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理念,我对大画幅摄影理解的转变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form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8×10胶片,210毫米Protar镜头,2016年
02 12×20 Forte胶片,480毫米Protar镜头,Forte,2004年

  跟很多人一样,我在中学时代迷恋上摄影。工作后,开始弄了套135单反相机,然后就换了120中画幅相机,直到1990年代中期,有一天我看到一台比中画幅还大的大画幅相机,心里头觉得很好奇,而且这种相机有很多莫名好玩的功能,就开始玩起大画幅相机。
  我是个理科生,也就是俗称的“理工男”,刚开始用大画幅相机主要还是看重它有很多中小画幅相机没有的操作性能。比如说我们经常在拍摄大画幅里用到的沙姆定律,可以控制拍摄景物清晰范围,还有可以控制景物的变形程度。这对于一个理工男来讲,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它使我发现除了拍照之外,还可以参与并控制摄影过程。
  初期拍摄大画幅的时候,我用的是彩色负片,喜欢彩色负片对颜色的还原和制作方式。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庭环境限制,当年没有办法拍摄黑白底片。因为我知道制作黑白照片需要后期制作的配合才能完完整整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照片效果。1999年我有了自己的暗房,又开始慢慢专注黑白摄影领域。并且,在拍摄黑白照片后,我更加专注地去了解摄影本身对技法的要求,逐渐了解到摄影不是以前所知道的那样“咔嚓”按一下快门就成了。因此,对我来说,拍摄大画幅实际上是对拍摄者本身的一种训练,一种对摄影技法与想法的思考训练。
03 11×14 Forte胶片,360毫米Protar镜头,2004年


  由于大画幅相机在操作上的特性,拍摄时会比中小画幅相机更耗费时间,但是这种模式实际上又带给了拍摄者更多的思考空间,能让摄影师在拍摄前后更加注重画面的细节与内容。
  1980年代初还在上学时,我每年寒暑假都是先打工去赚钱,然后剩一个月的时间就去各地旅游拍照,使用135画幅相机,一个月拍摄回来之后大概能拍上100多卷,再从中精挑细选,也就有四到五张自己比较满意的照片。后来改用中画幅相机,拍摄照片的数量大幅减少,一个月拍下来也就三四十卷,可是经过挑选之后能留下来的,也是四五张。再往后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次数更少了,一个月行程下来,拍四五十张底片,但最后能选择出来的还是四五张。这样的经历让我反思,摄影不能盲从,需要留给自己思考时间,而用了大画幅相机之后,我才做到。
  所以,这几年我出门拍摄,有意识地只带很少的散页片。比如有一年我去坝上,行程一周左右,携带了一台12×20英寸的超大画幅相机,仅带了两个片盒总计四张底片,最终的结果是只拍了两张。
  我认为摄影作品要成系列,应该专注拍摄某一个系列。我第一个系列叫《岸》,河岸的岸,把所拍摄的水陆地交界地区的影像都纳入到这个系列,大概断断续续地拍了17年,只要看到合适的场景,我都去拍。到今天,这個系列虽然还没有拍摄完,但是我基本上已经不再拍了,大概有21张照片吧。
04 4×5Forte胶片,210毫米Protar镜头,2010年
05 8×10彩负胶片,210毫米Protar镜头,2011年

  为什么不拍了呢?因为我意识到,照片总是要拿出来给别人看的,传播了才有意义,但如果观者不能从照片中看出你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还是用中画幅拍的,或者135画幅拍的,乃至用手机拍的,那我们每天都出去拍摄,扛着硕大、繁重的器材,岂不是失去了意义?因此,我现在喜欢刻意地去拍摄一些能够在照片上显现出跟中小画幅不一样画质的照片,也就是只有用大画幅相机某项功能才能拍到的照片。


  这么多年来,我与大画幅摄影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早年间经营大画幅器材,到十年前慢慢淡出这个行业,专注照片制作与装裱,再到近几年开始收藏作品,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很多人都像我以前一样,很容易走入大画幅摄影的一个误区,即把摄影的本意本末倒置地放在技术层面上,而忽略了照片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06物影扫描成像
07物影扫描成像
  其实,我在开始使用大画幅相机的时候也是非常关心操控技术的,比如说哪只镜头的解像力更高,哪一只镜头暗部的描绘能力更细腻,甚至到哪种相纸能体现出更好的影调。每次从暗房里出来晾干底片后,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底片放到灯箱桌上,拿高倍放大镜看焦点的清晰度,然后把放大镜放到边角上,看四个角的清晰度。这是长期以来我对影像高质量要求留下的一种习惯。但是后来我理解到,这种习惯局限了我很多年,尤其是限制了自己对拍摄题材内涵的考量。
  不过,这也是现在国内大画幅摄影圈子里面的一种常态。多数人都在追求哪种相机好,哪种脚架更稳固,哪种工艺更完美,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购买昂贵的器材,去学习多种后期工艺与手法。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去考虑拿起手中的大画幅相机拍摄照片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要阐述什么,要诉说什么?
08 4×5反转胶片,141毫米Protar镜头,2005年


  说实话,因为我自己个人对大画幅摄影理解的转变,这些年得罪了不少朋友。举个例子,有一年,我看到有几个朋友在国外的一个公共空间做展览,名字叫“大画幅银盐摄影”展,开幕的时候请了很多人来,也把大画幅相机放在了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作为宣传。可我觉得非常可惜,主动去给朋友发了个消息。作为朋友,我说他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去拍摄这个主题,肯定是对这个题材有诸多的理解与思考,那为什么要在展览中只突出画幅和工艺呢?照片最大的价值并不是什么大画幅,不是什么银盐相纸,更不是手工制作工艺啊。
  如今,我还是会经常收到一些朋友关于技术上的咨询,比如:说这只镜头是不是特别好?这种相纸是不是影调更丰富,含银量更多?这个相机是不是功能更多,真的是“不脱轨”?如此种种。而的我回答经常是,你们现在手里的相机、镜头要比亚当斯、威斯顿等摄影大师们当年用的好太多了,所以更应该去反问自己的照片有没有达到当年他们的拍摄水平?
09 4×5胶片,141毫米Protar镜头,1996年
10 5×7胶片,141毫米Protar鏡头,2006年
11 5×7胶片,300毫米镜头,2007年

  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大画幅摄影活动如雨后春笋,越办越多,几乎各个省市都在成立大画幅摄影协会,举办大画幅摄影年会、大画幅摄影展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而当大画幅摄影参与度逐渐提高时,我们就该去关注大画幅摄影这种拍摄方式的内在价值了,也希望朋友们不去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大画幅摄影技术。
其他文献
1985年,美能达在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成熟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a7000的同时也推出了第一代自动对焦单反旗舰机a9000。3年后,尼康、佳能分别推出了专业自动对焦单反相机F4和EOS-1,性能明显超过了a9000,让自动对焦单反机的开创者很没有面子。“技术疯子”自然不会任人宰割,蛰伏了3年多之后,1992年美能达发布了第二代旗舰级单反相机——a9xi。02美能达a9xi机顶和背面的操控布局。除前后双拨
期刊
01对帕敢矿区的工人来说,最直接的威胁来自洪水及山体滑坡。  时间回到2017年3月11日,第九届仰光摄影节最后一晚,按照惯例,这一晚被称为“照片之夜”,主办方会在位于仰光西北部街区的法国缅甸研究中心展示当届所有参赛入围的缅甸摄影师作品。作品多以纪实摄影为主,摄影师们将照片和文字编排成一个短视频,加上音乐,在法国缅甸研究中心的花园里放映。  那个晚上多少有点特别,因为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出席了颁奖
期刊
01老蛙百微镜头的外形很简洁  提起百微,摄影爱好者没有不知道的,100毫米焦距微距镜头嘛!各厂家都有,通常最大光圈F2.8,放大倍率1:1,有些还有光学防抖功能,没啥稀奇的。不过,我最近试用的一只百微,的确与其他百微有所不同,这就是老蛙百微:FF 100mm F2.8 CA-Dreamer Macro 2×。  老蛙镜头由我国安徽的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自2013年来已经推出了1D多只适配单
期刊
01向日葵  花卉是很多摄影人喜爱的拍摄题材。但花儿要么生长在草丛之中,要么盛开在树叶之间,背景杂乱的情况多,拍摄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突出主体。如何才能拍好花卉作品,背景色彩的搭配至关重要。  红、绿、蓝是色光三原色,在三原色基础上,可以组合出复杂多样的色彩。色彩的组合变化,通常用一个色相环表示。环中相互对置的色彩称之为对比色,如红和绿;邻近的色彩称之为近似色或邻近色,如黄和绿;同一色指同一种颜色,因
期刊
Louis Quail  “我与法律战斗而法律胜了(I fought the law and the law won)!”一个晚上,59岁的贾斯汀·奎尔(Justin Quail)跟着歌曲高声唱道。  几乎整个成年阶段都深受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困扰的贾斯汀的确也一直与社会规则战斗着,这句歌词不仅仅是比喻。在他所生活的英国,依然有人认为监狱比医院更能省钱且高效地处理精神疾病患者,而
期刊
01秋季的莫纽门特(Fall Monument)洛瑞·尼克斯(Lori Nix)凯瑟琳·葛伯(Kathleen Gerber)  摩天大厦变成残垣断壁,观光胜地已是一片废墟,凯旋门风光不再,闹市天坑昭示惊人巨变,见证都市繁盛的报箱已成无言的哨兵。人迹全无,唯有植物和飞鸟生机勃勃,重新占领本属于它们的地盘。这些乍看真实,细看蹊跷的图像令人惊叹,又引人深思,它们的创作者是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家组合—
期刊
任韶华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的一座魅力神奇之都,因其地理位置处于欧洲与亚洲相融的枢纽之地,故汲取了欧亚文化的精髓。这是古罗马人曾在历史上选作首都的城市,也是曾经的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盛之地,她有着繁复的历史变迁,多元的宗教信仰文化。我期待着有朝一日走近她,感悟她历经沧桑的忧伤之美,品读她意蕴悠长的华丽之风;寻找她落寞悲凉的遗韵,更愿意用影像记录她前世今生的丰盈故事。  拿破仑说:“如果世界是
期刊
佳能和尼康都遇到了相机销售下滑的问题  4月下旬,佳能和尼康两大相机巨头都公布了他们最新的财务报告,但这些数据看上去并不美好,两家公司均报告影像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约17%。佳能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与2018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17%。尼康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财年结果显示,同比下降17.9%。随着智能手机产品继续蚕食影像市场,两家公司都已看到相机市场持续萎缩。  佳能在其报告中表示,“可
期刊
辛迪·舍曼作品展  2019年6月27日至9月15日  國家肖像画廊,英国,伦敦  辛迪·舍曼出生于1954年,是当代最著名的美国女性摄影师之一,是被称为“图像一代”的摄影流派的主要成员,一直进行角色扮演式自拍,并以此来讨论女性身份、社会地位等公共话题。  其中,最多被世人称赞的是她自1977年开始创作的《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在这个系列中,她通过扮演在大众媒体上经常能够看到的女性形象,来使得观众意
期刊
01《孔雀草蕨类植物》(Maidenhair Fern),选自《布洛斯菲尔德的学徒》(Blossfeldt’s Apprentice)系列,2016 Elaine Duigenan伊莱恩·杜格南(Elaine Duigenan)  善于探索的头脑离不开敏锐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我们的思考方式,深入细致地观察是科学家和文献工作者的目标,但在英国摄影师伊莱恩·杜格南(Elaine Duigen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