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桂林走笔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  凌 生于20世纪70年代,知名策划人、传媒人。做过八年传媒八年地产。擅长整合、规划和分析。曾供职于湖南电视台、南宁晚报社等多家媒体及地产公司。出版小说集《漂泊的小屋》、诗集《大诚随心集》、随笔集《诚思录》。
  三街古镇:漓江上游的千年明珠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很多人说桂林的人文一点也不输给桂林山水,自从在桂林设立了创意工作室,好多次我试图找到桂林的人文基因,以推断桂林的人文源泉。
  灵渠、逍遥楼、东西巷、靖江王城、雁山园、大圩、江洲头村、阳朔西街,等等,似乎这些都还不够。
  那天,应镇长之邀,和朋友一起走访了三街古镇,内心不禁为这种山水和人文的奇妙结合陶醉了。
  只有山水和人文的结合才是真正的桂林特色的人文胜境。
  而这地带却大多分布在桂林北面,也就是楚越文化的交接地带。在这里,中原特色的楚文化和南方越族文化奇特交融,显示了一种别样风韵。
  三街古镇,就是这样的典型地段之一。
  一
  三街古镇是千年古灵川的衙门驻地,地理位置处湘桂走廊南端,漓江上游转弯第一镇。从漓江第一湾南洲岛往上,漓江水渐趋宁静,东傍都庞岭、西系越城岭余脉,漓江恰好在两大山脉的中间,为历代楚粤往来的咽喉要冲。
  三街是湘桂古驿道必经之地,陆上、水上驿路并存,几乎平行。两千多年来,军队、行人、官宦、客商、车船络绎不绝,为国家的统一,岭南的开发,南北经济文化交融、发展、繁荣,古驿道功不可没。三街地处特殊位置,形成特殊的文化积淀。中原文化、湘楚文化和岭南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
  以前,为了探索漓江的诸多源头,我经常喜欢沿着地图一路找过去,每次到三街镇的位置,我就会停下来,看这里弯着的好几个弯,认为这里一定会有故事或者传奇什么的,或者,至少有古木森森、怪石嶙峋、鱼跃于渊吧。
  后来,趁路过的机会,去了两次。第一次从三街镇穿进去,停车走了七八百米,同行的都说,这里很普通呢,没什么特别的,当地人还说下面有条河,但是不是漓江正脉,我们也不知道。于是兴尽而返。第二次去三街镇,和一个本地的媒体朋友,我们一起浏览了三街镇的新街区和老的四合院,以及好几个古井,感觉对三街的认识深了一层,但由于遇到桂林的雨季,江水泛滥,到处是浑黄浑黄的浊水,不能领略这里号称漓江第一峡第一湾的妙处,未免存了些许遗憾。
  但三街的人文内涵已经使我深感认同。
  而它的宁静和边缘又使我颇为惋惜,几次想为它写点什么。
  第三次,我约了当地的记者和一个民宿的投资人一起,专门为探索漓江的秘境和五岭余脉的神奇,在当地镇长以及一名中学校长庾老的陪同和引导下,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对三街镇几乎所有的老街新街区,以及周围的山形地貌,进行了系统的探访。
  “一草一木,皆含至情至理”,那种如获取宝藏的感觉直到现在竟也不能消除。
  三街镇,这个灵川的老镇,逐渐揭开了它的面纱,它的神奇魅力使我们惊叹不已。
  二
  三街以东街、南街、北街得称。一路上,三街中学的庾老校长娓娓道来。
  三街镇原是灵川县署所在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一说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始为县治。直至1954年6月灵川与临桂两县合并。三街作为县治所至今有一千三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
  南街是古镇繁华最早、繁华时间最长的一条街。位于县署大门之南,长三百四十米,形若龙船,从县署大门门楼极目南眺灵川明清八景之首的“尧岭晴云”之尧山,相映生辉。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志载:“舜山,邑西南六里,中有月华洞,亦曰月华山,南与尧山相望,故名。下有池,曰舜池。旧志八景名 ‘月洞蟾明’。”全赐在未考取举人进士前曾到东党村后月华洞前建一小屋,山上打柴,山下舜池中取水,岩下煮食,独自一人生活。日夜苦读,勤奋六年,终得金榜题名,成为古今求学者励志的典范。月华洞也因全赐而名,成为灵川八景,风景美而更富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两位圣君尧和舜,在三街都有圣跡,那可不是一般的事,也许在全国也仅此一域。
  更有甚者,八仙之影响最大的仙人吕岩(吕洞宾),在这也有仙迹。
  “吕仙楼”且“塑唐吕岩像,旁为己像以侍之”。倚栏赞:下俯漓水,前面象山,文笔峙其北,狮岭拱其南,风景之佳,仿佛岳阳。并篆刻楹联云:此间仿岳阳楼,愧无吴楚乾坤千秋壮句,且放开眼界,对西峰夕照,东岭晴岚,频醉倒金樽大笑,招云中仙鹤;何处是邯郸道,管甚功名富贵,一枕梦乡,但披怀胸襟,看四野桑麻,万家烟火,莫漫吹玉笛数声,落江上梅花。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用典精确,辞藻华丽,即使放到古今佳联,也毫不逊色。
  吕仙楼前的象山,唐代于山顶建有诸葛祠,后又建培凤宝塔,山下码头边建有周瑜庙、娘娘庙,这是一个半岛,上面大多是赤色石头,和江水映照,酷似湖北黄石之赤壁。张秉铨为这城东第一胜景有感而在诸葛祠刻联:“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寻丞相祠堂,依然城外;山似玉簪、水如罗带,睹满漓江风景,恍惚隆中。”在这位福建籍的知县看来,三街与全国名胜古迹岳阳、隆中可媲美。
  东街靠近漓江,可随时览江水胜境,北街则和千秋峡隔山相望,独成一方宁静。
  三
  在庾老校长心中,他认为三街是他的父母之邦,在全世界,也是最美妙的。
  一路上,他每到一处,都会停下来说,对,就是这个位置,这个位置是曾经的文笔书院的位置,当时虽然占地才几亩,但是每到开笔时分,那个热闹啊,是全城轰动的,从漓江岸往那条路上走的,从窗户边伸出头来张望的,可是热闹了。古代的书院可不仅仅是读书的功能,还可以举办各种祭祀活动、节庆活动,是县衙门的核心。
  很快,他步伐飞快地又迈向一个新的景点去了。虽然在我们看来,那仅仅是一块空地,或者仅仅是一棵古树,或者什么都没有,他都可以娓娓道出一个绵长的故事。   对,就在这里,这个位置的右侧曾经有一个娘娘庙,都是人群会聚的地方,他饶有趣味地说。
  然后我们也对着三街现有的门墙或者古井沉吟思考起来,一则仔细探寻古木的年代,一则看看石柱的坚固程度,或者干脆直接感叹说,就在这里,搞一个书院民宿真好,也可以寄托古典情怀之心胸。
  由于我们之中有书生教授,他突然大声朗诵起三街古镇的立教宗旨来——
  “教养乃国家之首务,凡我族人有子弟者,务在择师友极力教养。达则致用于朝,不达则足以明礼义。人生内有贤父兄,外有严师友,未有不成者矣。又族中子弟资质明敏。实堪培养者而苦于无资,当助亡以成其美。虽未必人人为儒,即农、工、商、贾各举一业使勤谨厚以处之,亦不失为我族人也。但我族人众多切戒,身入衙门,务防失足。”
  有如此严明的训导语,怪不得老古镇人才辈出。宋代以来出进士七人:欧阳僻、全赐、全在兹、秦致恭、文兆奭、易凤庭、张永熙,同时还有举人八十一人。
  由于名人辈出,现在的古迹也忒多,现存古迹有文庙的房屋框架及周墙和瓦面,有明世宗嘉靖皇帝于嘉靖五年(1526年)亲自御制颁发给全国学宫的敬一箴碑,有东胜古城门,有两个古码头,有宅里井、郭家井等古井,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种古民居多所。透过这些古文物,灵川八景之东岭晴岚、赤壁象蹲、文笔千秋、绿树烟村、蜿蜒银江等宛若依稀。
  老校长很希望我们在这里做书院民宿,对这里的文化底蕴特别在意。他说,据明嘉靖年间所修《广西通志》卷二四记载:灵川县学在县治之西一里,与吕仙山对,宋建炎年间(1127—1130)始建。由于县学设在孔庙内,故旧县志称之为“学宫”。灵川学宫在古镇经过四次迁移,在明代曾重修九次。在清代,学宫也重修过九次。光绪年间桂林宣成书院山长说:“户半鸣琴,人争讲艺。蒸蒸乎文运之隆焉。”所谓“人争讲艺”就是指当时古城学风很好。灵川教谕有云:“立教以躬行为本,每升堂讲经,绅绎理绪,娓娓不倦。入夜鳴钟,鸡鸣振铎;早起晏寝,以身率先;勤勤恳恳,若父兄之望子弟以,惟恐其不至也。”
  由“义学”改名为“文笔书院”的学宫,办了九十年,培养了大批人才,乡村还办了大量的“村塾”和“家塾”,直至民国年间,还保留了这种文教风俗,对传播文化、培养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而现在,这些人文的东西却难以为继了。他的言语里未免充满唏嘘。
  整个上午,我们都沐浴在这圣学的光辉中,感叹着这一方土地文化内涵的丰富,同时又钦佩庾老校长的博闻强识与热情。
  四
  中午时分,镇长已经在办公大楼等我们。用完餐后,庾老校长突然一句,三街的山水更是桂林之最,引得我们兴致盎然,决定继续在三街周围的山川地貌中穿梭游览。
  先是在舜山下,我们对着“舜池”默立良久,感觉古代读书人为考取功名面壁十年的艰辛,也激发了我对修养学问的坚定。然后在秀美的双乳峰下笑吟吟地拍照,感觉到造物主的伟大和神奇,就像大地母亲一样的慈祥的山形,实在特有魅力。我当时就口占诗云:“云想衣裳花为容,天然一对少女峰。千秋峡送潞江远,恰到五岭臂弯中。”众皆大笑。再转到漓江第一峡千秋峡的各个方位进行深度了解,看飒飒风来吹拂胸臆,别有一番古韵。
  我们决定在每个村落寻找过去的痕迹,情不自禁就有了“江山有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感慨。当我们到了越城岭的末峰北障山和都庞岭的末峰摩天岭中间地段时,一种豪壮之情油然而生,感叹着它们在这个地段神奇的相逢和对望,千百年来就如此。而它们的中间,除了湘桂驿道外,赫然就是举世闻名的漓江。因为临近春夏之交,漓江一路蜿蜒而来,又呼啸而去,一点也不婉约。由于刚下过雨,它可是奔腾歌啸,气势宏大,绝不是平常人心中所谓的“碧玉青罗带”所能形容。而不远处,群山之后,众山之上,远山之外更远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隐隐可见,在夕照映影下,犹如仙境。
  我去过丽江、大理、鼓浪屿、平遥、凤凰、黔阳等很多古镇,即使文化底蕴深厚如凤凰,人潮流动如阳朔,边关风情如腾冲,藏家风韵如香格里拉,相对于三街,都有些许缺陷。因为三街北接高山大麓五岭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两个大岭,既具有大山脚下那种幽深大气,又南起桂林独特的峰林之美,石山峰林和大山脉就这样神奇地相逢,看群峰之上,更有隐隐远山作为后盾,那种风貌和情怀特有感慨。而三街作为一千多年的县城古街,又别有一番古衙门的人文和古韵之美。
  人文和山水的奇妙组合,使我们不得不有“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感慨。
  看看夕阳已经下山,在山峦的背后,尚有脉脉余晖和云彩织成彩霞。我们邀请庾校长一起共进晚餐,老校长说,好,我带你们到潞江上游的一个瀑布山庄去。正是雨季过后,沿途群山重重,更是瀑布无数,几乎每隔几里就有一个瀑布,最后还被一条大瀑布隔断了路。我们只好停车路边,请山庄主人用大卡车来接过去才得以抵达,而在山涧下吃清水鱼又使我们享受到三街原始的小鲜美味。
  夜色渐沉,山风初起,而我这颗一直在寻找诗意与远方的心渐渐平息。
  这三街,人文和山水的神奇组合,大山脉和俏峰林的相依共存,不正是修行人的最美故乡乎?
  于是对着群山反复吟哦我自撰的《念奴娇》词作:
  “五岭公社,正春色,召唤八荒同诚。借得群山一片绿,尽扫百年俗尘。江湖迁客,文人影士,林泉共幽深。闻风而聚,不负豪杰此生。
  看市场人格,千篇一律,私欲主浮沉!圣贤精神何处觅?唯有万木森森,仁礼贯天,智勇彻地,烈日正初升,四海谁人,识我擎举圣灯。”
  黄沙秘境:深度桂林的另一张面孔
  自从我客居桂林,常有人问我,桂林到底有什么好玩的?我也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据我多年做文旅的伙伴们介绍,人流量大的地方就是最美好的地方,那阳朔自然是桂林的首选了,而我的心里却总有另一个桂林。
  它不是婉约的,不是秀美的,而是一种壮阔、一种深度、一种高峻。   因为桂林就栖居在华南第一峰第一大山脉的脚下,它一定不仅仅是秀美可以形容的。
  从桂林虞山桥沿漓江而下到阳朔,千峰林立,秀美甲天下,但这些地方似乎已经成为小资们的天堂,加上遇龙河的风姿绰约,让桂林更多了几分婉约和小家碧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为之倾心而来。然后人扎成堆,处处雷同,好好一个甲天下的大桂林,给人的感觉越来越俗。以至于有人扬言说,在桂林待不了一周,钱花不了一万元。
  为何呢?
  自然是景区没有突破,山山水水,一路逛过去,然后就腻了,平常了。
  其实,大桂林的特征远远不仅仅是婉约的。
  往北或西北方向,高山大麓巍峨成峰,各种飞瀑流泉应接不暇。越城岭、都庞岭、海洋山、大南山、天平山,甚至于架桥岭,各有其深幽远逸。
  位于这几大山脉交错处的黄沙瑶族乡,便体现了这样的深林隐修之美。
  黄沙秘境,或许有我内心对波澜壮阔的向往之美。
  一
  为了抵达黄沙秘境,我首先查看了桂林山川地貌。
  桂林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东、西三面地势较高;四周青山环绕,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都庞岭、海洋山;西北和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南部有架桥岭和大瑶山。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越城岭主峰真宝顶海拔2132.4米,为第二高峰。桂林市河流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流一百余条,其中五大河流的资江与湘江分属长江流域的资江、湘江水系,桂江、洛清江、浔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
  这样的大山脉大流水显然不能仅仅用小家碧玉所能形容。
  于是,另一个桂林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成形。
  壮美桂林真正的魅力在于大山大麓的交错纵横,然后从兴安严关开始由大土山进入石山的千峰并峙。
  比如西北部的龙胜“万山环峙,五水分流”,越城岭自东北迤逦而来,向西南延绵而去,重峦叠嶂,峭壁千寻,河谷幽深,水流湍急,气勢磅礴,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同为雪峰山、越城岭余脉和起点的天平山,紧紧依着龙胜,在雄奇中有婉约,在高峻中有秀丽,壮丽独具,魅力非凡。
  天平山地势险要,山路曲折,最高峰蔚青岭海拔一千八百米以上。一段二十八公里长的乡村路居然有三百三十八道弯。我们驱车而行,从桂林市区出发,经过五通、中庸、宛田到天平山脉纵深地段,沿天平山西南段临桂最高峰广福顶南面驾车沿路而行。一路上大雾弥漫,背后峰顶隐隐约约,对面山峰若隐若现,各种黄花野草夺目璀璨。越野车要盘旋将近一小时,才能翻过海拔一千五百米高的山头,再辗转到达临桂县黄沙瑶族乡。
  在这里,三条峡谷深涧汇流,一片天然桃源秘境陡地呈现出来。
  当地人叫作黄沙秘境。
  宋初诗人柳开说:“过天平山,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
  而我,浮现的是青城山的修道隐士以及武当山的林泉秘境。
  康养旅居和深度修学,或许就是黄沙秘境的文化主题!
  二
  桂林从来就不缺大山,大山脉有越城岭、都庞岭、海洋山、大南山、天平山等。而以南北纵贯的八十公里的天平山最不为人知,并非是它不够美,而是它的风采魅力还没有被挖掘和发现。
  我们知道,天平山北部的龙胜南部灵川境,已经自发形成了九屋休闲带,天平山众多河流汇聚成的青狮潭也成了桂林的重要饮水区,还是漓江源之一。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中国的花坪,世界的银杉”,而周围形成了“南国瀑布之乡”“动物王国”“花的世界”。
  山水共融,水在山之上为云,山之巅为雨,山之峰为雾,山之涧为泉,山之壑为岫,山之峪为岚,山之崖为瀑,山之根为潭。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山因水而生机,水因山而流长。山水辉映,必有大山麓为依托。古哲云“上善若水,无际惟山”。山无言而壁立千仞,是为无际自高,无欲则刚也。水无形,其至柔而克刚,上润天,下泽地,其性至灵至坚也。
  有云:“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到越城岭余脉天平山,到处万剑攒天、千树撑云。而一百多条清澈小溪欢快飞跃,世界闻名的漓江,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天平绝胜兮洞天金阙,天平仙境兮世外桃源,天平氤氲兮莲花佛国,天平峻极兮寰宇奇观。”发源于天平山的河流,奔泻于山中形成急流和飞瀑,千姿百态,蔚为奇观。
  黄沙瑶族乡位于临桂区西北隅,距城区七十七公里,是临桂区最边远的一个山区乡,东与本区的宛田瑶族乡、五通镇、茶洞乡相接壤,西与柳州市融安县交界,西南连永福县,北接龙胜县国家花坪自然林管护区与龙胜交界。境内的广福顶海拔1524米,为区内最高峰。黄沙瑶族乡境内高山绵延,沟壑纵横,林海苍莽,云雾缭绕,山清水秀,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享有“天然氧吧”的盛誉。夏季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是避暑胜地;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幅壮观的北国丽景,是旅游与避暑休闲的好地方,是资深驴友极限徒步的乐园。
  黄沙秘境,就是这万山丛中的丛林秘境。
  三
  简单地说,黄沙秘境是以系列深幽的姿态万千的瀑布群而为人所知的。
  据说,好多年前,已经有好多探险猎奇的驴友结伴自发攀缘而上,带下来的是一个个赞叹和惊奇。
  如今,已经有投资者建立了攀缘步道!
  从山脚下开始,不出百余步就听到流水叮叮咚咚的声音,因为落差的关系,水流得特别急,然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是弯弯曲曲地绕圈子,边走边行,我们就会感叹,到底那个瀑布群在哪里呢?因为就连更高的山顶都看不到,再转几个弯,才陡然看到一个七八米的瀑布,说是瀑布吧,似乎就是溪水因为落差形成的,没有那种一泻而下的气势。同行的文旅专家老唐说,要绕过另一个山包呢。他上次因为时间的原因就没有绕过去,但是他相信继续往前走就一定有,因为他在照片上已经看到总共有六个瀑布,姿态不同,而瀑布的后面,山崖各自成峰。真的转了好几百步,才突然发现一个很高的山峰,若隐若现。在那高高的山崖下,一定就是最美的瀑布吧,我肯定地说。看起来够远的。   不想绕过一个山丘,竟然很快就到了那大山的脚下。远远的,已经看见像一床大席子一样的瀑布,又像云彩,像雾气,很宁静地垂挂在视野的不远处,而我终于明白了所谓的秘境,它原来就是需要绕几个弯才能发现的自然风景。
  轻易地得到又岂能算是秘境呢?
  只是文化主题尚未营造,依然只是一个原始风味的天然秘境。
  我们知道,桂林的著名瀑布有古东瀑布、红溪瀑布、九滩瀑布、神岭瀑布等。古东瀑布位于漓东板块,由一群地下涌泉汇集而成,有八瀑九潭,距离桂林也不到三十公里。其他瀑布也因为主题不彰显而呈现黯淡。即使是举世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广西德天瀑布等,也都是以观光和体验为主。人们争相去看,拍几张照片,沾几点水滴,然后回来,说说观感,总觉得有那么一份单调。
  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黄沙瀑布呢?如果单以瀑布观光面世,自然更是难以形成热流热潮。
  从桂林出发,到黄沙瀑布要越过连绵的群山,名为临桂区,其实距离举世闻名的龙胜梯田已不足十公里,它同样具备龙胜的山谷幽深、河道纵横、民族风情浓郁等特點,但因为没有知名度,黄沙依然犹如深闺少女,尚未揭开她羞羞答答的面纱。
  如果仅仅是观光,必然难以形成聚焦的力量和流量。
  那黄沙秘境的魅力和突破究竟在哪里呢?
  四
  
  我们看古代的谋士高人,如姜子牙、诸葛亮、谢安等人,选择隐秘居住之地必然是在大瀑布之下,择草堂逐水草而居,因为隐秘处必然也是心灵思想诚定之地,一个秘字,境界全出。
  可惜在现时代,因为利益主义的盛行,大家已经不再有一颗静心来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心远地自偏”“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的隐士情怀也渐渐稀疏。
  一个秘字,也不过是投资者为了吸引猎奇者前来观光游览的借口。可是如果没有体验和自我的介入,现代都市人宁愿在屋子里玩手机刷屏,也断难奔赴几百公里去山水深处一浇心中之块垒。顶多,只是猎奇和新鲜。
  那么,对于营造者来说,要从秘字入手,首先是环境之秘。黄沙瀑布在群山环绕、人迹罕至之中,自然隐秘。首先适合深度探秘猎奇的资深游客,这群人的消费不可小觑,如果在这里建立探秘猎奇者的总家园和文化,真好。其次由于山高路远,适合长时间旅居狂吸负氧离子的康养旅众,这里可以明显区别于桂林其他地方的喧嚣,而以秘境和大山麓彰显。再次适合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研究之士,到深山老林调研野生植被,当地民族之风情,如果为此建立研究者的家园,那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土家风味、野味、原野诗意等都有一种别样魅力。山川之远之风情让都市人耳目一新,必然会赢得赞誉。
  然后,我们希望这里有心灵之秘境。儒家的草堂和书院文化,佛道的精舍、庙观、禅院修行之所,在这里都是极好的修学研学的舞台。在山之边,在水之湄,在林之深。文化的修学修心,武当山南方太极营地、西藏无明佛学院的分院、佛教密宗的闭关营、岭南六祖禅寺的合作营、长沙岳麓书院的草堂部落等,从而,大桂林有人文有深度的印象油然而生。
  依此主题,必然无限地提升莽莽深山老林的文化含量,而和周围山林深邃合为一体的文化魅力更是风采独具,成为都市人向往的心灵秘境家园。
  黄沙瀑布,难得的人文和心灵之境。
  它必将在人的智慧中发展和升华!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从戈,到伐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  在礼县秦文化博物馆  一柄戈,从礼器  走到了兵器  在礼县秦文化博物馆  一柄戈,也从名词  走到了动词  在礼县,曾有许多人手持戈矛  走出去  至今未归  原 野  开阔的原野上,两只喜鹊在飞翔  两只,欢快的喜鹊,阳光中制造着浪花  开阔的原野上,除了它们,一无所有  你说,它们的欢乐有多大!  开阔的原野上,除了
期刊
1  2002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先是找到万红西街旁边的铜钱胡同,又在胡同尽头找到了那栋五层高的红砖楼。楼前的空地上,一个冒着鼻涕泡儿的小女孩正在玩挑竹签,两只手背上的冻疮黑红黑红的,很吓人。我在她旁边蹲下来,可能是看我在她旁边蹲下来,她的右手抖动了一下,碰到了另一根竹签。这个游戏的难度就在这里,挑的过程中不能碰动别的竹签,碰动了就要换对方挑,两个人比赛,看谁挑得多。玩心挺大啊,我说,小姑娘,哪个
期刊
村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家家户户都是很空的  只有小孩和老人  他們是孤独的宝贝和宝藏  像忧郁的绿水和青山  而绿水青山,则像  被嫌弃的寡妇  村里死了老人,常常是找不到  抬棺材的人  只有节日,重大的节日  青壮年的男人和女人,才会回来  春节,挣不了钱的不一定回来  他们在广东倒闭的工厂或上海进不去的超市  低头思故乡  只有清明节,挣钱和不挣钱的  一定回来,纷纷回来的人  像雨纷纷 
期刊
庞 白 本名庞华坚,现居广西北海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慈航》,散文诗集《唯有山川可以告诉》,诗集《天边:世间的事》《水星街24号》等。曾获第五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  一本书能让自己经常拿起来读,常读常新,总读不完,甚至有兴趣从结尾倒着往前读,那么,这本书,和你的缘分就太深了,深到想扔也扔不掉的程度。  多年后,我才意识到,《山海经》对于我,就是这样一本书。 
期刊
→ 麦 坤 笔名匠心,爱好文学、摄影、视频创作。曾服役于武警某部,担任宣传干事;现为百色市某局公务员。先后在《广西法治日报》《右江日报》《百色早报》等媒体发表文章多篇,著有杂文集《千万人间》。  龙爷爷觉得自己的房间变得拥挤了,因为,今天孙子又往他房里搬进来一个衣柜。孙子要结婚了,他住的四楼全新定制衣柜,这旧衣柜就给爷爷用了。  要说,龙爷爷年轻时,还真是缺衣柜用的。刚参加工作的龙爷爷是供销社日用
期刊
野蒲草  时间停驻——  乌云驾翅飞来  延河走向了某種干涸  黑暗代表我对世界的认识  爱是所有光明  迈着甜蜜而悲伤的步子  石桥向外伸展  夜色把我裹进一件灰色大氅  沿着夏风的堤岸  我来到的,莫非是心脏的居所?  我们在风雨中走着  你为什么如此害怕  害怕我——  害怕被我心里唯一发光的事物照亮  顺着我对你的迷恋  摇晃着岁月不定的指向  我拥有的,难道只能是失去?  ——你不知道吗
期刊
罗传锋 水族,1971年生于黔桂交界处的六寨镇。鲁迅文学院首届少数民族创作班学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南丹县委党校。  第一次听到独田这村名的时候,不免有点望文生义,以为那是一个只有一块田的地方。早些时候,也听吾隘镇的朋友提及,都说那是一块偏僻之地。曾在网上搜索过,而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提供给我的,居然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信息,依旧把独田村划归罗富人民公社。就是这样僻壤小村中一个叫拉则的地方
期刊
森 目 广西北海人,从事土木工程师的工作以养活自己。目前,有数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ONE·一个平台。  星尘河头上流淌  1  我不保证我的记忆没有任何偏差,我只能保证,落着雪碴子的那天早上,康达杰确实是光着膀子出来迎接我们的。正因为赤着上身,他才一边走,一边把手穿进衬衫的长袖子。雪落到他蓬松而略卷曲的头发上,落到他的眉毛上。至于他脚上是拖鞋还是运动鞋,我则全无印象了。他弓着腰,来不及扣完扣
期刊
罗仁通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百花园》《天池小小说》《红豆》《小小说月刊》等。小小说《一碗姜糖水》入选《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一头猪的降生,它肯定不知道它肩负如此之多的重任。它要管顾一家子一年的人情往来,它要管顾一大家一年的油盐衣袜,它还要管顾一家里几个娃儿一年两个学期的学杂费。所以,一头猪的生死牵扯着多条敏感的神经。早死,是泪眼滂沱,捶胸顿足。晚死,
期刊
→ 萧信维 1997年生,现为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四年级学生。每天都想潜水,把自己抛掷到奥蓝海里听着扑哧扑哧的呼吸声音,在水底只有自己。曾获中兴湖文学奖、新北文学奖、台中文学奖、全球华文学生文学奖等奖项。  “唉阿姨。”  “唉唉唉阿姨。”  “阿姨下来喽!”  服务小姐早已把门勾开,她恍了神,听了两三声叫唤才晃悠悠地从缆厢出来,跨出厢门才想到抹布忘记带,急忙回身拿起放在椅上的清洁用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