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不同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相同的。为人父母的教师,可能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但不一定是合格的家长。本文通过对教师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教师家庭家庭教育的成功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师家庭 现状 改进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GS[2019]gxbzx225)研究成果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05-02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不同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相同的。基于此理念,课题组对西部贫困县不同类别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教师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双方和一方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很多人会认为,教师的教育经验丰富,在教育自己子女的问题上应该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事。教师家庭的家庭教育真实现状是怎样的?不妥和不足之处如何改进?这正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教师家庭的家庭教育现状
2018年5月,“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微信公号联合“王崧舟工作室”“乐爸生活家”,开展了教师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到3354份有效问卷,从调查数据总体来看,教师教育自己孩子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数据分析,调查还得出:大多数教师对自己子女的期望更注重身心健康,教师子女的课余时间多以阅读、运动、旅行为主。大多数教师家庭都亲自养育孩子,家庭夫妻关系和谐有爱、亲子关系比较亲密融洽,善于与孩子进行沟通。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注重子女的长远发展。如小学学习完汉语拼音后,立即启动孩子自我阅读模式,不仅注重文学名著的阅读,而且扩展到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等书籍,在阅读中不仅完成识字任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阅读化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家庭,他们能第一手获取大量与教育有关的信息,未雨绸缪修正孩子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当一般家庭的教育话题是孩子如何考上大学时,他们正在如数家珍般谈论双一流了;一般家庭的教育谈论孩子上研究生的必要性时,他们正在考虑到外国哪所大学留学更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国际化发展。
虽然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教师与家庭教育指导师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最有条件成为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但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者的功能与职责不尽相同,育人的优势资源和方式也不同。所以,合格的老师不一定是合格的家长,优秀的老师不一定是优秀的家长。教师在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教师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家庭中不懂得角色转换。
对于普通的师生,毕竟“距离产生美”,“言传”是有效果的。对于自家的孩子,同在屋檐下,可以说知根知底,重在“身教”。我们知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如果教师不注意角色转换,放不下“臭架子”,良好的亲子关系何谈建立。此外,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格,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老师的态度对父母,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极难获得最大创造型个性的发展。
2.教师因对自己的子女要求过高而产生焦虑感。
超過一半的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老师们见多了“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特别是同事、同学和亲友的孩子及自己的优秀学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一样优秀,怕自己的家庭教育失败,丢了面子。
教师对子女期望值太高、要求过严导致过度的焦虑,而且对孩子的要求人云亦云,水涨船高,看不到进步,只看到缺点。对学生可以耐心细致、和风细雨,而对自己的孩子则横眉冷对、简单粗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自尊心、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这种做法很容易引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亲子关系紧张、家里“鸡飞狗跳”,酿成苦果。
3.不能处理好学校工作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时下很流行这样一句话“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长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但有的老师过分注重自己的所谓“成功”,所有时间、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学校里、学生上。这种老师,看起来事业心很强,对工作兢兢业业,无暇顾及孩子,实际上是不能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面对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借口消极的躲避。要知道,孩子不但是你自己的未来,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孩子碌碌无为,或许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如果孩子德行败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会给民族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样的例子处处皆有,比比皆是,再不列举。
4.部分教师家庭出生的孩子格局较小,魄力不大。
长期单一而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得教师的心智也普遍单纯并且不善于交际。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极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由于缺乏社会历练,缺少社会经验,情商差,心态差,担当意识不足,所以,许多普通的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个性上都显得小心谨慎,“窝里横”,缺少敢闯敢拼的勇气,往往格局较小,魄力不大,适应不了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二、教师家庭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如果教师家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出现“灯下黑”问题,纵使桃李满天下,对自己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自己的人生也是失败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利己更利国。教师为人父母,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是一种教育能力的体现,也是责任的承担。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专业优势,扬长避短,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1.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是好老师。
教师必须把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当作重大的人生课题来对待。首先,要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能够胜任家长角色,能够圆满完成家长任务。其次,教师在学校要严格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回家后应该立即转变角色,要知道我们首先是孩子的父母,然后才是老师,我们和孩子应该是父子、母女、朋友的相处模式,孩子需要的不仅是严师,更需要与父母的亲情。第三,亲子关系不仅是教育的方式也是教育的内容,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一个转身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妈妈、开朗爱玩的好爸爸,以平等、坦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进行心灵与精神层面的交流互动。当然,现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关系太亲密了,怕产生溺爱;关系疏远了,又担心孩子抱怨。如何把握关系的度,非常关键,重在规矩与底线。
2.摆正心态。
从事教师职业的父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但对待自己的孩子则“当局者迷”,往往不顾孩子自身真实的能力和水平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古语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教师要对子女抱有合理期待,不过度焦虑。“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孩子的能力和价值,相信总有一个领域能让他们发光发热。家庭教育中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给予他们更加自由开阔的成长空间,以应对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局势,真正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3.唯有学习才能改变一切。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现象情况,每个年龄阶段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性格、思想、行为特点。面对那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现象问题,我们做父母,有的是束手无策,想解决,但由于自己想不到好的办法,拖延着不去主动积极解决;有的是用尽心思,思来想去,试了各种方法,也不是很见效,但最起码还依然在继续为孩子的改变去尝试;有的是多方交流咨询,和其他的孩子家长交流,或者向教育专家请教,有的父母交流咨询后有所得,所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其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面对诸多不同的孩子成長现象问题,做父母不是谁天生就会的,而且做父母不像学习知识或者某种工作技能,没有先学会了再去做的,做父母就是做了,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育儿路上会遇到太多问题,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一路“升级打怪”。
4.携爱而行,寻觅诗与远方。
充分利用寒暑两个假期,和孩子一同外出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拘泥于“美丽风景”,也着眼于“名胜古迹”;不拘泥于“珍馐楼的品尝”,也着眼于“博物馆的欣赏”; 不拘泥于“钢筋水泥的胜利”,也着眼于“自然人文的熏陶”。自己和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人生,在体验当中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览众山小”所识所得的效果与“听君一席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时,游学中的吃穿住行,无一不经过社会的历练,培养了孩子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做到“知行合一”,能够胜任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
养育一个孩子,就像播下一粒种子,他的成长应该有他该有的轨迹,失败、挫折、伤痛、成功,喜悦、快乐,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该有自己完整的体验。给他浇水,施肥,除草,修剪,也给他阳光、风雨、天空和自由,然后静等花开。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师家庭 现状 改进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GS[2019]gxbzx225)研究成果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05-02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不同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相同的。基于此理念,课题组对西部贫困县不同类别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教师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双方和一方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很多人会认为,教师的教育经验丰富,在教育自己子女的问题上应该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事。教师家庭的家庭教育真实现状是怎样的?不妥和不足之处如何改进?这正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教师家庭的家庭教育现状
2018年5月,“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微信公号联合“王崧舟工作室”“乐爸生活家”,开展了教师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到3354份有效问卷,从调查数据总体来看,教师教育自己孩子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数据分析,调查还得出:大多数教师对自己子女的期望更注重身心健康,教师子女的课余时间多以阅读、运动、旅行为主。大多数教师家庭都亲自养育孩子,家庭夫妻关系和谐有爱、亲子关系比较亲密融洽,善于与孩子进行沟通。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注重子女的长远发展。如小学学习完汉语拼音后,立即启动孩子自我阅读模式,不仅注重文学名著的阅读,而且扩展到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等书籍,在阅读中不仅完成识字任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阅读化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家庭,他们能第一手获取大量与教育有关的信息,未雨绸缪修正孩子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当一般家庭的教育话题是孩子如何考上大学时,他们正在如数家珍般谈论双一流了;一般家庭的教育谈论孩子上研究生的必要性时,他们正在考虑到外国哪所大学留学更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国际化发展。
虽然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教师与家庭教育指导师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最有条件成为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但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者的功能与职责不尽相同,育人的优势资源和方式也不同。所以,合格的老师不一定是合格的家长,优秀的老师不一定是优秀的家长。教师在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教师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家庭中不懂得角色转换。
对于普通的师生,毕竟“距离产生美”,“言传”是有效果的。对于自家的孩子,同在屋檐下,可以说知根知底,重在“身教”。我们知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如果教师不注意角色转换,放不下“臭架子”,良好的亲子关系何谈建立。此外,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格,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老师的态度对父母,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极难获得最大创造型个性的发展。
2.教师因对自己的子女要求过高而产生焦虑感。
超過一半的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老师们见多了“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特别是同事、同学和亲友的孩子及自己的优秀学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一样优秀,怕自己的家庭教育失败,丢了面子。
教师对子女期望值太高、要求过严导致过度的焦虑,而且对孩子的要求人云亦云,水涨船高,看不到进步,只看到缺点。对学生可以耐心细致、和风细雨,而对自己的孩子则横眉冷对、简单粗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自尊心、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这种做法很容易引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亲子关系紧张、家里“鸡飞狗跳”,酿成苦果。
3.不能处理好学校工作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时下很流行这样一句话“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长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但有的老师过分注重自己的所谓“成功”,所有时间、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学校里、学生上。这种老师,看起来事业心很强,对工作兢兢业业,无暇顾及孩子,实际上是不能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面对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借口消极的躲避。要知道,孩子不但是你自己的未来,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孩子碌碌无为,或许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如果孩子德行败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会给民族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样的例子处处皆有,比比皆是,再不列举。
4.部分教师家庭出生的孩子格局较小,魄力不大。
长期单一而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得教师的心智也普遍单纯并且不善于交际。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极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由于缺乏社会历练,缺少社会经验,情商差,心态差,担当意识不足,所以,许多普通的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个性上都显得小心谨慎,“窝里横”,缺少敢闯敢拼的勇气,往往格局较小,魄力不大,适应不了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二、教师家庭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如果教师家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出现“灯下黑”问题,纵使桃李满天下,对自己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自己的人生也是失败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利己更利国。教师为人父母,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是一种教育能力的体现,也是责任的承担。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专业优势,扬长避短,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1.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是好老师。
教师必须把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当作重大的人生课题来对待。首先,要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能够胜任家长角色,能够圆满完成家长任务。其次,教师在学校要严格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回家后应该立即转变角色,要知道我们首先是孩子的父母,然后才是老师,我们和孩子应该是父子、母女、朋友的相处模式,孩子需要的不仅是严师,更需要与父母的亲情。第三,亲子关系不仅是教育的方式也是教育的内容,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一个转身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妈妈、开朗爱玩的好爸爸,以平等、坦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进行心灵与精神层面的交流互动。当然,现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关系太亲密了,怕产生溺爱;关系疏远了,又担心孩子抱怨。如何把握关系的度,非常关键,重在规矩与底线。
2.摆正心态。
从事教师职业的父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但对待自己的孩子则“当局者迷”,往往不顾孩子自身真实的能力和水平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古语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教师要对子女抱有合理期待,不过度焦虑。“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孩子的能力和价值,相信总有一个领域能让他们发光发热。家庭教育中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给予他们更加自由开阔的成长空间,以应对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局势,真正做到“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3.唯有学习才能改变一切。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现象情况,每个年龄阶段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性格、思想、行为特点。面对那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现象问题,我们做父母,有的是束手无策,想解决,但由于自己想不到好的办法,拖延着不去主动积极解决;有的是用尽心思,思来想去,试了各种方法,也不是很见效,但最起码还依然在继续为孩子的改变去尝试;有的是多方交流咨询,和其他的孩子家长交流,或者向教育专家请教,有的父母交流咨询后有所得,所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其实,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面对诸多不同的孩子成長现象问题,做父母不是谁天生就会的,而且做父母不像学习知识或者某种工作技能,没有先学会了再去做的,做父母就是做了,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育儿路上会遇到太多问题,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一路“升级打怪”。
4.携爱而行,寻觅诗与远方。
充分利用寒暑两个假期,和孩子一同外出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拘泥于“美丽风景”,也着眼于“名胜古迹”;不拘泥于“珍馐楼的品尝”,也着眼于“博物馆的欣赏”; 不拘泥于“钢筋水泥的胜利”,也着眼于“自然人文的熏陶”。自己和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人生,在体验当中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览众山小”所识所得的效果与“听君一席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同时,游学中的吃穿住行,无一不经过社会的历练,培养了孩子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做到“知行合一”,能够胜任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
养育一个孩子,就像播下一粒种子,他的成长应该有他该有的轨迹,失败、挫折、伤痛、成功,喜悦、快乐,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该有自己完整的体验。给他浇水,施肥,除草,修剪,也给他阳光、风雨、天空和自由,然后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