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尽管现在的生活绚丽多彩,而我们的学生一见到作文就头疼,一拿起笔就无内容可写,即使硬着头皮写出来的也是选材陈旧、内容单一,或者干脆照搬作文选上的。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不善于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另一方面即使去观察也往往带着情绪性,这就导致他们对新异、鲜艳、有趣的事物容易进行观察,而忽略了一些真正需要观察的东西。同时,学生在观察时往往是走马观灯式的,并没有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这种种现象就导致了学生习作无内容可写,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迫使我们进行思考与研究,要把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认识生活,使学生愿把写作看作是一件乐事,愿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一、调动写作激情,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要与广阔的社会生活接轨,让学生看到四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要积极介入、用心思考,就可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真正做到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有了写作内容,才能有兴趣,能在爱上作文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激发起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注意观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干瘪空洞,言之无物,他们望题兴叹,难以下笔,主要在于“没啥可写”。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解决题材的来源问题。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作文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作文的材料来自对生活的思考与体验,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然后才会有积累、升华,才有条件提炼、选择,从而立意、布局谋篇、写成作文。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等,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悄悄地从学生眼前溜走了,造成写起文章无米下锅,不是学生没有观察,是因为在观察时没有正确的引导。平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去观赏大自然美丽壮观的景色。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才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笔绘画出色彩绚丽的世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美需要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去进行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养成平时认真观察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习作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具体。
要引导学生作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具体,要求一点点提高。练习一个片段,要引导学生把片段的每个环節都写详细。比如让学生写“夏季的雨”这个片段,起初学生只会写雨很大很急,路面汇成了小河,很简单平谈。就针对这个片段进行引导,让学生先口头说说自己所见“夏季的雨”的特点,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评哪里说得好、哪里太平淡,给予补充,让学生在评价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由简单到具体地练习,相信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四、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周围的神话故事、科学幻想尤为敏感和喜爱。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有三种类型:一是童话,这是适应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他们善良的童心,用动物代替人类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愿望,是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认识想象出来并形成了一则则好故事。二是科幻作文,如《月球上的人们》、《南极的居民》等题目,这类作文内容全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再加以大胆想象编出来的故事情节。三是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如《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动物们在呼唤》等,这类作文是儿童把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加以具体化的一个思维过程,是想象作文训练的重点。
五、从阅读课文中掌握写作技巧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由“要我写”到“我要写”,从思想上改变写作观念,同时充分运用好教材,发挥其指导作用,让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所学的课本其实是最好的写作指导书。书上的文章篇篇都在为学生提供写作经验,作为教师应懂得触类旁通。比如学了《伟大的友谊》,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同学的友谊,选印象最深的事来写;学了《石板桥》,让学生和现在的新公房进行比较……这类写作,有范文引路,又有现实生活的基础,可以尽情发挥,何乐而不为呢?
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刚开始写作,学生总是无话可说,我就开始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一个人的日记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心灵反映,是最能表现内心世界的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用心去写就会用心去观察每一件发生在周围的事物,长此以往,每一位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观察事物的方式,文学组织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培养。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累材料,鼓励学生勤动手、动脑。只有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才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写作素材;只有搞活训练形式,才能创造主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由爱作文、练作文到能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调动写作激情,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要与广阔的社会生活接轨,让学生看到四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要积极介入、用心思考,就可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真正做到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有了写作内容,才能有兴趣,能在爱上作文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激发起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注意观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干瘪空洞,言之无物,他们望题兴叹,难以下笔,主要在于“没啥可写”。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解决题材的来源问题。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作文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作文的材料来自对生活的思考与体验,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然后才会有积累、升华,才有条件提炼、选择,从而立意、布局谋篇、写成作文。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等,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悄悄地从学生眼前溜走了,造成写起文章无米下锅,不是学生没有观察,是因为在观察时没有正确的引导。平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去观赏大自然美丽壮观的景色。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才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笔绘画出色彩绚丽的世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美需要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去进行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养成平时认真观察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习作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具体。
要引导学生作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具体,要求一点点提高。练习一个片段,要引导学生把片段的每个环節都写详细。比如让学生写“夏季的雨”这个片段,起初学生只会写雨很大很急,路面汇成了小河,很简单平谈。就针对这个片段进行引导,让学生先口头说说自己所见“夏季的雨”的特点,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评哪里说得好、哪里太平淡,给予补充,让学生在评价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由简单到具体地练习,相信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四、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周围的神话故事、科学幻想尤为敏感和喜爱。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有三种类型:一是童话,这是适应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他们善良的童心,用动物代替人类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愿望,是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认识想象出来并形成了一则则好故事。二是科幻作文,如《月球上的人们》、《南极的居民》等题目,这类作文内容全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再加以大胆想象编出来的故事情节。三是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如《20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动物们在呼唤》等,这类作文是儿童把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加以具体化的一个思维过程,是想象作文训练的重点。
五、从阅读课文中掌握写作技巧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由“要我写”到“我要写”,从思想上改变写作观念,同时充分运用好教材,发挥其指导作用,让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所学的课本其实是最好的写作指导书。书上的文章篇篇都在为学生提供写作经验,作为教师应懂得触类旁通。比如学了《伟大的友谊》,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同学的友谊,选印象最深的事来写;学了《石板桥》,让学生和现在的新公房进行比较……这类写作,有范文引路,又有现实生活的基础,可以尽情发挥,何乐而不为呢?
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刚开始写作,学生总是无话可说,我就开始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一个人的日记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心灵反映,是最能表现内心世界的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用心去写就会用心去观察每一件发生在周围的事物,长此以往,每一位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观察事物的方式,文学组织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培养。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积累材料,鼓励学生勤动手、动脑。只有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才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写作素材;只有搞活训练形式,才能创造主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由爱作文、练作文到能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