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 《一九四二》唤醒了人们的悲悯心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log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完成后,失去目标和方向了
  人物周刊:电影试映时,我看放映完后,观看的人几乎都是沉默的,没有人想说话。
  冯小刚:几乎所有人看完后,都是这反应,闷了一会儿。有人说感觉像隔着书被打了一闷棍。震云那小说,没故事,没情节,没人物,主角就是民族。看完这个电影,你对自己的民族可能会有更深入的或者说跟以前不太一样的认识,这会让你有点不舒服。
  人物周刊:听说你惦记这个小说20年之久?
  冯小刚:差不多吧。他1993年写的小说,我当年看的。当时我就跟他说想拍,那时我还没拍过电影,震云说咱们再等等,等时机再成熟点儿。
  人物周刊:他为什么说再等等?是对当时没拍过电影的你能力的怀疑?还是担心当时的大环境,比如政治气候等问题?
  冯小刚:当时我刚拍完他的作品《一地鸡毛》,我俩挺熟的了。震云可能觉得政治气侯,各方面的因素都有。2000年过年期间的一个晚上,他到我家来,两人喝完酒,他挺郑重地说,“我想把《温故一九四二》郑重地托付给你。”我说我不可能去找编剧,你要做编剧,他说,“没问题,这个事我可以始终和你共进退。”这剧本只有他一个编剧。这部小说其实没太多的故事,一开始我弄了一座谈会,请了很多导演和业内的人,大家共同认识是: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小说,但它是一部不能改成电影的小说。它是一个调查报告。大家都走了后,震云问我你还干不干?我说干呀。
  他说,“怎么把它变成剧本,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把一个东西变成剧本有两种做法:一是找几个很聪明的人,坐在宾馆里头,大家刮一个头脑风暴,把它侃出来;还有一种是笨人的方式,聪明人知道找捷径,笨人呢,他不知道找捷径,他把所有的路都摸一遍,走了很多冤枉路,最后找到了要去的地儿。”我说,咱俩肯定都不是那聪明人,就用笨人的方法吧。我们就沿着灾民逃荒的路走了一遍。包括1942年蒋委员长去的那些地儿也走了一遍,走在这条路上,这个故事渐渐形成了。
  我们通过采访,通过看那些一息尚存的遗址,渐渐地,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一种对故事的想象,人物的想象,老东家一家就浮现出来了,花枝呀、瞎鹿啊、老马呀、李培基呀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出现了。这个创作经验是比较独特的,费了很大工夫,大概走了3个多月,也去了重庆、陕西、山西、河南……通通走了一遍,收获特别大。
  人物周刊:走这一遍时,你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什么样儿?
  冯小刚:我们五六个人,每天晚上都在搭建这个故事。一开始打算用一个现代人,或者说作者,不断地跳进跳出,有时候拉回到现在,有时候随着他在河南的采访回到过去,后来发现这种间离的效果对电影有伤害,也觉得这个现代人挺讨厌的,觉得他格格不入、排异,所以最后留下的就是头尾这两句话。这个剧本几次上马,几次下马,到后来搁了很多年,震云也没什么压力,他虽然知道拍不了,但还是不断在修改,隔了一年,他就说,哎,你看我又改了一稿,这东西放一年再看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搁很多年慢慢就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个剧本在我家左一本右一本,出了大概有二十稿,有的就改几句台词,有的就改了几场戏,有的进行了很大调整。后来我都分不清了,比如说,第二稿的哪个部分不错,第五稿的哪个部分不错,这剧本我看了得有二十遍。
  人物周刊:这部电影当初筹拍时,几度上马又下马,你的情绪如何?
  冯小刚:当时心情很沮丧。今天回看,未尝不是好事,如果仓促上阵,就把这小说给糟践了。现在完成了各种准备,一切都刚刚好。
  前两天我发了一条微博,我说我把之前12部电影积攒的人气,都赌在这个片子上,我相信观众的判断。我们之前4次随机在大街上找了观众试映,60人一批,观众的反响很强烈,尤其是我们过去最担心的那些年轻的观众,看完了很愕然,很多年轻人觉得,我很幸运,没生在那个时候。他們也不觉着节奏慢,也不觉着闷。有很多观众过去没有看这样电影的经验。
  《一九四二》不是贺岁片
  人物周刊:你说到这些年积累了观众对你的信任,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这种信任更多来源于你拍喜剧片吧?比如《夜宴》、《集结号》,还是有争议的。
  冯小刚:可《夜宴》的票房就比《天下无贼》好,《集结号》的票房就比我过去的喜剧都好,《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远远超过《非诚勿扰2》。我发现,观众没有绑架你,其实你自己的内心有时候把自己绑架了——是不是拍喜剧的时候更踏实一点?可是从票房的情况来看,这些正剧反而比喜剧的票房要高很多。
  人物周刊:人在走自己熟悉的路的时候,会觉得更安全吧。
  冯小刚:嗯。但观众其实无所谓,这片子我坐得住,能看得下去,看完了我内心会被触动,我就接受你。
  人物周刊:你在微博上写“11月就是一个如常的档期,为什么要把它称为贺岁档呢?《一九四二》选择在11月上映,就是不想贴上贺岁的标签误导观众。”“贺岁片”应该是中国观众对于“冯小刚作品”的认识吧?
  冯小刚:贺岁档准确说应该是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因为有过年的气氛,现在才11月份,怎么就给搁到贺岁档里头了?而且什么电影都往贺岁档里搁?说《一九四二》是贺岁片,显然是对观众的误导。我特意澄清,“要想看贺岁片我劝您千万别买《一九四二》,省得您看完后悔,骂我不厚道。《一九四二》没有乐子、没有热闹、没有红火,有的只是历史的真相。想买笑的,咱们明年见。”
  人物周刊:你靠拍喜剧被更多观众认识,这几年又开始拍大制作电影,从《夜宴》、《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直到《一九四二》。怎么看你这几年作品风格的改变?
  冯小刚:我用了这么多年拍了这么多片子,其实就是为《一九四二》做准备。如果1993、1994年拍成了这个电影,可能跟今天拍出来的东西不一样。那时候我们很年轻,对生活的认识跟现在比是有局限性的。还有作为导演,对这种大制作影片的掌控能力,那时候也不具备。我从《夜宴》到《集结号》,再到《唐山大地震》,做过几部这样大制作的影片后,再做这部电影就不会那么心里没底了。首先,有很多画面我之前脑子里头都有了,我可以跟各个部门交待得很具体。再有,震云通过这些年不断沉淀,从第一稿到最后拍摄的这一稿,不断地打磨、推敲,不断地丰富,更接近了历史的真实,人物关系也越来越准确,比第一稿要好很多。还有资金,华谊兄弟上市后有了实力,能够拿出两亿多来拍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是,从《甲方乙方》开始后拍的12部电影,完成了观众和我之间人气的积累,如果我没有这样的人气,拍这么一个电影,投资人会很恐惧——这么大一个投资,一个这么严肃的文艺片,你不等于自杀吗?   人物周刊:你曾经认为我们的民族是最善良的民族?
  冯小刚:我一直受的是这种教育啊。勤劳、勇敢,这些品质也确实都有。但是不是最善良的,有些情况下我是持保留意见的……比如前些时候的抗日,怎么就变成了打砸抢?自己人折腾自己人?表达愤怒时,有一种人的愤怒让人尊敬,有一种人的愤怒特别脏。
  当然,每个人看电影的需求不一样,有的人愿意往政治上去解读,他就是很high这个,在我看那些都是表面的。俄罗斯这民族也饱受灾难,但它出了一大批艺术家、文艺作品,它也受过严酷的管控,但它仍然有柴可夫斯基、列宾……他们的文艺作品里有一个大的主题,就是救赎。我们的民族在灾难中却沦落出另外一种状态——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吧?
  国民党那么腐败,为什么能够允许它存在那么长时间,其实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心理。西方人可以为了精神層面的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就是说但凡你别给我逼得没了活路,给我一点生存的可能,我都不会跟你翻脸,我不会造反,你爱统治我你就统治。但是一旦你要把他逼得没了活路,他就非常残暴,很难特别理性地去表达诉求。
  十几年前看了震云的这个小说,让我触目惊心的不是这场灾死了多少人,有多苦,是我觉得准,写得准!因为篇幅的原因,我拿掉了一些内容,比如说蒂姆·罗宾斯扮演的传教士在教堂赊粥,他对那些灾民说,“在我们西方,人死了也是有尊严的,你要尊重生命,你得把他埋了,不能饿殍遍野,不能暴尸街头,你们把人埋了,再到我这儿喝粥来。”没人听他这个,埋不过来,埋他干什么?他又退了一步,“把你们家亲人埋了,然后可以来我这喝粥。”可大家想的还是,先顾活的吧。我当然理解,人在饥饿的情况下只能这样。但有的民族他即便这么饥饿,也要先把死人给埋了再喝粥。
  人物周刊:在你看来,这跟信仰是否也有关系?
  冯小刚:佛教到了中国就变成一单生意了,初一去潭柘寺,那车都排到山底下,等着烧头香。初二去行不行,初三去行不行?不行。得初一去。佛祖保佑我早生贵子,我捐一门槛;你帮我升官发财,我给你再塑金身。是吧?咱们这些信徒基本是这样的,把佛当成了一个生意人。如果你真把佛当成一生意人,就是说你要初一没给我烧香来,我可不待见你,我可不帮你了,那你拜他干嘛呀?他这么势利。
  人物周刊:你有信仰吗?
  冯小刚:形式上没有,我貌似是无神论者,当然还是有一些敬畏心。我觉得宗教对人最大的一个作用是,如果你敬畏他,你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一些反省。比如说教堂,我经常会被那种建筑征服,因为我是画画出身的,出国我就愿意到教堂里坐会儿。它不像去庙里头那么乱哄哄,当然,有些寺院也会让人安静。这教堂里头所有人都小声说话,你坐在那儿,心一下就静了,你就被那样的一种东西给催眠了,你要坐超过十分钟,就会开始想一些事,思考一些事。而且你思考的肯定不是下顿饭我等会儿到哪儿吃去,感觉被冥冥中的一种东西给笼罩着,有点灵魂出窍的感觉,飞出去了。
  人物周刊:《一九四二》中有一个乡村传教士的角色,这个传教士最后内心世界坍塌,对自己的信仰表达了质疑,这是否表达了你的观点——在面对现实时,信仰有时候是无能为力的?
  冯小刚:这么说吧,你要从这么实用的角度去看宗教的话,它真是无能为力。问题是,我们中国人习惯了把宗教当成一个实用的工具利用。可它不是,它是对人精神的一个洗礼,我这么理解的啊。不然为什么好人经常不得好报,坏人如鱼得水?
  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个普世价值观,在道德层面,作为一个人,我身上的瑕疵特别多,我肯定是讨厌的事儿、坏事也干过,但我总是有那么一个底线,我觉得这人坏吧,你不能把这个底线给踩塌了。有信仰的外国人他即使骂人,也总是有一个底线在内心约束着他,不仅仅是法律——我不能这么坏。但是在微博上、网上,你能看到,咱们这儿有些人,他要恨一个人,骂人的时候他是完全没有底线的,没有敬畏感。
其他文献
葡京、威尼斯人、永利……澳门赌桌上的金钱游戏轮转了140年,迄今,她已经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博彩天堂。四千多张赌台、四万多名从业人员,贡献出了澳门一半以上的税收,难怪有人说,要了解澳门,首先要了解澳门的博彩业。  作为一种超越行业的社会现象,博彩业在澳门的根植并非孤立。在这个饱受争议、掺杂着赤裸裸金钱利益的商圈里,世界各个角落的赌场每年都会毫不留情地从中攫取数以万亿的利润,同时,也意味着,每年会有无
讲到一个题目,“如何利用最短的篱笆围出最多的面积”,顾森给初二的学生们讲了个笑话:“看到这个问题,有个人用篱笆把自己围了起来,他说:现在我在外面了。”半分钟后,教室里爆发出笑声——就像他说过的:孩子们需要些时间去理解这技巧,不过,他们确实有能力理解这些。  不爱计算的数学老师  2009年的大二暑假,因为误入一个自习室,正碰上一个数学培训机构的宣讲,顾森变成了顾老师。  顾森的课主要开在大同,学生
作为著名的维权律师,北京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浦志强,对劳教制度有切肤之痛——90年代中期,他敬重的一位朋友,因为思想问题被劳教。在他看来,劳教制度被取消,社会秩序不会乱。“这(劳教)完全是一个弊政”。  所以,他选择了一系列重庆劳教案,“针对跟言论自由、表达自由有关的”、如“一坨屎”方洪被劳教案、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因发帖被劳教案、为其鼓与呼。下一步,他要做黄成城,因为约朋友到解放碑(重庆繁华闹市区)喝
最近,由“任督二脉”引发的风波再次把刘维忠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种批评、甚至讽刺铺天盖地而来。这样的指摘对刘维忠来说,并不陌生。开通微博以来的一年间,他不止一次地走红。  如果把贴在这个卫生厅长身上的网络标签一一列举,会冗长得让人失去耐心。诸如“中医厅长”、“猪蹄厅长”、“微博问诊厅长”、“五行厅长”等等……这一次,恐怕又会多一个“武侠厅长”的封号。   “任督二脉”风波  2012年5月12日
如果你想看到的是《大逃杀》,想观摩青少年们怎样在极端环境下花样百出地互相杀戮,想看普通人如何被一步步逼出狰狞的恶,那《饥饿游戏2》一定会让你失望。毕竟,这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进行到一个半小时后,才正式进入竞技场。这引来无数抱怨——前戏太长。  如果你想看到的是反乌托邦、反极权什么的,《饥饿游戏2》大概也会让你失望,因为主角们对抗的那个极权有微弱的呆萌感,跟《1984》《美丽新世界》之类比起来简直是幼
2012年,世界末日会来临吗?老实说,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更吸引我们注意的是新浪曾经的一项调查:假设世界末日明天就要来临,你会选择同谁共度?近九成的人选择了和父母、子女、爱人——也就是,我们的家人,在一起。  居然有近九成的中国人作此选择?  请原谅这个唐突的质疑,中国人不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血缘的族群之一吗,绝大多数人作此选择有何奇怪?不错,中国人注重家庭血缘关系,这是一个传统文化,但今天,它却更像
不可向你说  许多人向覆船洪荐禅师参学问道并因此开悟,所以十方学人都争相前往他处进行参拜。  一个学僧在参访禅师的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趋前请教:“请问老人家,覆船路如何去?”  老翁良久不语。  学僧又问了一次。  老翁很不高兴地说:“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了吗?”  学僧不知所以:“你根本没发出一点声音,怎么说已经说了呢?”他反问老翁:“你向我说过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3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公立医院应如何改革?怎样破除“以药补医”的局面?为此,本刊采访了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原司长、《大国医改》作者朱幼棣。    1、我国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该朝什么方向进行?  朱幼
2013年娱乐圈耳目一新的事不多,倒是有各种让人跌破眼镜的旧人。他们争先恐后地出现并表达,有的用作品,或好或坏;有的用婚姻,或分或合。但这些在经历了一年的沉淀之后,最终都只是一个个娱乐版面的头条,没能对时代作出实质性的改变。我们仍然嘻嘻哈哈地看热闹,保持了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习惯,出现与消失都理所当然,又无足轻重。  国产电影每年的情况似乎都更好了一点,又更糟了一些。这种分裂撕扯的观感,在几个热闹
1997年10月26日,江泽民对美国展开为期8天的国事访问,这是1989年以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美,也很可能是江泽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访问。  一个多月前结束的“十五大”上,他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这一次,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改革正在向前推进,社会重新活跃起来,香港也在7月1日顺利回归,可惜“一国两制”的提出者邓小平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幕——2月19日,这位老人在宁静中离开人世,江泽民为其举