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涟水县2000年以来褐飞虱发生资料的分析,2005年以来七(4)代水稻褐飞虱连续偏重发生,剖析褐飞虱重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迁入虫量大、水稻生育期推迟、暖秋气候、防治质量下降等因素,并提出压前控后、科学用药、注重用药质量,提高防治效果等防治对策。
[关键词] 褐飞虱;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涟水县地处江苏省淮北地区,常年稻麦两熟,水稻种植面积76万亩,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其中褐飞虱为害最为严重。2005年以来七(4)代褐飞虱发生较重,在9月20日前后,部分田块出现不同点、片、“冒穿”的严重为害症状。通过对近年来涟水县褐飞虱发生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七(4)代褐飞虱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发生概况及特点
1.迁入虫量高
褐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在水稻中后期(即8月中下旬),如大量迁入加上原本地虫源,即可造成大发生。2006年、2007年8月下旬褐飞虱迁入量高,造成田间虫量多,发生重。
2.重发生年度增多
2000年以来,涟水县粳稻面积不断扩大,褐飞虱有2年大发生(2006年、2007年),2年中等发生(2005年、2008年),2009—2011年由于迁入虫量少,2、3代虫量很低,4代发生也很轻,但在2006年、2007年,3代中等偏重发生、4代大发生;2005年、2008年3代中等偏轻,4代中等偏重发生。
3.为害期推迟
2005年以前,为害时段一般为8月下旬前后,为本地发生的第3代。2005年以来,3代褐飞虱成虫滞留增多,4代发生明显重于3代,9月中下旬出现“冒穿”,9月下旬田间虫量仍呈上升趋势,为害时间持续到10月中旬。
4.为害损失较重
2005年以来,4代发生数量增多,此时水稻处于生长后期,直接影响水稻的灌浆结实,造成水稻减产。从2005—2008年的情况看,9月底田间虫量仍然偏高,超过3000头/百穴,面积占粳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25%、8.75%、7.5%、1.25%,这些田块一般产量损失在2~4成,严重受害的“冒穿”田块,每年在50亩以上,产量损失在5~8成,甚至失收。年实际为害稻谷损失均在1000t以上。
二、发生加重的原因分析
1.迁入虫量高,短翅型虫量大,高峰期推迟
根据12年来的历史资料,9月底田间能查见到短翅型成虫的有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并且这几年迁入虫量高,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田间峰期推迟,为害时间延后、拉长。
2.品种以及种植制度的变化,水稻生育进程推迟,丰富的营养条件有利3代成虫的滞留、繁殖
一是近年来推广的水稻品种以中迟熟中粳为主。主要是为了抗条纹叶枯病和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水稻品质,致使主栽品种结构发生变化,徐稻4号、5号、连粳6号、连粳7号等迟熟中粳及早熟晚粳面积逐年增加,占水稻面积50%以上。调整后的水稻品种生育进程推迟5~8d。二是为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为害,2005年后在水稻栽培上推广推迟播期以及轻型栽培技术等措施,以错开1代灰飞虱的迁移高峰,避开1代灰飞虱传毒为害。2005年—2009年直播稻、塑盘抛秧、机插秧等轻简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常规肥床旱育、水育秧的落谷期一般推迟6d左右。播栽期的推迟,使得收获期延迟1~2周。近年来,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直播稻播种期明显推迟,成熟期一般推迟到10月下旬—11月上旬。
8月下旬为褐飞虱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此时大面积粳稻正处于孕穗至破口期,植株长势嫩绿旺盛,有利于3代成虫的滞留、繁殖。同时,营养条件丰富,也有利短翅型成虫的分化,4代短翅型成虫数量比例增加,褐飞虱繁殖倍数增加,加重了为害,造成局部暴发,出现“冒穿”倒伏。
3.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迁入、繁殖
2005年—2008年的6月下旬至8月降雨量,分别比常年平均值(431.2mm)高150.1mm、41.3mm、162.5mm、1.3mm,雨水偏多,有利褐飞虱的迁入、繁殖,田间短翅型成虫数量多。4代褐飞虱发生期间(8月下旬至9月)日平均温度,2005年—2008年分别比常年平均值(23.1℃)高0.4℃、0.1℃、0.3℃、0.5℃,秋季温度偏高,对3代成虫滞留、繁殖极为有利;3~4代的增殖倍数在2倍以上;2009年6月下旬至8月降雨量比常年少,温度和常年相近,褐飞虱迁入、繁殖量就少。
4.农药市场混乱,使得农药质量得不到保障以及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褐飞虱再猖獗
近年来2、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偏早、程度偏重,用药次数增多,7月中旬至8月初,一般用药防治2~3次;8月底前后还要防治4代稻纵卷叶螟1~2次;全年防治稻纵卷叶螟3~4次左右。为提高药剂的击倒力和防治效果,药剂品种多为有机磷农药,有的加菊酯类药剂,甚至单用菊酯类农药。由于广谱类药剂的频繁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从而削弱了天敌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同时,菊酯类农药刺激稻飞虱产卵,导致4代褐飞虱发生数量激增,有的使用劣质农药防治效果差,形成再猖獗。
5.防治工作不到位,用药质量差,影响防控效果
体现在一是后期不愿意用药防治。由于前期病虫发生重,防治力度大,用药次数多,后期褐飞虱具有隐蔽性,农民普遍存在麻痹思想。加之临近水稻收获,部分农民认为再用药防治,农药残留量高而采取弃治。二是防治技术不对路,用药质量差。药剂品种、用药时间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用水量严重不足。由于水稻后期生长量大、稻株封行、田间郁闭,以常规的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施药,药液难以到达稻株基部,接触不到虫体,导致防治效果差。加之防治4代褐飞虱时,田间普遍缺少水层,影响药效的发挥,降低了控制效果。由此,9月中下旬部分稻田褐飞虱虫量激增、暴发为害,出现“冒穿”现象。
三、防治对策
1.要坚持压前控后的防治对策
即兼治2代,狠治3代,控制4代。由于本地水稻品种和栽培方式的变化,成熟期明显推迟,食料及气候条件完全满足4代褐飞虱在本地的发生为害,4代已成为主害代。2代褐飞虱发生轻,可与防治2代白背飞虱结合进行兼治。3代褐飞虱的防治是关键,必须狠治,努力压低发生数量,削弱种群发展优势。控制住3代褐飞虱发生,压低4代的发生基数,可以减轻4代褐飞虱的发生数量,争得防治主动权。
2.选准对路的防治药剂,开展科学用药防治
由于本地水稻品种和栽培方式的多样性,防治工作安排上必须做到区别类型、分类指导。对中籼稻等成熟期早的品种,在8月中旬认真防治2代褐飞虱,控制3代的发生;3代要根据发生情况开展防治,努力减少虫源数量。对成熟期迟的品种,在8月底到9月初,要认真普治3代褐飞虱,选用长效高效药剂,对发生重的年份,做到速效与持效相結合,最大限度地压低3代的发生数量,降低4代的发生基数。3代防治宜选用吡蚜酮、噻嗪酮等高效农药品种,杜绝使用对稻飞虱有刺激增殖作用的高毒剧毒农药。
3.注重用药质量,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3、4代褐飞虱时,水稻已封行,植株生长量大,因此在防治时,要在用足药量的前提下,一定要用足水量。手动喷雾器亩用水量不少于60~70kg,机动弥雾机30~40kg,做到植株上下喷透,努力使药液到达防治部位。同时,田间必须建立水层,做到先上水、后打药,并保水3~5d,以提高防治效果。尤其在4代褐飞虱防治时,对断水早、不能建立水层的田块,要采用敌敌畏进行熏蒸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关键词] 褐飞虱;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涟水县地处江苏省淮北地区,常年稻麦两熟,水稻种植面积76万亩,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其中褐飞虱为害最为严重。2005年以来七(4)代褐飞虱发生较重,在9月20日前后,部分田块出现不同点、片、“冒穿”的严重为害症状。通过对近年来涟水县褐飞虱发生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七(4)代褐飞虱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发生概况及特点
1.迁入虫量高
褐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在水稻中后期(即8月中下旬),如大量迁入加上原本地虫源,即可造成大发生。2006年、2007年8月下旬褐飞虱迁入量高,造成田间虫量多,发生重。
2.重发生年度增多
2000年以来,涟水县粳稻面积不断扩大,褐飞虱有2年大发生(2006年、2007年),2年中等发生(2005年、2008年),2009—2011年由于迁入虫量少,2、3代虫量很低,4代发生也很轻,但在2006年、2007年,3代中等偏重发生、4代大发生;2005年、2008年3代中等偏轻,4代中等偏重发生。
3.为害期推迟
2005年以前,为害时段一般为8月下旬前后,为本地发生的第3代。2005年以来,3代褐飞虱成虫滞留增多,4代发生明显重于3代,9月中下旬出现“冒穿”,9月下旬田间虫量仍呈上升趋势,为害时间持续到10月中旬。
4.为害损失较重
2005年以来,4代发生数量增多,此时水稻处于生长后期,直接影响水稻的灌浆结实,造成水稻减产。从2005—2008年的情况看,9月底田间虫量仍然偏高,超过3000头/百穴,面积占粳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25%、8.75%、7.5%、1.25%,这些田块一般产量损失在2~4成,严重受害的“冒穿”田块,每年在50亩以上,产量损失在5~8成,甚至失收。年实际为害稻谷损失均在1000t以上。
二、发生加重的原因分析
1.迁入虫量高,短翅型虫量大,高峰期推迟
根据12年来的历史资料,9月底田间能查见到短翅型成虫的有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并且这几年迁入虫量高,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田间峰期推迟,为害时间延后、拉长。
2.品种以及种植制度的变化,水稻生育进程推迟,丰富的营养条件有利3代成虫的滞留、繁殖
一是近年来推广的水稻品种以中迟熟中粳为主。主要是为了抗条纹叶枯病和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水稻品质,致使主栽品种结构发生变化,徐稻4号、5号、连粳6号、连粳7号等迟熟中粳及早熟晚粳面积逐年增加,占水稻面积50%以上。调整后的水稻品种生育进程推迟5~8d。二是为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为害,2005年后在水稻栽培上推广推迟播期以及轻型栽培技术等措施,以错开1代灰飞虱的迁移高峰,避开1代灰飞虱传毒为害。2005年—2009年直播稻、塑盘抛秧、机插秧等轻简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常规肥床旱育、水育秧的落谷期一般推迟6d左右。播栽期的推迟,使得收获期延迟1~2周。近年来,直播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直播稻播种期明显推迟,成熟期一般推迟到10月下旬—11月上旬。
8月下旬为褐飞虱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此时大面积粳稻正处于孕穗至破口期,植株长势嫩绿旺盛,有利于3代成虫的滞留、繁殖。同时,营养条件丰富,也有利短翅型成虫的分化,4代短翅型成虫数量比例增加,褐飞虱繁殖倍数增加,加重了为害,造成局部暴发,出现“冒穿”倒伏。
3.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迁入、繁殖
2005年—2008年的6月下旬至8月降雨量,分别比常年平均值(431.2mm)高150.1mm、41.3mm、162.5mm、1.3mm,雨水偏多,有利褐飞虱的迁入、繁殖,田间短翅型成虫数量多。4代褐飞虱发生期间(8月下旬至9月)日平均温度,2005年—2008年分别比常年平均值(23.1℃)高0.4℃、0.1℃、0.3℃、0.5℃,秋季温度偏高,对3代成虫滞留、繁殖极为有利;3~4代的增殖倍数在2倍以上;2009年6月下旬至8月降雨量比常年少,温度和常年相近,褐飞虱迁入、繁殖量就少。
4.农药市场混乱,使得农药质量得不到保障以及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褐飞虱再猖獗
近年来2、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偏早、程度偏重,用药次数增多,7月中旬至8月初,一般用药防治2~3次;8月底前后还要防治4代稻纵卷叶螟1~2次;全年防治稻纵卷叶螟3~4次左右。为提高药剂的击倒力和防治效果,药剂品种多为有机磷农药,有的加菊酯类药剂,甚至单用菊酯类农药。由于广谱类药剂的频繁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从而削弱了天敌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同时,菊酯类农药刺激稻飞虱产卵,导致4代褐飞虱发生数量激增,有的使用劣质农药防治效果差,形成再猖獗。
5.防治工作不到位,用药质量差,影响防控效果
体现在一是后期不愿意用药防治。由于前期病虫发生重,防治力度大,用药次数多,后期褐飞虱具有隐蔽性,农民普遍存在麻痹思想。加之临近水稻收获,部分农民认为再用药防治,农药残留量高而采取弃治。二是防治技术不对路,用药质量差。药剂品种、用药时间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用水量严重不足。由于水稻后期生长量大、稻株封行、田间郁闭,以常规的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施药,药液难以到达稻株基部,接触不到虫体,导致防治效果差。加之防治4代褐飞虱时,田间普遍缺少水层,影响药效的发挥,降低了控制效果。由此,9月中下旬部分稻田褐飞虱虫量激增、暴发为害,出现“冒穿”现象。
三、防治对策
1.要坚持压前控后的防治对策
即兼治2代,狠治3代,控制4代。由于本地水稻品种和栽培方式的变化,成熟期明显推迟,食料及气候条件完全满足4代褐飞虱在本地的发生为害,4代已成为主害代。2代褐飞虱发生轻,可与防治2代白背飞虱结合进行兼治。3代褐飞虱的防治是关键,必须狠治,努力压低发生数量,削弱种群发展优势。控制住3代褐飞虱发生,压低4代的发生基数,可以减轻4代褐飞虱的发生数量,争得防治主动权。
2.选准对路的防治药剂,开展科学用药防治
由于本地水稻品种和栽培方式的多样性,防治工作安排上必须做到区别类型、分类指导。对中籼稻等成熟期早的品种,在8月中旬认真防治2代褐飞虱,控制3代的发生;3代要根据发生情况开展防治,努力减少虫源数量。对成熟期迟的品种,在8月底到9月初,要认真普治3代褐飞虱,选用长效高效药剂,对发生重的年份,做到速效与持效相結合,最大限度地压低3代的发生数量,降低4代的发生基数。3代防治宜选用吡蚜酮、噻嗪酮等高效农药品种,杜绝使用对稻飞虱有刺激增殖作用的高毒剧毒农药。
3.注重用药质量,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3、4代褐飞虱时,水稻已封行,植株生长量大,因此在防治时,要在用足药量的前提下,一定要用足水量。手动喷雾器亩用水量不少于60~70kg,机动弥雾机30~40kg,做到植株上下喷透,努力使药液到达防治部位。同时,田间必须建立水层,做到先上水、后打药,并保水3~5d,以提高防治效果。尤其在4代褐飞虱防治时,对断水早、不能建立水层的田块,要采用敌敌畏进行熏蒸防治,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