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来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析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况及其动态的演变过程,本文采用1980年、2000年、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构建了汾河流域6种地类的转移矩阵,分析了1980—2015年各地类的总变化量、净变化量及交换变化量.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内占比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1980—2015年汾河流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95km2,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贡献率为82%.该研究结果可为汾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也是我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在园林建设中也有广泛应用.播种育苗是蒙古栎有效的繁育方式.文章阐述了蒙古栎的播种技术中种子处理、播种,大苗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发改环资〔2021〕1516号,以下简称《规划》).
期刊
当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农业生产小农户经营,地块碎片化,运用水表或流量计度量用水效率的方式操作不便,投入产出效果不佳,不利于普及推广.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以电折水度量方法,在清丰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投入少、见效快、操作简便,为改进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方式,因地制宜选择度量方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构建水资源强监管体系是新发展阶段下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在分析贵州省水资源管理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按照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由制度与技术标准层、信息化管理平台层、日常业务监管层3个层面构成的贵州省水资源强监管体系,并提出了保障强监管体系良性运行的相关措施建议,为贵州省规范水资源管理方式、推进水资源重点工作、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以芦潮港社区道路海绵化改造工程为例,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的海绵化改造方案,包含了城市道路净、渗、蓄、缓、排的系统建设模式.介绍了海绵型城市道路中人行道生态树池、侧分带雨水花园、景观旱溪、人工湿地及雨水调节净化等相关附属设施的设计方案,并对道路改造设计方案下的年径流总量、年径流污染物控制及渗透设施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该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案可满足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可为其他类似海绵化城市进程中,海绵化道路改造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用水统计调查方法及其历史变革,通过社会统计法,采用统计加估计的方法推算2020年度全省取用水量,并对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各类别用水量及年度用水总量合理性以及名录库的覆盖效果及用水户填报效果进行了分析,由此检验云南省用水统计调查制度的可行性,并针对云南省用水统计调查制度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与建议.可为其他地区实施用水统计调查制度提供参考.
本文以2011年6月以来彭水和银盘水电站流量及流域面雨量数据为基础资料,对银盘—彭水区间流量与面雨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该区间流量的形成规律出发,探寻对区间产流作用明显的影响因素,采用前一日区间流量、当日面雨量等预报因子建立分月的银盘—彭水日均区间流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回归模型求解,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区间产流的量级.
本文采用多年环塔里木盆地4个气象站实测资料,分析当地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趋势.通过彭曼公式计算各站ET0,应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小波周期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研究环塔里木盆地ET0变化及周期规律.分析表明,各站点历年ET0除民丰县外均出现下降,在2~3种尺度周期规律中,小尺度多在10年以内,大尺度均超过10年并且周期趋势明显,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环塔里木盆地ET0历年变化除南缘外均呈现下降趋势,在多尺度周期中以大尺度周期趋势显著,是其主要周期变化规律;回归方程可为该区域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提供参考.
为充分利用吴江区河湖优势,将河湖自然禀赋转化为生态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本文以提升河湖生态服务效能为目标,提出通过污染控减、良性水循环体系构建、受损自然生境修复、景观服务能力提升和长效管护综合措施,改善片区河湖水生态环境,实现水体含氧量升高、总氮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可为经济发达水网地区生态服务效能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系统治理,深圳市宝安区雨污分流两套系统基本形成,河道水质实现基本消劣.在此基础上,水污染治理目标从“治污”转变为“提质”.本文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级支流共和涌为例,介绍了共和涌提质增效工程面临的现状问题和河长制“一河一策”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可为其他地区河流水污染治理提质增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