人诚信去约束他们的行为。
教师的“跟踪治疗”,能够让小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诚信行为。
三、注重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让诚信伴随小学生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许多学校的小学生诚信教育也搞得有声有色,但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由于教育力度大,许多学校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 ,但随着诚信教育的余味过去,一些学校的小学生又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了,说谎,随地吐痰,乱扔东西,抄同学作业甚至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等行为,在学校里又经常出现。因此,在我们在学校诚信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更多的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诚信教育,即后期的评价体系也应相应及时的建立。以便通过评价结果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警钟长鸣”,辅以规则条例约束小学生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