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是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学生在此阶段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均是最旺盛的。教师在制定学习教育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潜能的发挥,为初中生制定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满足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但受到个人兴趣爱好、思维变向、分析角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难以取得明显的提升。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新课标 启发式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42-01
物理是一门偏工科的课程,学习物理对学生的思维、理解、分析、操作等多项能力的要求十分严格。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必须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选用适合学生思维的教育方式,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近年来物理教学的新方案,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1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难点
1.1 学生问题
学生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知识需求。由于初中生之间存在主体的差异性,如:环境差异、性格差异等,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成效[1]。如:部分初中生偏向于英语、语文等文科课程,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未产生足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不积极,不利于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知识传授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若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1.2 教师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及授课经验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在物理课程教学的方法、教材、思路等方面尚有欠缺,对新课程教学的编排不够充分,学生难以及时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要点。如:教师在课堂讲解中依旧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方式,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课堂理解程度缺乏关注,这就阻碍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若教师自身对物理知识掌握不足,在课堂教学时很难把握整体节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
1.3 课堂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吸收物理知识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里采用的教学方法决定了最终的教学成效。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方法运用不当,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知识理解相脱轨,影响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2]。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不足,学生难以理解所讲知识的本质内涵;节奏过快,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记笔记,没有时间进一步思考课堂教授的物理知识。如:九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二节《探究欧姆定律》,缺乏互动,教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解知识,学生没有机会或很小机会参与教学。
2 初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3 启发式教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面对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必须积极调整教学模式,从物理教材、教学方法、课堂改革等方面设计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中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学方法”对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学方法的差异会造成最终教学成效的不一致。因而,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期间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完成教学任务。“启发式”教学法是物理课堂的新模式,通过启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引导其学习物理知识,这种新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物理是理科类课程,对学生的大脑思维运转能力的要求比较严格,初中生只有灵活调整思维方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物理知识才能有所收获。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开学生的大脑想象空间[3]。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教学时,我在课堂教学时没有直接提出声音是如何产生或传播?而是利用间接性的提问或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思考与分析,而是提出“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吗?”利用这一个问题逐渐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判断声音的产生。接着,在引入“振动、介质”等关键概念,让学生明白声音由振动产生,通过不同的介质传播。经过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更加活跃,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4 启发式教学对分析能力的培养
“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是要求教师能够立足于现有的物理教材,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物理学习平台。物理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所编制的教学计划也需符合书本教材的内容。一直以来,物理教学采用的教材资源均是早期教育遗留的资源,教师在筛选使用教材时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未能及时采用最新教材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对物理教材挖掘的深度不够,未能将物理知识全面呈现给学生,这也是限制他们参与知识学习的一大障碍。
5 结论
总之,新课标体制改革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要掌握足够的课程教材及先进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好地了解。面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师必须尽快调整教学状况,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学习平台,增强初中生物理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家梁.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物理教研,2010,18(4):22~24.
[2] 李林秋.新课标下物理教学工作调整的必要性[J].浙江大学学报,2010,19(4):33~35.
[3] 陈子平.中学物理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J].初中物理教学,2011,15(7):20~23.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新课标 启发式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42-01
物理是一门偏工科的课程,学习物理对学生的思维、理解、分析、操作等多项能力的要求十分严格。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必须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选用适合学生思维的教育方式,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近年来物理教学的新方案,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1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难点
1.1 学生问题
学生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知识需求。由于初中生之间存在主体的差异性,如:环境差异、性格差异等,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成效[1]。如:部分初中生偏向于英语、语文等文科课程,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未产生足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不积极,不利于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知识传授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若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1.2 教师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及授课经验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在物理课程教学的方法、教材、思路等方面尚有欠缺,对新课程教学的编排不够充分,学生难以及时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要点。如:教师在课堂讲解中依旧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方式,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课堂理解程度缺乏关注,这就阻碍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若教师自身对物理知识掌握不足,在课堂教学时很难把握整体节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
1.3 课堂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吸收物理知识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里采用的教学方法决定了最终的教学成效。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方法运用不当,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知识理解相脱轨,影响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2]。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不足,学生难以理解所讲知识的本质内涵;节奏过快,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记笔记,没有时间进一步思考课堂教授的物理知识。如:九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二节《探究欧姆定律》,缺乏互动,教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讲解知识,学生没有机会或很小机会参与教学。
2 初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3 启发式教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面对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必须积极调整教学模式,从物理教材、教学方法、课堂改革等方面设计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中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学方法”对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学方法的差异会造成最终教学成效的不一致。因而,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期间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完成教学任务。“启发式”教学法是物理课堂的新模式,通过启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引导其学习物理知识,这种新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物理是理科类课程,对学生的大脑思维运转能力的要求比较严格,初中生只有灵活调整思维方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物理知识才能有所收获。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开学生的大脑想象空间[3]。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教学时,我在课堂教学时没有直接提出声音是如何产生或传播?而是利用间接性的提问或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思考与分析,而是提出“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吗?”利用这一个问题逐渐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判断声音的产生。接着,在引入“振动、介质”等关键概念,让学生明白声音由振动产生,通过不同的介质传播。经过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更加活跃,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4 启发式教学对分析能力的培养
“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是要求教师能够立足于现有的物理教材,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物理学习平台。物理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所编制的教学计划也需符合书本教材的内容。一直以来,物理教学采用的教材资源均是早期教育遗留的资源,教师在筛选使用教材时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未能及时采用最新教材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对物理教材挖掘的深度不够,未能将物理知识全面呈现给学生,这也是限制他们参与知识学习的一大障碍。
5 结论
总之,新课标体制改革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要掌握足够的课程教材及先进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好地了解。面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师必须尽快调整教学状况,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学习平台,增强初中生物理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家梁.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物理教研,2010,18(4):22~24.
[2] 李林秋.新课标下物理教学工作调整的必要性[J].浙江大学学报,2010,19(4):33~35.
[3] 陈子平.中学物理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J].初中物理教学,2011,15(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